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群聯老董綁緊東芝的「貴人學」

2013-06-10  TCW
 
 

 

身處在一個關鍵零組件每年供需變動,比夏天的西北雨更急、更猛的環境裡,更能考驗一個企業的核心能耐。

今年春天的台股,最令人意外的,是記憶體相關族群中,不少連年虧損的公司,都意外交出轉虧為盈的成績。

去年底,因為歐美景氣的高度不確定,加上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廠商減產,短短三個月價格就暴漲二至三成,使得下游各家廠商對今年第一季的需求都保守看待。國內記憶體產業每股獲利王——群聯電子也不例外,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坦言,去年底給上游供應商東芝(Toshiba)的預估訂單量,「少得可憐」。

沒想到今年第一季,歐美經濟回穩,智慧型手機需求大增,比去年同期還增加四成。丕變的情勢讓群聯措手不及,訂單湧入,但快閃記憶體的貨源卻遠遠不足。這時,考驗潘健成能耐的時刻到了。

情急之下,他飛了趟日本,拜訪了東芝行銷、業務等部長,雖然他當場沒得到肯定供貨的答案,然而,當潘健成回到台灣,東芝給群聯的「救命」產品卻還是一批批的到了。東芝「硬擠」出來、交給群聯的貨量,足足是群聯最初下單量的五倍之多。

東芝的義氣相挺,讓群聯在今年第一季交出了史上第三高的單季獲利,每股稅後純益四.一五元。

這樣的故事,在過去十年已多次上演。記憶體上下游公司相互結盟不是新鮮事,東芝是全球第二大快閃記憶體供應商,市占率只略遜於韓國三星(Samsung),依附旗下的不只有群聯,但與群聯的關係卻最是緊密。

一個小故事,看潘健成如何抓住東芝。

熱血幫東芝背債》連累股價從六百變三十六

五月五日馬來西亞國會大選落幕,執政黨「國民陣線執政聯盟」贏得勝利,延續已長達五十六年的一黨獨大,雖然不少馬來西亞人之前一直希望「五月五,換政府」,但真正敢出來挺在野黨的企業人士,卻只有兩位,潘健成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滿腔熱血,要求公平、看不慣,才不計代價的去站台,」潘健成說。他在台灣念大學、創業成功,三十三歲就讓群聯當上IC設計股王,家人還住在馬來西亞。先前另一位替在野黨站台的企業人士,被執政黨以各種名義查稅,「總部幾乎被國稅局包圍了,」潘健成苦笑打趣說。

路見不平、甘冒風險,潘健成十三年來就是拿這種精神對待東芝,才換得東芝的全心信任與奧援。

群聯一年每股稅後純益十五元是常有的事,但二○○八年卻僅有四.四五元,因當年快閃記憶體急跌時,群聯甘願賠上數千萬美元、替東芝分攤跌價損失,連累自己的股價從六百多元狂瀉到三十六元,差點拖垮公司財務。「很大一個窟窿,」潘健成心有餘悸的說。

但能讓東芝屢次優先供貨,可不只是群聯的「義氣」而已。

集邦科技分析師陳玠瑋認為,群聯對東芝有兩層意義,一是群聯生產成品,如隨身碟、記憶卡,因此是東芝快閃記憶體的出海口;二是群聯也開發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在東芝產品開發初期,群聯就介入協助調校產品效能,加快上市時間。

群聯同時跨足兩個領域的模式,等於兼具控制晶片業者慧榮與記憶體模組威剛、創見的角色,在台灣只有群聯採行這種跨界策略。陳玠瑋分析,比起群聯,記憶體模組只能做上游業者的出海口,控制晶片業者只能做為開發夥伴,都只有一重意義。

「東芝會挺我們,當然群聯對它是有價值的。」潘健成註解。他強調,「要做記憶體生意,第一你要理性看清產業循環;第二你不僅要交朋友,還要『交對朋友』。」

為了拉近與母廠的關係,威剛、創見都先後聘請前三星主管擔任要職,希望穩固三星貨源、爭取新品合作開發的機會,不過這些韓國主管最後多以離職收場;威剛近五年每股稅後純益也如雲霄飛車般,不是大虧一個股本、就是大賺一個股本,不若群聯穩定。

痛恨三星沒信用》從此列入拒絕往來戶

在潘健成眼中,韓國三星絕對不是個好朋友。群聯曾與三星合作,同樣在快閃記憶體急跌時,賠錢力挺三星,獲得三星「日後賠償你」的口頭允諾;但當景氣大好、貨源不足時,三星卻以部門主管換人、允諾無效,總公司政策不允許等理由推託,不願意在交貨量、出貨價格上回饋給群聯。

幾次下來,氣不過的潘健成乾脆下令,將三星列為拒絕往來戶,而且群聯不管是員工家裡用的、還是上班辦公室用的,通通不准用三星產品。

占了隨身碟成本八、九成的快閃記憶體,單位價格一年跌四成是常有的事情,客戶從下單到交貨,更只有短短的七天,如果市場訊息掌握失準,一來一往可能就是大虧。

現在的記憶體,在潘健成眼中已經跟種高麗菜沒兩樣。「颱風天之後大漲,拚命種,大收之後就大跌,不收(穫)、再大漲,不是都在循環嗎?」潘健成解釋,現在因為資訊流通,循環加速,群聯與東芝之間的關係越緊密,越能掌握低買高賣的時機。

潘健成認為,快閃記憶體因手機、平板電腦出貨暢旺,十一月前仍是多頭走勢,但上游產能陸續開出,下一波景氣低點明年第四季可能就會來臨。無論後市如何波動,群聯與東芝互為貴人,「貴人不是平白無故掉下來,是你要會做人,不要太會算、太自私。」

【延伸閱讀】群聯EPS有3年超過14元—近5年營收與EPS表現

2013年首季EPS幾乎追平2008年全年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14

東芝:退出彩電生產業務尚無最終決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417.html

東芝:退出彩電生產業務尚無最終決定

一財網 王珍 2015-12-11 17:09:00

對於近日東芝將退出彩電生產業務及白色家電業務將裁員的傳聞,東芝日本總部12月10日回應稱,這些傳聞並非東芝官方消息,目前東芝沒有做出相關的任何最終決定。

對於近日東芝將退出彩電生產業務及白色家電業務將裁員的傳聞,東芝日本總部12月10日回應稱,這些傳聞並非東芝官方消息,目前東芝沒有做出相關的任何最終決定。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東芝初步決定全面退出電視機生產業務。今後將出售海外工廠,並考慮退出日本國內的電視銷售業務。東芝擬將“REGZA”的彩電品牌提供給其他公司使用。除電視外,東芝還將對陷入低迷的電腦和冰箱等白色家電業務裁員數百人,加緊改善收益狀況。

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廣宣部相關人士12月11日在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書面回複中表示:“我們最近也註意到了有部分日本媒體報道說東芝要與夏普合並白電業務、出售工廠等消息,並且也被中國部分媒體翻譯轉載了。不過這些並非東芝發出的信息和聲明。”

“作為一家全球性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需要不斷根據社會需要調整自身業務結構和比重,在決定調整業務結構、提高公司運營效率時候,會整體考慮各種可行的方案,但現階段並沒有任何具體形式的合作意向。有關東芝家電業務的結構調整方案,一旦有確定的消息,我們會第一時間向外界公開信息。”上述東芝(中國)相關人士表示。

東芝日本總部12月10日在官網上,也用英文和日文做了回應,大意是:有幾家媒體於12月10日刊登文章報道稱,東芝將出售在印尼的彩電工廠並收縮彩電制造業務;它們還說東芝將精簡電視、電腦和白色家電的組織架構。東芝沒有發布任何這樣的消息。

這份回應還說,東芝改善組織架構來面對運營挑戰,所有可能的措施都在考慮中,沒有限制。對包括彩電業務在內的家電業務的改善措施,不排除與其它公司合作來提升效益。但是,東芝至今沒有做出任何最終決定,也沒有簽署任何相關的合約。一旦做出決定,東芝會適時公布家電業務結構調整的消息。

今年,東芝因財務造假醜聞而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讓虧損的家電業務(包括彩電業務)盡快“止血”是其中的重要對策之一。今年,創維參股了東芝在中國深圳、佛山南海的兩個家電工廠,並獲得東芝在中國的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的銷售權。可以預測,未來東芝家電板塊的重組還將有進一步的動作。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05

優等生崩壞 福斯與東芝

2015-12-21  TWM

成立近七十年的福斯汽車,九月因柴油車廢氣排放數據灌水,被美國環保局抓包,股價兩天內跌掉近三分之一。

不少國家開始調查福斯,各國政府可能祭出懲處及求償,賠償責任可能高達四○○億歐元。

在亞洲,擁有一四○年悠久歷史的日本最大半導體公司東芝,也因在六年內虛報獲利高達十二億美元,聲譽受到重創。事實上,這種假帳醜聞每隔幾年就有,甚至讓日本企業老闆下台或被判刑。

在歐洲,德國是嚴謹工業的龍頭;在亞洲,日本是講究誠信的模範生,但兩大產業龍頭先後造假,讓全球消費者和投資人對德、日企業管理打上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76

東芝年虧兩千億 竟因技術太強 它賣掉百年家電祖產,餵養兩個主力事業

2016-03-28  TCW

它賣掉百年家電祖產,餵養兩個主力

日本第一台電冰箱出自它,如今年度虧損創史上新高,它曾有機會甩掉虧錢部門,但高成本研發技術,讓它放不下。

繼夏普之後,日本家電大廠東芝(Toshiba),也要賣給外國人。該公司日前宣布旗下家電部門,將賣給中國美的集團。曾製造出日本第一台洗衣機、微波爐、電冰箱的東芝,如今卻「去家電化」,反映出該公司「技術導向」策略的困境。

東芝賣掉有光榮歷史的家電部門,主因是虧損不堪負荷。至今年三月底為止,東芝年度虧損將達七千一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零八十四億元),創該公司一百四十二年歷史以來新高。為求止血,東芝除賣掉虧損的家電部門,未來一年還將在全球裁員三萬四千人,並停止招募新員工。

縮編部門,壓寶半導體核電

和專精特定領域的對手如日立、索尼(sony)等相比,東芝堪稱無所不做:家電、半導體、核電廠、個人電腦、醫療設備,只是這些業務擭利者寥寥。除出售家電部門,東芝還計畫將虧損的個人電腦部門,與富上通、案尼獨立出來的VAIO合併。日前它也宣布將醫療設備部門賣給另一家日廠佳能(Canon)。

在剝離各業務後,東芝將留下半導體、核電部門。半導體方面,NAND快閃記憶體(編按:用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是東芝業務的少數亮點。快閃記憶體最早就是由東芝發明的,根據調查機構IHS數據,如今它在該產品市占率全球第二,和SanDisk並列蘋果兩大記憶體供應商。

至於核電,自福島核電廠事故後,日本國內新建核電廠的需求停帶,東芝於是把目標放在海外的英國。目前英國十六個核反應爐,有十五個會在未來八年陸續退役,而該國也將在一〇二五年關閉所有火力電廠,興建新恢電廠勢在必行。二〇〇六年東芝購併美國核電商西屋(Westinghouse),二〇一四年初收購英國核電公司NuGen六成股權,這些都將成為東芝對海外輸出核電的跳板。

但東芝壓寶半導體與核電部門,日後都須大量固定投資。東芝日前宣布未來兩年將投入八千六百億日員,建設下一代NAND快閃記憶體工廠。此外它當初花約新台幣一千三百六十九億元購併西屋,收購英國NuGen也花超過新台幣四十七億元,若要維持競爭優勢,未來仍要繼續砸錢。

舉債投資,債券淪垃圾級這些投資要靠舉債因應。不過去年底兩大信評機構標普(S&P)、穆迪(Moody's),都將東芝的企業債券下調成垃圾等級。穆迪並稱東芝「債務在未來長時間內將居高不下,」「即使重整後,東芝各部門獲利仍步調緩慢。」於是東芝賣掉家電等祖產,以獲得資金來挹注半導體與核電。

不過東芝「砍掉重練」的速度仍是慢了。同樣是日本家電大廠的日立,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時,它出現近八千億日圓的鉅額虧損,隔年日立宣布退出電漿顯示器,一〇二年放棄有五十五年歷史的電視製造業務。如今日立將重心放在企業對企業(B2B),它亦是目前日企對英國輸出核電的先驅:透過收購英國核電公司「地平線」(Horizon),日立將在英國興建四個反應爐,總投資顥三兆日圓。日立轉型初見效,連LC都有意要做「韓國的日立」,效法它進入企業零件市場。

至於東芝,不管是二〇〇〇年科技泡沫破滅,或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機,它也曾有機會甩掉虧損部門。不過當時公司內部反對,加上日圓眨值有利出口,虧損業務被保留下來。東芝現任社長室町正志說「若當初早點因應,如今也不會有這麼大損失。」

保留虧損業務日後還帶來另一惡果,那就是做假帳。去年七月,調查顯示東芝連續七年虛報利潤共超過新台幣六百五十二億元,事後調查機關報告稱,東芝員工「採取不當的記帳方武,例如延後揭露虧損,或將某些成本計入未來幾年的帳目中。」

東芝之所以轉型失時,和其技術導向的策略有關,例子之一就是東芝的HD-DVD技術。當年它和索尼的藍光(Blu-Ray),競爭下一代影音儲存技術。如今藍光全面勝利,東芝則宣布今年三月底後,停止為消費者維修HD-DVD機器,正武宣告該部門死亡,總計此技術前後至少撐了八年。

專利滿手,綜合實力卻輸人

對企業而言,投入越多資源的技街,棄守成本也越高.《財星》(Fortune)去年公布專利排行,東芝五年來獲得超過一千六百項專利,全球排名高居第六。這些專利既是資產,也是轉型的成本。中國美的集團,專利排行榜上無名,卻能購併專利名列前茅的東芝,這種現象特別值得省思。

企業即使掌握獨家技術,也不能阻止外圍對手競爭,中國家電廠商崛起,逐漸淘汰技術領先的東芝等日企,就是最明顯例子。因為市場競爭不是只取決於技術,而是決定於企業的綜合實力。單有技術而其他付之闕如,最後結果就是自己技術被他人所用——美的集團表示購併東芝,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東芝的技術。」這就是東芝賣掉家電部門帶來的啟示。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45

夏普、東芝「上班族社長」衰敗啟示: 跟家族企業學永續經營

2016-04-04  TCW

日本人對家族企業的觀慼,負面多於正面,但一家汽車零件大廠、一家和葉子店、一份報告,證明現在日企出現的腐壞現象,可從家族企業學解方。

在日本,家族企業給人的印象,不是封建管理就是豪門內鬥,負面傳聞居多;但在歐美,其經常是受肯定的對象,也常成為學術研究對象。

事實上,家族企業的經營績效並不亞於非家族企業,他們追隨歷代傳人的精神,勇於冒險、堅守家業;反觀有些被欽點為接班人的「上班族社長」,不僅要顧及前任社長臉色,也不敢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結果帶領企業走向衰敗之路,像東芝、夏普等世界知名品牌大廠,都面臨經營危機。

如果問企業該怎麼做,才能「永續經營」?也許可以向家族企業取經。

全球汽車連接線龍頭

蓋員工托兒所,比擴廠優先

二月下旬,位於靜岡縣裾野市的某托兒所,下午三點正值家長接小孩時間,好不熱鬧。該地區是汽車零件大廠矢崎總業的大本營「Y-City」,占地面積相當於五個東京巨蛋,設有全球總部大樓、廠房、員工餐廳、宿舍、體育館、游泳池和購物中心等。托兒所只是這個廣大腹地的一角,由矢崎總業直接經營,目前四十七位幼童,全都是矢崎總業員工的子女。

托兒所學費每月只要七千三百五十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一百元),員工宿舍租金只要薪資的五%,大約數萬日圓;停車場不用錢,員工餐廳裡三餐費用只要五百二十五日圓(約合新台幣一百五十元),在在都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員工福利。

但是,矢崎總業可不是一家不重視獲利的企業,它的主力產品是汽車專用的連接線,是經常和美國德爾福公司(Delphi)搶世界龍頭寶座的跨國企業。雖然未掛牌上市不必公告獲利,但根據二〇一五年六月結算的合併財報顯示,集團營收比前一年成長六.八%,達一兆六千六百二十三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千八百五十億元),四年來營收規模成長逾五成。

它還在全球享有優良家族企業美名,是唯一入選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家族企業獎的日本企業。不只追求獲利,從其他價值(非財務面)著手,反而提升了競爭力。

員工子女想進公司都錄用

堅持與員工及其家人成為一體,建立「家族經營」基礎,是矢崎總業創辦人矢崎貞美的理念,一九七四年父親驟逝後臨危受命的第二代矢崎裕彥,雖然已於二〇〇二年交棒給弟弟矢崎信二,面對暌違八年的媒體採訪,依然不忘讚嘆「創業社長實在太偉大了。」

他說:「生產連接線需要大量人力,如果不能替末端生產線的人員設想,就無法生產出好產品。正因為把員工擺在第一位,才有今天的矢崎總業。」

他回想自己當廠長時,曾接到父親盛怒的電話:「托兒所怎麼還沒蓋好?工廠建設往後延沒關係,托兒所先蓋!」因為當年托兒所不多,所以該公司幾乎在各地工廠都設有托兒所;此外,各廠也規畫了宿舍,全日本約兩萬名員工中,有四分之一正享受這項福利。

不止照顧員工,連員工家人都一起照顧,矢崎總業每年針對十四歲以上的員工子女,舉辦海外工廠「夏令營」,累計已超過四千六百人次參加。只要員工子女想進公司上班,矢崎裕彥曾交代人事主管:「全部錄用。」員工一家三代在同公司上班的景象,在這裡不算少見。

這樣的家族主義,不但確保其公司戰力,更成了國際化的競爭力。

矢崎總業據點遍及全球四十五國,有四百七十六座廠房,是龐大的跨國企業。多達二十八萬名的員工中,有九成以上在海外。這全都靠日本員工勇敢飛向海外,深入各國窮鄉僻壤所促成,如果沒有他們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就沒有今天高達二十八萬人的大家庭。

例如在中國工廠,為了來自內地的年輕女員工,特別規畫了宿舍、舍監、各地家鄉料理,以及網咖等福利。也還好有這樣的用心,當二〇一〇年中國爆發嚴重勞資紛爭時,矢崎總業雖然也有某工廠發生罷工事件,卻一天就平息,對比其他日系企業的罷工行動,有的甚至延燒了數週。

當記者問到,把員工當家人一般的家族企業經營成本,長遠來看,應該早晚會化作業績連本帶利的回收吧?矢崎裕彥卻回答:「不能想要有所回報才去做,一定要真心付出,對方才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五百年和葉子店

培育職人,待遇更勝主管職

雖然家族企業重視員工,但員工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為社長」,該懷抱怎樣的願景到這樣的企業上班呢?東京著名的和葉子店虎屋,也許能提供解答。

虎屋的創業故事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從日本室町時代的後期開始(約西元十六世紀),經過了五個世紀,在黑川家的經營下傳到了目前第十七代黑川光博的手上,他說:「光靠好吃不可能持續經營到現在,我們所擁有的是重視人才的長遠歷史。並非人人想當社長、部長或課長,有人只喜歡做和菓子,虎屋就是受到這些人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不一定要晉升到管理職務,一直待在專業的製作職人崗位上,也可以擁有很好的待遇,這是虎屋從一九七六年就引進的職能制度,只要獲得肯定,「待遇甚至遠比部長還好,」黑川光博說。

在虎屋無論男女、學歷,全體員工的薪資制度採均一標準,曾經任職於銀行業,一九六九年才進入虎屋工作的黑川光博驕傲的說:「當日本實施男女雇用機會平等法時,我們內部根本沒有什麼制度需要修改。」

二〇〇六年從學校畢業後就進入虎屋工作的本田順子,回想起當時:「只有虎屋願意雇用毫無經驗的大學畢業生。」

她如願進入製作部門,從頭開始學習做和菓子,如今已兩度遠赴巴黎分店實習過數個月,也曾多次與和菓子名人在日本東北地區參加餡料製作活動。她說:「因為有虎屋這樣的招牌,才能獲得許多難得的經驗。這是一個能讓你實現夢想的地方。」

每個人能自我實現,就能擁有活躍的舞台,而這些總有一天會回饋到虎屋本身。這樣的信念讓黑川總是心繫著員工。

(Nikkei Business(C)2016 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從歐美到日本,家族企業績效騰出

家族企業在獲利方面,經常比非家族企業還要出色,去年底即有個相關調查報告出爐。

由日本經濟大學準教授落合康裕等人所主導的研究調查顯示,家族企業的自有資金比率平均值為五三.七%(五年平均),比非家族企業還要高出十個百分點,表示經營相對穩定。

另外,用來評估經營資源利用效率的資產報酬率(ROA)指標,家族企業五年平均值是五.九%,也比非家族企業的五.一%來得高。

負責監督此研究的日本經濟大學經營學部長後藤俊夫表未:「雖然在歐美,早有調查顯示,家族企業的各項經營指標大多比非家族企業突出,但現在日本終於也有自己的研究數據,證明這趨勢也在日本發酵了。」 (譯。張鳳》

譯.張鳳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583

創維楊東文首談東芝被收購:即使索賠也不會猛宰一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153.html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6月16日在創維2015財年業績解讀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首次就美的東芝收購案對創維與東芝白電合作的影響,做出公開回應。他說,創維多元化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受美的東芝收購案的影響不大。他還表示,即使是毀約索賠,創維也不會“猛宰一刀”。

彩電巨頭創維去年主業逆勢增長,多元化繼續擴張,除了國內分拆上市的機頂盒業務,白電是擴張的重點。去年,創維不只參股了東芝在中國的兩家白電工廠,還獲得了東芝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在中國的品牌授權。不料,今年年初,美的簽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使創維與東芝在中國的白電合作陡生變數。

楊東文坦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到2015年,創維圍繞顯示技術進行多元化發展的布局基本上已經完成。創維2015財年賣了大約230萬臺冰箱、洗衣機,白電國內銷售收入已增長至21.6億港元,毛利率提升至27.6%,同比增加7.3個百分點。

他接著說,在經營型增長之外,創維白電還在走資本性增長的道路。去年,創維與東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維獲得東芝在中國市場的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品牌的十年使用權;創維還在東芝中國的兩家工廠,包括南海的冰箱、洗衣機工廠,以及深圳的吸塵器工廠,分別參股5%。雙方在戰略協議里約定,創維先參股5%,最後將對這兩家工廠全面收購。

不過,今年美的簽約收購了東芝整個白色家電業務,目前尚未完成交割。楊東文淡定地說,“第一,不用擔心,它完成交割之前,東芝一定會跟我們協商好前期遺留問題的處理方法,雙方都是大企業、上市公司,沒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

“第二,我們白電盡管沒有完成這項並購,但是也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楊東文接著說,中國的市場很大,冰箱一年國內零售量約4000萬臺,洗衣機一年國內零售量也有3000萬臺。盡管創維是後來者,但是先集中資源和精力把工廠、供應鏈、產品、渠道等核心競爭力做好,自然會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今後,創維白電也會繼續尋找資本性增長的機會,如果沒有並購機會,通過經營性增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楊東文舉例說,像冰箱,今年風冷冰箱的滲透率一下子達到60%-70%,加上智能化,渠道也從經銷變為分銷,就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未來創維與東芝將采取什麽解決方式,創維會索賠嗎?對此,楊東文表示,“這是很合理的一個要求。因為合同里面有約定,具體內容不方便公開,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結果。美的是我們尊敬的一家國內著名企業;東芝原來想賣一部分(白電業務),後來又想全部賣掉,這也能理解。不用太多擔心,日資企業非常守信用,我們也非常守信用。目前,我們主要跟東芝交涉。即使毀約索賠,我們也不可能猛宰一刀。”

除了冰箱、洗衣機,創維去年9月還正式推出空調產品。目前,國內家用空調市場已呈現格力、美的寡頭競爭的格局,創維為什麽要染指這片紅海?楊東文解釋說,一是創維想做整體的智能家庭;二是空調市場很大,創維利用現有的品牌、渠道資源,只要把產品、服務做好,總能在空調業找到自己的空間,上個月創維空調的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

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透露,為實現今年1700萬臺彩電銷量的目標,並支持白電業務發展,創維今年將在國內農村市場開設2000家全品類的專賣店,使全品類專賣店的總數增至2500家,覆蓋彩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產品。而剛上任的創維空調公司董事長李小放則表示,除了國內市場,創維空調還將銷售網絡延伸到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談及整體智能家居業務,楊東文說,創維已成立了智能家庭發展部,推動創維產品實現智能化、標準化;還提供內容推送、線上線下交流等服務;並通過“指尖遙控”的APP應用軟件,發展創維品牌以外的用戶,現已有400多萬用戶,如用戶在APP上下訂單,創維的維修人員就可以到用戶家里進行家電的維修、保養服務。雖然智能家居的標準目前仍處於混戰階段,但楊東文相信,未來通過市場競爭,會逐步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19

美的514億日元收購東芝家電八成股權完成交割

備受矚目的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一事,雙方已於6月30日完成資產交割,最終交易額為514億日元(約5億美元)。預計這將對美的2016年下半年的業績產生正面影響。

今年3月,美的與東芝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以約514億日元(約5億美元)收購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東芝保留19.9%的股權;同時,美的將獲得40年的東芝品牌全球授權及超過5千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

據美的公告,至6月30日的“交割日”,美的已獲得了本次交易所有相關的必要審批,包括日本反壟斷監管機構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的審批,以及國家發改委的備案。

此外,按照股權轉讓等相關協議,股權交割條件已滿足,本次交易的全部價款已由美的向東芝及其關聯公司支付完畢,總額約為514億日元(約5億美元)。雙方完成了股權轉讓交割手續,美的通過下屬香港控股公司美的國際控股有限公司(Mide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mpany Limited)持有“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

本次交易價款總額是在基礎交易對價537億日元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後的金額。

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30日表示,“今天標誌著東芝與美的之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交易的完成將惠及我們的客戶、員工、供應商及合作夥伴。我們期待利用雙方在資源與優勢上的互補性,來全面實現潛在的合作機遇。我們對東芝的品牌、技術、市場營銷和人員的持續投資充滿信心;我們對產品質量的堅定承諾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客戶,並且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東芝品牌在家電市場將一如既往,以品質贏得口碑、以服務贏得信賴、以創新贏得市場。”

作為日本電子巨頭,東芝的品牌在東南亞一直有較強的影響力。而國際化已成為美的重點戰略之一,此次完成對東芝家電業務的收購,將有助於加快美的在海外的業務從OEM(代工)向OBM(自主品牌)轉型。東芝的技術優勢與美的的制造、成本優勢結合之後,通過美的、東芝雙品牌的聯手開拓,將使美的在東南亞及至全球家電市場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49

東芝白色家電擬在美的旗下於2017年實現扭虧

已被納入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公司“東芝LIFE STYLE”8日宣布,將與美的攜手削減生產成本,力爭在2017年度扭虧為盈。日本國內目前只銷售東芝品牌的家電,但今後也將研發參考美的產品的新商品。

東芝希望與美的共享零部件采購資源,以此來降低成本;還將充分利用美的的海外網點,拓展此前未能展開業務的歐美及印度市場。

今年5月份,日本東芝公布2015/16財年業績顯示,東芝家電業務(Life Style)部門仍然深陷巨虧,錄得營業虧損15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0億元)。6月30日下午,美的集團發布公告對外宣布,對東芝白電業務股權收購交易已經完成,80.1%股權的最終交易價格為51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3億元)。東芝家電業務子公司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正式成為美的集團控股子公司。

美的今後40年將繼續使用東芝品牌。日本國內銷售工作將由東芝LIFE STYLE負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183

東芝考慮就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提列大筆虧損 股價遭重挫

12月27日消息,據路透報道,東芝周二稱,考慮就去年旗下西屋(Westinghouse)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提列數千億日圓的商譽減值損失。消息發布後東芝股價一度暴跌16%。繼去年爆出13億美元會計醜聞之後,這項虧損將給予東芝又一記沈重打擊。

東芝表示,將在周二董事會就此事召開會議同時做出必要的事項宣布。據悉,這筆潛在虧損與西屋去年12月以2.29億美元收購Chicago Bridge & Iron(CB&I)的核工程業務有關。

在該項收購交易完成後,CB&I就該交易中的營運資本計算方法控告西屋。此外,雙方對於應由哪一方承擔美國兩座核電項目延誤超支的相關潛在債務也在展開訴訟。

此前東芝預估2016年全年凈利約1,450億日圓。然而東芝先前爆出會計醜聞之後,資本基礎已因一連串重組措施而被削弱。

截至9月底,東芝的股東權益為3,630億日圓,股東權益比率約為7.5%。如果公司被迫提列大幅虧損,那麽股東權益比率可能降至接近零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02

屋漏偏逢連夜雨 東芝懇請債權人不要提早收回貸款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東芝今日會見了公司債權人,希望他們不要利用貸款協議中規定的條款來提前調用其貸款,從而賦予公司更多的時間來制定複蘇計劃。

這是東芝在上個月讓投資者大失所望之後首次召開這樣的會議。

消息人士稱,包括地區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在內的約80家債權人出席了此次會議。在會議上,東芝簡單地向債權人介紹了此次重大資產減記的背景,以及如何解決該問題。下個月,東芝將再次會見債權人,並通報最終的減損數字。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東芝考慮就去年旗下西屋(Westinghouse)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提列數千億日圓的商譽減值損失。消息發布後東芝股價一度暴跌16%。繼去年爆出13億美元會計醜聞之後,這項虧損將給予東芝又一記沈重打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