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豪搶買神華真相


2005-6-2  NM




本週四,全國最大的煤礦國企神華 能源將公開招股,集資二百八十億元。在國際煤價到頂的環境下,神華的前景,本應高處不勝寒。不過,李兆基、鄭裕彤、郭鶴年及榮智健等大孖沙卻一致看好神 華,各入股七億八千萬元。四叔、彤叔近年投資國企股屢有斬獲,自然食髓知味;而鮮有出手的郭鶴年及榮智健,則覬覦內蒙古資源,齊齊為開發大西北的商機打通 經脈。神華能源未上市,已懂得營造明星效應。除獲全球第二大的礦業集團Anglo American事先張揚入股近十二億元外,一眾香港富豪,如李兆基便私人科水七億八千萬元認購新股,禁售期為一年。近年幾乎逢國企必買的李兆基,去年底成立私人家族投資公司恒 基財經時,早已教精記者,說環顧全球股市,以國企股前途最好。當時他說:「全世界都在逼人民幣升值,但外人買不到人民幣,而不交收遠期合約的溢價太高,又 不能實物交收。國企股做的是人民幣生意,投資國企股,便能間接投資人民幣。」事實上他亦說到做到,恒基財經管理的逾五百億元資產中,近六成是股票投資,以 國企為主。四叔揀股,首選有國家做後台的,而神華能源便正合其心意。神華的母公司,神華集團的前身為內蒙古礦業部,十年前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故其管理層個個都是高幹,如現任董事長陳必亭。「陳必亭七九年已經是副局級幹部,未入神華前,是江蘇省副省長。」有出席上週四上市推介會的基金經理說,陳氏在港名氣不大,但與李兆基、鄭裕彤及榮智健等人素有交情。是次神華上市,陳氏邀請入股,自然人人俾面;四叔及彤哥更雙雙現身推介會,樂做人肉宣傳。

大 孖沙看好能源市場不過說到要拎出真金白銀,數口甚精的鄭裕彤,當然不會如盲頭烏蠅般胡亂投資。相反,他認真得派出大內總管魯連城往內地礦場考察,深入礦坑 了解煤礦運作,後者認為生意有得做,才放心落重注入股。而榮智健與神華更早是生意拍檔,去年初,榮太子旗下的中信泰富便和神華合作,成立北方聯合電力,大 搞西電東送,齊齊搵真銀。大西北的無限商機,就連大馬糖王郭鶴年也抵不住誘惑。四年前,還是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帶隊往西北考察時,郭鶴年已派出長子郭孔丞 前去取經;後又親自遠征去內蒙品嚐小肥羊,與當地政要打交道;更投資十八億元分別於包頭、呼和浩特和滿洲里,興建香格里拉酒店。郭鶴年千里迢迢的建酒店探 路,醉翁之意其實在西北的煤資源,而其誠意看來已打動中央。二月時,神華宣布與郭氏旗下的私人公司嘉里化工合組企業,生產聚乙烯、甲醇等煤化工產品。一分析員表示:「郭鶴年出資三十億元,係佢自己親自出馬視察,盤生意應該交俾次子郭孔演打理。」

招 股價昂貴大孖沙入股神華各懷其志,神華每手入場費低至四千六百多元又甚吸引,但散戶未必值得跟風買入。東泰證券聯席董事鄧聲興認為神華市值大,不如一般新 股容易於首日炒上,買入作中長線投資尚可,但以四、五釐借孖展認購則分分鐘賠本。誠然國內能源市場的確是肥肉一塊,神華於○二年才賺十六億元人民幣,去年 盈利已躍升至近九十億元人民幣,今年更將突破一百四十億元人民幣。若以最高招股價九點二五元計,預測市盈率為十二倍,同樣在港上市的兗州煤業(1171)的預測市盈率僅七倍多;神華其實相對甚貴。神華上市的業務看似多元化,包括煤炭、港口、鐵路運輸等,但實際八成經營溢利皆來自煤炭業務。換句話說,煤價高低直接主宰其生意興衰。神華去年內銷的煤價為每噸二百二十九元人民幣,出口則為每噸三百零五元人民幣;荷銀預期,神華今年煤炭平均售價應為三百二十元人民幣。

煤 價將跌但不要忘記眼前展現的,是煤業位處高峰的數字。今年國際原煤價格每噸逾五十二美元,但九六年亦曾低見每噸二十二美元;兗州煤業今日有十倍往績市盈 率,但也經歷過只得三倍的日子。那是九八年的時候,當年原油價格低至十二美元一桶,作為原油代替品的煤炭自然乏人問津,中央甚至要關閉兩萬多個小型鄉鎮煤 礦公司,以保國企。煤炭發電對環境污染嚴重,若非今日油價高企,煤股身價亦難以Ч升。現 時煤價水漲船高,各大煤礦都搏命購買機器增產,最終又會供應過多,使價格下跌。這樣的循環,周而復始。雖然陳必亭認為,內地煤炭市場仍求過於供,煤炭價格 會在高位維持約三至五年;但在宏觀調控的政策下,煤價能否持續高企成疑。事實上,自本年五月起,國家便調低了電煤出口增值退稅,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一減至百 分之八,已將令神華今年盈利減少百分之五,至一百三十五億元人民幣。另外,華潤電力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帥廷又預料,由於煤炭增產,煤價將於第四季開始回 落,明年供求可至平衡。而根據業內數據,國際原煤的長期平均價為每噸三十四美元,摩根士丹利預計煤價單於明年便會下調一成三,三至五年跌幅則為三成半。而 煤價每跌百分之一,神華盈利將減少百分之二。

負債高政策風險大當然身為國企,神華應有免死金牌,清盤、倒閉的風險較小。不過,內地煤業分散,又時有災難,中央現時的政策是鋤弱扶強,但對神華也有負面影響。譬如說,九八年,政府便逼公司接收了包頭礦務局等五間國企,其中三間瀕臨破產邊緣;一夜間神華由七千僱員,變成八萬人大企業。坊間說神華年輕,無一般國企的歷史包袱,並不可盡信。再者,據招股文件,神華於去年底總負債近六百一十億元人民幣,高出總資產值六成;其中一百四十六億元人民幣為短期債務,上市籌得的資金,三成半將用於還債。然而,在公司莫財的情況下,神華卻於今年三月派七十五億元人民幣特別花紅予母公司;明年又承諾多派四十六億元人民幣。對於其他股東,公司則無任何洹保證,非常大細超,投資前宜考慮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