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之後,歐盟又盯上了德國高順差

繼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後,歐盟委員會竟也“胳膊肘往外拐”,加入批評德國貿易高順差的陣營。

在最新的歐元區經濟數據出臺之際,歐盟經濟委員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批評德國高到“不健康的”的巨額順差令歐元區經濟更加不平衡。他表示將緊密關註下一屆德國政府在此方面的動向。

德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舒克耐赫特(Ludger Schuknecht)則在歐委會發出對德國批評後立刻強勢撰文回應表示,在不傷害自身經濟的情況下,德國降低貿易盈余的空間有限,且目前弱勢歐元的情況並不是德國經濟造成的,如果歐元區能專註於改善整體經濟基本面,令歐元恢複強勢,那麽德國的高額貿易順差即可大幅緩解。而且歐盟進行經濟監測的本意在於敦促歐洲各國維持競爭力,應該專註於加強經濟活力,才能真正創造工作並平衡增長。

歐委會:德國高順差“不健康”

按照歐委會此前所設立的一系列經濟指數規定,如果一國的順差長期超過其GDP的6%,就會影響該國以及歐元區整體經濟穩定。

目前,德國對外出口總額已連續7年打破紀錄,貿易順差連年上漲。根據歐盟最新數據,2017年德國順差將接近德國GDP的9%。

以此衡量,德國已多年超標。2016年,德國貿易順差再次創下紀錄,接近2530億歐元,達到其GDP的8.7%,回歸全球第一大貿易順差經濟體;2015年,德國的貿易順差占GDP的8.5%;2014年則是7.5%。

特朗普政府對此大加指責。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納瓦羅1月31日表示,歐元目前被“嚴重低估”,這損害了美國和歐盟其他成員國利益,這種“剝削”造成了德國與美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的貿易不平衡現狀,且其原因是德國操縱歐元匯率。

歐委會此次在年度《經濟監測報告》中也指出:“解決貿易順差問題將影響歐元區其他國家經濟前景的重新平衡:如果德國有更強勁的國內需求,這將有助於解決歐元區的低通貨膨脹,並緩解高負債成員國的去杠桿需求。”

目前,法國和意大利等高負債國家的公共赤字問題仍較為嚴重:例如,2016年意大利公共赤字占GDP比重接近130%,法國也接近98%。

莫斯科維奇還呼籲德國政府繼續增加公共投資並促進國內消費,而且歐盟隨後將按照新一屆德國政府上臺之後(9月份)的施政情況繼續做出相關建議。與此同時,歐盟希望德國在教育、研發和創新方面能夠投入更多。

不過,資產管理公司荷寶的首席經濟學家柯耐力森(Léon Cornelissen)並不認為哪個黨派當選會令德國政府改變其財政政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柯耐力森表示,無論德國是基民盟執政還是社民黨上臺,改變現行財政政策的可能性都不大。對於德國的高順差問題,現在不應研究應該做什麽,而是思考德國會不會去做。但這並非黨派問題,最終還是德國在此方面的文化傳統問題。

德回應:高順差不是我的錯

這並不是歐委會第一次批評德國高順差。從2014年開始,歐委會就在其年度《經濟監測報告》中提及德國的高順差問題,不過德國對此一向置若罔聞。但此次歐委會的批評卻讓德國不那麽自在。

此前德國已經被美國指責高順差及依靠弱勢歐元變相傾銷,同時,法國極端右翼國民戰線總統候選人勒龐也抨擊德國操控歐元區。美歐兩股民粹主義合流,令德國倍感焦慮。

舒克耐赫特在文章中回應:“僅根據經常賬戶數字而沒有其他經濟指標的支持就譴責德國是沒有意義的。這類評價只會引發政治辯論,並為歐洲及其他國家對德國的怨恨和分裂提供沃土。”

舒克耐赫特認為,德國2016年實際工資增長了1.8%,遠高於歐元區平均水平。這些工資增長加上強勁的就業增長,導致了德國強勁的國內需求。

其次,德國在2016年的公共投資增速達到6.7%,但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公共投資也並不必須從葡萄牙或希臘等其他歐洲國家進口產品。舒克耐赫特表示,從這點考慮,德國的財政政策溢出效應並沒有對其他歐盟國家產生明顯的效果,因此歐委會也沒理由讓德國繼續進行新的財政刺激。

舒克耐赫特筆鋒一轉,指出目前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極度寬松,歐元區經濟正在緩慢恢複之中,這最終將緩解歐洲央行的壓力,令歐元回歸強勢,而“強勢歐元將同時降低歐元區和德國的貿易順差”。

為此,歐元區應當更多地進行銀行行業改革和結構性改革。舒克耐赫特指出,歐委會也應該把關註點放在各國維持競爭力和促增長問題上。

德國工商大會主席施維慈爾(EricSchweitzer)表示,德國巨額順差體現了德國經濟的競爭力,說明各國對高品質“德國制造”產品的剛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