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山西塌方式腐敗內情曝光 有官員被“雙規”後仍不收手

“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案中,腐敗分子大肆斂財的手段五花八門,表現出極大的貪婪性,有的官員甚至被‘雙規’後仍然不收手、不放手,追求權力不顧廉恥,追求金錢到喪心病狂的地步。”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廉政中心課題組稱。

山西的腐敗問題震驚全國,被定性為“系統性、塌方式腐敗”。1月4日,在第六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新聞發布會上,該課題組首度介紹了相關內情以及治理實踐經驗。

課題組組長馬誌超介紹,2014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出席山西省領導幹部大會並做重要講話時指出:“山西省的政治生態存在不少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

2014年2月,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金道銘落馬,山西官場發酵就此開始。當年6~8月,山西先後又有6名省部級官員被查。之後,多名非省部級官員落馬,多名富商巨賈牽扯其中,省交通廳、呂梁市、高平市成為腐敗重災區。

2014年,山西省共處分違紀黨員幹部15450人,同比增長30.1%,處分市廳級幹部45人,同比增長73.1%,處分縣處級幹部545人,同比增長62.2%。

“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嚴重破壞了山西的政治生態,高壓反腐揭開了不良政治生態的“蓋頭”。

馬誌超分析,山西腐敗問題之所以震驚全國,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數人認為,山西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是滋生腐敗的土壤,為一些腐敗官員提供了各種各樣權力尋租的機會。”政商之間以資源為媒介相互勾結、利益輸送,畸形的官商同盟圈、官場利益圈嚴重侵害了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

馬誌超表示,“還有人認為,選人用人的制度漏洞也是破壞政治生態‘大氣候’的重要原因。官場潛規則盛行,跑官要官、賣官鬻爵問題突出,官員之間拉幫結派,搞團團夥夥、權權交易,基層幹部吃拿卡要、為官不為等違規違紀行為頻發。”

不良的政治生態,使一些能幹事、想幹事的幹部屢屢碰壁,工作積極性嚴重受挫,極大地損害了黨的形象、山西的形象和群眾的切身利益,腐敗的陰影籠罩在每個幹部群眾的心頭。

馬誌超介紹,山西的腐敗有三個方面的突出特征:涉及面廣、窩案串案多發、貪腐數額巨大。

從落馬官員的數量和涉及領域看,從省級到鄉鎮一級,幾乎每個層級都涉及腐敗問題,從權力集中的交通、國土等部門到權力邊緣的“清水衙門”,甚至紀檢監察系統也出現“燈下黑”;從原省紀委書記、市紀委書記到縣紀委書記,就連執紀辦案的普通紀檢幹部也出了問題。

從落馬官員的涉案金額看,動輒上千萬元,過億元者也不在少數。腐敗分子大肆斂財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門,表現出極大的貪婪性,有的官員甚至被“雙規”後仍然不收手、不放手,追求權力不顧廉恥,追求金錢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課題組稱,山西省之所以呈現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的態勢,歸根結底是山西的政治生態出了問題。

有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初,山西省管幹部空缺近300名,包括3位市委書記、16位縣委書記、13位縣長。

課題組介紹,一年多來,山西反腐敗持續加力。截至2015年前9個月,山西省立案數、結案數、處分人數均排全國第一位,已經扭轉了長期以來沒有形成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的被動局面。

馬誌超介紹,山西在治理腐敗過程中,既重視“打和堵”,又註重“疏與防”,從根子上解決問題,這是一條重要經驗。他介紹,山西以“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的方法,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以零容忍的態度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一旦發現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領導幹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時以提醒、誡勉、函詢、教育的方式極力挽回,避免釀成大錯悔之不及。

截至2015年10月底,呂梁市共有341名幹部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其中,廳級幹部14人、縣處級幹部85人、科級及以下幹部242人。高平市也有108名幹部主動找組織交代問題、上交違紀所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