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預料的,11月30日滬深兩市股指繼續選擇向下調整走勢,上證指數也順勢回補了周初留下的跳空缺口,煤炭、有色金屬等周期股再度成為市場下跌的主要動力來源。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創業板指數逆市飄紅,市場二八風格轉換跡象初現,而成交量的大幅萎縮則顯示市場籌碼鎖定性良好,股指後市仍有反彈潛力。
11月30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隨著煤炭、有色金屬等周期股板塊繼續回調,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後呈現震蕩下行走勢,尤其是上證指數全天未能翻紅,調整態勢較為明顯,並完全回補了周初的缺口;而深成指則受創業板指數逆市飄紅影響呈現窄幅震蕩走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0.03點,下跌32.89點,跌幅1.00%,成交2628億元;深成指報收11012.19點,下跌22.51點,跌幅0.20%,成交300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3.05點,上漲22.70點,漲幅1.05%,成交966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63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減少近兩成。
可以說,11月30日上證指數回補缺口的走勢早在市場人士的預計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夯實股指後續上漲的基礎,同時階段性的消化一部分短線獲利盤。至於股指後續的反彈走勢究竟是由藍籌股還是成長股主導,市場人士則存在明顯的分歧。
國海證券策略分析師代鵬舉等認為,低利率壞境下長線配置型資金已成為市場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今年以來,宏觀環境並不穩定,國內外風險點較多,然而當賣方和公募機構都在糾結企業盈利回升是否持續,或者流動性是否邊際收緊的時候,上證指數已經默默創下階段新高。這背後的原因在就在於長線配置型資金不斷入市驅動整個A股估值中樞的提高。長線的配置型資金包括產業資本、滬股通、社保、養老金、險資等。而在10 月國慶期間房地產調控後,資金配置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於是代表A股藍籌的上證指數開始加速上漲。
其中,險資成為了長線配置型資金的中流砥柱,年末險資為達到考核要求還會加速資金入市。每年的年中和年末是險企償債能力考核的重要時點,保險公司對資本金有較高要求。險資買入的股票一般被計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當股票上漲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將上漲,可提升保險公司的凈資產水平,使其滿足監管考核要求。在年末這個特殊時點,結合當前A股相對較低的估值,部分未達標的險企將被動增加權益配置,從而加快資金進入A股市場的速度。
而川財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皓舒則認為,在近來主板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創業板近幾周持續震蕩,後期存在補漲可能性。從基金持倉角度,目前成長性行業普遍配置較低,其中計算機配置占比接近2013年的底部水平,為減持最為顯著的行業。而股災以來相對充分的調整也使得新興產業過去兩年內的高估值有望逐步得到消化,年底業績落地有望帶來估值重估行情,市場對5G關註度提升,也將加大對成長股的關註。建議關註通信、電子、計算機板塊中業績複合增速較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