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的雄心已經並不僅限於做一家網上房屋短暫的平臺那麽簡單。這家2008年創立的獨角獸目前已經坐擁30億美元現金,估值超過300億美元。公司正在加大全球收購的步伐,以謀求全產業鏈布局,與美國的Priceline或者中國的攜程抗衡。
估值逼近萬豪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Airbnb正在考慮收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家豪華度假村,雙方高層已就此進行接洽。這項收購規模預計達3億美元,將以現金和股權混合的方式交易。上個月,Airbnb還傳出要收購支付應用公司Tilt,交易價格在1200萬美元,但Tilt的最新估值已經攀升到4億美元。目前交易仍在進行中,雙方拒絕對此置評。
近期,Airbnb頻頻物色高端旅遊、票務集團、支付應用和酒店管理等眾多收購標的,但真正收購成功的項目寥寥無幾。此外,公司高層還頻頻到訪中國和印度,希望在新興市場擴大份額。
由於不是上市公司,Airbnb拒絕對外透露公司的商業計劃。公司發言人Nick Papas在一封郵件中回應道:“Airbnb始終尋求能夠為用戶提供更新和更多樣化的選擇。”公司同時否認收購是實現增長的主要方式。
Airbnb成立至今已第9年,獲得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重量級企業數十輪、共計超過3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已經達到310億美元,逼近目前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萬豪-喜達屋320億美元的市值。
新的產品形態將為Airbnb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過去幾年來,發達國家對Airbnb的監管趨於嚴格。以法國為例,法國議會正在討論一項取締違法民宿房東的法令。巴黎市政府還推出民宿舉報制度。此外,法國已經開始在18個城市對Airbnb征收城市稅。倫敦、紐約、舊金山、阿姆斯特丹和巴塞羅那等地起訴Airbnb的短租市場破壞了當地的規則,並把長期居民移走。如果這些地方都將出臺限制Airbnb發展的法令,那麽對於Airbnb的盈利將造成巨大的打擊。
去年下半年,Airbnb收入同比增長80%,並取得盈利。公司預計今年將保持盈利。與此同時,公司也希望盡快讓“短租平臺”的身份發生轉變。去年開始,Airbnb就已經出售了定制化的旅行項目,比如倫敦的“做帽子培訓”旅行以及開普敦的“咖啡烘焙”旅行。
去年11月,Airbnb宣布推出機票預訂和旅行規劃服務。公司還招募了行程規劃師,能夠根據用戶所在的地點和過去的旅行習慣給到用戶個性化的旅行建議。不過,要真正實現線上旅行平臺,Airbnb還必須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為此,Airbnb正在尋求收購能與Priceline旗下的Kayak.com或者Tripadvisor相抗衡的收購目標。
“小豬”收購計劃擱置
Airbnb的收購旅途並非一帆風順。去年10月Airbnb曾考慮收購蘇格蘭機票預訂網站Skyscanner(天巡),但最終該公司被中國線上旅行巨頭攜程以17億美元收購。
旅遊行業研究機構Phocuswright副總裁、行業分析師Douglas Quinb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irbnb目前已經主導了城市的短租市場,未來有巨大提升空間的部分是度假短租市場。在這方面Airbnb要面對競爭對手Expedia旗下的HomeAway。”Quinby透露,度假短租的單筆交易金額要比普通住宅高出很多。
Quinby預計Airbnb將在兩年內上市。為此,公司必須利用僅剩的時間盡快實現增長,開拓新的產品業務,比如度假和商業目的的短租市場,並且需要不斷開辟新的旅遊市場,以此來說服市場其300億美元的估值是合理的。
為了上市做準備,Airbnb在2015年聘請黑石集團(Blackstone)前首席財務官Laurence Tosi擔任CFO。目前Airbnb的財務和業務發展團隊中大多是黑石集團以及高盛的前員工。
與此同時,Airbnb還積極尋求開拓新興市場。去年8月,Airbnb高層曾經接觸中國短租平臺小豬短租,但是談判進入到去年11月份的關鍵階段後,Airbnb擱置了進程,認為其在中國缺乏高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擴張的基礎尚不牢靠。
對此,以短租為入口的生活方式平臺呼呼大睡聯合CEO李經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民宿市場的發展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首先國內對於民宿市場的概念還不統一。他說:“Airbnb現在更希望把中國遊客導到國外,這比開發新的市場更有利可圖。另一方面中國有了Uber被滴滴收購的例子之後,Airbnb也對進入中國市場的競爭比較猶豫。”
此外,在中國的廉價酒店業比較發達,這導致對民宿的定位的誤區。“在中國好像是跟廉價酒店競爭,這與Airbnb的定位也不相符。”李經衡表示,“Airbnb是想把民宿做成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跟酒店業競爭的。”他認為,在目前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大資本開始大規模進入民宿市場,將有助於改變中國人對於民宿的觀念。“當然現在落地的政策仍然不清晰,細則還是不完善,但總的趨勢是好的。Airbnb在中國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李經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