ZKIZ Archives


金融牌照賣出“天價” 責任在誰?

近兩年的金融從業者,又多了一門賺錢的生意:買賣牌照的中介。

最近的消息是,滴滴出行將豪擲4.3億元全資收購一九付,由此可曲線獲得支付牌照,甚至放出“只要牌照,不要業務”。一張支付牌照要4億多,收購者是滴滴這樣的大公司,不像冤大頭,這其中的邏輯在哪里?

資料顯示,一九付全稱是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於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的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所謂支付業務許可,即央行發給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俗稱“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央行一共發了270張支付牌照,其中有三家機構因為備付金管理出現嚴重問題而被吊銷,現在市面上還剩下267張第三方支付牌照。

按理說,滴滴業務發展過程中需要支付牌照,大可向監管層(央行)申請,而對於企業有確實有業務需求,又符合條件,監管層也理應發放相關牌照。但事實是,央行自2015年以來遍暫停發放支付牌照,並將“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寫入相關文件,主要理由之一是現有支付牌照已經供過於求。

的確,從盈利的角度而言,只有支付寶、財付通等市場規模較大的第三方支付才有盈利空間,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甚至為了搶奪“流量”而打價格戰。然而,在近兩年支付牌照暫停發放之後,一些本來無甚業務的支付公司,就迎來了賣牌照的好生意。

除了滴滴收購一九付外,過去一年多還有:萬達20億元拿下快錢51%的股份,小米6億元收購捷付睿通,恒大5.7億元收購集付通,以及美團全資收購錢袋寶(雖未公布具體金額,但業內估算在10億元之上)。

不論是滴滴,還是美團,都屬於正在燒錢的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數億元的支付牌照費用,自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也成為了企業重要的營商成本,而這項成本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隨著監管層暫停發放牌照時間越長,牌照的價格就越水漲船高。據第一財經報道,一名浸淫行業多年的支付牌照買賣中介提及他的後悔事:“2015年初,我自己的公司打算去收一張地區收單牌照,對方報價5000萬元,我想談到3000萬元,對方當時還是很猶豫的。誰知道談著談著就‘變天’了,一年多後市場都預期央行不再新批牌照時,我看中的這張牌照已經賣3億元了。”

金融牌照的生意遠不止支付牌照一項。3月14日,華安證券公開轉讓旗下持證券投資咨詢牌照子公司的掛牌期滿。此次轉讓的子公司交易作價,在剔除賬面資產後溢價超6000萬,這也被市場視為是上述牌照的價格。

一張證券投資咨詢牌照之所以值6000萬,是因為2014年後證監會未再單獨核發相關牌照。且目前僅存的84張牌照中,不影響自身業務發展、能夠流轉和出售的牌照並不多,存量牌照極為有限。此前,市場需求或曲線“借牌”、或幹脆無牌打擦邊球;但在金融監管不斷收緊的當下,市場對牌照資質的需求開始迫切起來。

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可供買賣的金融牌照涉及證券、保險、信托、融資租賃各個領域,其中監管層暫停發放或者收緊的則價格不菲,除了上述支付牌照和證券咨詢牌照外,還有基金銷售牌照、小貸公司牌照等。

甚至,類似的牌照生意在金融以外的領域也愈演愈烈,視頻、直播、網約車、新能源汽車等,“有形之手”已經廣泛伸入競爭已趨市場化的互聯網和新興創業領域。

牌照買賣盛行的同時,也催生了中介機構。部分註冊為“金融信息”公司,專門從事金融牌照買賣,成交一筆收傭不低。一位從業人員稱,基金銷售牌照價格=管理規模*0.2+100萬,中介一般收兩三百萬。於是,“剛畢業就年入百萬”之類的新聞就出現在這個行業。

很明顯,金融牌照的買賣,與A股多年的“炒殼”惡習頗有幾分相似。劉士余主政證監會以來,通過加快新股發行節奏,讓炒殼之風漸漸平息。無疑,目前由於監管層對於牌照的收緊,金融牌照交易將日漸頻繁,價格也越來越高,給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有鑒於此,監管層應盡快放開牌照審批,對確有業務需要,且具備資質的公司發放相關牌照,而把監管的重心,放在企業對牌照的利用上,並加大違規懲處力度。畢竟,通過“堵”來防風險,非長久之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