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家稱中國經濟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但並非觸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26日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但還沒有真正的觸底,接近底部和實現觸底不是一回事。

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端智庫論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國際產能合作暨第五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劉世錦在發言時指出,從需求側來看,所謂接近底部主要是高投資要觸底,中國經濟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高增長,從需求側是高投資來帶動,高投資是有三大需求來源,第一是出口,第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是房地產。

目前來看,出口過去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這一兩年都是負增長,這只靴子已經落地了;基礎設施占比重最高的時候是2000年左右,最近幾年總體上已經處在回調的態勢;房地產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以後,到2014年出現了一個回落,今年一季度房地產投資回升還是一個短期的現象。這樣三只“靴子”落地,高投資觸底,從需求側來看就是見到了底部。

從供給側來看,去產能要到位,需求側三大需求在回落,供給側特別是重化工業也在調整,但是調整的速度相對比較慢,於是就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提出要“去產能”,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去產能”還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既有一些行政性的手段在起作用,更多的還是市場的力量在起作用。這個表現在於PPI在去年9月份由負轉正,工業企業利潤也恢複了正增長,其實最近一段時間大概大多數的行業利潤增長的狀況還是相當不錯的。現在判斷供求關系更多的還是要關註市場信號,盡管市場信號有它的缺陷,有時候可能由於會放大一些供求關系,但是市場信號畢竟還是最能夠反映真實供求狀況的。這些信號都表明供給側也在接近底部。

針對報道稱“XXX講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劉世錦強調還沒有真正的觸底,接近底部和實現觸底不是一回事。在今後一到兩年的時間如果我們宏觀政策比較得當,供給側改革有實質性的進展,觸底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劉世錦表示,所謂的觸底是10%左右的高速增長的平臺切換到未來的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是平臺的切換,並不是在原有平臺上的周期性的波動。所以觸底它的確切含義是不再下降了,穩住了,逐步進入一個中速增長的平臺。

劉世錦還指出,在今後一年多的時間有其他幾個因素需要關註:

一是房地產泡沫和高位扭曲,對創新、實體經濟的影響。

二是金融風險的沖擊,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三去”,去產能、去庫存有進展,但是去杠桿,從全社會來講杠桿率還在上升,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

三是國際形勢的動向,特別是特朗普到底采取什麽政策。

四是政策導向,經濟越接近底部,不排除有時候經濟還會往下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