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壹電視投入三十億搶開播,內容卻像大愛台? 黎智英一天燒掉一輛賓士車的挑戰

2010-8-9TWM




七月三十日在網路開播的壹電視,溫和內容被網民形容像大愛台。靠獨家和爆料起家的︽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是各大電視台新聞必跟進的媒體;在新聞頻道氾濫的台灣,如果壹電視的內容只有這一套,那黎智英未來可能得面對大危機??。

撰文‧林孟儀

七月三十日晚間將近七點鐘,許多人守在電腦螢幕前,等著壹傳媒負責人黎智英的壹電視,準時在網路上開播。就在倒數讀秒到二的時候,網路一時湧入大量人流, 頻寬不堪負荷的結果,讓畫面呈現延遲數分鐘之久;但是岑永康、李晶玉兩位主播「一身是膽,我就是敢」的開場宣言,仍然挑明了黎智英搶開播、突破NCC︵國 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屏障的決心。

壹電視是黎智英最大的賭注七月二十八日壹電視三度叩關失利,僅拿到體育台執照,加上三月底通過電影台執照,其餘新聞台、資訊綜合台和娛樂台依然落空。黎智 英似乎早有預感,七月中旬對壹電視員工宣布,月底準備於網路上開播。在NCC和廣電三法都管不到的地帶,他要讓台灣民眾親眼目睹,什麼叫「壹電視」。

但開播辦了「試吃大會」,得到的網民評價卻是:「像大愛台!」靠獨家和爆料內容起家的︽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甚至變成台灣電視台新聞必跟進的媒體;如果壹電視的內容真的只有大愛台這一套,那在新聞頻道氾濫的台灣,黎智英未來可能還得面對不少挑戰!

籌設至今,員工最多曾達六百名的壹電視,遲遲拿不到執照,黎智英也坦言,壹電視每月燒掉一億元,等於每天一開門,就燒掉一輛賓士車!

攤開壹傳媒財報,台灣︽壹週刊︾去年銷售收入減少了一○.七%,廣告收入更下降一九.四%;而台灣︽蘋果日報︾的銷售量雖增加一.六%,廣告收入卻減少了四.九%。黎智英因此認為,壹電視將是可為壹傳媒集團帶來下一波榮景的最重要賭注。

沒想到卡在執照,黎智英還差點宣布不玩了。六月初,壹電視各中心主管紛紛跳腳,因為他們大舉招兵買馬,公司卻宣布暫時凍結人事,不少即將報到的人手,早已經向原工作單位遞辭呈了。

各中心主管找上壹電視總編輯陳裕鑫反映,後來由黎智英親自召集主管們開會,並撂下狠話:如果再吵吵鬧鬧,那他就不玩了!壹電視至今已經投入了三十億元,假如現在不玩了,他還能拿回十億元(指設備)!

的確,為了在台灣做出市場區隔,壹電視從設備到人事,從硬體到軟體,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下的都是重本。專拍黨政、財經新聞畫面,配有HD鏡頭的藍光攝影機,一台要價台幣一六○萬元,別人都沒有的配備,壹電視一買就是三十台。

因為HD高清的畫質,壹電視連梳化妝團隊,都足足找了半年以上,今年六月才確定。「臉上一點粉刺都會拍得清清楚楚,傳統的撲厚粉遮瑕、打蘋果光都沒用!」一名壹電視主播提到,除了天生麗質,梳化妝團隊必須要有薄施脂粉的功力。

壹電視掀起了軍備競賽,HD畫質的全線性數位設備,完全不用一支帶子,除非其他電視台也砸錢全面換新傳統的SD設備,「不然到了二○一二年,全台電視要全面數位化,我實在看不出來,除了壹電視,到底哪一台準備好了?」六月底應邀參訪壹電視的網路宅神朱學恆不禁問。

此外,為了做到九十秒的動畫新聞,從記者交付需求單到完成,只要一個半小時;壹電視還買了最新的立體掃描設備,找演員身上穿戴有感應光點的衣服,直接模擬新聞角色動作。這套設備,也被應用於好萊塢的動畫電影中。

再看新聞處理方式,在三面都是綠幕的虛擬棚,氣象主播可以彷彿踩在地球上做天氣預報。立法院的衝突場面,壹電視還能出動三名攝影,三機作業,呈現給觀眾高點鳥瞰俯拍、平視和貼近現場警民身邊的不同角度。還有北二高走山的模擬動畫,都讓朱學恆印象深刻。

設「內部NCC」緊盯尺度從四月開始,壹電視甚至找來拍攝﹁父子﹂的香港導演譚家明,每周六從香港飛來台灣為攝影上了十二堂課。「你看壹電視的新聞,記者口述、旁白很少,都用受訪者的話來帶,這就是電影的鏡頭語言。」一位攝影指出。

為了執照,壹電視甚至成立了一組被戲稱為「內部NCC」的資深編輯人員,將自己假想成NCC肚裡的蛔蟲,進行新聞自我檢查,緊盯每一段新聞內容的尺度。記者和攝影經常得前去詢問,這個角度能不能用?這個畫面能不能播?

性侵的新聞,壹電視用動畫教觀眾如何自我保護,一位壹電視主播就表示,「一點都不擔心拿不到NCC執照,因為現在的壹電視新聞實在太溫和了,簡直像是政令 宣導短片。」此外,壹電視除了自行培訓三位新主播,另重金從TVBS、民視、三立、中天挖來七位主播。花別人三倍的力氣和資源,還把新聞當電影拍,就是壹 電視想要與眾不同的代價。

然而,這個大錢坑未來如何填平?最新出爐的台灣十大廣告主之首||遠雄集團副總蔡宗易表示,壹電視網路開播,剛開始還處於大家看新鮮的階段,必須等到熱度過後再決定;而即使壹電視取得執照,也買到了頻道,還是得看收視客層,來決定下多少廣告預算。

靠獨家和踢爆起家的壹傳媒,不能發揮這兩大專長,像是沒有牙齒的老虎;拿不到執照,壹傳媒還能繼續燒錢多久?拿到執照,黎智英甘心只有這一套作法嗎?全台灣都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86

廣達、賓士都搶著學的一門課

2011-3-21  TCM




一門價值新台幣三十萬元的史丹佛 大學碩士班選修課程,正在美國掀起一陣創業與企業改造風潮。

寇薩瑞(Akshay Kothari)與古譜塔(Ankit Gupta)是兩個史丹佛工學院的學生,專長電機與程式設計。二○○九年的夏天,他們在設計學院中選修了幾門課,其中一門名為「開創新事業( Launch Pad)」的課程,要求學生在三個月內從無到有,構思一個可發展成商業模式的點子,並且付諸實行。

上課六週後,他們做出了一個iPad上的新聞閱讀程式,命名為Pulse;十週後,他們正式成立了一家公司。

它,讓垃圾變LED燈年銷兩百萬盞、四十國

聽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這玩意甫推出就在全球上千個類似程式中衝到銷售第一,一年多來在排行榜中始終維持領先位置。蘋果(Apple)執行長賈伯斯 (Steve Jobs)甚至在二○一○年六月的開發者大會上用大螢幕秀出這個程式,稱它是「我看過最棒的新聞閱讀軟體。」

同時間,這門課的另一個學生艾瑞卡(Erica Estrada),在構思創業點子的時候,想起了她二○○六年在印度旅行的經驗。

當時,她借住在貧窮的村莊裡,房子女主人每天凌晨四點鐘都要起床打著煤油燈籠到牧場裡餵牛,在那個資源匱乏、每人平均每天收入不到兩美元的鄉村,一旦煤油 用完,就只能摸黑工作,既辛苦又危險。

艾瑞卡決定從這裡著手。雖然人在高度現代化的美國洛杉磯,她卻與同學一起複製了一個印度村莊的房間,輪流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用既有的光電科技知識,加上 身邊隨手可得的垃圾:可樂罐、裝拉麵的塑膠容器、膠帶,想辦法用最便宜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幾週後,艾瑞卡用可樂罐做出一個成本不到十美元的LED燈。她回到印度,透過當地的非政府組織發放並銷售這些產品。短短一年內,這個可樂燈銷出兩百萬盞。 艾瑞卡沒有停下來,她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發,與中國製造商合作,成立了D. Light Design公司,致力做出低廉又環保節能的太陽能照明設備。

現在,她技術已可以做到在太陽底下充電八小時,就可提供四十小時的照明,亮度比煤油燈高十倍,銷往全球四十多個落後國家,成為社會企業中最著名的案例。

它,讓商學院有新思維 創新重回以「人」為本 讓這些學生短時間把創意變絕佳商業模式的魔法,正是近年來在史丹佛最熱門的課程:「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這個思考方式源自於全球頂尖的設計公司IDEO,其創辦人凱利(David Kelley)在擔任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時,把他過去數十年來從設計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經驗,萃取成一門碩士級學程,建立起「設計思考」的學術地位。

如今,這套方法已經被哈佛、麻省理工學院(MIT)等頂尖名校爭相採用,《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甚至稱它是「未來即將取代商學院教育的創新思維。」

它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說穿了,就是回到以『人』為核心,找出其基本需求,再想辦法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解決它!」IDEO現任執行長布朗(Tim Brown)在其《設計思考改造世界》一書中提到。

整套設計思考的流程分為五個步驟,從同理別人的需要開始,發想出各式各樣的創意,到實際動手做出產品模型,過程中不可以否決任何一個點子,一旦模型效果不 如預期,就回到第一個步驟重新開始,過程中需要不斷反覆修正、動態進行。

今年將從史丹佛大學畢業的台灣學生李宗翰指出,這套方法雖然最適合用在新創事業如Pulse、D. Light Design上,對於面臨經營困難,想要找出轉型契機的企業也有極大幫助。

奇異(GE)早在數年前就用設計思考做為開創新部門的方式,賓士用它切入過去從未觸及到的二十歲族群,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哈雷機車更在受訓過後,把「同理 心」列為公司核心價值,從而在金融風暴期間還逆勢維持成長。

以賓士品牌為例,這家老牌德國高級車公司,對於自己為何無法打入美國三十歲左右的新富族群一直感到不解,直到他們採用了設計思考的方法,走出會議室,上舊 金山街頭去感受這群年輕人的心態與生活模式,才徹底改變了過去閉門造車的習性,研發出一系列受歡迎的新款車型。

只是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做法,為何會掀起旋風?「過去企業太倚賴科技,以為有技術就可主導市場,忘了『人』才是根本,」台大副校長湯明哲說。

它,讓CEO改變習慣 商品更重視消費者體驗

以索尼(Sony)為例,過去在製造隨身聽(Walkman)的時候,他們先派出一組人,包含工程師、設計師與業務人員,站在各個馬路口一整天,觀察人們 怎麼「走路」。根據這些觀察結果,做出五十幾個模型,再逐一的淘汰,最後選出一個最符合人們走路行為的產品,著手研發,從而引爆了風潮。

但索尼成功之後卻沒有記取這樣的經驗,反倒落入技術至上的迷思,結果就是讓更加重視消費者體驗的蘋果所取代。「要做都不難,只是你有沒有這個認知,有沒有 強迫執行,」湯明哲強調。

只是,要上到這門課可不容易,開放給外人參加的三天「簡易型課程」要價九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萬元),而且還得經歷一場徹底改變想法與習慣的震撼教育。

它,讓教室像個倉庫 學生從頭到尾站著上課

去年七月,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偕同一位美商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前往史丹佛大學上這門課,沒想到,一走進去就楞住了。

上百坪的空間裡沒有桌椅,只有裝上輪子的白板,以及一組組用夾心木板做出來的隔間,「根本就像是個大倉庫,哪裡是個教室!」該總經理說。

開始分組後,每個人會拿到一疊便利貼與一支極粗的奇異筆,供學員寫上點子。有人嫌麻煩想換原子筆,卻被老師制止。「他要你在有限的空間內,用最簡短的方式 表達出創意,」李謀偉說。

更慘的,是從頭到尾都站著上課。「我舉手問:『I am uncomfortable,可不可以坐一下?』但老師只是笑說『等等就習慣了』,」該總經理苦笑。

它,讓台大師法開課 台灣不能只有代工思維

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連這個上課方式是精心設計過的。有輪子的白板上貼滿學員們圖畫與文字,方便讓創意自由流動展示;站著上課雖然不舒服,但卻能強迫你集 中精神思考,並專注聆聽別人的想法。

三天後,他們彷彿經歷了一場心靈洗禮,重新用設計思考的方式來檢視手邊面對到的各種問題,李謀偉更積極找上湯明哲,一方出錢一方出力,合作在台大開創了類 似的課程。

湯明哲表示,設計分為「硬體設計」與「軟性設計」,前者是從產品的功能與本質上去做改造,後者只關注色彩外型。台灣過去在軟性設計上表現雖然不差,但硬體 設計上卻一直停留在代工思維,從未認真想過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蘋果可想出iPhone,我們就只能跟在它後面做,」湯明哲感嘆,他希望從這裡開始,把設計思考變成「common sense(一般常識)」,這樣才能徹底改造企業。

如今這股風潮從美國吹到台灣,除了李長榮化工積極推動之外,廣達也打算引進。台灣究竟能不能產生另一個蘋果或3M?就看設計思考是否能開花結果了。

【延伸閱讀】5個步驟改造世界

步驟1:同理(Empathy) 觀察消費者行為,把自己當消費者,去思考會有何需求

步驟2:定義(Define) 定義問題的所在,找到消費者生活中的真正需求

步驟3:發想(Idealize) 把所有可以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點子寫下來,且不否定任何點子

步驟4:實作(Prototype) 找出最可行的幾個點子,動手做出模型

步驟5:測試(Test) 測試、實驗模型效果→若效果不佳再回到步驟1,思考模型是否切合需要

成功發表新產品

資料來源:《設計思考改造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0

家電業賓士,一款洗碗機 賠30年也不放棄

2011-4-25  TWM




是什麼樣公司賣出的一台洗衣機市 價可以高達新台幣十六萬元,是市面一般產品的十倍?連蘋果電腦的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是它的愛用者;LVMH集團總裁阿諾(Bernard Arnault)甚至斥資三百萬元購入全套它的家電,來匹配自己的頂級遊艇。

答案是德國家電製造商美諾(Miele),也是德國人眼中「家電業的賓士」。只要聽到這牌子,德國人一定會告訴你:「他們的東西不會壞。」

一 早,《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從柏林搭乘火車約三小時,來到德國西北部小鎮固特斯洛(Gütersloh),這裡是美諾的企業總 部。我們參觀洗衣機精密的製造過程:從滾筒到四邊連接的懸吊彈簧,全都是厚鋼製,連用盡全力想要稍微扳動都不可能。這裡的零件自製率高達七五%,每一個製 造細節,都有工人在旁邊做詳細的品管檢查,包括有工人手動用完好的白色絲襪,擦抹每個滾筒內部,測試是否會勾紗,因為他們相信手動的觸感非機器能取代。

單價高貴! 金融海嘯期間,營收反創新高

創立於一八九九年的美諾,幾乎不受金融海嘯的影響。在海嘯最嚴重的二○○八到二○○九會計年度,營收只比前一年微幅衰退○.三五%。到了二○○九到二○一○年會計年度,營收更逆勢成長,創下史上最高紀錄,達到二十八億三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八十億元)。

如 此「高貴」的單價,竟然不受海嘯影響?關鍵是,他們不追求最大獲利,而是把堅持品質,永遠要做到最好放在第一位。美諾總裁藍赫.辛肯(Reinhard Zinkann)對我們強調,當公司一百多年前成立的時候,方圓六十公里內,有四十家公司在做一樣的產品。美諾要生存下去,靠的只有品質勝出。

「我們想要做品質、科技的領導者,得投資在完全新的科技上。我們會投資非常久,直到這個產品能打平、開始賺錢,」辛肯強調。

請注意,「非常久」,是德式效率很重要的關鍵字,他們認為:一開始就要做對,一做對就要做百年,因此,非常久,並不代表沒效率,而代表著,把源頭做對的長期思維,短期雖不見得獲利,但卻能長遠獲利。相反的,即便短期好,但若源頭沒做對,長期勢必不具優勢。

賺夠就好! 拒絕賣掉公司未來,堅持不上市

最重要的例子是美諾洗碗機的發展過程:一九二九年,美諾推出歐洲第一台洗碗機。當時一台洗碗機價格是一戶人家三年的收入,推出沒多久,就遇上美國經濟大蕭條,洗碗機的銷路很差,但是美諾仍堅持洗碗機的研發,並未停止。

戰後一九六○年,美諾再推出歐洲第一批電動洗碗機,銷路仍差,這款洗碗機總共只製造了不到一萬台(比較一九五六到一九六○年間,美諾平均每年銷售六十二萬五千台電動洗衣機),但美諾仍堅持把洗碗機視為有潛力的產品,繼續研發跟製造,直到一九六○年代中期才大賣。

之 所以賠錢都要做,是因為美諾有一種「賺夠就好」的思維。辛肯一開始接受採訪,就向我們強調了一個德文字, 「ertragsauskömmlich」,意思是「賺夠就好」,也就是說,他們追求的,不是賺最多的錢,而是做出最好的品 質。從這個想法出發,美諾堅持絕不上市,保持獨立。

「我為什麼要賣掉我的未來……,我得到了什麼?每季都得向股票市場回報,這完全會改變公司管理階層的想法和哲學。如果你的想法是關注在季,那麼每季你都得想出新的故事。我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們的長處是思考長期方向,」辛肯強調。

美諾是由卡爾.美諾(Carl Miele)和藍赫.辛肯(現任總裁的曾祖父)創立,美諾家族持股五一%、辛肯家族持股四九%。即使經過了一百一十二年,這間公司仍由兩個家族第四代的兒子共同經營,兩人都擔任總裁職位。

家 族企業要富過四代何其困難,何況由兩個家族共治?為減少任何紛爭的可能,兩個家族展現的是德國式的效率:從合理設計的制度著手。舉例來說,董事會所有主要 決定,都要六○%到七○%股東同意。因兩個家族沒有任何一方可單獨取得這樣的數目,「這意味著,沒有一家能夠繞過另一個家庭。」

另一方面, 即使是兩個家族的任何成員想要進入公司,都要符合四項條件:大學主修商業或工程相關科系、畢業平均成績八十分以上、至少精通一種外語且曾有其他至少一家公 司任職經驗。即使符合條件,仍要經過兩家族所共同遴選的兩個獨立人力資源公司的嚴格審查通過,送董事會討論後,才可以進入公司從基層做起。

如此一來,美諾即使在兩個家族共治下,仍能保持公司的穩定。並且兩個家族長期以來,也都對「賺夠就好」有共識,從上一代總裁開始,即使公司是自家的,仍決定每年至少五○%的稅後淨利要回撥給公司、剩下的五○%才可以發放給股東,這個比率是遠低於台灣傳統產業的七七.六%。

「股東不會得到那麼多錢,這些都要重新投資到公司裡……,對長期經營且強大的家族企業來說……,其成長的速度不可能超過淨值成長的速度,」辛肯強調。

也因為「賺夠就好」的思維,美諾雖然有七千多位員工在固特斯洛這個小鎮,但上上下下仍流露著濃重的「家庭式」的感情。在美諾的內部通訊錄上,所有員工都可以找到辛肯和合夥人的手機以及家裡電話。任何同仁,隨時可以打給總裁溝通意見。

這家公司最主要的辦公室集中在一個長廊的兩側,兩邊全都是玻璃隔間,即使第四代總裁馬克.美諾(Markus Miele)的辦公室也不例外,一走進長廊,總裁在做什麼,看得一清二楚,「這是個玻璃盒子。每個人都知道你在幹嘛。」

因為從股東會到管理階層,都對公司「百年」經營有共識,不求賺多,美諾形成了這種透明、開放的家族企業經營風格,也打造了這個百年家族企業的穩定與向心力,也才能夠技術上不斷領先,賣出比競爭對手更高價的產品,還能被市場接受,成為真正的百年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1

清大博士拜師黑手 幫賓士「開」模具

2011-12-26  TCW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樂高 (Lego)積木,為什麼輕輕一按,就可以緊密結合?賓士(Mercedes-Benz)汽車的保險桿,由塑膠原料製成,為什麼耐得住衝撞?三星 (Samsung)液晶電視的塑膠機殼,為什麼可以擁有充滿現代感的鏡面流線造型?

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通的秘密,就是一套要價高達新台幣三 百萬元的模具模擬軟體Moldex3D。

從冷門到熱門五年營收成長率皆兩位數

模具,是生產產品的必要要件,但從一套模具要價 數十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一旦做出來才發現問題,等於把錢丟到水裡。

有了模擬軟體,在模具開發之前,可以先用電腦,精準的模擬出塑料的流動 分布、厚度與其他零件裝配的密合度等,還能節省廠商兩、三成的開發成本。

生產這套軟體的廠商,是科盛科技,也是亞洲最大的模具軟體公司。在 台灣市占率高達八五%,今年,面對歐債風暴,科盛營收還可以年增兩成,毛利率更維持在九成以上的高水準;過去五年,科盛每年營收成長率都是兩位數起跳。

從 實驗室到工廠幫忙省成本,變創業契機

這家從清大實驗室出來創業的公司,從日本的豐田汽車(Toyota)、佳能(Canon)、尼康 (Nikon)到樂高、聯合利華(Unilever)和賓士等國際大廠都是它的客戶。

有趣的是,科盛的起源是來自一個巧合。

一 九八○年代,模具開發,還是全靠著黑手師傅的經驗值,沒有台灣學者注意到這個領域。

直到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的校友,為了節省工廠製作球鞋的原 料成本,找上了清大化工系教授、科盛總顧問張榮語。

「當時(高階塑膠)原料一公斤五百元(註:製造業平均月薪一萬元),省一點材料都是 賺,」張榮語回憶。

張榮語了解高分子塑膠原料的特性,但對工廠的模具開發操作過程卻是一無所知。

於是,張榮語到工廠去,跟黑 手師傅從模具射出機的操作開始學起,再用電腦程式去模擬分析整個過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那個年代,化工博士在台灣很稀有,從台塑到台積電等 知名企業都向他們招手,相較之下,專攻模具市場,等於是博士要跟黑手打交道。

來到張榮語實驗室的訪客,一開始都是咬檳榔、穿拖鞋來,在當時 的校園,顯得相當突兀。

但,張榮語相信,台灣正蓬勃起飛的3C製造業是個機會。一九九五年,張榮語的學生們自立門戶,成立科盛,也就是現在 科盛總經理楊文禮、副總經理許嘉翔等人。

科盛確實搭上了台灣3C製造業起飛的大商機,如鴻海就成為其客戶。但要向國外市場進攻,科盛得挑戰 寡占全球市占九成的對手軟體Moldflow。

「客戶有了對手東西(指軟體),我們的(軟體)比較快,但沒有真正滿足客戶心中真正期望,」 楊文禮回憶。

從2D到3D技術領先對手兩年多

楊文禮知道,客戶要的是3D的技術。

因為3C產品越來越複雜精 密,像是球體塑膠光學鏡片,就連塑膠原料注入模具前,在管子運送途中,會出現摩擦生熱的情形,都要模擬,才能掌握鏡片成型時,每個部位塑料熱漲冷縮的情 形,因為這些細節就是決定鏡片是兩百萬畫素還是八百萬畫素的關鍵,而這是2D技術無法達成的。

2D到3D,只差一個數字,卻代表整個軟體架 構要砍掉重練,是從零開始。

二○○○年,當對手還在市場上放話「3D技術再十年也不會出現,」科盛經過內部激烈的爭辯後,在張榮語的堅持 下,還是投入3D技術。

這對當時的科盛,是個賭注。原本的2D產品,每年營收依然持續成長,仍然享有九成的毛利率。但若要投入3D,他們不 知道何時市場會起來,但卻要冒著把年營收的半數全部投入研發,每年獲利減少至少三成的風險。

科盛執意投入,只因,這是「超越對手,千載難逢 的好機會,」楊文禮說。

二○○二年,科盛以領先對手兩年多的時間,第一個推出3D模擬技術,快速得到市場回饋。

Moldex 在二十多年前剛推出時,售價不到 國外對手的一%,但現在,在台灣成交價有時甚至還比國外軟體Moldflow貴上三成。

在全球高階塑膠射 出產品模擬軟體的市占率,「(科盛的)Moldex3D和Moldflow全球市占都在四成以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處長黃昆明說。

即 便今日面臨,對手被富爸爸收購後,有了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大廠Autodesk當靠山的考驗,但科盛仍逆勢擴張因應。

科盛,一路走來的路,都 跟其他人不同,先是從學術象牙塔走進工廠,然後從2D搶先跨到3D。透過深耕,他們把看來冷門的生意變成熱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8

啃泡麵老董 讓賓士、資生堂「發亮」

2014-05-12  TWM
 
 

 

賓士頂級S-Class、BMW七系列、雅詩蘭黛與資生堂的化妝品……,猜猜看,這些產品中有什麼共通元素?

答案是,讓它們得以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摻在車漆、粉底、眼影中的無數細微人工合成雲母顆粒,全都出自中國江蘇省江陰市一家資本額不到七億元的小公司——中國晶體新材料控股(簡稱中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全球市佔率第一。

全球一年要用掉六十七萬噸的雲母,光是中國需求就約五分之一,長期大量消耗後,中國天然雲母礦場在三、四年前已告枯竭,只剩下印度為主的少數地區仍持續產出,順勢讓合成雲母崛起;再加上,合成雲母耐高溫達一千四百度的特性,也比天然雲母高出約一倍,用在汽車烤漆、航太機具上的效果更好。

看準商機,德國化學製藥廠默克(Merck)、美國陶氏化學(Dow Chemical)等國際大廠紛紛投入研究,但雲母合成過程中,必須加入可能會釋出有毒物質的氟,如何順利合成、又符合全球的「低氟」標準,成了大量標準化生產的最大障礙。

當國際多數公司苦於良率不穩定時,中晶材料竟然順利克服了這道難關。

搞研發,煉爐旁趴三個月比德國人還狂,創業界標準

二○○二年,中晶材料董事長戴加龍退出中國的「前進大西部」計畫,回到了江陰,著手準備他的第一座雲母工廠;在那之前,他在雲南的國家雲母礦場足足待了五年,學到相關知識,也看到它的未來機會。

創業初期,戴加龍深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才可能成為巨人」,因此決定全力爭取全球龍頭默克的訂單。他打聽到默克上海辦公室的位置,從江陰到上海站崗、用誠意打動對方,好不容易爭取到總部主管願意到他廠裡參觀,當時經濟拮据的他,趕緊向友人借了一輛別克車接送這些貴客。

那是春夏交際的時分,江陰遍地開滿黃綠色的油菜花,讓默克主管們看得醉心,工廠裡井然有序的設備,宣示戴加龍有別於中國同業小打小鬧的決心,終於,他拿下默克的第一張訂單。

然而,難關卻也隨之而來。

一次因為向外購買的原料品質良莠不齊,讓中晶的產品慘遭默克打槍,損失人民幣兩百多萬元,從小不服輸的戴加龍汲取教訓,決定從上游垂直整合,他從上海找來了華東理工大學的權威教授駐廠指導,不料半年後仍無進展,於是決定自己跳下來研究。

身為家裡八個兄弟姊妹中的老么,戴加龍少年時父母雙亡,最高學歷只有初中,但他有的,就是存活的堅強毅力與對機器結構的天分。坐在雲南礦場的山坡上,他靠著觀察,改良了設備,提升了效率;面對垂直整合的關鍵時刻,他只問教授兩件事情,一是如何檢測合成物的氟含量,二是氟的特性是什麼。

答案問到了,他領著中晶總經理何躍倫,在工廠約兩人高的煉爐旁足足「趴」了三個月,燒爐、拆爐一次就要十五天,中間不斷觀察結構變化,餓了就啃乾泡麵,累了就睡地上,沒想到這樣竟然給他試出低氟人造雲母的合成方式,最後還成了業界標準。

「我比德國人(默克)還狂!」教授半年做不到的事,他竟然解決了。「教授是用書本裡知識去計算的,我是用生活裡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自然規律,」戴加龍解釋,「我願意先做『拍腦袋』的事情,再往下去修改,」「拍腦袋,就是冒風險,就是今天一做,就準備一爐幾十萬可能要扔了。」

蓋設備,蹲在地上畫線製程良率九成,大廠搶購併

就算失敗的代價是新台幣百萬元也在所不惜,戴加龍一方面敢衝敢冒險,一方面又能靜下心研究機器結構,工廠裡的生產設備全是他一手打造,「我蹲在地上畫線,總經理、大學生跟在我屁股後面拿著皮尺量,不斷的改良。」他不埋單業界常用的設備規格,例如篩子一般多用長形,他改良為圓形,讓篩落過程運作得更快、更順。

曾經兩度參觀中晶工廠的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副教授雷大同表示,中晶採用的是岩漿(高溫一千四百度)法,有別於一般人造礦物在水中合成的方式,難度較高,如果滿分一百分,他會給中晶打八十五分;而這種特殊製程、良率九成以上的大規模量產,在其他公司極少見。

正因為這種獨特性,二○○九年中晶的低氟雲母技術穩定後,包括默克、德國化學公司巴斯夫(BASF)、陶氏化學等大廠都出價要購併中晶,戴加龍卻故意開出比對方出價再高一倍多的高價做為門檻,婉拒了它們。「我不是為錢,這孩子是我生的,我要見證它的成長。」最後,默克出資供中晶研發,以此鞏固雙方長期合作關係。

現在的中晶,毛利率高達六四%,幾乎全數囊括國際塗料大廠客戶,去年營收年增率超過六成;隨著營運績效逐年高速增長,曾經必須向友人借車接送默克高層的戴加龍,現在有七、八輛高級車,現在的中晶,一手掌握低氟雲母的開發專利、獨有的量產設備,也握有業界報價的話語權。

夢想到這邊就告一段落了嗎?戴加龍搖頭,有了雲母合成的成功經驗,這樣的技術可以延伸應用。他已圈下工廠旁的大片空地,對下一步計畫暫時賣個關子,眼前先讓中晶營運績效穩定成長,六月來台灣掛牌後,要以實際數字喚回台灣資本市場對F類股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44

桃園鄉下工廠 產品讓賓士、福斯埋單


2015-03-02  TCW  
 

 

桃園蘆竹三合院磚瓦房旁的巷弄中,竟藏身一家全球前三大、亞洲最大的倒車雷達廠,它是和國際車廠共同設計開發新產品的一階供應商:同致電子,舉凡美國通用、福特,德國賓士、福斯,日本豐田、本田等全球知名車廠都是它客戶。

「台灣汽車零組件廠攻進原廠零組件(OEM)的難度,比售服市場(AM)高很多!」元大投顧汽車零組件產業研究員蔡昀真觀察,一般來說前者的技術含量和競爭本事都更高,因此評價上更受青睞。

搶單,擊敗世界三強對手7千萬顆倒車雷達出貨18國

目前台灣上百家汽車零組件廠中,同致,正是極少數能在國際車廠攻城略地的一階供應商代表,甚至還是和有如奧運等級對手競爭。舉例來說,它擊敗營收規模大自己百倍的德國博世(Bosch)、法國法雷奧(Valeo)與日本電綜(Denso)等世界三大汽車電子廠,取得通用集團全球十八國、共二十五座車廠長達十年、超過七千萬顆倒車雷達的大單,並在二○一四年第四季正式出貨,便再挹注營收和國際能見度。

去年,同致交出全年營收破五十一億元新高、前三季每股盈餘(EPS)四.○三元的成績單,「我的目標是坐三望二搶第一!」個頭不高的同致董事長陳信忠,野心和說話音量都很大。

「戲台上,做久的人贏!」在高度進入障礙的汽車市場,陳信忠在汽車電子領域一待就是三十六年,累積了大量車廠共同開發經驗,成了別人難以複製的先行門檻。

從鄉間公寓式廠房起家的他,能稱霸亞洲,最早是從台灣車廠開始練兵。二十七歲時的陳信忠,研發出當時台灣沒有的倒車雷達等差異化車用電子配備,讓三陽喜美、裕隆、中華汽車、福特六和等台灣車廠在銷售考量下,紛紛搶上門合作。

同致的主力產品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原理,由裝置在車尾保險桿上的雷達偵測障礙物的距離及方位,倒車時,當障礙物車距離低於警戒時,例如,車前有效偵測距離從最早九十公分,進階到二.五公尺,技術開發精細到越早提醒越好,避免倒車時撞到,同時使用顯示器或蜂鳴器發出警訊通知,提醒駕駛人注意。

也因此,累積大量經驗有助設計更精準、到位,越能避免回傳的障礙訊號失準或解讀不良,隨車輛外觀差異降低客製化失誤,並縮短設計時間。

同致至今已經幫全球超過三十四家知名車廠共同開發超過上千款車原廠客製化汽車電子商品,每年有至少六、七十件新開發案,也有能耐接和一線大廠競爭全球訂單。

反觀其他同業多是區域型,車廠客戶不到十家,和同致在內的倒車雷達全球前三大,已有層次差距。「戲台上看多了,知道車廠要求,做出來東西能更快符合車廠要求。」陳信忠說,在後面的,要追上同致至少要十年。

技術,高人一等不良率低於百萬分之一

想切入汽車電子行業競爭,第一個難關是高技術含量。「汽車電子要求規格比一般電子至少四倍以上技術,」陳信忠認為,首先是高技術規格讓他人很難模仿。

舉例來說,一個倒車雷達,得歷經冷熱溫度衝擊、防震、防水、防塵、防潮、防雜訊干擾等一連串測試,其中溫度車規要求零下負四十度到八十五度都能承受,工程師甚至要和汽車原廠一同到北歐、中國黑龍江黑河或沙漠地區實測。同致中國區總經理李志良透露,如今,同致已做到逾三十六個月以上產品不良率維持在零PPM(指生產一百萬個產品都零失誤),正是高可靠度讓國際車廠埋單。

打開同致年報,二○一三年共斥資逾三億元投入研發,占當年營收七.三六%,該數字足足是一般公司合理水準的近二.五倍。此外,同致開發工程師達四百人,約占全公司員工的兩成,可見其透過產品研發,構築旁人難以複製技術障礙的決心。

陳信忠解釋,不是你會做,人家就敢用,實績至少包括銷售和品質面向,也就是做出產品後,多少車廠用過,以及一年故障率要求低於零PPM,門外漢光這張門票都很難拿到,「車廠會說,你先拿去別車廠用看看,沒問題我再來用,每家車廠都跟你講這樣,沒人敢當白老鼠,永遠切不進去。」

突破,敲開歐美車廠窄門競逐BMW青睞,進逼龍頭

在封閉、又講究安全無法速成的汽車領域,時間是最大的成本,所以,創業三十六年的同致,儘管有台灣練兵經驗趁早卡位,仍要等待十年才切入中國車廠,又至少花了十年才再敲開歐美汽車原廠的窄門。

「不是追不上,很難追,起跑點不一樣怎麼追!」如今,讓資料庫和技術能耐跟著車廠客戶不斷壯大,進而再累積全世界汽車廠實績,正是同致的競爭本事。同致的最大對手分別是德國博世、法國法雷奧,要拉高門檻加以抗衡,目前正要做的是用超聲波雷達,水平整合相關的影像和無線高頻系統,朝未來性的自動駕駛汽車電子系統挺進。

【圖表】營收破51億,創新高——同致近5年營收、EP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43

郭台銘、林百里、童子賢都想參一咖 三星、賓士、特斯拉……全部剉咧等 蘋果顛覆世界的 100兆計畫

2015-03-16  TWM
 
 

 

他不懂設計,沒有個人魅力,賈伯斯擅長的,他都不會。

上台的時候,員工看衰他,對手要打垮他,身邊的大將醞釀出走,甚至打算讓他背黑鍋。

三年半,他不但活了下來,還讓蘋果市值比賈伯斯時代高出一倍;對手三星被他打垮,內部山頭被他收伏,他一步步證明,自己才是蘋果唯一的王;去年更公開出櫃,大方做自己。

現在,他推出進攻百兆市場的創新藍圖,走出賈伯斯影子,他要全面入侵你的生活,讓蘋果每分每秒都與你在一起。

製作人‧林宏達 撰文‧林宏達、何佩珊研究員.張佳婷 攝影.吳東岳

「蘋果還能創新嗎?」

這個問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被問了三年半,三月九日,他終於出手,這一天,蘋果正式宣布,推出賈伯斯過世後,第一個全新的硬體產品:Apple Watch。

發表會前一天,美國舊金山市中心的芳草地會議中心,正面打上巨大的白色蘋果標誌,像一個裝著蘋果創新祕密的巨大包裝盒,從下午開始,美國CNN、CNBC等全國性頻道陸續進駐芳草地會議中心,即時報導蘋果的最新消息。而活動還沒正式開始,蘋果已經派出上百位保全與工作人員,嚴格把守會議中心,宛如大敵當前。

三月九日早上十點,數百位來自全球的媒體、貴賓,像Beats耳機創辦人艾歐文(Jimmy Iovine)、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走進會議中心,看看賈伯斯過世後,蘋果究竟能做出什麼樣的創新?

這些人都是受到庫克邀約,見證蘋果從賈伯斯時代,正式進入庫克時代。這一天開始,庫克準備三年半,比賈伯斯時代規模更大、更有野心的新計畫,將逐步推出。庫克要證明,沒有賈伯斯的蘋果,一樣有能力改變遊戲規則。

他,終結賈伯斯時代新產品不再以i命名 市值創下空前高峰專門報導科技新聞的CNET網路新聞在〈Tim Cook時代不再有i〉(There's no 'i' in Apple's Team Cook)一文中分析,從一九九八年以來,蘋果最重要的產品,都以i開頭命名,iPhone、iPad、iMac、iTunes都是如此;但從去年開始,蘋果產品不再出現i這個字母,新的支付系統叫Apple Pay、新的穿戴式裝置叫Apple Watch。因為i代表賈伯斯,Apple卻代表整個蘋果公司,蘋果手機拿掉了i,代表蘋果正式走出賈伯斯時代。

庫克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時證實,「Apple Watch是賈伯斯逝世後才研發的。」他說,「賈伯斯從未看過這款產品,」他低調表示,「賈伯斯的品味、想法,還留在蘋果。」暗示未來的產品創新,不再是賈伯斯的遺產。

從獲利成績看,庫克早已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王者,他的一個決定,就能改變全世界科技業的版圖;但是,他高度注重隱私,不像賈伯斯積極經營個人形象,就連科技業的高階主管,都直言不了解他;與賈伯斯的巨人形象相比,庫克更像是個模糊的影子。

但他的成績,令人難以忽視。他接手蘋果之後,蘋果每季獲利屢創新高,去年第四季,蘋果三個月內就賺進淨利一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六六一億元),營收和獲利都刷新庫克上任以來的紀錄。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蘋果市值達到六五二○億美元,不但能買下俄羅斯股市所有公司,多出來的錢還能給俄羅斯每個人買一台iPhone 6 Plus;今年二月十日,蘋果股價一二二.○二美元,市值更進一步突破七千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二兆元)。過去美國市值最高的龍頭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市值只有三千五百多億美元,僅蘋果的一半。

庫克接掌蘋果之後不一樣了,如果你在庫克接任當天,投資蘋果股票,到現在股價已上漲超過一倍,這是賈伯斯時代未曾有過的高峰。根據Strategy Analytics調查,去年第四季,全球手機產業,每賺十元,就有八.八元進了蘋果口袋,剩下的一.二元,才輪到三星、小米等其他對手爭搶。

「蘋果很厲害,三星的市占率被小米嚴重侵蝕,蘋果卻幾乎未受影響。」Bloomberg彭博主持人在節目中評論。去年iPhone 6發表,在中國的銷售量大增七成,過去iPhone被視為高階手機,出貨量都遠少於平均單價較低的三星、小米,但去年第四季開始,按手機銷售數量計算,iPhone的市占率首次在中國、美國都站上第一。此時的蘋果,有如一頭雄獅,其他競爭者,只能從獅子吃剩的肉屑找利潤。

他,不靠「老本」過活推出全新產品 打入電動車、物聯網、健康市場現在,庫克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最大的障礙,卻是他的前老闆賈伯斯。他接任以來,無論蘋果再怎麼賺錢,批評者總會說,庫克是靠著賈伯斯留下的「老本」才有今天,認為庫克既沒有賈伯斯的領導魅力,也沒有賈伯斯的設計天分,無法領導蘋果創新;庫克很會經營,卻不擅長創新,只能靠賈伯斯留下的iPhone、iPad賺錢。

有分析師認為,蘋果去年的財報顯示,蘋果七成營收來自iPhone,如果找不到新的成長動能,蘋果也可能像兩年前的三星,因為高階手機市占率下降,股價大跌。

面對外界批評,庫克準備了三年半,今年開始,庫克創造未來營收動能的創新藍圖,已經逐步浮現。去年九月,他接受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採訪時說,「我們現在很多研發中的產品,外界無人知道。」庫克十分得意,「連網路謠言都還沒有」,Apple Watch,就是出自其中的一個神祕實驗室。

庫克的野心,是要超越賈伯斯,透過服務,創造更大的影響力,他曾在接受CBS專訪時表示,蘋果正在研發iTV,「我看電視的時候,覺得自己用的是二、三十年前的科技。」他拿卡通《The Jetson》(傑森一家)的內容說,蘋果一旦發表新的電視平台,會讓你覺得像進入太空時代那樣令人驚豔。分析師休伯蒂(Katy Huberty)分析,一旦推出,電視將帶進八千億美元的產值;除此之外,電動車、物聯網、遠距健康服務,一個又一個的大計畫,正在蘋果內部祕密進行。

這次發表會,一開場,庫克展示許多賈伯斯也沒看過的蘋果產品,像可以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手機服務、能協助醫療研究的iPhone App,還有庫克最在意的新服務,如Apple Pay,他高調地說,「Apple Pay將永遠改變我們付款的方式,」他宣布,目前Apple Pay已和二千五百家銀行合作,還有七十萬個銷售點、四萬台自動販賣機可使用Apple Pay,以及改變使用者控制電器方式的Homekit,在車上提供服務的CarPlay,都是賈伯斯過世後研發的新服務。

他,擺平內憂外患沒個人魅力卻搞定難搞團隊 把對手三星打趴在地庫克和賈伯斯很多地方完全相反,賈伯斯靠經營個人魅力,驅動團隊為他工作,讓粉絲為他瘋狂;庫克卻極為低調,連多年同事都不清楚他的生活。

工作上,賈伯斯是夢想家,能把別人認為瘋狂的點子,變成革命性的產品;庫克則是經營供應鏈管理出身,是事事看數字決策的實用主義者。連生活細節都看得出個性差別,賈伯斯以挑剔出名,他住在當地知名的歷史建築裡,為了裝修房子的細節,與加州政府打了好幾年的官司,開的是賓士雙座跑車;庫克則是住在離賈伯斯家不遠、一棟不起眼的房子裡,雖然早就是億萬富豪,他的第一輛跑車,還是一輛二手的保時捷Cayenne。

《Tim Cook》一書分析,庫克接班,困難重重,剛接任時,內部員工擔心,「蘋果內部,沒有幾個人怕庫克」。過去賈伯斯靠個人魅力領導蘋果,換了庫克上台,蘋果會不會從此分崩離析?

蘋果內部的高階主管,對庫克也持觀望態度,賈伯斯生前,經常讓高階主管捉對廝殺,設計主管伊夫(Jonathan Ive)和程式部門主管福斯托(Scott Forstall),誰也不服誰,覬覦對方的地盤,取代賈伯斯領導這群天才,難上加難。

蘋果還有外患,賈伯斯過世後,三星推出外形和功能極類似iPhone的Galaxy手機,逼蘋果和三星進行全球專利戰爭;iPhone 5推出時,蘋果經營一度陷入低潮,團隊失誤使蘋果地圖出現嚴重問題,以致庫克必須出面道歉,市占率下滑,三星卻快速成長。iPhone 6推出時,庫克以其人之道,反制三星,推出與三星一樣走大尺寸手機路線的iPhone 6,三星面對蘋果和低價手機夾擊,銷量大幅下滑。

他,收人心穩地位把鎂光燈讓給團隊 旗下天才甘心為他賣命站上執行長大位之後,庫克的個人風格開始變得更加明顯,他不再總是西裝筆挺,甚至會偶爾不修邊幅,露出在健身房鍛鍊的肌肉;去年,他更主動揭露自己的同志身分。他發出的一個個訊號顯示,庫克要開始走向台前,他不再安於當賈伯斯的影子。

這次發表會的結尾,庫克不像賈伯斯一樣,總是在發表會最後說:「One more thing……」(還有一件事),然後再端出讓粉絲瘋狂的產品,讓鏡頭聚焦在自己身上。庫克請台下所有蘋果團隊起立,鏡頭特寫台下的蘋果員工,庫克自己則轉身走向幕後;Apple Watch的介紹影片,旁白是設計總監伊夫的聲音,這一刻,庫克把鎂光燈讓給了伊夫。讓出舞台,正是他能收攏人心,坐穩大位的關鍵。有了天才團隊力挺,現在開始,庫克主導研發的產品會愈來愈多。

發表會後,庫克開心和粉絲合照,也對《今周刊》採訪團隊微笑揮手,神色相當輕鬆。

這次發表會,是蘋果進入庫克時代的重要轉折點,他同樣有改變一切的野心,無論他能否成功,他的想法,都將撼動全球高科技產業的走向。

庫克PROFILE

出生:1960年

現職:蘋果執行長

經歷:1982 進入IBM 個人電腦部門1994 任Intelligent Electronics電腦銷售營運長1997 任Compaq副總裁1998 任蘋果資深副總裁

2011任蘋果執行長

學歷:杜克大學MBA、奧本大學工業工程學士身價:4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億元)婚姻狀態:2014年公布自己的同志身分地位排名:2014年《富比世》全球最有權力排行榜第25名庫克接手4年,蘋果市值翻1倍!

2008/04/11蘋果市值1293億2009/01/14庫克第二次代理執行長半年2011/01/17庫克第三次代理執行長2011/06/06賈伯斯最後一次發表新產品2011/08/24 庫克接任執行長市值3487億2012/09/13發表iPhone 5市值6549億2013/04/22蘋果地圖出問題市值掉至3742億2014/09/09發表iPhone 6 & Apple Pay 2015年03/10蘋果市值7373億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蘋果財報、Y chart iPhone賺走手機市場9成獲利——2014年第四季手機系統獲利比重Android11.3%

ISO8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23

這群人棄上市公司飯碗,組全台最會賺代耕隊 穿雨鞋、開賓士 他們種玉米年薪200萬

2015-12-07  TCW

台灣第十老村落,竟然有著全台最大的代耕團隊!

一群從都市回鄉的農二代,正在翻轉這個充滿玉米田農村的命運,他們放棄台新銀行、台塑、友達等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脫下西裝,從白領搖身一變,靠種田滾出財富。

一個北迴歸線旁的沒落老人村,竟誕生出全台最大的年輕代耕團隊。

嘉義縣義竹鄉中平村,戶籍人口只有五百多人,老人超過一半,在全台七千八百多個村里裡,是排名第十老的村落。這裡也是全台最大的玉米專區;十一月初冬,放眼望去,都是比人還高、綠油油的玉米田。

「這塊是我(種)的,那塊也是我(種)的。」嘉義中平村的「農二代」謝勝麒,人稱「阿麒」,今年三十八歲的他,開著市價三百萬元起跳的賓士三五○,標購得來的「9999」車牌格外耀眼。沿著一望無際的玉米田,他介紹自己的心血結晶。

台灣農夫,有三種身分,地主、佃農、代耕。以股市生態形容,地主就像股市金主,可自己投資股市,盈虧自負,也可將資金委託別人代操;佃農像代操業者,和金主談條件,也是盈虧自負;代耕像股市營業員,不負責盈虧,只收交易手續費。

阿麒父親是代耕業者,原本為一百多甲農地代耕(一甲等於〇.九七公頃,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面積),賺取微薄手續費;他自己則租下七十甲農地當佃農,兼幫父親做代耕,試圖用擴大規模來增加獲利。

農村,曾是他千方百計想逃離的地方,如今,卻成了實現他富農大夢的起點。

不止是他,鄰近鄉鎮多位三十多歲的農二代,近年陸續離開台塑、友達、華新麗華等台灣股票上市公司,回到家鄉,組成一個約三十人、全台耕種面積最大的代耕團隊,企圖用新的觀念與方法,讓農田滾出財富。

「一雙手,能握住的,只有一點點;一群人,就能做大,」阿麒說。

目前他們代耕的地區,從嘉義、雲林、台南、高雄,甚王屏東,都有他們的身影。

這群人代耕加上租地自營的面積,高達四千甲,面積比三個新竹科學園區還大。

扣掉租地等耕種成本,總年薪約七千多萬元,平均每人兩百萬元。縱使扣掉農機貸款,淨年收也超過一百五十萬元。團隊約有三分之一,是穿著雨鞋、開賓士的人。

被迫返鄉.「原以為死路一條」睜眼只有叔嬸輩,娶妻人選全是外勞七年前,民國六十六年次的阿麒是光鮮亮麗的上班族,擔任台新銀行台中分行汽車貸款業務員,「汽貸不受景氣影響,景氣好,買車要借錢,景氣不好,車子可以抵押借錢,」他說。曾有一個月一千萬元業績,年薪最多有一百八十萬元,最少也有五十萬、六十萬元。

銀行員的生涯,卻沒能持續太久。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媽媽電話:「爸爸口腔癌第四期(末期),你卡緊返來!」他趕回家,看到一向強勢霸氣的老爸,無力躺在床上,他心疼的流下淚來。

開完刀,爸爸命撿回來了,但,已經沒有辦法像過去一樣賣命耕種。

媽媽勸阿麒回家接手爸爸工作,「人客攏在,抹甘苦,抹夭著(台語:客人都還在,不會辛苦,也不會餓著)。」「回來,就是死路一條啊!這種生活,我從小看到大。」上一代的農夫過什麼樣的日子,他心知肚明,「他們的錢,都是省出來的,錢,不應該是省出來,是賺來的。」當初,就是因為不想走父親老路,才從農村跑到都市,尋找他想要的、賺比省更精彩的人生,沒想到,轉了一圈還是得回家。他是長子,責任躲不掉。

三十一歲的他回家了。「我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他回憶剛返鄉的情景,像機器人一樣,照著父母的方式生活,長輩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每天一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叔仔、嬸仔、伯仔、公仔,看不到一個年輕人。」單身的他,還成為村裡三姑六婆爭相作媒的對象。

「阿麒哪麥娶,就娶外勞啦!」(台語:阿麒要結婚,就娶外勞)長輩看到他,開口就是推薦哪位外勞看護工很不錯,搶著當媒人,「我,真的,快崩潰!」他說。

爸媽傳統的耕作方式,他不能接受。他數過,如果像父母一樣,用傳統的除草機在田裡除草,一年下來的腳程,剛好繞完台灣一圈。爸爸從事代耕三十年,就只有一台簡單的翻土機,其餘代耕需要的農機,像播種機、中耕機、收成機,一台都沒有。

砸錢租田.「不想像你們這樣」不顧父母反對,用名片跟老農打交道「我已經看到我的未來,就是你們這樣子!」他向爸媽抗議,不按父母訂出的時間表過活,開始往外跑,參加農委會的「小地主大佃農」計畫,還去農會上課,認識更多年輕農二代,也上網找到討論農機的部落格「火犁集團」,認識更多像他一樣,打算採購更多農機設備,擴大耕作面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他想要扭轉耕作模式,並不順利,第一個踢到的鐵板,就是自己的老爸。

他想辦法租下更多農地,但,卻遭到老爸反對,為了阻止他,老爸不准他用家裡的農機,甚至跑去罵地主,為什麼要幫兒子?「他是不相信我,不准我做,怕我賠錢。」父子關係劍拔弩張,老爸的不信任,反而讓他更想,放手一搏。

更大的衝突,還在後頭。

幾年後,阿麒沒娶長輩介縉的外勞,娶了鄰村的漂亮女孩。婚後,有一天,有輕微躁鬱症的爸爸突然脾氣發作,把媽媽、太太的雜物拿出來,要放火燒掉,媽媽攔阻爸爸,他爸爸竟拿出刀要砍她,懷孕的太太打電話求救,阿麒趕回家,看到拿刀的爸爸,怒火攻心,一把抓起瘦小的爸爸,丟了出去,結果,爸爸受了輕傷。

事後,父子冷戰兩年。阿麒自我反省:「他(爸爸)的脾氣就是這樣,不可能改變,我只能改變我自己。」他修正態度,不跟爸爸硬碰硬,直到兩個孫子出生,父子關係才慢慢好轉。現在,爸爸會幫他巡農田,看看玉米長得好不好。

在與父親爭執中,他也開始走出自己的路。除了照顧父親原本簽下的代耕工作,也開始說服老農把土地租給他。

但,老農心中始終有「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陰影,害怕農地出租出去,萬一政府一聲令下,土地就會變成耕種者所有。

「(老農)要把土地所有權狀、印章交出來,很難,得要有信任感才行,」義竹農會總幹事翁永寧說,要租到農地,需要耐心、也要做出成績。

「就跟做保險一樣啊,剛開始都從身邊認識的人做起。」阿麒印了名片,成為村裡最早有名片的農夫,這是先前當業務員拜訪客戶必備,在村裡卻前所末聞;名片,讓老農對他印象深刻。

剛開始,他試探的問村內老農,是否願意把農地交給他,但,大家看他沒經驗,不知道會做多久?會不會突然跑回都市?

沒人想理他。

兩、三年後,老農發現他是玩真的,田問管理做得不錯,開始有人因為年紀太大,下一代不願意接班,將地租給他。

善用電腦.「沒賺百萬不做農」農地、金流數位化,作物在小七上架除了村內,他把農地租賃範圍擴展到鄰近村落。有些老農額外要求很多,例如要留一小塊田種菜、要求田埂要重做。管理村外上地更難,比如有些地土質不好,收成不一定好。

對於這些「龜毛」長輩,他就先試作一期,一方面測試土壤狀況,另方面和地主先磨合,再決定是否承租。

被拒絕,他不太在意,因為「我可以等,三、五年後,他們就不一定有力氣再做啊!」農村高齡化,正是他擴張版圖的機會。目前,他在村外租下四十甲,也就是四十個足球場大。

他將手上農地按照地區,在電腦上建檔管理。上一代因缺乏現代工具,經營範圍無法跨出村外,小規模是宿命;新一代善用軟硬體,管理幅度就可大幅擴張。

金流管理也是他的強項。上一代農地租賃關係,都是口頭約定,現金給付,他經常看到爸爸跟地主爭吵,一個說沒收到租金,一個說已經付了,沒完沒了。

為避免糾紛,他說服往來老農全部改採匯款,留下憑證。有時,老農手頭緊向他預支租金,他會答應,但也是透過匯款借還,讓每筆金流,均留下紀錄。

他更用服務,讓老農依賴他。

政府針對休耕農地轉作有補助款,每次申請要跑鄉公所填資料,這對識字極少的老農很麻煩;但,對經常幫汽貸客戶填資料的阿麒卻很簡單,於是,他代老農們申請補助款,請他們另刻印章交給他保管,只要在家等錢匯入就可。

如今,他打開鐵櫃,裡面的印章盒裡放著一百多顆印章,農地範圍擴及嘉義、雲林,這是一百多個家庭的信任。甚至老農過世,下一代回來,不知道自家農地在哪,村人都會告知:「找阿麒就栽(知道)啦!」儼然成為農地資料庫。

更大的機會來了,三年前,他接獲來自上市公司興農旗下玉美研究公司的甜玉米契作訂單,加工後,會在全家、7-Eleven 上架。

他更要求興農,明年起要在包裝袋上,印上「義竹農會」、「中平社區」等字樣,打響家鄉的名號,他希望小小的村落,能夠發展出產業,不再沒落。

這筆契作單,是他幾年前認識了興農大股東第二代所促成的,於是,小村落有了第一筆價格穩定的甜玉米契作。

阿麒農田經營有了成績,隔壁鹿草鄉的返鄉青年也來取經,他不吝分享心得。但老爸卻念他,萬一別人知道了「秘訣」,來搶生意,怎么辦?阿麒卻不擔心:「工作不用怕人搶,因為,根本做不完。」「沒有賺(年收入) 一百萬元,不要做農!」短短幾年,阿麒一年的收入就超過爸爸生病前的一倍以上。未來,他計畫再拚十年,最少有二千萬、三千萬元的身價,就可以退休。

類似的故事,也在附近村落上演。

聯手出擊.二群人就能做大」有錢大家賺,串聯越多種田人賺越多翁育群,代耕團隊夥伴之一,義竹村人,民國六十七年次,遠東技術學院畢業,原本任職友達光電旗下子公司友達能源的工程部副理,負責廠房空調系統設計,兩年前,因爸爸中風,請辭回鄉務農。

「你回家幹麻?」「回家種田。」「不相信,哪有可能?」他提出辭呈時,長官、同事都不可置信。他在友達工作十多年,月薪十萬元,一年薪水加分紅,也有一百五十萬元;甚至,他回家後,以前往來的廠商,特地跑到鄉下看他,不相信他真的當了農夫。

他的爸爸本是代耕大戶,在友達上班時,每逢農忙,他都請假回家幫忙,對農機操作他不陌生。

懂英文的他,在網路上發現一個國際農機拍賣網站,要價千萬元的採收機,在拍賣網站只要三分之一的價格,只要更新鏈條、齒輪、皮帶,功能跟全新的沒兩樣。

二手農機壽命超過二十年,只要兩年半就可以回本,新農機要六年到七年,二手農機可讓自己更快累積財富。

他從德國、波蘭買下兩台二手採收機,它們已經加入代耕行列。他的網購妙招,也帶動同業購買二手農機的風氣。

翁育群也有自己的農耕計畫。他打算將工廠的管理經驗,帶進農村,他也想租地當大佃農,除了種單價高的甜玉米,也會在颱風季種溫室蔬果;不像上一代看到價格好就一窩蜂搶種,他要刻意避開生產旺季,價格才漂亮。

他想找年輕人一起合夥、投資、耕作,一起賺錢,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留在農村。

相較於上一代有錢自己賺,深怕外人分一杯羹,這批農二代則透過打群架,擴大經營版圖。

原在台塑任職的丁俊杰、在華新麗華的余正吉,也和阿麒、翁育群一樣,近幾年成為返鄉青年,成為代耕團隊的成員。這個二十、三十人團隊,在農忙時,他們互相支援農機,協助代耕。農閒時,有時會聚集在阿麒家,分享收成心得、農業政策動向等。他們也會串聯,跨村、跨鄉、跨縣去找同伴;知識,讓視野變廣,串聯,讓收入更豐。

台灣近年返鄉青年變多,但嘉義縣義竹鄉農會總幹事翁永寧分析,並非人人都能適應農村生活,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

許多年輕人奉父母之命,被迫返鄉,人回來了,心卻沒回來,一遇挫折就怨天尤人;有人卻是面對現實,積極突破現狀,成功機率就高。

原本,這批農二代不想當農家子弟,離家越遠越好,如今他們返鄉,找出自己的路,而垂垂老矣的村落,也在綠油油的農作物中,邁向新生。

撰文者 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