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募十八年:基金運營新趨勢

1998年3月,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發起設立規模為 20億元的兩只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是為公募基金的起點。

經過十八年的跌宕起伏,公募基金逐漸走出草莽階段,進入專業化時代。隨著基金法規的完善、監管職責的明晰,基金行業的基礎制度搭建也快速進行。從產品審核制的每年幾十只產品到註冊制下的每年八百多只產品,產品數量增加的同時產品線也在不斷完善,對運營的要求更是不斷提升,可以說產品的創新也就是運營的創新。當前基金運營面臨多方面挑戰,與之相對應,基金管理公司也在籌謀應對之法,主要思路為運營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

三大挑戰

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這是我國基金業基礎制度頂層設計和整體安排的總綱領。此後,公募基金迎來快速發展期。

截至2016年11月13日,公募基金管理規模9.18萬億元,產品數量總計3569只。行業規模的爆發式增長,讓傳統基金運營的方式不得不做出改變。目前基金運營的挑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因規模擴張、速度加快帶來的風險敞口擴大;二是面對新產品、新技術進行不斷創新的挑戰;三是市場波動性放大時基金業快速應對的壓力。

“我司2003-2014年12年期間共發行公募基金43只,但2015年至今不足兩年期間就發行公募基金49只,超過前12年的發行總和,發行速度達到前12年的10倍左右。”招商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業務快速發展,估值組合數量呈現指數式增長。

“近年來基金管理行業日益發展成熟和壯大,資產管理規模發展迅速,基金產品數量爆發式增長,基金產品創新層出不窮,原有主要依賴人工操作的‘作坊式’運營模式在運營效率、風險控制上出現了瓶頸。”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也表示,如何為愈來愈複雜的基金產品提供運營支持成為基金運營部門面臨的一大挑戰。

比如傳統的基金會計工作流程,需要通過OA、傳真機、郵箱等方式,同時拿著打印好的相應單據才能完成一項業務,每位會計處理十幾筆交易就已經飽和。在賬戶核算時,各賬戶頭寸計算需要采用EXCEL模板加雙人複核的方式計算各賬戶頭寸,計算複雜費時費力。對此,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歐誌明認為,隨著基金行業產品數量增加和規模擴張,如果還是沿用既有的運營模式,勢必要求不斷配置人力財力來保證運營,而人員的線性增長一方面帶來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將後臺的風險敞口擴大化,這意味著資管行業智能化的運營升級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

除了傳統的規模增長帶來的運營改革需求,任何一個新的基金類型以及新投資標的推出,都需要運營制定與之匹配的清算交割、估值核算、系統測試、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的業務細則。這意味著,市場競爭對基金創新提出要求,基金運營就必須在中後臺迅速予以滿足。特別是近幾年電商銷售模式對於基金申贖效率帶來較大沖擊,也需要基金運營部門不斷優化和突破現有流程。

市場突發波動性也對基金行業的應急能力提出新要求。2015年7月,A股市場大幅震動,千股跌停,基金遭遇巨額贖回壓力。“7月7日晚七點,當時運營部仍燈火通明,在股市行情下行、大量股票停牌的情況下,部門專戶組與基金經理、風控部門緊急討論是否對專戶產品的停牌股票進行估值調整。以往只有公募基金涉及停牌股票估值調整,而對於非公募產品的停牌股票估值調整在業內少有先例。”廣發基金總經理助理竇剛表示,當時公司有7個專戶即將開放,如果產品持有的停牌股票仍然采用停牌價格估值,當期贖回的投資者將獲得額外收益,而剩余持有者利益將蒙受損失。為了保護持有人的利益,運營部迅速組織專戶組同事計算出停牌股票按現有停牌價估值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主動反饋給基金經理和風控部門,討論對專戶產品進行估值調整的必要性。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運營人員始終堅守資管行業“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承諾,面對壓力反應迅速,成為基金投資者利益的“守護者”。

三大趨勢

基金業發展的十八年,路途並不平坦。經過近二十年的持續立法監管、基礎設施搭建,制度的價值越來越體現出來。目前,公募基金正在從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角度,發揮制度和系統的作用,降低個人因素的影響。其中許多關鍵環節的機制設計背後,都對應著行業已經出現過的風險事件。

面對龐雜的業務,基金公司中後臺承受了較大的工作量壓力。“目前我司擁有上百只公募及專戶產品,如何利用技術手段讓業務人員在工作流程中降低差錯,一直是我們中後臺運營人員思考的問題。”廣發基金總經理助理竇剛表示,公司運營部提出搭建一個業務預警平臺的需求,信息技術部便搭建了業務監督和預警系統。

業務監督和預警系統主要的創新在於風控規則由系統來執行,杜絕人工檢查的疏漏,清晰、實時把控工作質量和風控措施的落實;後臺實時監控,準確對業務的執行情況進行實時預警;查看界面一目了然,紅燈異常,綠燈正常,根據問題的解決狀況逐級向上自動匯報。

“運營部等業務實踐部門提出需求,信息技術部實踐了各種自動化腳本語言,並自主開發了廣發機器人。”竇剛表示,廣發機器人替代了投資系統、直銷系統、估值系統的大部分人工操作,在投資系統方面重點實現了開閉市的自動化;在直銷業務方面重點實現了清算流程的自動化;在估值方面重點實現了晚間凈值信息披露方面的自動化。

“未來基金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是,在保障運營風險前提下,實現運營效率的持續提高,以及支持運營創新。”江向陽認為,傳統的人工操作方式在產品數量大爆發下只能通過“人海戰術”完成大量的業務處理,最終結果只能是陷入“人越來越多、下班越來越晚,風險越來越多”的泥淖,必須將可標準化作業的重複操作,全部以自動化手段實現。

為此,博時基金推動“智能化運營”,開發了“IROBOT機器人”、“基金運營管理平臺”、“投資分析系統”、“基金日歷”等項目。江向陽介紹,智能化運營推進的思路是對大量的運營業務進行“自下而上”業務整合,首先識別運營業務模塊中日常手工重複操作的業務及流程,識別後需要進行業務的標準化改造,使得該業務模塊適合自動化執行,之後搭建該模塊的自動化作業。

招商基金也在推行TA自動化清算、FA自動化估值、直銷資金自動化匹配、自動化測試,希望通過自動化運作,降低人工操作風險、提升後臺人員的作業效率。目前,招商基金還在“智慧化”角度嘗試創新,與銀行合作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實現代銷T+0快速贖回實時到賬、前置份額確認等。

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再到貨幣基金,從保本基金到分級基金再到大數據基金,從LOF到ETF再到FOF,公募基金發展十八年來,運作難度、估值精度和時效要求不斷上升,而基金運營也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產業革命”,越來越多的“黑科技”不斷拓展著基金運作的邊界,也為未來創造了無限的空間。運營創新的目標是“解放”運營人,讓運營變得“簡單”。未來,運營將是資產管理公司最核心的競爭能力之一,這一路徑將越來越清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