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本期,做一次人物特寫,希望通過對VR領域一個代表性人物進行深度還原,將其拉下神壇,探求他成功背後的必然性。在一次新浪潮到來之際,我們不禁發問,為什麽這樣的人沒有誕生在中國?

i黑馬 蒲鴿 11月22日整理報道

灰色的T-shirt,卡其色短褲,走哪穿哪的人字拖,常年亂蓬蓬的棕發像拖把一樣趴在頭上。沒錯,就是他,當今矽谷億萬富翁俱樂部里年紀最小的成員,年僅22歲的帕爾默·洛基(Palmer Luckey)。

“為什麽人們不能瞬間轉移至他們想去的地方?”

帕爾默·洛基向所有人發問。

洛基是虛擬現實頭盔Oculus Rift的創始人,公司在2014年初賣給了Facebook,售價20億美金。消息傳出,業內一片嘩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居然讓Facebook下如此血本,更為稀罕的是,這個小公司連成熟的產品都沒有。

洛基清清嗓子,他的眼睛里射出激動的光芒,拿手指向45度的空中,“瞬間轉移,這輩子可能指望不上了。不過,虛擬旅行或許可以試試,去一趟夏威夷,逛逛巴黎,去公司開個會,不用出門就都搞定了。”

美國,加州,門洛帕克市,Facebook總部,視頻會議的那頭,洛基邊說邊做了個鬼臉。他有些小激動,醞釀了多年的Oculus Rift消費級產品在2016年終於要推向市場了。

宣布預售啟動的當晚,由於頁面瀏覽量超過負荷,系統幾近崩潰。在首批發售的國家中,中國不在其列,可憐國內的發燒友,不得不忍著翻墻的痛苦,排除艱難險阻,最終擠進頁面。在開啟預售的15分鐘內,產品即宣告售罄。

相比於早前玩家心理預期售價的350美元,Oculus Rift突如其來的599美元定價著實讓玩家心里“咯噔”了一下。

“虛擬實現目前就是奢侈品,不是來滿足所有人的。也許,十年後吧,才能做到人手一個。”洛基聳聳肩。

Oculus Rift頭盔從外表看,並不驚艷,黑色的盒子,像塊磚頭,戴上頭去著實像個大號的滑雪鏡,倒是好些電纜繩從盒子的頂上接到電腦上,讓它有了那麽點科技感。不過,正是這個看起來有些奇怪並不讓人驚呼的玩意,卻讓Facebook的掌門人紮克伯格驚呼“wow”,他為此押註20億美金,並多次在不同場合宣稱這是科技的未來。

Facebook的巨額收購讓這位年僅22歲的小夥子踏上了風口浪尖。2015年8月,美國《時代》雜誌把封面留給了洛基,一紙長文《為什麽虛擬現實將改變世界——不可思議的虛擬世界》,讓他躋身矽谷2015年最為閃亮的新星。

為什麽是他?他成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時代必然性?為什麽這樣的人物沒有誕生在中國?

在車庫里長大的家夥

洛基可不是個富二代,他連學前班都沒上過,培養了紮克伯格等矽谷牛人的常青藤名校更是沒跟他沾上邊。他出生在長灘的一間小樓房,父親是位汽車銷售員,母親在家帶孩子。家里四個孩子中,洛基是老大。

與別的孩子不同,洛基和他的三個妹妹沒有選擇去公立學校,而是留在家,由母親負責基礎教育。據他回憶,母親非常鼓勵孩子們勇敢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洛基從小學習意大利歌劇,還曾經去到意大利威尼斯,在船頭為來來往往的遊客們現場表演。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有一次被人用球桿劃到臉,下巴被擊碎了,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

一直保持著旺盛好奇心的洛基在生活中像個小百科全書。在麥當勞點餐時,他會告訴朋友,“這里的牛肉是百分百的純牛肉,無添加,只有百分之一的鹽和胡椒粉。要減肥就別吃漢堡和薯條了,里面的卡路里較多,脂肪含量比較高。”

他的爸爸除了是位汽車銷售員,還是位業余的機械師,從小就在車庫教他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

洛基從組裝電腦開始,慢慢涉足複雜的設備。有一次,激光燒傷了他的視網膜,造成了他一定視野上的盲區。不過他倒沒怎麽放在心上,“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們的視野中本來就存在許多盲區,大腦會進行彌補。”

青春期的洛基漸漸迷上了電子遊戲《時空之輪》和《黃金眼》,以及科幻電影《黑客帝國》和《異度空間》,他幾乎把空余時間都花在遊戲和科幻上。而正是這種強烈的熱愛最終將他引到虛擬現實這個軌道上。

為了讓自己在遊戲中玩出酷炫的快感,15歲的洛基開始親自動手改裝遊戲控制器。“改裝簡直太有意思了,這比直接造東西好玩多了,因為你在改裝的時候能更清楚地了解到產品背後的設計邏輯。”

這之後,他又覺得不過癮了,他不僅要玩遊戲,還要進入遊戲,正如科幻片中的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它酷極了,我猜想,地球上一些秘密的軍事實驗室肯定早就開發出這種技術了。”

洛基像中了毒一樣癡迷虛擬現實技術,他在eBay網上尋找各式各樣的虛擬設備,過時的或者打折的,日積月累,他的收藏多得驚人。有一次,他只花了87美金就淘下了一個價值9.7萬美金的頭戴設備。零用錢“敗光”了,他便自學起電學,從網上買了一批損壞的iPhone,翻修後再賣出去,最後賺了3萬多美金。

不過,這些虛擬現實頭盔很快又讓他失望了。“他們大多貴得很,照理說應該效果很棒。可實際上呢,真是讓我大失所望。視角超小,對動作的反饋又慢,還重得要死。”

他開始“重操舊業”,對這些頭盔進行改造。不過很快他發現,這次要幹的可不是件容易的活兒。他常用的系統根本幹不了這事,得從底層重新構建一套設計理論。而且還需要很貴的光學器材來矯正圖像的畸變。

洛基開始不斷尋找替代方案。他準備用軟件算法來解決硬件問題,並嘗試用手機鏡頭來做。彼時,手機廠商之間的“軍備競賽”,讓手機鏡頭既便宜又好用。他相信,沿著這個思路,一定能做出便宜、輕巧且體驗感超強的顯示設備。

為了與更多技術發燒友交流,他廣泛地參與到技術論壇的討論中。他還在論壇上當起“老板”,以“外包”的形式給發燒友們“派活”,一起做研發。此外,他將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公布在論壇上,尋求發燒友們的反饋和幫助。同時,他積極地回答其他發燒友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常年在論壇里泡的,也絕非泛泛之輩。通過論壇,洛基結識了不少發燒好友,而正是這些好友在他日後創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轉眼,洛基該念大學了。不過,名校似乎一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趣。為了能有更多時間呆在車庫,17歲的洛基選擇了當地大學——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就讀新聞專業。

大學期間,洛基被選中去往VR技術先驅馬克·博那斯(Mark Bolas)的實驗室做實習生。博那斯和他的學生多年以來一直在做改善VR設備的研究,並且將研究的所有源代碼對外公開。實習期間,洛基饑似渴地吸收著實驗室的研究精華。

時間流逝,洛基對於虛擬現實的研究經驗越來越豐富,技術也變得越加爐火純青。

2012年4月,19歲的洛基終於完成他的第六個“純手工”車庫版虛擬現實原型機的制造,並取名“Rift”(英文含義:裂縫),意味著現實將由此裂出一道口,而這個口通向另一個世界——虛擬世界。

創業只是件順其自然的事

除了天賦異稟,洛基能制造出“Rift”少不了時代和環境的因素。家庭的鼓勵讓他可以盡情去做自己熱愛的事,論壇的“群眾外包”讓全球的智力都能為他所用,此外,博那斯實驗室開放的源代碼更是為他搭建了基礎,還不用付費。

而有了“Rift”這個原型,創業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隨著“Rift”不斷優化,人才、資源開始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向其靠攏。而洛基仍一如既往保持著本色。

有一次,洛基在論壇結識了被稱為3D遊戲教父的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ck)。卡馬克讓洛基給其寄去一臺“Rift”。兩個月後,在洛杉磯的E3電子遊戲展上,卡馬克見人就誇Rift有多贊。

被卡馬克點贊的產品,自然受到玩家們的側目。口口相傳中,流媒體遊戲公司Gaikai的產品總監布倫丹·伊萊布(Brendan Iride),一位32歲的資深遊戲創業者,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找到洛基,希望一睹產品真容。看完產品,深深震撼的伊萊布當下就決定投資,並拉著自己的好友奈特·米歇爾(NateMitchell)、邁克爾·安東諾夫(Michael Antonov)和安德魯·雷斯(AndrewReisse)與洛基一同成立公司。

圖為布倫丹·伊萊布(左)和奈特·米歇爾(右)

在回憶與洛基的第一次見面時,伊萊布笑著稱,“洛基不僅遲到,還穿著涼拖,好吧,這真是有趣。”

2012年7月,靠著伊萊布給的幾十萬原始資金,洛基成立了公司,取名Oculus。Oculus在拉丁文中是“眼睛”的意思。洛基也由此走上了一條矽谷天才老套路:輟學創業。

隨後,洛基搬出了父母家,還聘請了一位十幾歲的技術愛好者。這兩名男孩搬進長灘的一處汽車旅館,將床鋪扔至角落,把房間變成臨時住所和實驗室。

由於公司資金緊張,無法滿足最新模型的制造,洛基決定來一次眾籌。他在Kickstarter網站上發起活動,並設定了50萬美金的目標金額。不過在最後一分鐘,由於信心不足,他將目標金額調整到25萬美金。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項目一上線,兩個小時內就完成了25萬的起始目標,大大出乎洛基的意外。眾籌的當天還有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籌款第一天,洛基人在德州,參加每年舉辦的QuakeCon遊戲展。由於沒錢,Rift展臺就只有一張桌子,連展示牌都沒做。可就是這個簡陋的小展臺,卻差點被擠爆,所有人都等著一睹科幻片中的“虛擬世界”,不惜排隊兩個小時。整個周末,展臺都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這讓他意識到,對虛擬現實感興趣的,已經遠不止那幫科幻遊戲宅了。

一個月後,眾籌結束,洛基從9522個支持者那里籌到240萬美金。這之後,洛基得以搬出汽車旅館,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工作環境。

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是,不少支持洛基眾籌的發燒友,在2014年初得知Rift被出售給Facebook時,氣得火冒三丈,他們怕大公司扼殺了小公司的創造力。

產品熱度的不斷攀升

 

市場的狂熱讓洛基和他的Rift成了超級明星。從South by Southwest電影展再到遊戲開發者大會,人們從各地趕過來,排隊四五個小時,只為體驗洛基的虛擬現實設備。

2013年6月,洛基的公司Oculus獲得A輪1600萬美金的融資,投資方來自Spark Capital和 Matrix Partners,融資前公司估值已達3000萬美金。

憑著這輪融資,公司吸引了3D遊戲教父卡馬克的加盟,擔任Oculus的首席技術官(CTO)。卡馬克的加入還有一個小花絮。其前任雇主ZeniMax不滿卡馬克的出走,控告卡馬克向Oculus泄露公司的加密信息,而Oculus隨後否認了此控訴。

最早給洛基投資的伊萊布則成為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這之後的幾乎所有融資合作全由伊萊布主導。

而只想專心做產品,不願花心思搞管理的洛基只保留公司創始人的頭銜,作為公司的靈魂人物。

與紮克伯格、蓋茨等人成功從技術轉型管理不同,洛基只想專心做產品,在他看來,做公司主管反而會限制了他的發展,稅票、財務等事務會搞得他心煩意亂。從來本色出演的洛基,至今,也還隨性地穿著夏威夷風格的大花T恤和人字拖,還老是遲到。

2013年秋,Rift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將延時從此前的80毫秒縮短至一半。延時是虛擬現實的一大難題,指的是用戶頭部轉動時,設備對其的及時捕捉,並將相應位置的空間畫面呈現到用戶眼前的時差。簡而言之,延時就是指用戶在某個位置應該看到的畫面和實際看到的畫面之間的時間差。一般而言,除非延時縮短至20毫秒內,否則會產生很強的暈眩感。

這一重大消息引起了投資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的註意。早前,他就曾密切關註Oculus,不過由於延時及暈眩感問題,遲遲沒有出手。在得知此次的重大突破後,他當即寫郵件給伊萊布表示,“我們已變為Oculus徹底的支持者。”

很快,雙方達成協議,Oculus獲得Andreessen Horowitz7500萬美元B輪融資,Oculus融資前估值已達3億美金。

無論是產品,還是融資,Oculus仍在飛速發展。

Facebook的收購大戲

加州,門羅帕克,Facebook總部辦公室。

紮克伯格、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首席產品官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以及首席技術官邁克·施洛普夫(Mike Schroepfer),四個人帶著頭盔,在房間里做著奇怪的動作。伊萊布忍不住則在一旁哈哈大笑。

圖為布倫丹·伊萊布(左)和紮克伯格(右)

紮克伯格取下頭盔,他興奮地喊起來,“這實在太刺激了。”

這是2014年1月的一幕,而這正是這一幕,讓Facebook對於Oculus這個小公司重新產生了興趣。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性人物——安德森,Oculus的B輪投資人,同時也是Facebook的董事會成員,正是他,促成了日後Facebook收購Oculus這一震驚科技圈的大案。

安德森此前對虛擬現實並不感冒,不過自Oculus後,他開始對這個領域熱衷起來。他很清楚紮克伯格一直在思考下一代的計算中心,清楚他接下來要做的絕不僅僅是一個互聯網產品,而是10年內能影響人類生活方式的基礎性平臺。在他看來,Oculus可能是個機會。

他開始在Oculus和Facebook之間穿針引線,建議雙方談一談。

紮克伯格和伊萊布的首次通話只持續了10分鐘。

“這個技術最大的市場是什麽,僅僅是遊戲嗎?”紮克伯格問。

“目前看來,主要是遊戲。”伊萊布回答。

伊萊布就這麽老老實實地回答,他的確也沒想好這個玩意還能用在什麽地方。

隨即,紮克伯格失去了興趣。要知道,遊戲在Facebook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早前錯過智能手機的紮克伯格,現在只想押註下一個計算平臺,對於網絡娛樂,早已坐擁10用戶的Facebook,實在引不起興趣。

不過,紮克伯格接受了伊萊布的建議,在辦公室親自體驗一下這個玩意,於是有了上面的這一幕。

隨後伊萊布邀請紮克伯格前往Oculus公司看看更先進的版本。

不過,當紮克伯格到達Oculus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洛基,Oculus公司的創始人,在向紮克伯格簡單做了自我介紹後便匆匆走開了,沒再搭理這幫“貴客”。後來他回憶到,“哦,我那天還有些重要的產品優化工作要做,沒時間多聊,先幹活去了。”

對於洛基的無禮,紮克伯格有些吃驚,同時,他也被這樣的行為吸引住了。“看來我們是一類人,黑客宅男,這個氛圍蠻不錯。”

在隨後的幾周,雙方因出售價格爭論不休。Facebook提出以10億美金全額收購,但伊萊布認為出價太低。轉眼到了2月底,雙方僵持不下,交易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那段時間,Facebook以190億美金收購了社交軟件WhatsApp,這讓伊萊布看到了希望。他致信紮克伯格,再次約談。

3月份的一個周日,紮克伯格在位於帕洛阿爾托的家中接待了伊萊布,他提出新的收購方案,出價20億美金,其中4億美金的現金首付,16億美金的股票,以及額外3億美金的鼓勵資金。

紮克伯格還承諾,Oculus將獨立運營,Facebook只在管理、經濟和資源上提供必要的支持,並稱:“希望Oculus能成為Facebook長遠的未來。”

不過,紮克伯格需要伊萊布迅速做出回複,且要Oculus承諾不拿著這一報價四處兜售。

安德森,這位Oculus B輪投資人,Oculus公司的董事,同時也是Facebook公司的董事,身份的尷尬讓他沒法實際參與到這場收購。不過,他的態度卻很鮮明,他不希望Oculus如此快就被出售,在他看來,公司還應該與Facebook的競爭對手談一談。安德森不斷地勸說:“不要這麽快做決定,不要這樣做!”

不過,Oculus董事會最終批準了交易。

三天後,兩家公司在紮克伯格家中簽訂了收購協議。

當天的晚宴包括蘑菇燴飯和扇貝等。這天晚上,洛基吃得尤其開心,在他看來,餐點很符合自己的胃口,而且Facebook也是最為合適的收購方。

洛基稱自己和紮克伯格有著同樣的價值觀。“我們都是超宇宙概念的支持者,20年後,誰能主導虛擬空間呢,我覺得是Facebook。”

一成不變的生活

收購完成後,擁有Oculus25%股份的洛基瞬間致富,身價逼近6億美金,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連紮克伯格本人也沒能在這個年紀賺到這麽錢。不過,洛基的生活貌似沒有什麽大變化。

他還是住在一個被稱作“公社”的集體宿舍,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和小夥伴們玩多人競技遊戲。

他常年穿著那件夏威夷印花襯衫,偶爾也換換別的廉價T恤,踩著人字拖走來走去,他甚至不喜歡穿鞋子,一有機會就把鞋脫掉扔一邊。“為什麽要穿鞋呢?以往人們穿鞋是為了保護腳,既然沒有什麽危險,脫掉又何妨呢?我喜歡光腳踩在地面上,那種貼近的感覺,很親切。”

唯一比較大的改變,可能是他新買的特斯拉S型跑車,不過,他仍舍不得把自己的舊車扔掉。那是一輛鋪著破破爛爛紅地毯的1986年的GMC面包車。“你看我這樣換著開,就算買了輛特斯拉,也不會讓人覺得顯擺對吧。”他聳聳肩說到。

“公社”離Facebook總部只有一個街區的距離,他很輕易就融入Facebook的工作環境。“那邊擠滿了工程師,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著代碼、設計、硬件,沒人在乎我是誰,這個感覺棒棒的。”

雖然沒有踏上神童轉型CEO的道路,但這位汽車銷售員的兒子在推銷上可是一把好手,“管人不是我的特長,不過說服人們加入我的團隊我可是很擅長的。”洛基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說服各路技術大牛加入Oculus,和他一起工作。

隨著知名度越來越高,洛基也被邀請到參加各種各樣的峰會時。不過,他基本是不會穿西服打領帶的,在現場也是笑話段子一個接一個,有一次還在臺上表演起功夫,隨後,這位並不苗條的小夥從五英尺高的臺上直接一躍而下,像個體操運動員。

面對這個年紀輕輕的億萬富翁,科技記者們總是想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希望去更多的了解這位天才。

福布斯記者曾問過洛基這麽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會成為大衛·沙諾夫(David Sarnoff)還是菲洛·範斯沃斯(Philo Farnsworth)呢?”

幾十年前,電視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大衛·沙諾夫是早期電視的普及者,幫助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在這股新的潮流中賺得盆滿缽滿,在電視的發展史上聲名顯赫。而菲洛·範斯沃斯,作為早期電視的發明者,電視技術的先鋒,早已被大多數人遺忘。

年僅22歲的洛基對這兩種結局似乎並不在乎,只是悠然地做著自己喜愛的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希望自己的余生能一直從事虛擬現實的工作。我可以去做任何事,只要能讓行業發展壯大。這是個多麽酷炫的世界,世界上有什麽娛樂能跟虛擬現實相比呢?現在要是能有100多家公司做這個事情,賣出10億臺VR頭盔,那我就要歡天喜地慶祝去了。至於我會是大衛,還是菲洛,我管他呢!”

附洛基《時代》雜誌惡搞圖合集

歐巴宅男Style

跟我一起來!

Oh My God!

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飛翔!

有本事你咬我啊!

後面的朋友,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別開槍,我是無辜的......

我要飛得更高!

Jack,你看,我會飛

oh,我從你的肚肚里出來啦

程序猿的世界你不懂……

看我輕功多厲害!


文章參考資料:《Time》,《Vanity Fair》,《Forbes》,Smithsonian.com, the Telegraph,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usiness Insider等。如與事實有出入,敬請指出。文章為VR圈獨家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