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聚美優品正式提交IPO申請:陳歐身價將達12億美金

http://www.iheima.cn/thread-1486-1-1.html
幾個關鍵數據:一、2013年交易額達8.1億美元;二;陳歐佔股40.7%,此次計劃融資4億美元,公司估值30億美元;三;毛利率24.5%,淨利潤5800萬美元;四、2013年重複購買率62%;五、一共1700家供應商。六:2014Q1移動佔比已達到約49%;七:佔化妝品電商市場份額22%。 振奮行業的好消息。


文件顯示,聚美優品計劃通過IPO交易籌集最多4億美元資金,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掛牌,股票交易代碼為「JMEI」。 高盛(亞洲)、瑞信證券(美國)、摩根大通、華興資本證券、派傑(Piper Jaffray & Co.)和奧本海默將擔任聚美優品IPO交易的承銷商。值得一體的是,華興資本同時亦為聚美優品的主要股東之一,持股達10.3%.


文件顯示,聚美優品2011年淨營收為2178.8萬美元,2012年為2.33億美元,2013年為4.83億美元。其中,聚美優品2011年來自於商品銷售業務的營收為330.7萬美元,2012年為2.09億美元,2013年為4.13億美元;2011年來自於市場服務業務的營收為1848.1萬美元,2012年為2416.5萬美元,2013年為6994.6萬美元。


聚美優品2011年毛利潤為1900萬美元,2012年為8468.3萬美元,2013年為2億美元;2011年總運營支出為2336萬美元,2012年為7454.5萬美元,2013年為1.61億美元;2011年運營虧損為436萬美元,2012年運營利潤為1013.8萬美元,2013年運營利潤為3826.4萬美元。


聚美優品2011年淨虧損為402.9萬美元,2012年淨利潤為810.4萬美元,2013年淨利潤為2500.4萬美元;2011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74.5萬美元,2012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512.4萬美元,2013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580.6萬美元。


截至2011年12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為911.7萬美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為2996.4萬美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為1.11億美元。


聚美優品董事和高管的持股情況如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歐持有約5090萬股,持股比例為40.7%;戴雨森持有約790萬股,持股比例為6.3%;Keyi Chen持有約13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3%。聚美優品董事和高管總共持有約7210萬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為57.5%。


聚美優品主要股東和獻售股東的持股情況如下:Super 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持有約5090萬股,持股比例為40.7%;紅杉資本旗下基金持有2340萬股,持股比例為18.7%;險峰華興(K2 Partners)持有約1300萬股,持股比例為10.3%;Success Origin持有約1110萬股,持股比例為8.8%innacle High-Tech 持有約790萬股,持股比例為6.3%。


招股書顯示,以交易總額(GMV)衡量,聚美優品在2013年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美容產品線上零售商,市場份額為22.1%。通過限時低折扣特賣的「閃購」模式,聚美優品引起了用戶的消費衝動,並培養了用戶忠誠度。


此外,聚美優品在移動端的交易額增長迅速,2013年季四季度,交易總額的移動佔比約38.4%,到2014年第1季度,交易總額的移動佔比已達到約49%。
招股書還顯示,聚美優品的高管團隊中,創始人陳歐、聯合創始人戴雨森、首席戰略官高孟、首席財務官鄭云生均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並於在校期間相識。


高富帥陳鷗

都說女人的錢好賺,聚美優品已經嘗到了甜頭。聚美優品的成功,某種意義上也是創始人陳歐的「個人勝利」——這位高富帥,有洞察女性心理的能力。雖然他一直對外聲稱其已經有女朋友不近女色,但如若泡妞,必定驚天地泣鬼神。


還好,他把洞察人性的天賦發揮到了商業上,造就了今天的聚美。陳歐,絕對是屬於馬云、周鴻禕那一類創業者,對人性、大眾心理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


高富帥的「前世今生」


1983年出生的陳歐,是標準高富帥,多金、聰明、事業有成,與其創辦的聚美優品美女云集的氛圍融為一體。


有不少婚戀電視節目邀他上鏡,但已有女朋友的他都婉拒了。陳歐是四川人,第一次見面容易給人「小白臉」的感覺,不過他最喜歡的是策略類競技遊戲,曾拿過四川《魔獸爭霸》前三。其內在的好勝、好鬥性可見一斑。骨子裡善謀好勝,或許是陳歐兩次創業成功的「氣質保證」。


2001年,陳歐還是個大學生。陳歐16歲就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陳歐靠全額獎學金和打遊戲賺的獎金,告別做公務員的父母到新加坡留學。


第一次創業,第一桶金

2005年他創辦了多語言的遊戲對戰平台GG(Garena),很快成為國外的「浩方」。2007年他以幾百萬美元賣掉了對戰平台,獲得第一桶金。其後,陳歐去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MBA,2009年年底回國二次創業,早在第一次創業時就要投他的徐小平友情投了100萬元。


20歲左右的陳歐已經有著很強的執行能力。


第二次創業,失敗

和第一次創業一樣,陳歐瞄準的是自己熟悉、國外已有成熟模式的網頁(社交)遊戲內置廣告。但很快,他發現照搬國外模式在國內行不通,一個有效點擊在國外可以賣20美元,而國內連5毛錢都賣不到,「市場已被做濫了」。


2010年3月,陳歐還剩幾十萬元創業資金,他決定轉移陣地到團購領域。此時王興的美團網已經上線並火起來了。「我們幾個人剛從國外回來,不像王興在國內有經驗和資源,只好避開正面戰場,專注細分領域。」陳歐瞄準的是化妝品電商。化妝品跟服裝一樣,渠道鏈條長,毛利很高,但還沒有成規模的電商平台,有足夠的顛覆空間,可能做出另一個凡客。


通常,創業要在熟悉的領域做擅長的事。陳歐卻告訴i黑馬,他和團隊成員不熟悉化妝品,在該領域無經驗和資源,但他覺得淘寶上化妝品「淘品牌」如芳草集能做起來,自己善於學習,市場也有需求,應該也能做起來。


第三次創業,四年造就30億美金估值

互聯網的好處是試錯成本低。


2010年3月,聚美優品的前身「團美網」上線,掛的是團購的「羊頭」,背後卻跟其他團購網站不同——所有的品類都是有口碑的品牌化妝品。陳歐買斷代理商的貨物後,存在自己的倉庫,以限時售賣的模式賣出,價格是專賣店的5-6折,毛利率保持在20%-30%。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驗,陳歐關掉原來的網頁遊戲內置廣告業務,於2010年5月全力轉向化妝品電商業務,徐小平追加了200萬元的投資。到2010年12月,聚美優品每月收入已過千萬元,2011年5月達到2000萬元,員工200多人。


2011年3月聚美優品獲得了紅杉資本千萬美元級別的風險投資。


「我是專業的創業人,不放自己的一分錢進去,用投資人的錢更大膽一點,」陳歐特意強調自己的這一特點。但他也有煩惱,彼時2011年,他對電商領域狂飆的營銷、人員成本很有意見,「導航網站原來是效果營銷站點,現在成了品牌營銷站點,拉手網3個字在hao123上居然要250萬元。」聚美優品儘管在2011年3月已拿到第二筆1000萬美元的融資,陳歐卻還沒想好怎麼花這筆錢。其早已定好的2011年目標是:從目前幾百個化妝品品類擴大到所有與女性美麗相關的產品,員工數從200人增長到500人,營收達到5億元-6億元。


2011年陳歐開啟「女性消費心理」模式,讓聚美突進

女性消費心理是指女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消費時具有的—種心理狀態。女性消費市場是一個潛力極大的廣闊市場。據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女性消費者有4.8億之多,佔全國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費活動中有較大影響的是中青年婦女,即20- 5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約占人口總數的21%。
女性消費者不僅數量大,而且在購買活動中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她們不僅對自己所需的消費品進行購買決策,在家庭中,由她們承擔了母親、女兒、妻子、主婦等多種角色。


而陳歐深刻的抓住了女性消費者,與聚美優品完美的合為一體。


陳歐的基本策略

1.挑動女性消費者的情緒變化
女人是感性的。
「有請聚美優品代言人韓庚上台」,主持人話音還未落地,現場數百名女粉絲的尖叫聲已經響成一片。
2011年4月21日的代言儀式明星云集,2小時的紅毯走秀,加上韓庚的勁歌熱舞,讓現場氣氛high到了頂點。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太瞭解女性粉絲的心理了,他希望用更物美價廉的公關傳播手段替代一部分廣告營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陳歐開始頻頻亮相,出現在《非你莫屬》等火爆的的電視節目中,其最大化利用了自己俊俏的外形,專一,聰明,白手起家高富帥的形象,讓很多女性紛紛開始關注聚美優品。
女性消費者的自我意識、自尊心較強,表現在購買行為中喜歡評價商品,喜歡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標準分析商品,評價商品。而女性通常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感染能力和傳播能力,善於通過說服、勸告、傳話等對周圍其他消費者產生影響。
Facebook之後,互聯網最大的營銷是能挑動社交,而女性消費正好具備這種屬性。
女性消費者會把自己購買產品的滿意使用感受和接受的滿意的服務經歷當做自己炫耀的資本,加上有情緒表達的強烈訴求,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向其他人宣講。反過來,女性購物決策也較易受到其他消費者使用經歷的影響。
強烈的正向情緒刺激,無疑是促進女性消費的好方法。


2.外觀形象
女性自古都有良好的審美,並容易受外在形象影響,陳歐深知這一點。除了邀請帥氣的韓庚代言,陳歐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外形之外,聚美也注重對化妝品外在美感的打造。
聚美優品的成本是三七開,營銷包裝佔七,化妝品生產佔三。
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隨女性的審美觀的變化而變化的,現在的商家也通過每年改變產品的流行樣式,利用潮流的力量來激發女性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因為女性對於落後於時尚流行趨勢是最不能忍受的,而一般的女性消費者對流行的判斷就是商家又推出什麼新款式,別人都在穿什麼,用什麼,即存在嚴重的從眾心理。
在這方面,明星廣告起了極大的煽動作用,知名人物做產品形象代言人也會明顯地促進產品的銷售。
而陳歐總是喜歡出來刷臉,「為自己代言」。


3.女性消費者對價格敏感
女性天生對價格敏感,而聚美優品採用各種名目繁多的促銷活動迎合的。
採用適當的促銷手段,增進女性消費者對本企業及其產品的好感,是開拓女性消費者市場的重要途徑。價格的影響對女性比對男性大的多,一般來說女性很少能夠抵制住降價的誘惑。在市場中進行討價還價的絕對多數都是女性消費者,一方面出於女人節約的天性,比較有耐心,另一方面由於家庭中大多是女性掌握財政大權,直接控制家庭日常開支。男人「開源」,女人「節流」,這是大多數家庭的理財方式。
2013年3月份,聚美優品CEO陳歐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聚美優品已實現盈利。其中,2012年銷售額25億元,預計2013年銷售額60億-100億元,預計2013年將達1億美元的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17

陳歐:我是怎麼從一個個坑裡爬出來的?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13827
i黑馬:聚美頭頂中國在線美妝第一平台和連續七個季度盈利的光環上市,一時風光無二,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之後,陳歐個人身家一夜間高達15.75億美元,他這一路走來,卻也伴隨著同行和媒體的「賣假貨、水貨也能上市?」的質疑聲,但他一直傲嬌、自信、堅持為自己代言。來看看他們眼裡的陳歐
 
天使投資人徐小平:
 
「陳歐身上,有一種罕見的企業家素質。他兩次學校畢業,都頂著家庭巨大壓力不去找工作,一門心思就要創業,僅僅這一點就勝出許多許多『想』創業,但不行動的同齡人。」
 
創業夥伴戴雨森:
 
「他是一個有強烈危機感的人,又有著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往往是最害怕失敗的人,才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
 
陳歐評價自己:
 
「誰都覺得我特別順,可是誰都不知道,我是怎麼從一個個坑裡爬出來的,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壁球,當生命給我巨大的壓力的時候,我反彈得比誰都高。」
 
\
 
五分鐘之後,陳歐就要上台演講了。這是他上市成功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他一個人坐在後台,看著手裡minipad上寫得密密麻麻的演講手記。「我可以帶著pad上場麼?」他突然抬起頭問。
 
在接下來的的演講中,他實際上一眼都沒看手裡緊緊抱著的pad,當他用一種極快的語速開始演講,用一連串的比喻談及他的「四個質疑」的時候,他展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最後當聚美上市成功後,人們會怎麼說?陳歐,他陳歐肯定是富二代;而且他肯定是財務造假;不對,他簡歷肯定也造假;嗯他肯定還是gay!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所以我肯定不是gay,說清楚啊,我是直男,絕對是啊!」場內鬨堂大笑。
 
身邊的一位聽眾小聲地問:「他說的是真的麼?」
 
一片漆黑的話劇演講廳內,只有一束強光打在陳歐身上。他前傾的姿勢顯得略微誇張,他懂得如何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也懂得不時提問,讓場內一直處於興奮而活躍的氛圍之中。但即便如此,他看上去還是宛如他眼下這麼孤獨。
 
可能最令陳歐無法釋懷的地方也在這裡,就算他成功將公司以35億美元估值上市,他還是一直無法擺脫人們對他的質疑。
 
「誰都覺得我特別順,斯坦福畢業之後,立即創業,迅速拿到投資,然後四年後,迅速上市,而且我的股權份額佔比之高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可是誰都不知道,我是怎麼從一個個坑裡爬出來的,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壁球,當生命給我巨大的壓力的時候,我反彈得比誰都高。」
 
過去的五年,中國市場幾乎可以被看做是電商行業的好萊塢。這個行業的翻云覆雨、成王敗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當2009年陳歐從斯坦福畢業回國的時候,劉強東剛剛談妥了兩千萬美元的融資,同年,馬云和創始團隊的十八羅漢,一起交了辭職信,說要讓過去的一切歸零;李靜剛剛獲得了紅杉的投資,沈南鵬信誓旦旦說要把李靜打造成中國的瑪莎斯圖爾特。
 
在電商這個領域,資本的追逐和市場的風起云湧相互交織,你必須同時擁有過人的創造力和超乎尋常的執行力,才能成功地生存下來。
 
舞台上的這個年輕人,剛剛在一個月前作為創始人將國內垂直化妝品B2C電商平台聚美優品帶上市,31歲的陳歐也成為成功登陸紐交所最年輕的中國企業CEO。陳歐的個人財富達到了15.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1億元),這一切僅用了4年時間。
 
2008年的夏天,當時谷歌北京的工程師們,覺得公司裡面來了一個瘋子。這個名叫陳歐的實習生,每天口若懸河地鼓動著工程師們出來自己創業。實際上,手中沒有任何資源的陳歐根本無法說服任何一個在谷歌工作的工程師頭腦發熱到站起來就走。
 
只有還遠在美國加州的師弟戴雨森被說動了,就在斯坦福的小酒館裡,兩人一致認定做社交遊戲的內置廣告平台一定會火。他們隨即飛回北京創業,戴雨森為此失去了即將到手的斯坦福畢業證書。「他是那種天生就要創業的人,當他在斯坦福的俱樂部演講的時候,所有人都認定他一定能創業成功。關鍵是他有一種能把事情做成的說服力,你願意相信,並且追隨。」
 
真格投資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給他們投資了18萬美元,同時還提供了一處住所供他們辦公。「陳歐身上,有一種罕見的企業家素質。他兩次學校畢業,都頂著家庭巨大壓力不去找工作,一門心思就要創業,僅僅這一點就勝出許多許多『想』創業,但不行動的同齡人。」
 
「從來投人不投項目」的徐小平還笑著透露,「其實我沒有聽懂他當時要做的項目是什麼,但即使我聽懂了,我還是會投他。」
 
很快,住在北京郊區的創業團隊就發現,遊戲內置的商業模式根本無法走下去,中國遊戲市場雖然火爆,但是大家基本上不會在上面內置廣告。中國網絡遊戲一片混雜,沒有有效的數據平台來統計廣告效果。
 
更糟糕的是,賬上很快就燒沒錢了,轉換公司發展方向成為了極為迫切的事情。當時戴雨森覺得做社區平台很有前景,而陳歐卻更傾向於做團購,因為「離錢近」。但是做什麼方向的團購呢?僅剩30萬元現金的初創公司無法去耗費資源做一個大而全品類的團購網站,他們甚至於連導流量的錢都沒有。
 
當時公司的行政小妹(沒錯,就是公司行政小妹)出了主意,不如做化妝品的團購吧?女生都會買啊。當時因為第一個創業方向是做廣告平台,陳歐手上還是積累了不少網絡註冊用戶信息。很快,幾個年輕人用一天的時間搭建了聚美優品的網站。
 
化妝品的團購在當時市場上是一個空缺。當時的高朋、窩窩團、大眾點評開始在餐飲、娛樂上拚命發力。化妝品品類小,被認為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團購平台。
 
但這個體量對於聚美而言剛剛好。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選一個樣品團購,精通於用戶界面互動的戴雨森,專門在公司搭建了一個攝影棚,用專業的拍攝來刺激用戶購買。「你知道麼?聚美第一個手模是戴雨森。」陳歐邊說自己邊樂了。當初經費缺乏的情況下,戴雨森在自己手上抹BB霜,拍照片,在天涯上灌水,講述作為資深美容專家的使用感受。
 
最初的生意上門時,陳歐還得趕緊去專櫃買來貨,然後跟小夥伴們在中關村那間小辦公室裡打包,再快遞出去。每一單都賠錢,但每天的用戶數和訂單數都在迅速增長。一天忙完,一幫人就去街邊小飯館一起吃串、喝啤酒,那是在陳歐看來最快樂的時光。
 
在電商江湖還是一片混沌的2009年,淘寶商城(天貓)在化妝品類的銷售平台才剛剛開始發力,銷售額僅約15億,而在三年後,這個數據上升為60億,中國化妝品零售業的顛覆由此開始。
 
2011年夏天,徐小平找陳歐聊了會兒天:目前的銷售額增長迅速,但是聚美成為一個一線電商的距離還是有點遠,如何才能迅速發力,搭上團購的順風車?徐小平建議陳歐為自己代言。
 
「俞敏洪為他自己代言了,馬云也代言了,劉強東、周鴻禕、雷軍這些企業家都在為自己代言。陳歐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的形象不像俞敏洪、牛根生老師那樣,代表著六十年代的饑荒,陳歐的形象陽光明朗,代表著中國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精神風貌以及未來的社會期待,加上他把握市場心理的超級能力,構成了陳歐代言的巨大成功。」
 
那時的凡客是徐小平建議陳歐學習的榜樣。年輕人的凡客體一時風靡大江南北,李宇春等年輕人用簡單文字表達的生活態度,為凡客做了很好的品牌背書。
 
陳歐從未想過用這種方式站在風口浪尖上。更何況,他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可能存在何種挑戰。在此之前,他已經上了不少電視節目,博取了眾多媒體曝光的視線。但是將自己的形象貼在每條大街的廣告牌上,依然需要巨大的勇氣。
 
過去的GG遊戲平台的失敗,讓陳歐有了失去公司主控權的切膚之痛,「別人想怎麼剁了你,就怎麼剁了你」,一旦曝光增加,讓更多人一提及聚美就想到陳歐,對於陳歐而言是一件具有安全感的事情。儘管,這件事情讓陳歐本能地意識到會帶來無盡的騷擾和壓力。
 
2012年,陳歐開始為自己代言,大街小巷貼滿了他的廣告,「為自己代言」成為了年輕人最為熟悉的廣告語。陳歐的百度名人指數一度突破六萬,逼近中國一線明星。陳歐開始紅得一塌糊塗,成為了中國年輕人心中的偶像,聚美也因此流量暴增。
 
在陳歐的計劃中,下一步他將會更多接受媒體的採訪,讓公司和個人形象走上新的台階。公司也將因此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為充沛的現金流。但緊接著發生的一次大促銷活動,讓陳歐整個人從沸點跌到了冰點。
 
2013年3月1日,聚美優品宣佈與一千多家官方授權旗艦店發起聲勢浩大的「開門大促」。當天,據稱有1,500萬用戶衝進聚美,巨大的流量導致了聚美頁面數次癱瘓。當日的成交數據突破了5億人民幣。在服務器宕機後,陳歐對外宣稱,將以同等力度延長活動兩天。聚美市場部門的負責人在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時說,「這是夢想照進了現實。」流量暴漲的一瞬間,整個團隊陷入狂喜之中。
 
狂喜很快變成極度的恐慌——聚美頁面長時間癱瘓,服務器宕機。與此同時,巨大的客流量帶來了巨大的客服壓力,消費者在抱怨完不按時發貨之後又開始抱怨少發了貨,產品沒有正規包裝。
 
陳歐和團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無法解決由於服務器宕機和客服壓力爆棚帶來的問題。當所有的貨品積壓在倉庫根本發不出去的時候,所有人的士氣都一時跌到了低谷。
 
高級副總裁劉惠璞記得當時倉庫裡堆積如山卻發不出去的訂單與貨品,從倉內一直鋪到走廊再鋪到門外,聚美員工從陳歐到實習生都在搬貨,一天三班倒但沒人記得時間,有人用擴音器喊一聲盒飯來了,所有人都上去搶。劉惠璞擠不進去,乾脆蹲在門外抽煙,「可能是風吹的,反正眼淚出來了」。
 
更多的人開始質疑陳歐,說他靠賣假貨才取得如此業績的傳言正是在此時開始出現,並越演越烈。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陳歐,認為陳歐是個騙子,同時,也是一個失敗的欺世盜名者。
 
那段時間,他常常一個人站在28層的辦公樓遠遠地看遠方,一站就是很久。他最無法釋懷的是,所有人都說陳歐有問題,而他無法辯解半句。戴雨森在半夜發了一條微博說,「讓那些搗亂的人見鬼去吧,哥放棄了斯坦福的文憑,不是為了回來當個騙子。
 
」意識到問題還是在於創始團隊不夠成熟,不足以承托公司的高速增長的時候,陳歐開始重組高管的計劃。曾經與陳歐並肩奮戰、當時負責技術和倉儲的高管退出了公司管理團隊,陳歐從亞馬遜引進物流副總裁周濤,用了三個月時間重建倉儲體系。
 
很多人回顧「301」事件的時候,將這次促銷事件看作陳歐的滑鐵盧。而只有他的競爭對手才明白,陳歐的這次發力,吹響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一場「巨人之戰」。
 
長久以來,化妝品品牌,尤其是跨國公司大品牌,對於電商渠道有著一種「天然」的牴觸態度。很多化妝品牌公司更傾向於謹慎對待電商平台的銷售邀約:第一,大部分電商的貨品魚龍混雜,對於化妝品公司而言有品牌風險;第二,大部分電商的貨品,要麼來自於區域銷售商的串貨,要麼來自於水貨,這兩種貨品渠道都嚴重地削弱了化妝品公司的定價權力和管理能力。
 
正因為此,聚美優品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沒有獲得國際大牌化妝品公司的正式銷售授權。而在301事件之後,化妝品品牌商看到了聚美優品等垂直電商巨大的銷售能力,這堵牆被聚美打破了,化妝品品牌商不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聚美開始大規模提速,整個2013年,聚美優品從3億多美元的銷售量一躍至8億多美元。
 
移動端的興起也帶來助力,聚美優品有1,050萬的活躍用戶,49%以上的用戶通過手機購買產品,有著高達89%的重複購買率。2013年,天貓美妝在移動端銷售額為20多億元,聚美的移動端銷售額也近乎20億元。也就是說,在移動端消費數據上,聚美已經趕上了天貓美妝。
 
就在已經可見的未來,聚美必然將會與京東日化、天貓美妝有一場惡戰。實際上,這場惡戰在2014年年初已經開始了。2014年3月份,京東花費了1億元在各大廣告平台投放廣告,戰書直指陳歐。
 
但在陳歐和戴雨森看來,聚美優品和京東天貓有著天然的差異,中國化妝品的電商市場或許並不會延續阿里和京東在數碼領域的競爭態勢。這源自於平台化電商與垂直電商的特性差異,當消費者進入天貓和京東的時候,他們第一個動作是在搜索框尋找信息。而在聚美的界面裡,用戶很少通過搜索來直接尋找所需要的產品,他們更喜歡「逛」。「平台型電商的結構是非線性的,而聚美是一種線性的消費序列。」戴雨森說。
 
這是一種非常符合女性消費者特性的消費模式。對於大部分男性消費者而言,目標明確的消費意味著更高效率,更低價格。而女性消費者並非如此,「他們可能是想買個眼霜,但是她們也不想錯過一路瀏覽下來遇到的其他好東西。」
 
同樣的消費心理也體現在對於APP的應用上。「聚美在移動端的優勢在於每天我們就集中於幾個產品的推薦,而不是給成千上萬個選擇。」戴雨森認為這樣的好處在於,一方面降低了內部管理的成本負擔,同時對於消費者而言,她們也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選擇空間。
 
「寵愛遠遠比選擇更重要。我們想要做的,就是給用戶有寵愛的感覺。」戴雨森所說的「寵愛」同時也是基於用戶購買信息的產品推薦方式。聚美通過計算用戶的購買歷史記錄和購物車記錄來給出針對不同用戶的「推薦列表」。
 
這似乎是高於傳統平台電商的進化形態。對於消費者而言,聚美的形象和產品結構是清晰可見的。而對於聚美而言,他也著力於讓每一個用戶的面孔清晰,消費能力和偏好清晰可見。
 
數字也給出了有力的證明,從2013年的數據來看,同樣集聚於女性消費群體的電商唯品會營收為17億美元,活躍用戶為940萬人,訂單數為4,920萬份,盈利5,230萬美元,平均每單消費數為210元人民幣,復購率為73.8%。聚美優品的營收為4.83億美元,利潤2,500萬美元,活躍用戶為1,050萬,訂單數為3,600萬,平均每單消費數為137元人民幣(不含稅),復購率為89%——聚美的單筆消費額遠遠低於唯品會,整體銷售額僅為唯品會的1/3不到,盈利額竟然約為其一半。
 
這顯示出,陳歐在整體公司的成本和用戶運營上有著極強的控制力。「聚美在歷史上只融了1,300萬美元,是整個電商行業融資最少的。」在陳歐看來,成本控制的核心在於「對一切質疑」:質疑擴張,質疑用人,質疑廣告投放。
 
陳歐一直將凡客作為讓自己警醒的案例,他清晰地記著當初凡客曾經被董事會當做電商營銷的學習案例,讓他仔細研讀。但隨後,他也親眼看到凡客在融得大量資金後,急速擴張,擴張的資本都變成賣不掉的庫存。
 
在上市前很長時間,聚美只有3位副總裁,而整個公司所專注的就是把少量的化妝品品類賣好。「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專注,我們早死了。而很多公司有無數業務線、無數高管,挖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最後他沒解決核心問題:就是把貨賣出去。」
 
陳歐還假設所有廣告媒體都是騙子,假設所有的營銷都是無效的,然後全力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尋找媒體作弊的蛛絲馬跡。「聽說一個電商巨頭為了狙擊我們,花了上億廣告費,知道去年聚美品牌廣告一共花了多少錢嗎?6,000萬!我們非常清楚,我們的素材投在什麼媒體上是最有效果的,我們知道我們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有價值的。」
 
陳歐在公司內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再不……我們就快死了。「他是一個有強烈危機感的人,又有著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所以我們開會就是批評會,我是被批評最多的一個。」戴雨森說,「往往是最害怕失敗的人,才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
 
徐小平曾說陳歐對於市場有著強烈的敏感度和把控能力,而在戴雨森看來,這種「選對道路」的能力源自對失敗的極度恐懼。「你習慣了站在山頂的感覺,就無法忍受站在山腳。」陳歐已經將一幫兄弟帶到了山頂,更難的是如何找到下一座山,對於他而言,證明自己的道路還依舊很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82

任泉自曝投資心得:VC中的一支奇葩,最後悔沒選陳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9/144256.html
任泉:現在請叫我「投資人」

七月份投資界最「風情萬種」的消息是什麼?當然是李冰冰、黃曉明、任泉通過羅輯思維官方微博宣佈,將涉足創業投資,並將其投資計劃命名為「StarVC」。明星跨界要當「天使」,一時間從娛樂圈到財經圈再到科技圈,StarVC賺足了眼球。當然,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譬如演戲的來幹風投專業麼?StarVC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等等。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獨家採訪了任泉,這位致力於做一名專業投資人的娛樂圈「男神」,不僅親自揭秘StarVC,同時也大方透露了自己多年來的投資心得秘訣。
 

7月11日,微信、微博、門戶網站等各大互聯網媒體平台,幾乎被一條StarVC的消息刷屏。「我是李冰冰,我是黃曉明,我是任泉,今天,我們要發起一個預謀已久的計劃,我們給這個計劃取名StarVC。我們準備了足夠的誠意與資金,來尋找中國最有創新力的公司。」
 

從名為「StarVC計劃」的新浪微博上可知,消息發出不到三日,該團隊已經收到1021份投資邀請函,涵蓋時尚、健康、娛樂、生活、高新科技等類別,韓都衣舍、果殼網、積木盒子等企業均向其拋出橄欖枝。
 

VC並不稀罕,但明星合夥做VC確是新鮮事兒。消息一出,投資界瞬間掀起軒然大波,投行、基金經理紛紛感慨,你們都來做VC,這不是搶我們飯碗嗎?不過,也有投資人認為,VC對投資人的專業要求較高,風險較大,如果沒有強大的幕後團隊支撐,明星做VC恐難以勝任。
 

那麼,三位明星合夥做VC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是玩票呢還是真心想做事?他們有能力做好VC嗎?StarVC會是一個怎樣的VC?日前,在北京朝陽區嘉和麗園的工作室中,任泉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
 

開餐廳火了15年
 

最遺憾當初沒投陳歐
 

雖然任泉的名字放在最後,但作為「最具投資頭腦的明星」,他顯然是StarVC真正的操盤手。採訪過程中,每每提到投資,任泉的眼中就會閃出一道亮光,甚至捶胸頓足地告訴記者「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當初沒有投陳鷗」,足見他對投資的興致之高。
 

事實上,從投資第一家餐飲店「蜀地辣子魚」以來,任泉已經「兼職」做了15年投資人。
 

1997年大學畢業後,任泉獨立創業成立蜀地辣子魚餐廳。「當初想賺錢,也沒有其他的想法。」任泉坦言,「不過,我從那時就是從自己的消費角度出發,把自己當做一個顧客來定位和經營我的餐廳。」
 

任泉介紹說,他的第一家餐廳就開在學校旁邊,在一個很安靜的小洋樓裡,環境雖然不算高檔,但很有風情。「當時菜單都是我自己定的,我的出發點就是,我能消費得起多少錢的菜。因為自己當時剛大學畢業,也不是明星。我印象特別深,當時我就問廚師說土豆多少錢一斤,那時候好像是8毛錢一斤,半個土豆就可以炒一盤土豆絲,算上辣椒和油成本也就1元,要價6元也不算貴。這麼一算,一盤土豆絲就能賺不少錢。」
 

用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定菜單,任泉覺得恰恰是「以人為本」。「所以當時幾個大學生花80元到100元就能吃到我那家店的特色菜了,對當時的大學生來說,25元左右的消費還是可以接受的,那時候買盒飯也差不多要十六七塊錢。」
 

「我的餐廳第一個月就賺錢了,第三個月開始排隊了,排了十五年。」任泉略顯得意地說,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也體會到了當老闆的責任和壓力。
 

「投資餐廳給我的不只是一些表象的東西,你去辦營業執照要去找關係,去看房子要瞭解房產信息,還要瞭解市場信息、物流信息等等,很多東西你必須去掌握和學習,一路走來,碰到不同的人都會得到一些經驗,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此後,任泉又陸續投資了「1969」酒吧、「蜀地傳說」、「蜀地時代」等餐廳。不過,到2013年,這些小打小鬧的投資已經不能讓任泉滿足了,在與李冰冰、黃曉明合夥投資「熱辣壹號」火鍋店時,任泉開始考慮商業模式的問題。
 

「早些年我是業餘做投資,主要的精力還是在演戲,所以不可能把餐廳做得很有規模。從這個角度而言,熱辣壹號也是我15年做餐飲的總結。我會去思考如何去複製、量化、標準化的問題。」任泉介紹說,「這些事情以前的我想不到也做不到,但現在我可以做到了。熱辣壹號的中心在成都,但我可以做到全國所有店的爐子裡面的東西是一個味道,店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定製的,從第一家店開始的設計風格也是一樣的,以後全部都複製就可以了。」
 

除了投資餐飲,任泉還投資過《國色天香》、《愛情面前誰怕誰》等影視劇。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前,任泉還與李冰冰合夥成立了一隻天使基金。
 

「當時我們的資金規模是5000萬元,投了十幾個項目,有的已經進入B輪了,目前為止整體回報差不多三五倍,個別項目投資回報高達十倍、八倍。」
 

在任泉看來,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其背後的專業團隊功不可沒。「我覺得我的團隊是非常優秀的,而且是非常專業的,因為做天使的風險是很大的,我的團隊命中率已經算高了,經過這兩年的磨合,我們也覺得這個團隊是可以信任的。」
 

從過往投資經歷來看,任泉堪稱一位出色的投資人。事實上,不論在投資圈還是演藝圈,任泉早就擁有「最具投資頭腦明星」的美名。去年,身兼演員、製片人、投資人等多重身份的他,還獲得過「最佳跨界明星」的殊榮。
 

對於外界的評價,任泉坦言,現在的自己已經談不上喜歡或不喜歡了,更多的是接受。「以前剛出道的時候對別人的評論還,會去想或者難過,但現在不會了。別人怎麼說我,好的不好的,我都接受,因為我是公眾人物,別人關注我和評論我都是正常的。」
 

明星合夥不打架
 

這事兒不是誰都能幹
 

算起來,任泉與李冰冰、黃曉明已經有長達15年的交情了。李冰冰是任泉在上海戲劇學院的同班同學,而黃曉明也一直是任泉的好朋友。
 

「這種感情和我們相互之間的信任,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早在開第一家餐館時,任泉就曾想過拉李冰冰入股,不過當時李冰冰沒有投資,而是借給任泉三萬元。「她覺得特別後悔」任泉笑稱。而在華誼兄弟上市時,三人都因持有公司股票而穩賺了一把。
 

這次之所以能合夥成立StarVC,任泉認為主要源於「熱辣壹號」的合作。
 

「這些年不光我在做投資,他們兩人也各自在做。但熱辣壹號算是我們三個人第一次合夥投資,這次合作給我們帶來了比意想中更大的關注,同時我們發現,把三個人的資源集結起來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應。」
 

事實上,在今年三月份,三人就曾實名註冊了一家投資公司,把各自的資金、資源做了整合。「起初是我們自己去找項目,或朋友介紹過來找我們投資,侷限性很大。後來我們就想,所幸把投資理念跟大家都講清楚,樹立一個明星基金品牌。」
 

在計劃書中,StarVC列出五類「不投」的企業,不陽光不投、不大眾不投、不需要品牌支持不投、對員工不好不投、影視公司不投。同時,StarVC也列出除了資金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魅力人格、產品品質認可和適當的宣傳。
 

「我們想投什麼企業,不想投什麼企業,概念很清楚,我們未來要做什麼。首先跟我們最好是有關係的,例如互聯網、時尚、快消品等跟大眾有關的行業,而不是一些利潤率很高的但跟大眾沒有關係的。我們可能更多地去考慮這個產品在大眾當中能有多大影響力,因為未來我們可能就是股東了,我們會考慮入股的企業能跟大家有什麼關係,從而我們也能適當地為企業做宣傳,而不是說一味地為了投資。」
 

任泉強調:「我個人非常明確的是,對員工不好的我們不投,這其實是一個態度,我希望我們投的企業是個健康的企業,老闆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不是一味地想能賺錢。另外,之所以初期不投影視公司,是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們一上來就佔盡優勢資源。」
 

很多人擔心三位明星合夥會上演《中國合夥人》那樣最終不歡而散的悲劇。不過,任泉對此並不擔心:「我們三個有不同的分工,黃曉明就是一個CEO,有一些比較好的點子,我可以作為總經理執行一些東西,李冰冰就是我們的形象代言人。」
 

「我和曉明對投資敏銳一些,冰冰的特點是聽話,她的態度就是『你們決定就沒問題』,這也是她的好處。」
 

至於股權比例,任泉透露說採用的是平分原則。「因為我們的資源是共享的,每個人付出的都是一樣的,很多基金公司也都是合夥人制,我不希望大家因為這個有異議,有其他想法。當然,親兄弟明算賬,我們會提前定好原則。」
 

除了明星合夥人,背後的專業團隊也已磨合多年。「過往我們和這個專業團隊的合作,已經產生了信任。另外,我們之前所投的所有企業,我會給這個團隊留10%的股份作為激勵,成立StarVC後,我們也會這麼操作。」
 

在任泉看來,下一步自己也會慢慢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而對於自己的學習能力,他很有信心。「我一直告訴我身邊人,什麼都不怕,只要你想學,什麼年紀都可以學到專業的東西。」
 

同時,任泉覺得自己的一大優點是,「一旦明確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會快速行動」。這一特點,使得他不會因為太過理性而錯過好的項目,畢竟,任何投資都需要依賴一定的直覺。
 

合夥人多年的友情,加上對專業團隊的信任,任泉還有一點自信的因素是這麼多年來自己積攢的人品。
 

「我覺得我情商比較高,能體諒別人。這麼多年來,我們這一批演員相互之間都有過合作,大家對我都比較信任。我一不會跟別人攀比,二不會害別人,我也不會去八卦別人,在有一些場合還會去保護一些同行的朋友,做了這些事自然有人看到。」
 

任泉這番對自己的評價並不是誇誇其談,在採訪過程中,他完全沒有明星的架子,由於採訪結束後還約了兩波投行談事情,面對記者孜孜不倦的提問,趕時間的他並沒有主動中斷採訪,而是耐心地回答記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而在採訪間隙中,任泉獨自一個人半躺在休息室的沙發上玩手機的樣子,看上去更像一個與世無爭的大男孩。
 

與其共事四年的經紀人這樣評價任泉:「泉哥是我跟過的性格比較好的老闆,不僅是脾氣好,關鍵的是他會聽你的意見,我跟他在一起,更多的感覺是我們是平等的,他尊重你。」
 

VC中的一枝奇葩
 

不求顛覆但求個性
 

三位明星「一拍即合」的主意,同時創造了投行業史無前例的概念。而其受關注程度和火爆程度也讓任泉收穫了意外的驚喜。
 

「我設想的可能一開始大概會有50家企業找我們,等到下個月我們宣佈合作的時候,大概會有100家企業供我們篩選。但沒想到第二天我一覺醒來,朋友圈、網上都在轉這則消息,成為當天頭條。我於是趕緊打開郵箱一看,不到4個小時就收到了300多封企業來信。」
 

為了表明自己是要嚴肅、專業地做好這件事,任泉強調,「我們三個人在朋友圈都沒有發這條消息,我們是在做事,我們不想用自己的資源去做廣告」。
 

出乎意料的關注度讓任泉更有信心,「原來這個事件大眾還是把它當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新鮮事物來看」。同時,也有不少投資人找到任泉求合作。
 

「原來我在長江商學院的很多做投行、基金的同學都給我打電話,說你這個事搞大了,公司全都在探討你們要幹什麼。」任泉越說越興奮,「他們也沒想到,因為原來讀書的時候人家覺得你就是一個明星,雖然做了一些投資,但人家還是把你當演員看。但推出這個概念後,他們反倒有些恐慌,怕我搶了他們的活。」
 

在投行人士看來,明星做VC有天然優勢,對初創企業而言,同等條件肯定會選擇與StarVC合作,因為明星基金不但有錢、有資源,還能提供魅力人格背書,比代言還能獲得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而三天吸引上千家企業的數字,更是讓投行人士羨慕嫉妒恨。當下,經濟大環境不好,基金經理苦於找不到好的項目投資,而StarVC卻可以做到坐著等項目主動找上門來。「有的同學跟我開玩笑說你們那麼多項目,分給我們50個就行了。」
 

StarVC的推出,確實給投行界帶來不小的震動。不過,任泉並沒有被外界的讚美沖昏頭腦。他謙虛地說:「我不喜歡別人去說我要顛覆什麼,第一我沒有這個野心,第二是我不想去破壞人家行業裡的規矩。我們做了這個事件可能是有一些特點,或者跟傳統的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我們不是主流,不可能顛覆人家,我覺得我們只是投行裡面一個比較奇葩、有個性的一隻,這是我們想保持的,這也是我們想做的一個品牌。」
 

除了要把StarVC打造成一個品牌,任泉未來要做的,還可以是一個連接明星與投資人資源的平台。
 

明星投資餐飲、房地產、股票並不是新鮮事,但在StarVC之前,明星做投資,更多是單打獨鬥,沒有把它做成一個投資行為。「我覺得未來我們會真正做成一個投資行為,最近圈子裡面很多朋友也關注我們這次的合作,他們也覺得這是一個現象,很多朋友來找過我說要加入。這種合作在未來都是有可能的,等到我們推第二期的時候,不排除更大的明星加入我們這個LP團隊中,但GP團隊還是我們三個人。」
 

據任泉透露,StarVC第一期的資金規模大概是8000萬元,預計一年投資不超過10個項目。投資方式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後期的PE,甚至是IPO的投資。
 

這幾天,任泉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要看企業發過來的資料,還要見各路希望合作基金,甚至還到個別企業去做盡職調查。「我們團隊已經連續幾天每天工作20個小時,8月初我們就會推出一兩家我們想要投資的企業名單。」
 

任泉的期望是,未來人們知道StarVC比知道他們三個人更多。
 

演員的特長就是研究人
 

未來想做專業的投資人
 

任泉覺得自己最牛的一點就是懂得放棄,於他而言,作為影視明星的任泉已經是他年輕時代的角色了,如今已沒有太多留戀。未來,他更想做的是專業的投資人。
 

從演員轉型做投資人,一個在台前,一個在幕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以下是記者與任泉的一番對話。
 

「現在投資算是您的副業還是主業?」
 

「我想這會是我未來的一個主業吧,我可能慢慢不再會是一個演員的身份了,投資人可能是我未來的一個稱呼,希望我能做一個專業的投資人。」
 

「為什麼想做投資人?不喜歡演戲了嗎?」
 

「我覺得演戲已經不是我留戀的東西了,我已經體會過了。我大學一畢業就拍了《少年包青天》,那時候就很紅了,那種虛榮的東西可能是我年輕的時候最需要的,我已經感受過了。反過來講經歷過當明星後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現在紅不紅對我意義不大,誰說我不紅我沒有感覺,因為我知道我要做什麼。」
 

「你覺得自己適合做投資人嗎?」
 

「我覺得我適合,因為我不貪,我沒有野心,我沒有需要那麼多錢的慾望,所以我每一次投資相對沒有那麼激進,沒有那麼大的壓力。還有我這個人的性格比較適合在幕後做事,有的時候我比較喜歡跟親人和家人分享我的生活狀態,我不喜歡讓別人去分享我的生活,我對那樣的生活有一點害怕,甚至有一點不踏實。」
 

「那你有信心能做一個好的投資人嗎?」
 

「至少我有這個態度。我覺得我在做投資的時候很興奮,你現在再讓我演戲,不會讓我有那麼強的興奮感,但是換一個身份,讓我聽人家講一個小時的項目,我會聚精會神,我身上會充滿著熱情,全身的細胞會特別活躍。」
 

除了興趣,演員出身的他,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一個投資人。他說:「演員涉及的行業很多,我要演不同的職業我就會去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人,是我們的強項。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從事各行業都能做得比較優秀,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研究人。」
 

「我要過我自己。」任泉說。
 

任泉投資檔案

1997年,投資成立蜀地辣子魚上海安福路店;

2005年,與耿樂,柯藍合夥投資成立1969酒吧;

2006年,1969酒吧更名為蜀地原生態火鍋;

2006年,入股華誼兄弟;

2008年,投資少兒藝術教育中心;

2009年,投資成立廣東「蜀地傳說」;

2010年,投資成立「蜀地時代」;

2010年,投資成立上海強盛影視文化傳媒有限

公司;

2011年,投資成立任泉工作室;

2013年,與黃曉明、李冰冰合夥投資成立「熱辣」

集團,同年,「熱辣壹號」火鍋店開張;

2014年,與黃曉明、李冰冰推出StarVC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48

陳歐:我是如何讓聚美上市成功的?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7/3998935-0_1.html

五分鐘之後,陳歐就要上台演講了。這是他上市成功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他一個人坐在後台,看著手裡minipad上寫得密密麻麻的演講手記。「我可以帶著pad上場麼?」他突然抬起頭問。

在接下來的在福布斯《云集》的演講中,他實際上一眼都沒看手裡緊緊抱著的pad,當他用一種極快的語速開始演講,用一連串的比喻談及他的「四個質疑」的時候,他展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最後當聚美上市成功後,人們會怎麼說?陳歐,他陳歐肯定是富二代;而且他肯定是財務造假;不對,他簡歷肯定也造假;嗯他肯定還是gay!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所以我肯定不是gay,說清楚啊,我是直男,絕對是啊!」場內鬨堂大笑。

身邊的一位聽眾小聲地問:「他說的是真的麼?」

一片漆黑的話劇演講廳內,只有一束強光打在陳歐身上。他前傾的姿勢顯得略微誇張,他懂得如何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也懂得不時提問,讓場內一直處於興奮而活躍的氛圍之中。但即便如此,他看上去還是宛如他眼下這麼孤獨。

可能最令陳歐無法釋懷的地方也在這裡,就算他成功將公司以35億美元估值上市,他還是一直無法擺脫人們對他的質疑。

「誰都覺得我特別順,斯坦福畢業之後,立即創業,迅速拿到投資,然後四年後,迅速上市,而且我的股權份額佔比之高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可是誰都不知道,我是怎麼從一個個坑裡爬出來的,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壁球,當生命給我巨大的壓力的時候,我反彈得比誰都高。」

過去的五年,中國市場幾乎可以被看做是電商行業的好萊塢。這個行業的翻云覆雨、成王敗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當2009年陳歐從斯坦福畢業回國的時候,劉強東剛剛談妥了兩千萬美元的融資,同年,馬云和創始團隊的十八羅漢,一起交了辭職信,說要讓過去的一切歸零;李靜剛剛獲得了紅杉的投資,沈南鵬信誓旦旦說要把李靜打造成中國的瑪莎斯圖爾特。

在電商這個領域,資本的追逐和市場的風起云湧相互交織,你必須同時擁有過人的創造力和超乎尋常的執行力,才能成功地生存下來。

舞台上的這個年輕人,剛剛在一個月前作為創始人將國內垂直化妝品B2C電商平台聚美優品帶上市,31歲的陳歐也成為成功登陸紐交所最年輕的中國企業CEO。陳歐的個人財富達到了15.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8.1億元),這一切僅用了4年時間。

2008年的夏天,當時谷歌北京的工程師們,覺得公司裡面來了一個瘋子。這個名叫陳歐的實習生,每天口若懸河地鼓動著工程師們出來自己創業。實際上,手中沒有任何資源的陳歐根本無法說服任何一個在谷歌工作的工程師頭腦發熱到站起來就走。

只有還遠在美國加州的師弟戴雨森被說動了,就在斯坦福的小酒館裡,兩人一致認定做社交遊戲的內置廣告平台一定會火。他們隨即飛回北京創業,戴雨森為此失去了即將到手的斯坦福畢業證書。「他是那種天生就要創業的人,當他在斯坦福的俱樂部演講的時候,所有人都認定他一定能創業成功。關鍵是他有一種能把事情做成的說服力,你願意相信,並且追隨。」

真格投資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給他們投資了18萬美元,同時還提供了一處住所供他們辦公。「陳歐身上,有一種罕見的企業家素質。他兩次學校畢業,都頂著家庭巨大壓力不去找工作,一門心思就要創業,僅僅這一點就勝出許多許多『想』創業,但不行動的同齡人。」

「從來投人不投項目」的徐小平還笑著透露,「其實我沒有聽懂他當時要做的項目是什麼,但即使我聽懂了,我還是會投他。」

很快,住在北京郊區的創業團隊就發現,遊戲內置的商業模式根本無法走下去,中國遊戲市場雖然火爆,但是大家基本上不會在上面內置廣告。中國網絡遊戲一片混雜,沒有有效的數據平台來統計廣告效果。

更糟糕的是,賬上很快就燒沒錢了,轉換公司發展方向成為了極為迫切的事情。當時戴雨森覺得做社區平台很有前景,而陳歐卻更傾向於做團購,因為「離錢近」。但是做什麼方向的團購呢?僅剩30萬元現金的初創公司無法去耗費資源做一個大而全品類的團購網站,他們甚至於連導流量的錢都沒有。

當時公司的行政小妹(沒錯,就是公司行政小妹)出了主意,不如做化妝品的團購吧?女生都會買啊。當時因為第一個創業方向是做廣告平台,陳歐手上還是積累了不少網絡註冊用戶信息。很快,幾個年輕人用一天的時間搭建了聚美優品的網站。

化妝品的團購在當時市場上是一個空缺。當時的高朋、窩窩團、大眾點評開始在餐飲、娛樂上拚命發力。化妝品品類小,被認為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團購平台。

但這個體量對於聚美而言剛剛好。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選一個樣品團購,精通於用戶界面互動的戴雨森,專門在公司搭建了一個攝影棚,用專業的拍攝來刺激用戶購買。「你知道麼?聚美第一個手模是戴雨森。」陳歐邊說自己邊樂了。當初經費缺乏的情況下,戴雨森在自己手上抹BB霜,拍照片,在天涯上灌水,講述作為資深美容專家的使用感受。

最初的生意上門時,陳歐還得趕緊去專櫃買來貨,然後跟小夥伴們在中關村那間小辦公室裡打包,再快遞出去。每一單都賠錢,但每天的用戶數和訂單數都在迅速增長。一天忙完,一幫人就去街邊小飯館一起吃串、喝啤酒,那是在陳歐看來最快樂的時光。

在電商江湖還是一片混沌的2009年,淘寶商城(天貓)在化妝品類的銷售平台才剛剛開始發力,銷售額僅約15億,而在三年後,這個數據上升為60億,中國化妝品零售業的顛覆由此開始。

2011年夏天,徐小平找陳歐聊了會兒天:目前的銷售額增長迅速,但是聚美成為一個一線電商的距離還是有點遠,如何才能迅速發力,搭上團購的順風車?徐小平建議陳歐為自己代言。

「俞敏洪為他自己代言了,馬云也代言了,劉強東、周鴻禕、雷軍這些企業家都在為自己代言。陳歐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的形象不像俞敏洪、牛根生老師那樣,代表著六十年代的饑荒,陳歐的形象陽光明朗,代表著中國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精神風貌以及未來的社會期待,加上他把握市場心理的超級能力,構成了陳歐代言的巨大成功。」

那時的凡客是徐小平建議陳歐學習的榜樣。年輕人的凡客體一時風靡大江南北,李宇春等年輕人用簡單文字表達的生活態度,為凡客做了很好的品牌背書。

陳歐從未想過用這種方式站在風口浪尖上。更何況,他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可能存在何種挑戰。在此之前,他已經上了不少電視節目,博取了眾多媒體曝光的視線。但是將自己的形象貼在每條大街的廣告牌上,依然需要巨大的勇氣。

過去的GG遊戲平台的失敗,讓陳歐有了失去公司主控權的切膚之痛,「別人想怎麼剁了你,就怎麼剁了你」,一旦曝光增加,讓更多人一提及聚美就想到陳歐,對於陳歐而言是一件具有安全感的事情。儘管,這件事情讓陳歐本能地意識到會帶來無盡的騷擾和壓力。

2012年,陳歐開始為自己代言,大街小巷貼滿了他的廣告,「為自己代言」成為了年輕人最為熟悉的廣告語。陳歐的百度名人指數一度突破六萬,逼近中國一線明星。陳歐開始紅得一塌糊塗,成為了中國年輕人心中的偶像,聚美也因此流量暴增。

在陳歐的計劃中,下一步他將會更多接受媒體的採訪,讓公司和個人形象走上新的台階。公司也將因此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為充沛的現金流。但緊接著發生的一次大促銷活動,讓陳歐整個人從沸點跌到了冰點。

2013年3月1日,聚美優品宣佈與一千多家官方授權旗艦店發起聲勢浩大的「開門大促」。當天,據稱有1,500萬用戶衝進聚美,巨大的流量導致了聚美頁面數次癱瘓。當日的成交數據突破了5億人民幣。在服務器宕機後,陳歐對外宣稱,將以同等力度延長活動兩天。聚美市場部門的負責人在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時說,「這是夢想照進了現實。」流量暴漲的一瞬間,整個團隊陷入狂喜之中。

狂喜很快變成極度的恐慌——聚美頁面長時間癱瘓,服務器宕機。與此同時,巨大的客流量帶來了巨大的客服壓力,消費者在抱怨完不按時發貨之後又開始抱怨少發了貨,產品沒有正規包裝。

陳歐和團隊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無法解決由於服務器宕機和客服壓力爆棚帶來的問題。當所有的貨品積壓在倉庫根本發不出去的時候,所有人的士氣都一時跌到了低谷。

高級副總裁劉惠璞記得當時倉庫裡堆積如山卻發不出去的訂單與貨品,從倉內一直鋪到走廊再鋪到門外,聚美員工從陳歐到實習生都在搬貨,一天三班倒但沒人記得時間,有人用擴音器喊一聲盒飯來了,所有人都上去搶。劉惠璞擠不進去,乾脆蹲在門外抽煙,「可能是風吹的,反正眼淚出來了」。

更多的人開始質疑陳歐,說他靠賣假貨才取得如此業績的傳言正是在此時開始出現,並越演越烈。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陳歐,認為陳歐是個騙子,同時,也是一個失敗的欺世盜名者。

那段時間,他常常一個人站在28層的辦公樓遠遠地看遠方,一站就是很久。他最無法釋懷的是,所有人都說陳歐有問題,而他無法辯解半句。戴雨森在半夜發了一條微博說,「讓那些搗亂的人見鬼去吧,哥放棄了斯坦福的文憑,不是為了回來當個騙子。」意識到問題還是在於創始團隊不夠成熟,不足以承托公司的高速增長的時候,陳歐開始重組高管的計劃。曾經與陳歐並肩奮戰、當時負責技術和倉儲的高管退出了公司管理團隊,陳歐從亞馬遜引進物流副總裁周濤,用了三個月時間重建倉儲體系。

很多人回顧「301」事件的時候,將這次促銷事件看作陳歐的滑鐵盧。而只有他的競爭對手才明白,陳歐的這次發力,吹響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一場「巨人之戰」。

長久以來,化妝品品牌,尤其是跨國公司大品牌,對於電商渠道有著一種「天然」的牴觸態度。很多化妝品牌公司更傾向於謹慎對待電商平台的銷售邀約:第一,大部分電商的貨品魚龍混雜,對於化妝品公司而言有品牌風險;第二,大部分電商的貨品,要麼來自於區域銷售商的串貨,要麼來自於水貨,這兩種貨品渠道都嚴重地削弱了化妝品公司的定價權力和管理能力。

正因為此,聚美優品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沒有獲得國際大牌化妝品公司的正式銷售授權。而在301事件之後,化妝品品牌商看到了聚美優品等垂直電商巨大的銷售能力,這堵牆被聚美打破了,化妝品品牌商不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聚美開始大規模提速,整個2013年,聚美優品從3億多美元的銷售量一躍至8億多美元。

移動端的興起也帶來助力,聚美優品有1,050萬的活躍用戶,49%以上的用戶通過手機購買產品,有著高達89%的重複購買率。2013年,天貓美妝在移動端銷售額為20多億元,聚美的移動端銷售額也近乎20億元。也就是說,在移動端消費數據上,聚美已經趕上了天貓美妝。

就在已經可見的未來,聚美必然將會與京東日化、天貓美妝有一場惡戰。實際上,這場惡戰在2014年年初已經開始了。2014年3月份,京東花費了1億元在各大廣告平台投放廣告,戰書直指陳歐。

但在陳歐和戴雨森看來,聚美優品和京東天貓有著天然的差異,中國化妝品的電商市場或許並不會延續阿里和京東在數碼領域的競爭態勢。這源自於平台化電商與垂直電商的特性差異,當消費者進入天貓和京東的時候,他們第一個動作是在搜索框尋找信息。而在聚美的界面裡,用戶很少通過搜索來直接尋找所需要的產品,他們更喜歡「逛」。「平台型電商的結構是非線性的,而聚美是一種線性的消費序列。」戴雨森說。

這是一種非常符合女性消費者特性的消費模式。對於大部分男性消費者而言,目標明確的消費意味著更高效率,更低價格。而女性消費者並非如此,「他們可能是想買個眼霜,但是她們也不想錯過一路瀏覽下來遇到的其他好東西。」

同樣的消費心理也體現在對於APP的應用上。「聚美在移動端的優勢在於每天我們就集中於幾個產品的推薦,而不是給成千上萬個選擇。」戴雨森認為這樣的好處在於,一方面降低了內部管理的成本負擔,同時對於消費者而言,她們也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選擇空間。

「寵愛遠遠比選擇更重要。我們想要做的,就是給用戶有寵愛的感覺。」戴雨森所說的「寵愛」同時也是基於用戶購買信息的產品推薦方式。聚美通過計算用戶的購買歷史記錄和購物車記錄來給出針對不同用戶的「推薦列表」。

這似乎是高於傳統平台電商的進化形態。對於消費者而言,聚美的形象和產品結構是清晰可見的。而對於聚美而言,他也著力於讓每一個用戶的面孔清晰,消費能力和偏好清晰可見。

數字也給出了有力的證明,從2013年的數據來看,同樣集聚於女性消費群體的電商唯品會營收為17億美元,活躍用戶為940萬人,訂單數為4,920萬份,盈利5,230萬美元,平均每單消費數為210元人民幣,復購率為73.8%。聚美優品的營收為4.83億美元,利潤2,500萬美元,活躍用戶為1,050萬,訂單數為3,600萬,平均每單消費數為137元人民幣(不含稅),復購率為89%——聚美的單筆消費額遠遠低於唯品會,整體銷售額僅為唯品會的1/3不到,盈利額竟然約為其一半。

這顯示出,陳歐在整體公司的成本和用戶運營上有著極強的控制力。「聚美在歷史上只融了1,300萬美元,是整個電商行業融資最少的。」在陳歐看來,成本控制的核心在於「對一切質疑」:質疑擴張,質疑用人,質疑廣告投放。

陳歐一直將凡客作為讓自己警醒的案例,他清晰地記著當初凡客曾經被董事會當做電商營銷的學習案例,讓他仔細研讀。但隨後,他也親眼看到凡客在融得大量資金後,急速擴張,擴張的資本都變成賣不掉的庫存。

在上市前很長時間,聚美只有3位副總裁,而整個公司所專注的就是把少量的化妝品品類賣好。「如果我們當時沒有專注,我們早死了。而很多公司有無數業務線、無數高管,挖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最後他沒解決核心問題:就是把貨賣出去。」

陳歐還假設所有廣告媒體都是騙子,假設所有的營銷都是無效的,然後全力去證明自己的觀點,尋找媒體作弊的蛛絲馬跡。「聽說一個電商巨頭為了狙擊我們,花了上億廣告費,知道去年聚美品牌廣告一共花了多少錢嗎?6,000萬!我們非常清楚,我們的素材投在什麼媒體上是最有效果的,我們知道我們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有價值的。」

陳歐在公司內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再不……我們就快死了。「他是一個有強烈危機感的人,又有著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所以我們開會就是批評會,我是被批評最多的一個。」戴雨森說,「往往是最害怕失敗的人,才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

徐小平曾說陳歐對於市場有著強烈的敏感度和把控能力,而在戴雨森看來,這種「選對道路」的能力源自對失敗的極度恐懼。「你習慣了站在山頂的感覺,就無法忍受站在山腳。」陳歐已經將一幫兄弟帶到了山頂,更難的是如何找到下一座山,對於他而言,證明自己的道路還依舊很長。

他們眼裡的陳歐

天使投資人徐小平:

「陳歐身上,有一種罕見的企業家素質。他兩次學校畢業,都頂著家庭巨大壓力不去找工作,一門心思就要創業,僅僅這一點就勝出許多許多『想』創業,但不行動的同齡人。」

創業夥伴戴雨森:

「他是一個有強烈危機感的人,又有著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往往是最害怕失敗的人,才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

陳歐評價自己:

「誰都覺得我特別順,可是誰都不知道,我是怎麼從一個個坑裡爬出來的,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壁球,當生命給我巨大的壓力的時候,我反彈得比誰都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14

【年度創業家】“聚美優品”陳歐VS“滴滴打車”程維:誰能抓住未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7/148215.html

2014年中國年度創業家,是頒給在四年時間,創造出市值30億元美金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還是用兩年時間燒掉15億元,教育大眾打車可以不用再招手的“滴滴打車”創始人程維?2014年度創業家,你會選誰?

\i黑馬:5月16日,聚美頭頂中國在線美妝第一平臺和連續七個季度盈利的光環上市,一時風光無二,但回首來時路,卻可以看到其資源極其匱乏、曾為生存拼命支撐的一面。這也是很多創業者必須經歷的局面:融資比不上老江湖,資源比不上背靠大樹的同行。如何生存下去?聚美的“逆襲”邏輯,在成本控制和效率上做到極致的風格,可資借鑒。

\2010年5月,險峰華興註入了一筆天使投資,8月,聚美開始和VC接觸。直到2011年3月,紅杉資本600萬美金的A輪投資到位。

與此同時,陳歐加入《非你莫屬》,開始見諸於各類媒體,走出CEO自我營銷的第一步。2011年8月,第一版“為自己代言”廣告面世,聚美超越樂蜂網,成為化妝品垂直電商第一名。到2012年初,聚美的規模已是樂蜂的兩倍,但樂蜂網獲得4000萬美金融資,聚美陷入與樂峰的苦戰。

2013年新版“為自己代言”廣告引起的“陳歐體”社交現象,聚美迎來發展高峰,坐穩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今日,聚美登陸紐交所,市值超越30億美元。

聚美怎麽以僅僅1300萬美元、從短短四年時間變成美妝垂直電商領域的老大,且市值直追去哪兒、58同城等做了8年的老牌互聯網公司?

陳歐總結的關鍵詞是效率。這個年輕人說他始終在學習、總結、創新、然後超越。在一個燒錢的行業,創造出一個不燒錢的樣本。

 

且看聚美創始人陳歐接受《創業家》&i黑馬專訪的思考和總結。

給5%股份連實習生也留不住

2009年,我拉了好友戴雨森、劉輝回國創業,做遊戲廣告,照搬的是美國的模式,做了幾個月,發現走不通。

這是一個挫折,中國市場環境(跟海外的)差異,讓我們快速認識到:在中國改變市場環境,我們幾個小孩搞不定,必須轉型,順勢而為。

就地轉型,既是求生本能,也是經驗所致。很多創始人都說要堅持,不願意去做新的東西,大佬也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後天肯定更精彩。但我願意去否定自己,遊戲是我喜歡的東西,但喜歡的未必就能做成功,要堅持的未必是你喜歡的東西,而是對成功的追求

當時就一個想法,公司不要崩盤,要不然就完了。所以轉型時,找了離錢近的電商,把現金流做起來,先把公司養活了。

而在當時,我也考量了這個團隊:戴雨森能夠做設計,劉輝可以寫程序。沒有人脈、沒有電商經驗、也沒有零售經驗。這樣的團隊能做的事情比較少,幸好還有30萬元現金,還有機會。

我們花兩天時間就上線了團美網,做化妝品團購。當時的頁面很簡陋,但很快就有用戶進來,然後有訂單,發現這個商業模式是對的,就這麽簡單。

化妝品是好的標品,網上有很多數據,淘寶指數、百度指數,什麽好賣一目了然,當時很多社區都在用團購的方式賣化妝品,只要價格便宜,又保真,服務比別人好、專業,消費者就認可這一套。之前我對於化妝品毫無了解,我是大老爺們做美妝,只能學習、研究、總結。

根據(百度、淘寶等)數據,我們每天只賣一款產品。方法也很簡單:雨森負責產品編輯,然後去人人網註冊幾百個賬號發帖吸引用戶,有了訂單,我們就去專櫃抓一些貨回來,在辦公室把貨發出去了。我們人手很少,全公司就3個創始人加1個行政,招人也招不來。當時有個實習生要走,我說給他5%的股份,他覺得這公司馬上就要掛了,還是毅然走了。

因為創業初期拿了徐小平的錢,第一個事情沒做好,覺得不好意思見人。後來有些起色,我才敢跟徐老師說要轉型,去賣化妝品,多少還有點不好意思,我害怕辜負他。

(《創業家》&i黑馬註:據陳歐說,拿徐老師的錢,有幾個原因,“一是希望徐老師能夠幫我們背書;二是2007年接觸徐老師,他很支持我,但我沒要他的投資,內心覺得挺不好意思,後來我自己讀書去了,有點辜負他的感覺。第二次回國創業我是抱著必成的態度,所以就拿了。”)

過了兩三個月,我們發現特賣這塊業務越來越靠譜,到了2010年6月份就完全往這上面靠,更多的數據也證明了這個事情是對的。從這年8月到次年3月,是聚美發展的甜蜜期,每個月業績都在不斷增長,現金流也足夠支撐公司運轉起來。但痛苦在於,不知道這個模式的天花板在哪里,增長速度很快的時候,稍有停滯,大家就開始懷疑1000萬元銷售額是不是到頂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給自己打氣,自定位為化妝品團購的老大。聚美當時要做的事千頭萬緒,但看著公司每天都在成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2011年,我們去唯品會拜訪,作為南派電商的代表,他們不常在各種電商大會上拋頭露面,只是低調把事做好,這點非常值得學習。唯品會的成功讓我們覺得特賣是一條走得通的路。

我並不知道商業模式對不對,倒覺得服務好女性是有商業未來的,跟我談的VC也深以為然。我們從賣一款產品到兩、三款,再到新品類,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商業模式也這樣一步步摸索出來。

我對自己的商業判斷能力從來是自信的,聚美最原始的推動力是我的商業判斷,這一點包括創始團隊、後來的高管團隊我想都不會否認。

既然路是對的,我們要把精力花在了解用戶上。了解他們的習慣、知道他們關註什麽,需要什麽。在早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提高用戶滿意度的地方,比如提供好的選品和細致的服務等。

化妝品面對的是女性消費者,她們對圖片有要求,我們就把圖片拍好,插畫畫好;她們怕假貨,我們就貼上防偽標簽,允許三十天用後仍可退款;她們在乎包裝的細節,我們采用粉色盒子,三層改成五層,不至於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受損。反過來,這些細節又幫我們贏取了很好的口碑。在公司前臺或者學校門口,看到成堆的粉色箱子,這本是一種口碑效應。

後來我們推出“買二包郵”,因為我們知道消費者會叫上朋友一起買來享受這個政策,這比推薦註冊送10塊錢(優惠)券效果要好得多。

在我看來,一個公司能贏,一個根本的問題是:更好地把握住了用戶的需求。中國最好的企業家都是知人性、懂用戶的。

我的商業判斷能力首先來自於直覺,直覺之外,需要一步步總結,一步步押寶,一步步測試,這是從第一次創業到現在一步步積累起來的。這些年我就主要就做兩件事:學習和超越。每走一步,我會總結出新的東西,作為公司走向下一步的基礎。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每總結一次,都可以超越一個對手。

創業早期,我們跟別人沒法比,必須做好自己。那時候公司所有的事情,包括倉儲物流、服務,都是一個學習和摸索的過程。

更多的,我作為CEO,應該對投資人負責、對團隊負責,對我來說,失敗是件丟人的事兒。

學習凡客好榜樣

聚美火起來,是靠“我為自己代言”的傳播。那是在紅杉投錢之後,之前我們沒有錢做廣告,之後融到錢了,我也不敢亂花錢。

“我為自己代言”,說到底是被不敢花錢給逼出來的。錢少,就必須花出新意,花出效果。

我們三人,年紀不大,都是海歸,沒有零售經驗,沒有化妝品經驗,沒有電商經驗。投資人對我們及我們從事的事業存有疑慮很正常。

何況,創業初期,我們的對手規模遠超聚美,月營收達到五、六千萬元,既有媒體資源,又有風投註入,後面還有大佬背書,令人羨慕。

要拿風投,我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拿。紅杉的投資,從2010年8月談到次年3月才最終確認,但我們的月營收規模卻從500萬元上漲到2000萬元,由此可見聚美是一個效率很高能不燒錢活下來的公司。

紅杉錢進來的時候,我給董事會一個3000萬元的毛預算,砸一把(營銷),董事會同意了。後來我想來想去覺得壓力太大,縮減到1000萬元。

我的直覺是應該花大錢,但是到要做的時候又害怕,於是又仔細算了一回,還是縮減。

聚美融的錢不多,雖說董事會同意砸3000萬元,但我們沒做過廣告,怕是出去打了水漂,對公司是極大浪費,不砸又容易被淹沒掉,很糾結。不過我們的現金流還不錯,我估摸著1000萬元應該可以,至少還不會讓公司倒閉。

既然縮減投放,就要思考錢少怎麽做創新。

借著這股勁,2011年8月做了第一版“為自己代言”的廣告。學習對象是“凡客體”。

我當時對“凡客體”的理解是共鳴,共鳴導致傳播,而不是純粹的一種促銷廣告。我去拜訪凡客,雖然他們沒有把細節說得很清楚,但我抓住了幾點:1、知道他們的投放渠道是公交和地鐵;2、廣告是被傳播起來的。

除此之外,我研究了大量數據和成功案例,不停觀察別人的廣告。去研究別人為什麽成功,分析數據和廣告效果之間的關系。比如看百度指數就知道北京地區公交站牌和地鐵廣告的效果好不好。知道消費者能不能看到這個東西。

“為自己代言”的核心是要引起共鳴。

這段廣告抓住了當時的幾個熱點:80後,蝸居、奮鬥、裸婚等等。

第一版廣告文案是我寫的,惠璞參與了第二版。一開始我們想了很多好玩的事情,經過多次修改,不停地錄。前前後後花了兩個月時間,有一天我在棚里改完,可能也是因為制作過程太辛苦,可能也是因為片子說出了心聲,看了之後自己有點想哭。我想能打動自己的,也能打動別人。當時的片子我自己看,自己剪,然後盡量把詞弄好一點,音樂弄好一點,一定要是一個我自己覺得非常滿意的作品

廣告拍好了,雖然只花1000萬,我還是害怕,如果沒有效果,哪怕投資人不炒我,也難免同事怪我,這樣CEO 的威望就沒有了。就算到了今天,每次硬廣投放前,我的壓力依然很大,不能預知結果的事情就是如此,加上我對自己的失敗零容忍的變態要求,每次無比謹慎。但事實是,所有對自己有極高要求,害怕失敗的人,往往因為謹慎,反而失敗概率更小。

很快,1000萬元在一個月內全部投完,包括地鐵、公交和電視。靠著這個廣告,聚美的月營收從4000萬元上漲到8000萬元。同時聚美超越樂蜂網,成為行業第一。

這個廣告帶來的直接效果是:聚美的倉庫爆倉了,而且持續了四個月。

那段時間,壓力極大,負面極多,我在公司和倉庫之間來回奔波。當時準備融B輪,投資人過來談,我說沒時間陪你盡調了,得先把貨發出去,投資人沒有辦法和管理層聊,但覺得聚美潛力無窮,而且專註消費者而不是投資人,就立刻投了。

其實做“給自己代言”廣告,早期董事會內部就“CEO該不該介入PR”這個問題存在很大分歧,有的投資人覺得拋頭露面的CEO都是不務實的,我也不想出來,畢竟一不小心就成了靶子,還犧牲私人生活。但徐小平老師希望我出來,他覺得該宣傳還得宣傳,後來上了電視,發現效果很好,沒錢的屌絲公司只能靠出奇制勝。

到2013年,我們的活躍用戶數是1050萬,88.9%的回購率。這個數據背後就有情感共鳴。我先用精準營銷準確尋找用戶,而且重在與用戶建立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聯系。聚美還註重研究用戶消費和使用美妝的習慣與邏輯,我們說“成人之美”,就是用提供最優質的美妝產品、提供最合適的美妝方案來留住用戶。——陳歐

聚美的做法是研究別人的成功經驗,但在學習的基礎上創新,而且執行是自己的,執行細節做得更好,更極致。

時間到了2012年初,規模上,聚美已經是主要競爭對手的2倍,但我們作為屌絲公司,融資融不過對手。他們拿了4000萬美金融資,估值是我們的兩倍多,還有自己的自有品牌,一方面拼命砸廣告,一方面打價格戰。當時我們緊張得不得了。聚美剛剛盈虧平衡,我又不想再去融資,如果真的介入價格戰,大肆燒錢,很危險。

為了應對,我們一方面是關註怎麽做出傳播效果好的廣告,一方面在價格戰上咬緊對手,同時著手自己的自有品牌。

我從世紀佳緣請來好友劉惠璞,撥給他1000萬元,讓他去做自有品牌。惠璞和我都是營銷能力很強的人,也是做事積極謹慎的人,結果很快自有品牌就有了起色,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利潤。

我害怕廣告無效公司破產,所以做出的廣告很精良;惠璞害怕自有品牌庫存壓死公司非常謹慎,結果卻沒有庫存。所以,找到對自己要求苛刻的人,老板就可以輕松一些。

另一方面,我們開始籌劃第二版“為自己代言”的廣告,6月份提出設想,實際上9月份才開始做。因為是第二版廣告,要超過第一版難度很大了,改了兩個多月。當時要做差異化,拍了一個60秒廣告,之前是15秒,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緊接著引起了行業的一個爆發性的討論,在社交媒體上,網友爭相模仿傳播,後來才有了“陳歐體”。

反觀對手,他們把很多錢變成了庫存,燒了很多廣告,效果也不好,我們在庫存控制和營銷上都做得效率高很多,最後我們贏了。

當公司元老阻礙公司進步

聚美發展史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在2013年的“301事件”(2013年3月1日,聚美舉辦三周年店慶大促活動,因訪客太多導致頁面長時間癱瘓而引起用戶極大不滿,同時由於下單量太多,物流嚴重滯後,引發爆倉。導致聚美遭遇公司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機。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網站的技術系統架構、代碼質量存在問題,並高估了自身的物流和倉儲能力。)

物流一直是我們的短板,一般聚美一年做一次廣告,緊接著就是一次爆倉,並持續好幾個月聚美最慘的時候,我微博發個促銷信息,網站就流量太高打不開了。

在聚美,三位創始人各司其職。我要做判斷、決定公司的走向,負責用戶獲取和品牌,雨森負責產品和運營、劉輝負責技術和物流。

公司快馬加鞭前進的時候,自然也希望他們也做得好。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上公司的發展節奏,尤其是聚美這樣爆發增長的公司,尤其是物流和倉儲,人手經驗都不足,最可怕的是,每年的爆倉嚴重影響了公司的增長。

3月1號那天,網站頁面癱瘓,後續物流系統癱瘓,大面積的貨無法發送出去,然後連鎖反應導致大量的負面,這對聚美的品牌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導致聚美在去年第二、第三兩個季度進入一個衰退期,團隊也士氣低靡了,我們找新人,重建團隊,這個公司當時沒死已經是個奇跡了。

一起創業,換元老不是很容易的事,這是很多CEO會遇到的問題。換高管存在風險,尤其把聯合創始人換掉,一不小心可能兄弟做不了。雖然最後事情以劉輝退出管理層結尾,我們至今也還是好友,在上市當天也一起在美國共享喜悅,畢竟最終來看,公司獲得了成功。回頭來看,從個人的角度上,出於私心,我希望公司最核心的高管都是自己最熟的兄弟,但是有時候再熟的人如果跟不上,他可能成為公司前進的絆腳石,有可能讓所有已取得的成就化為烏有,這時候等於和公司其他人出現了嚴重的利益沖突高速發展的公司,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上公司的發展,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不是變成一個只有元老的類家族企業,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每個元老,都已經可以因為早期的股權有巨大收益,也會有很好的利益。

我要把強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301之後重組高管團隊,重振士氣,元老們對新加入的高管也更開放了,一年時間聚美上市了,我們從坑里爬出來了,我之後請來的人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像前面說的,這也就是學習、總結,然後超越。只有我不停進步,才能帶著公司繼續往前走。

每花一筆錢都會逼自己先想清楚

聚美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觀——效率,我們要求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聚美在創業過程中的確是個窮公司,到上市之前我們總共就融了1300萬美元。錢對於一個公司肯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準的花每一分錢。聚美由弱到強,超越一個個對手,依靠的就是花錢的效率。聚美依靠精準營銷,準確尋找用戶,而且重在與用戶建立情感和價值觀上的聯系;聚美研究用戶消費和使用美妝的習慣與邏輯,我們說“成人之美”,就是用提供最優質的美妝產品、提供最合適的美妝方案來留住用戶;聚美強調運營效率,在一個燒錢的行業卻講究控制成本。

很多公司為什麽會死,是因為花錢花死了。在聚美,我把市場牢牢握在自己手上,一點兒一點兒做,不急於求成。因為我害怕公司死,我每花一筆錢我得想清楚,也因為這個原因,聚美在線下營銷上比對手強了很多。不論是我上電視也好,還是做“為自己代言”的廣告,我花的錢比對手少很多很多,但每次我們內容和傳播卻好很多。線上傳播差別不大,買位置,買流量,買點擊,但線下每個公司玩法完全不一樣。

線下不是靠廣告,而是靠口碑。廣告在媒體上投出來之後,只有人人相傳才能算成功,口口相傳才有力量,這要取決於消費者看到的廣告力量是不是足夠強大。

想制造一個話題難度很大,唯一能做的是把內容做好,因為好內容不需要引導。這是一個立體的社會,當網上有人覺得用“陳歐體”寫的段子,將獲得更多轉發和評論時,他自然會去寫,當有媒體跟進的時候,就等於借力傳播,想火也就容易了。相反,不好的內容你給他錢,他也未必願意做。

垂直平臺用戶的獲取成本是很高,化妝品更高。這是因為:第一,用戶對化妝品電商固有的不信任感;第二是關鍵詞又少又貴,一般是兩三元錢一個,按常規的方法很難做起來。

我們總的費用率只有16%,也就是說我的毛利率達到16%,基本就可以實現盈利。聚美2013年的毛利率是24.5%,在美妝行業里面算是低的,但關鍵就在我的運營效率足夠高。到遞交IPO報告的時候,聚美連續7個季度盈利。這在電商公司里面是少有的。

聚美的做法是通過營銷拉動規模,通過規模拉動供應商,最後供應鏈上的品牌越來越多。早期我們供應鏈沒有那麽強大,但是通過單品突破的方式,快速做大規模,有規模再有自主品牌,兩者之間建立起很強的關系。同時,我們一直聚焦於最有利於生存的事情。以用戶為中心,去掉了一些邊邊角角的事情,集中精力和資源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尤其是不能忽略消費者,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的服務,支持我的公司,我們才能做起來。

我希望聚美這個案例能夠給所有創業者一個借鑒,你剛剛創業,沒錢、沒人、沒資源,周圍強手林立,但是你可以學習、創新;你需要先確定最重要的事情,然後逼自己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極致;你要萬分謹慎的花每一分錢,要把每一分錢都花出效果;你不需要一開始就贏,你得先生存下去,讓贏的可能性一直保存下去。

總結而言,聚美最強調的是運營效率,我們在一個燒錢的行業講究精準花錢,我們用1300萬幹了別人上億上十億的事情。1300萬最終變成30億,我覺得是資本市場對於聚美模式的肯定,在燒錢模式之外,提供了另外一種新的範式,這是聚美的商業價值所在,也是我和我的團隊自豪之處。

 

【年度創業家】程維:滴滴兩年時間燒錢15億元吸住所有用戶

i黑馬:這是一篇i黑馬記者於2013年4月時采寫的稿件,彼時打車界的“燒錢大戰”還沒有開始,滴滴還只是我們采訪到的諸多創業企業中的一匹小黑馬。記者在給編輯的郵件中預測:“關於嘀嘀的獨到創新之處,我個人觀察,各款APP都差不多大同小異,語音功能出來,很快,其他同行業跟進,最後都沒差別。如何發展到用戶,成為最直接的競爭。”

滴滴用兩年時間燒錢15億元吸住所有用戶,並將其他競爭者統統趕出,讓賽場僅剩老大老二。“年度創業家”候選人之一的程維說,如果燒錢可以在短時間完成教育用戶的漫長過程,他不後悔。

\北京2013年4月,熙熙攘攘的中關村。80後創業者程維正為辦公室搬遷的事兒發愁。

公司發展太快了,短短半年時間,已由創業之初的3個員工發展到30余人。不足百平的辦公室顯得很擁擠,他的員工甚至擠在門口的沙發上和客人談業務。

程維創業的項目是一款運行在智能手機上的軟件,能讓乘客和附近的司機迅速找到對方。盡管沒有第三方調查的數據佐證,程維已經認為他的“嘀嘀打車”在打車應用這個市場上已是領先。他提供了一個數據,在北京,有將近2萬名司機裝上嘀嘀打車,“這是什麽概念?就是你在路上每看見4輛車,至少有1輛車是安裝了滴滴打車的”。

程維的自信來自於他的線下推廣隊伍,這是他從來不會主動向人提及的“秘密武器”。不過,隨著打車應用市場的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線下推廣的短兵相接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在過去的北京一整個冬天,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嘀嘀打車的地推人員戴著帽子、穿著橘色的工作服,聚在一起像直銷一樣開早會,然後定當天的推廣目標,互相加油鼓勵,而後奔向各個地點,比如吹著過堂北風的西客站地下出租車通道。他們趁著出租車司機上完廁所出來的兩三分鐘,完成從講解說服、把APP安裝到司機手機里並教會使用這麽一個繁瑣過程。

程維認為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是嘀嘀打車能發展到如今規模的關鍵。互聯網的時代,不再缺乏把產品打磨好的產品經理,而是缺乏能把產品推廣到線下的執行團隊。程維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本地生活O2O項目,需要很強的線上產品開發和線下運營能力。“你能夠做出產品的團隊,不一定有去線下給司機裝上產品的能力。”

在程維的職業歷練中,恰好這兩種經驗他都具備。他從2004年進入阿里巴巴,跟這個企業綁在一起長達8年。

前6年,程維待在阿里巴巴的B2B公司,每天像民工一樣,去敲開每個大中小企業管事人的門,靠大量的拜訪量給阿里巴巴銷售互聯網推廣產品。後2年,程維到了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公司,負責電商和團購的相關工作。程維從互聯網民工變成了互聯網經理。

“這個轉變很有意思,前6年的工作讓我很接地氣,後2年的工作讓我懂產品,我從互聯網民工變成了互聯網經理。這些經歷對我如今親自創業做產品拼市場很有幫助。”對這8年的工作,程維如此總結。一位行業人士分析,程維8年的互聯網職業經歷,不僅對創業一款互聯網產品有經驗幫助,也會令他在和同行搶投資時獲得加分。

觸動程維從阿里巴巴跳出來創業的是程維給出租車司機的一次講課,本意是幫助別的行業用互聯網提高效率,但是程維看到這些出租車司機們的工作方式、效率數十年沒有變化,而外部條件在變化,油越來越貴,路越來越堵,收入是下降的,運營效率就越來越低。“師傅們每天工作很辛苦,卻沒有人來幫他們提高效率。”

於是程維看到這樣一個趨勢,這個趨勢就是中國需要“出行”的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就像需要有人提供網購,有人提供本地生活的服務信息一樣。出行這個領域,PC互聯網時代,光“訂機票”這件事情,就產生了兩家上市公司(攜程、藝龍),而出租車是從早運行到晚的,它是一個比機票還要大得多的市場。因此,出租車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切入點。

程維介紹,從去年下半年發展至今,嘀嘀打車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南京、天津等城市,註冊用戶已達百萬。在京每天的成交單數為3萬單,而北京全市單日出租車成單量約為200萬單,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困擾程維的是嘀嘀打車未來的盈利模式。嘀嘀打車在推出之初,曾經嘗試向乘客收費。每次叫車,乘客額外支付3元,嘀嘀和司機各得1.5元。但很快,在同行的競爭之下,嘀嘀放棄了這種限制用戶發展的收費模式。至於未來如何盈利,程維說他也不知道。

目前,嘀嘀打車對融資情況不予披露。但有傳聞稱,騰訊在和幾款打車應用接觸之後,有意選擇嘀嘀打車,並在未來置入微信的服務中。

後記:後面的事情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2014年年初,那場“快的”的“燒錢”大戰讓滴滴打車紅遍大街小巷。雖然後來很多人都問過,如果滴滴和快的沒有傍到騰訊和阿里這兩個金主,是否還會如此面不改色地燒錢。但程維總是避而不談。

程維承認,滴滴是市場上最燒錢的公司之一,而且在預期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會保持燒錢的狀態。因而他總是一遍遍地講述滴滴的理想而不是商業模式,以吸引誌同道合的人加入,雖然這件事相比兩年前已經容易許多。而最近這個願意和程維共同談論理想的人,是柳傳誌之女柳青。

面對滴滴到底如何賺錢的提問,程維回答說:“滴滴這三年時間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們說我們不賺錢,我們持續的在出行這個領域里面,用互聯網的手段給用戶提供方便好用的出行服務,這三年時間我們不會去盈利的。但三年以後,我們相信滴滴打車,會是一個可能對整個中國出行做出改變的企業。”

當下,滴滴在占領了出租車市場後,正殺入個人和商務用車分享市場,要把自己做成中國版的Uber。

采訪/i黑馬 王采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60


【斯坦福創業者】馮米:雖然那一年沒像陳歐一樣創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3/149587.html


馮 米

 
個人檔案
馮米:突破互動創始人,斯坦福商學院博士。早年在新加坡留學,後就讀於斯坦福,並於2010年畢業;回國後曾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任MBA講師;2014年辭職創業


黑馬說:馮米和聚美優品陳歐是多年的好友,兩人經歷很相像,都曾在新加坡留學,爾後又都去了斯坦福。馮米先在斯坦福商學院攻讀博士,陳歐隨後進入斯坦福讀MBA,兩人因此得以同在2009年畢業。之後,陳歐回國創辦聚美優品,31歲便站在紐約證交所大廳里敲鐘了;那一年,馮米也回國了,他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徑,站上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班的講臺。
 

但四年之後的2014年,按捺不住的馮米終於還是完成了從教師到創業者的轉變。

文 | 本刊見習記者 周路平

 

按照北大的政策,馮米此時離開相當不劃算,這意味著他要放棄即將到來的分房機會,轉而在北京租房創業。他卻覺得沒什麽遺憾,“多待一天都是在浪費生命”。

 

他創業的領域又回到了老本行——教育,推出了線上一對一輔導平臺——突破互動。這並不是一個很酷的行業,不過沒有人會否認它的火爆。作為與健康醫療相匹敵的廣闊市場,在線教育引來了資本的爭相競逐。“在線學習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馮米說。

 

名師是教育的稀缺資源,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在線教育平臺爭搶的焦點。馮米顯得另類,他沒有參與名師資源的爭奪,甚至有意識地將公辦教師和培訓機構教師排除在外,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名校在校生。突破互動目前入駐的教師絕大部分來自國內頂尖高校。

 

事實上,突破互動起初允許公辦教師註冊,只是隨著定位的清晰,馮米果斷去掉了這部分被別人搶破頭的資源。“在互聯網時代,學生的真正需求是什麽?”馮米做了一個簡單類比,課堂里的內容根據教案進行,每個學期教授哪些課程都有相關規定,這就類似於上菜,“不管吃與不吃,都必須端到桌面上”。而家教作為學校之外的一種知識補充,解決的是消化問題,如何讓這些“菜”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因此,馮米沒有一昧追逐名師,轉而挖掘另一片少有人開發的資源。

 

馮米的做法有他的考量。論能力,頂尖高校的學生幾乎無人會置疑,考入名校本身也是對其能力的一種證明;論效果,他們更願意分享,樂於將自身的學習經驗傾囊相授。不過,馮米更強調大學生的樸實和公益性,“三個小時能講清楚的課程,他們絕對不會忽悠你交30個小時的錢”,甚至在付費輔導之外,師生還能以朋友的關系繼續交流。

 

當然,大學生的這種樸實也折射出其產品化方面的短板,其中最明顯之處是缺乏產品意識。在突破互動的網站上,用戶不難發現,入駐教師往往給人留下年輕人朝氣蓬勃、陽光幹練的形象。事實上,為了實現這個效果,馮米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平臺上線初期,大學生們經常將一些以淩亂寢室為背景、穿著背心的形象發布在平臺上,有的家長甚至把一些大學生認成了保安。

 

除了在線實時交流、界面美觀等形式上的明顯改進,馮米也在努力改進細節上的用戶體驗。除視頻和語音之外,突破互動專門開發了白板,供師生在線上實時書寫;數學和物理編輯器以及建模等輔助工具也在研發階段。這些工具的好處在於:那些難以用話術來理解的概念,完全可以借助模型解決,在線上盡可能達到面對面的交流效果。

 

考慮到大學生教學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突破互動在大學生註冊之後都會進行相關培訓,比如如何生動地給學生講解,講授可以從哪些點切入,以及如何使用在線平臺等。而市場給予的回應是持續攀升的續費率和主動報名的學生比例。

 

2014年8月,突破互動上線之初,在線家教和上門家教同時存在。馮米經過一番考慮之後,將線下業務砍掉,盡管當時上門家教服務依然生意火爆。“線下找家教有很多方式可以滿足,一個互聯網平臺如果也提供這種服務,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馮米最終將焦點集中在了線上。

 

聚焦線上的好處在於:一方面讓那些沒有時間、不願意做家教的大學生能夠分享他們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讓偏遠地區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名校資源。換句話說,突破互動只需會聚名校資源,全國的學生都能共享。

 

砍掉線下業務後,突破互動的線上運營與大部分平臺型互聯網公司的免費做法並無二致:家教所得全部歸教師所有,價格也由教師根據自身能力和授課難易程度自由確定。不過作為平臺方,馮米會實時監控定價的浮動範圍,避免隨意定價導致用戶不滿。“我們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發改委的角色,會提供一個價格指導方案,規範調價的頻次,但不會在具體價格上做規定。”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99

跨境電商小紅書一夜爆發,創始人毛文超會是“下一個陳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8/149983.html

黑馬說:兩周內,百度指數飆升20倍,App Store排名在三天內攀升到總榜第4、生活類第2,超越了即將開始年度大促的京東、唯品會等巨頭,它就是小紅書,近日在紅火的跨境電商領域里殺出的一匹黑馬。

6月6日,小紅書周年慶活動首日,24小時內的銷售額超過5月份整月的銷量,並持續攀升中。肌肉男上門送貨的照片更是傳遍妹子們的朋友圈。

去年11月,小紅書完成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GGV管理合夥人童士豪(Hans Tung)在本輪融資後加入小紅書董事會。

如何從一開始外界普遍看不懂、看不好的UGC社區,一年內就成功找到社區電商模式,並迎來銷售額的大爆發?小紅書的創始人抓住了哪幾個關鍵痛點?同做電商,又都畢業於斯坦福,創始人毛文超是否會成為斯坦福畢業校友里“下一個陳歐”?
 
文 | i黑馬 王瑞



\小紅書創始人  毛文超


關鍵詞:“85後”和“海淘”

與外界對上海盛產善於精耕細作的“慢公司”印象不同,小紅書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快公司”。在成立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百度指數比年初暴漲50倍,高速成長與小紅書對用戶需求的深入研究和精準挖掘密不可分。

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海外購物逐漸成為擴大中的新中產人群青睞的生活方式,由此產生了新的消費形態和電商形態。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用戶在海外購物時並不能完全獲悉購物資訊,不知道買什麽。小紅書以此為切入,以購物分享社區起步,為用戶推薦海外值得購買的產品。

小紅書的產品定位是:一個由全用戶貢獻內容(UGC)的產品信息分享平臺,用戶可以在這里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將線下的購物場景搬到了線上,並加入了真實的購買用戶的背書。用戶上傳專業的內容,海外購物的用戶可以在小紅書獲得詳盡的產品“攻略”。

從用戶來講,小紅書的主要服務人群是85後和90後的個性化消費者,他們是新一代消費主力,他們代表了即將來臨的大眾級市場的消費人群。


創新:社區型電商



\App Store排行榜


以社區購物模式切入,2014年12月開始,小紅書進行了戰略升級,從海外購物社區升級為社區型電商。“我們創造了許多奇跡,例如我們曾經在廣告零投入的情況下創造了2億多的銷售額。”小紅書創始人兼CEO毛文超說。聚攏了足夠多的社區用戶,小紅書的電商轉型累積了足夠強的勢能,升級後每月GMV增長在70%以上。小紅書的快速成長正是由於其準確切入了跨境電商的痛點:信息不對稱。通過社區內容生產打破了跨境消費商品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國外的好東西”在社交網絡中口耳相傳,並與潛在用戶之間建立起強紐帶,上線的電商又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用戶對跨境商品隨手可及。

傳統的淘寶/京東模式用戶會先購買後曬單,註重用戶的購買體驗,適合口碑和傳播效應已經成熟的較成熟的品牌。而微店等以社交驅動的電商形態用戶則為了交友而會虛構身份信息,註重與用戶的點對點交流、適合小眾品牌,但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與上述兩種模式不同的是,小紅書主導的新型社區電商模式以信息驅動,用戶生產內容,通過真正的社交信息流方式,將線下閨蜜逛商場時的沖動消費場景搬到了線上。告別了互聯網電商比價場景,而代之以口碑營銷的新模式。信息平臺會註重優質內容的累積,適合新入品牌,然後通過搭建供應鏈完成產品閉環。


投資人童士豪:“產品-創始人”匹配

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就是小紅書千千萬萬用戶的縮影,他20多歲就到全世界去遊歷,並通過努力把更好的生活方式帶給自己。畢業於斯坦福商學院的他,身上還有著海歸名校、投行精英等標簽。但是從更深層次理解,他的經歷註定了他足夠理解在移動社交中活躍的新生代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也奠定了小紅書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成功基礎。

GGV管理合夥人童士豪在跨境電商領域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並主導投資了全球最大的移動購物應用Wish,“認識毛文超已經有4年,他的特質做跨境社區電商這件事很合適。是非常好的‘產品-創始人匹配(Product-Founder fit)’,同時跨境電商正在風口上,剛好趕上85到90後用戶高端消費力崛起,前有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多年來培育好的用戶網購習慣,亦是極佳的‘產品-市場匹配(Product-market fit)’,小紅書UGC社區內容品質很高,用戶喜歡在這里發現最新資訊,互動多、粘性強、因而用戶的購物轉化率高。此外,目前常見的海淘平臺以交易撮合為目的,但小紅書以優質的內容起步,成為好東西被用戶首發(現)之處,這也是它獨具的優勢。”



\小紅書活動場面尤為火爆


斯坦福同學:同屆最好的創業者

毛文超引入了強大的核心團隊成員加入,“對於如此快速成長的創業公司來說,最重要因素的還是團隊。”小紅書的核心創始團隊一直很穩定,並根據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吸引到了不同的高端創業人才型。“我們的核心團隊有來自北大、交大、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有來自頂級投行和咨詢行業的、也有來自BAT的,能力都很強,而且非常互補,在不同的領域發力並帶領公司快速前進。”

毛文超可能不知道斯坦福的同學如此評價他。“他是同屆中國學生會的主席,執行力非常的強。MBA的第一個暑假,大家都去各個小公司實習,只有他決定用假期時間創業,然後就真的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融資、招聘、註冊、把產品做出來了。非常篤定,動作非常快!”

他的斯坦福同學,星雲素的創始人陳曲說起毛文超只用了一句話:“他是斯坦福這一屆同學里最好的創業者。”

最好意味著什麽?是速度最快?還是最能接近獨角獸,成為斯坦福校友里下一個奇跡創造者?剛過B輪的他,需要的只有時間。
\小紅書融資進度

種子天使:2013年10月
數百萬人民幣
真格基金
 
A輪:2014年6月
數百萬美元
GSR 真格基金
 
B輪:2014年12月
紀源資本GGV領投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瑞,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2015黑馬大賽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趴陸續開場,6月末上海站文化創意與O2O專場行業賽,項目報名請點擊下方黑馬大賽圖片進入!

 

\\寶寶樹CEO王懷南表示,本輪融資將全部用於支持寶寶樹業務發展,尤其是寶寶樹的電商業務。而此後,寶寶樹還將繼續引進大型人民幣投資機構和戰略投資者,開啟解構VIE的重組過程,後續融資金額或將超過此次融資。由此,寶寶樹回歸國內市場的首輪融資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母嬰行業有史以來金額最龐大的一次融資,也是將改變中國電商格局的一次強強聯手。

寶寶樹加聚美:能否終結母嬰電商戰爭

本次融資消息披露之時,正值寶寶樹發布新一屆《中國母嬰白皮書》,其數據表明,大量中國媽媽認為,國內市場上的母嬰產品豐富度、產品質量與安全性,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海淘”成了母嬰人群必然的選擇。而近一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愈加猛烈,更多的從業者及投資者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只有綜合了信任、流量、完善的後端——倉儲、物流、配送的全面配合,電商在中國才有可能真正的成功。

再看此次宣布合作的兩方,深耕母嬰行業近十年的寶寶樹是在用戶規模上優勢明顯,且近年來與好未來戰略合作後,積極拓展新的商業模式,是個不斷折騰的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母嬰論壇上,寶寶樹不止一次提及自己的秘密新戰略,如今看來,此次融資後,糧草已備足。再看聚美優品,中國最大的垂直跨境電商,在美妝與母嬰兩個方面均居於領先地位。寶寶樹CEO王懷南表示,媽媽們選擇海淘,最重要的判斷因素是對於電商平臺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來自於貨源,也來自於品牌的積澱。在這兩點上,寶寶樹與聚美優品的結合,就等於最有保障的海淘貨源加上最受中國媽媽信賴的母嬰平臺。“除此之外,兩家巨頭的合作,還融入了寶寶樹巨大的母嬰用戶流量以及聚美最完善的跨境電商後臺支持體系,這會是一個令人驚艷的組合。”王懷南補充道。

聚美優品成立僅4年便登陸美國紐交所,自去年底,聚美優品轉型跨境電商,建立了完善的前後端體系,在跨境美妝和母嬰領域迅速占據行業第一位置。此次巨額資金投資寶寶樹之後,聚美優品CEO陳歐表示,聚美將會以最大的額度向寶寶樹開放資源,包括優質的海外貨源、倉儲、物流、配送等,共同打造寶寶樹電商。“除了將供應鏈和海內外倉儲系統向寶寶樹開放,我們還會集結由聚美聯合創始人戴雨森領軍的優秀團隊成員,為寶寶樹電商團隊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最專業的建議,我們相信,雙方在各自領先領域的結合,將終結母嬰電商的戰爭。”

將繼續引入戰略合作夥伴

隨著2015年下半年的推進,中國電商行業將要迎來雙十一、雙十二的巨大挑戰與狂歡,而大部分垂直電商,都已經在為年底的大促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此時寶寶樹與聚美優品的聯手,勢必將影響到中國母嬰電商的競爭局勢,並在快速而激烈的拼殺中,展現出他們的戰鬥力。

“無論是寶寶樹的團隊,還是聚美的團隊,都在各自的前進道路上披荊斬棘,在平臺、產品乃至企業價值上得到了極大的認可。”王懷南表示,和聚美的合作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也是一個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寶寶樹電商成為業內第一的選擇。“但是對於寶寶樹來講,這一次與聚美的攜手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重組相配合。我們還將繼續引入更多的能夠為中國母嬰行業帶來格局改變的戰略合作夥伴。”王懷南補充道。

與此同時,王懷南與陳歐還同時宣布,寶寶樹電商即將於兩天後,也就是7月24日早十點開始,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持續24小時的進口紙尿褲大促銷,用來回饋中國媽媽們一直以來的支持。看來糧草備足後的寶寶樹,真的要開戰了。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275

陳歐:聚美優品未來一年將著力眼球經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7/153995.shtml

導讀 : 未來一年有眼球就會有影響力,不管是大型綜藝節目、明星的微博,這些都是影響力經濟,有影響力就有未來,有影響力就有流量。

i黑馬訊1月27日消息,近日,電商平臺聚美優品舉辦2016年年會,高顏值的陳歐當天發表演講,展望了這個起家於化妝品的公司,他認為,未來一年,將盡全力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網絡,給公司帶來無盡的眼球。“未來一年有眼球就會有影響力,不管是大型綜藝節目、明星的微博,這些都是影響力經濟,有影響力就有未來,有影響力就有流量。”

以下為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演講內容:

2016年聚美的年會,我人生中第一次穿著一套時尚的衣服來參加,它意味著什麽?之前每次年會時我都會穿筆挺的西裝,而今天卻不一樣。因為我在思考,聚美意味著什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叫“新聚美,夢無界”。

一、聚美不止於電商

2015年,聚美的逆襲、崛起是因為我們做好了一件事——跨境電商。現在,我們是中國非常領先的跨境電商王者。因為跨境,我們贏了。但我也會問自己,聚美他只是一個電商公司嗎?我們每天的目標就是做好今天的運營和下一次大促銷嗎?我們人生日歷只有301、520、318、701、801、雙11、雙12嗎?

有一天朋友告訴我說,我現在陷於細節,做的是一件很累的事,這事早期看上去很性感很sexy,包括很多人加入聚美是覺得聚美是一家很性感很棒很酷的公司。但突然間變成一家完全以財報為導向,以促銷為導向的公司,這公司未來會怎樣,我陷入沈思。

我們的夢想只是在化妝品,在這個小十字里邊被限定住了嗎?我覺得不是,聚美是聚集美麗的東西,聚集美好的東西,它不只是目前這一塊業務。所謂新聚美,我們要看未來。

聚美是中國僅次於阿里,京東,唯品會之後的第四電商,是中國首屈一指的跨境電商,是中國絕對NO.1的化妝品垂直電商,我們做得很好。數據部門告訴我,第四季度業績很棒,但是未來,除了電商板塊,我們夢想還有多少?我們在明年2016,2017的時候,我們討論最多的是否還是做好大促?

二、眼球影響力實現價值變現

我決定放下手中細活,開始思考未來,三年之後聚美會怎樣,是一個更大的化妝品電商嗎?還是說我們賣好一件服裝?是招商做好一個新品牌嗎,還是怎樣?

我最後想到,對聚美的定位,看遠點,看三年。我希望和各位一起攜手,三年之內把聚美打造成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聚美從第一天開始,就不叫聚妝,不叫美妝網,不叫妝品網,不叫校妝網,我們就叫聚美優品,因為我們聚集的是美麗,是顏值。美麗包含化妝品、服飾、時尚,但更多它包含的就是顏值,這就是顏值經濟,是我對聚美未來的大規劃。

現在所有企業家都在講一個詞:生態。咱們今天也講生態,在我未來布局中,電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塊,它是屬於我們服務、價值變現的方式。而在聚美未來,我們會有好幾個大型的事業部。

第一,眼球經濟。我們會整合影視、明星、網紅、內容各種資源去創造影響力。有眼球就會有影響力,不管是大型綜藝節目、明星的微博,這些都是影響力經濟,有影響力就有未來,有影響力就有流量。所有我們會盡全力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網絡,給公司帶來無盡的眼球。

第二,用戶。我們要打造最一流的互聯網團隊,讓我們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互聯網產品去沈積住我們的用戶,抓住他們,留住他們,給他們最好的服務,讓他愛上我們,不管是聚美主APP,還是最新的Better健身項目,我們的社交資產,社區、資訊媒體,還是未來各種各樣創新的項目,我希望聚美從一家純電商公司變成一家真正被互聯網業界足足稱道和尊重的一家公司,我們要找最棒的人,最一流的人才,讓聚美能抓住時代變遷的每一個角落。當時代變化的時候,我們能抓住它,真正顛覆比我們現在更大更強的對手。現在,我們仍然是一家只有6年的年輕企業,仍然是一家團隊只有20多歲,以90後為主的公司。

第三,服務。電商只是變現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賣化妝品,但為什麽我們不能賣廣告?為什麽我們不能做娛樂?為什麽我們不能做IP?有顏值經濟,有各方面的影響力,我們想象空間無限大,哪怕是微整形的業務,都可以在我們有眼球、有流量、有用戶留下來的基礎上開拓新業務。聚美的邊界疆域是無限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電商在未來只是叫電商事業部。我相信,我們的盤子、疆域都會比我們想象的空間大很多。就跟那句話說的一樣,我的真誠,是星辰大海。

三、培育最頂尖的團隊做大顏值產業

為什麽做這樣的聚美?現在的聚美擁有很強的電商能力。但未來,一個真正的,在中國受到尊重的企業,它不僅僅如此,它需要團隊,比現在要強很多很多的團隊,才能夠承載我們無盡的夢想。

我們需要一流的眼球發動機,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無限流量,我們要比任何對手都更好地利用明星經濟、網紅經濟、眼球經濟、影視經濟,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關註度。我們需要互聯網行業里邊最一流的研發團隊,讓當產品經理成為一件非常牛逼和被尊重的事。我們要通過校招招聘到最優質的人,只有最頂級的人才有機會加入聚美。因為只有擁有一支精銳的團隊,才能讓我們抓住每一次機會,快速試錯。這樣每一次互聯網的變革節點,最後勝者都會是我們。我們也需要一支真正一流的業務團隊,未來業務板塊的擴張,我們需要更棒的人才,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去實現這一切。

當我們的眼球夠多、流量夠大、業務夠好的時候,才能夠精準地將流量變成服務價值,讓聚美成為一家盈利的,不用依賴於資本而實實在在的獨立的企業。這就是我對未來的規劃,這就是我未來會投資的方向,這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去看到未來的聚美的夢想。

所有努力,來自今天,始於足下,2016年,各就各位,戰艦起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780

聚美剛宣布也要退市!陳歐:我們被嚴重低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17/154299.shtml

導讀 : 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紅杉資本等遞交的私有化申請。

i黑馬 2月17日消息 今日,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紅杉資本等遞交的每份ADS 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申請,準備以每ADS 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該價格比最近十天均價高27%。

據悉,買房財團包括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買方財團占投票權90%以上。

聚美優品於2014年5月16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該公司當天在首次公開招股中以每股22美元的發行價發行了111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上市首日最高股價曾達到28.28美元。但在過去一年中,聚美優品的股價持續走低。

聚美優品CEO陳歐在今日曝光的內部信中稱,目前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即使在過去資本瘋狂,無數電商瘋狂燒錢,巨額虧損的惡劣競爭環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增長的同時維持盈利能力。基於對目前業務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判斷,聚美決定私有化。

他還稱,私有化將有利於公司在轉型期更靈活,做更長期的決定,能讓公司更好的應對轉型和競爭。

但對於未來聚美是否將在國內上市以及私有化完成之後的規劃,陳歐並未透露,只是表示作為非上市公司,可以沈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以下為陳歐內部信全文:

各位親愛的聚美同事:

相信大家已經看到了聚美私有化的消息。雖然關於聚美會私有化的傳聞從去年年中就鬧得沸沸揚揚,在經過謹慎的考慮後,基於對目前業務環境和資本環境的判斷,我們做出了這個決策。我堅信,此時此刻的私有化決策,對公司,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里程碑一樣的戰略意義:

1.在目前的美股市場,我們被嚴重低估了。雖然每一個私有化的公司都會強調自己被市場低估了,這看起來是陳詞濫調,但對於聚美來說,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資本瘋狂,無數電商瘋狂燒錢,巨額虧損的惡劣競爭環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維持優秀的盈利能力。在上市以來,我們也在高速公路換輪胎,短短一個季度換成了向跨境電商的轉型,成為中國第一的跨境電商。我們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證明了我們優異的執行力,我們的股價卻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於一些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遠遠落後我們的公司。

2. 私有化有利於公司在轉型期更靈活,做更長期的決定,能讓公司更好的應對轉型和競爭。

今年顏值經濟的戰略,無疑需要我們在公司長期的發展上有更多的投入。作為一個非上市

公司,我們可以更好的沈下心來做最正確的事情,而不用被股價和財報分散精力。

3.私有化意味著公司再次進入創業的過程,也能給公司的同事們帶來更好的回報。經過私有化,我們也可以更靈活的去激勵公司優秀的同事們,讓更多的人去享受創業帶來的財務回報。

聚美從創業開始,僅憑1300萬美金的融資,就能在惡劣的電商競爭中廝殺出來,連續盈利並在四年時間就完成公司上市,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次私有化,無疑對公司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新起點,也是我們價值回歸和奔向下一次創業奇跡的重要時刻。

新的一年,戰鬥已經開始,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火力全開,激情無限的迎接3月1日6周年慶促銷盛典。無限期待聚美新的業務線在3月1日展露鋒芒,大家一起加油!

陳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6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