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天,AlphaGo與世界圍棋選手李世石的一場世紀人機大戰,標誌著人工智能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更引發了一波人工智能創業熱。
在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還會出現哪些新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要想全面商業化,還要走多遠?在12月14日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科技與未來論壇上,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李豐、圖靈機器人CEO俞誌晨、 face++創始人兼CEO印奇等展開一場激烈的討論。
印奇:To B將成 AI 應用主流
在Face++CEO印奇看來,人工智能還是To B為主,在未來3年里面當然會有大公司,或者是一些很特殊的機會,會有一些零星的To C的機會出現,但是大部分是To B的。“從整個商業模式上來說,在我們看來會比較偏當年的IBM,就是人工智能的軟件作為核心算法,同時可能有些新型的行業新星出現,再結合不同的行業,有一些不同的解決方案。”
值得註意的是,不久前Face++剛剛宣布獲得 C 輪1億美金的融資,當時 Face++表示將在深度學習、機器視覺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技術研發,並專註於保持泛金融、泛安防兩個領域產品的地位。此外,Face++將加大人工智能雲和智能物聯網技術投入,探索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商用市場。
印奇預計,未來3年的人工智能,To B類型的會比較普遍。具體而言,就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科技和信息化相對比較低,同時又有巨大市場份額的行業,未來很可能會是人工智能的機會。“人工智能能為它做30%-40%的產業升級。”印奇預計。
俞誌晨:“機器人”已是白菜價
在圖靈機器人CEO俞誌晨看來,人工智能範圍很廣,圖靈機器人還重點做了一個方向,就是關於機器人的產業,這本身也是語音技術、視覺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領域。但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機器人從去年開始到2016年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主要的應用場景還是偏兒童產業,開始機器人會比較貴,比較高端,但是其實在過去幾個月時間內,目前的機器人已經是做到了“白菜價”,就是低端機。
除了To B領域,俞誌晨認為,在很多To C應用的量在快速地起來。“我們預測明年(2017年)機器人產品會更大規模進入到市場里面。不管是兒童也好,還是家庭也好,至少能夠一步一步地去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這是目前所看到的一個比較樂觀的機會。 ”
具體而言,他認為第一階段可能是從一些家庭場景開始做起,這也是圖靈機器人的目標,能夠在未來3-5年時間內,能夠讓這種智能機器人進出家庭。
朱嘯虎:AI 新機會在哪兒?
金沙江投資的朱嘯虎認為,人工智能需要三個東西,一是大數據,二是算法,三是應用場景。對大公司來說有天然的兩個優勢,就是用戶場景和大數據,而且最近兩年人工智能都是面向大企業。
但是將來會不會出現新的應用?朱嘯虎認為,一般在新的平臺,未來兩三年以後會不會出現To C的應用值得關註,“因為有人工智能這些平臺之後,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場景也許會用。這些機會肯定是新的創業公司的機會,目前還在關註當中。”
但他同時指出,不能為了技術而技術,為了技術而技術的都是泡沫。
“任何一個高科技公司,數據好的話都是拿出來吹的,到底多少日活才是最核心的。我們講的任何一個高科技等到市場滲透率到20%可以用的時候才是爆點,現在幾乎沒有。我覺得這是我們最關心的一點,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市場還很早很早。”朱嘯虎說。
李豐:人工智能未必取代人類
如果往後看,人工智能會不會替代人?
峰瑞資本李豐給出的答案是“未必”。
“但是現在因為有人工智能,所以我們對基因進化的方式和選擇、和改變的速度可能會超過人工智能本身對人類構成威脅這件事。所以我持樂觀態度。”李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