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特已經近兩周,一方面,為新政府關鍵職位物色人選是工作重點,另一方面,彌合大選帶來的黨內分歧也是關鍵要務。
在宣布了中情局局長、司法部長等崗位人選後,當地時間19日,特朗普又在新澤西州的貝德明斯特高爾夫球場俱樂部(Trump National Golf Club)會見了一系列他看中的人選。令媒體聚焦的是,其中竟有共和黨內“死對頭”、馬薩諸塞州前州長米特·羅姆尼。
當羅姆尼走出俱樂部時,守候在外的媒體一片嘩然。在競選期間,作為共和黨黨內的重量級人物、黨內建制派的一員,羅姆尼一直“看不慣”特朗普的行事作風,更別提後者在競選期間時不時被曝光的激進言論。在大選期間,羅姆尼也沒少對特朗普的言行提出嚴厲批評,甚至帶頭表示,要另覓他人代替特朗普的候選人地位。
因此,特朗普與羅姆尼之間近90分鐘的會面令人浮想聯翩。特朗普此舉是在邀請羅姆尼入閣嗎?還是他希望借此會面向共和黨內大佬釋放善意,以彌合此前的競選所帶來的分歧?
大選期間,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目睹了不少“眾叛親離”的事件:共和黨內有人力挺自己,也有人憤然離去,還有人呼籲他退選。
“國務卿”羅姆尼?
此前,有媒體曝出,特朗普此次與羅姆尼會面其實是想邀請他出任新政府的國務卿一職。目前該職位人選依舊空缺。當然,特朗普在與羅姆尼會面前,還與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等潛在人選也見了面。
會面結束後,雙方一起走出了俱樂部,並在媒體的簇擁下短暫停留。
“會談進行得很順利,”特朗普說道。但羅姆尼拒絕就是否會在特朗普新政府中出任要職做出評價,只是簡單地表示:“在當前美國面對多元威脅時,我們的會面‘意義深遠’。我們就一些共同關心的話題交換了意見。”羅姆尼還感謝特朗普的邀請,並對他領導下的新政府寄予厚望。
雖然兩人最終在媒體的閃光燈下握手言笑,結束了這場有點出乎意料的會面,但基於羅姆尼在自由貿易、對俄羅斯問題的立場上與特朗普存在較大分歧,再加上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很難想象羅姆尼會站在特朗普一邊,特朗普能夠不計前嫌同樣出人意料,難怪羅姆尼的一些資深顧問也對兩人的會面表示驚訝。“一個以商業為重,一個專註於外交政策,他們怎麽可能走到一起?”有美媒如此評價道。
當然,也有不少戰略分析師依舊在觀望。在他們看來,如果羅姆尼接受特朗普的邀請出任國務卿,毫無疑問幾乎再現了奧巴馬總統第一任期內不計前嫌地邀請黨內競爭對手希拉里出任國務卿的一幕。
釋放與黨內“和解”信號
如果說羅姆尼出任特朗普政府國務卿的可能性不大,那麽黨內建制派大佬與特朗普會面,多少也讓人看到了特朗普團隊對不同政見的包容。
特朗普過渡團隊新聞發言人表示,“我想此次會面最能夠說明的一點是,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當選總統希望能夠聘任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來領導這個國家前進。”
當然,除了看重羅姆尼在外交政策領域的豐富經驗,他在共和黨黨內的地位對於特朗普贏得黨內的支持是一大加分項。作為資深共和黨黨員,羅姆尼除了曾經擔任過馬塞諸塞州州長等諸多職位外,還在2012年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參加了總統大選。
無論羅姆尼是否接受國務卿一職,又或者會以何種身份出現在特朗普身邊,至少他與特朗普的這次會面讓共和黨內建制派吃了定心丸。在他們看來,這是特朗普的一個讓步,說明他已經意識到,傳統或者保守的外交政策更符合共和黨內的主流意見。
雖然11月8日的大選結果顯示,國會參眾兩院依舊將掌握在共和黨手中,但鑒於特朗普競選期間沒少得罪共和黨內同僚,不排除今後會出現共和黨籍總統的政策在國會中過不了共和黨自己人這一關的尷尬局面。因此,除了與羅姆尼的會面,特朗普彌合黨內分歧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止。
一個最顯著的信號是,特朗普日前力邀共和黨領袖之一、全國委員會主席的普萊巴斯(Reince Priebus)出任幕僚長。除了在大選期間力挺特朗普外,普萊巴斯與黨內眾多議員私交甚好,能為特朗普與共和黨領導層搭起“橋梁”,尤其是與其多年盟友,國會多數派領袖、共和黨人瑞安(Paul Ryan)建立起融洽關系,他曾在大選期間,拒絕給予特朗普支持。
當然,對於特朗普而言,彌合黨內分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朗普要想順利展開之後的總統任期,必須繼續和幾位共和黨大佬或要員進行善意接觸,包括南卡萊羅納州聯邦參議員林塞•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緬因州參議員蘇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內布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本·薩瑟(Ben Sasse)、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傑夫•弗雷克(Jeff Flake)。而這些共和黨議員,在大選期間都明確並沒有把票投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