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機器人護士表現“偶像級”,據說產業爆發只要5年

國內醫療機器人企業離實現產品規模化又邁進了一步。

“護士們都紛紛嚷嚷著,機器人護士是她們的偶像,要和它們合影。” 近日,任玉香在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描述深圳一家企業最新研發出來的機器人進駐他們醫院的轟動時,禁不住微笑。

任玉香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一名護士。今年“十一”假期之前,該院和企業合作開發了兩臺靜脈藥物配置機器人進行實測。這款護理機器人的外形並非多麽“炫酷可愛”,但是專門配置具有強烈的揮發性、使用不慎會致中毒的腫瘤藥物。快一個月了,護士們看到這款未來可能將他們從危險工作中解脫出來的機器人仍是興奮不已。

目前,在全球的醫療機器人市場份額中,歐美企業幾乎獨占鰲頭。在國內,醫用機器人仍處於研發或臨床試驗階段,實現產品規模化的案例幾乎未曾見到。不過近兩年來,該行業迎來了政策的春天,企業進入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

上述機器人的制造者深圳市博為醫療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靳海洋向本報記者表示,“北大深圳醫院是我們的第一家試點醫院,目前還在優化,等待出具可行性報告,計劃兩三個月後進入市場。”

讓護士從危險中解脫出來

用於治療腫瘤的化療性藥物揮發後具有很強的毒性。護士們每次進入配藥室時,都得全副武裝,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手套、口罩和護目鏡,將全身上下包裹得嚴嚴實實。

即便是這樣,也很難保證人體和藥物完全隔離。任玉香說:“一進去就是兩三個小時甚至半天,因為裹得太密實,中間有什麽急事也不方便出來。”由於擔心化療藥物的毒性,哪怕灑出來一點點,都會損害皮膚,配藥時必須小心翼翼。

“而且這些化療藥都是患者等著救命的,不敢出一點點的差錯。時間久了,都有強迫癥了。有時候配完藥之後瓶子都扔到垃圾桶了,還要撿起來看看是否配對無誤。” 任玉香說。

單從這一點來說,護士出錯幾率幾乎為零:除了嚴格按照比例來配藥,一旦出現錯誤,就會自動發出警報聲。未來,待機器人正式投產進入臨床後,護士們也將從繁忙而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用於照顧病人。

靳海洋介紹,靜脈配液機器人雖然還需要人來操作,但人是站在全封閉設備的外面,而配藥是在設備里面自動進行的。平均一臺機器配一服藥2~3分鐘,一臺機器最多可以配10瓶藥,而一個人可以操作3~4臺機器。

據他了解,目前國內研制同款機器人的有四五家,其中只有一家已經進入市場,其他均處於研發階段。

醫療機器人阻力重重

醫用機器人正站在政策的風口上。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戰略出臺,要求“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提及的十大領域就包括高性能醫療器械,其中一點就是要求重點發展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

目前,醫用機器人的分類並不統一,不過一個常見的分法是除了上述護理機器人以外,還有手術機器人、康複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等。其中,手術機器人產業可謂風險最大,回報也最為可觀。

據本報記者了解,現在使用手術機器人最多的是大醫院的普外科、腦外科、婦產科和骨科等。其中,用於微創腹腔鏡手術的“達芬奇”是商業化最為成功的代表之一。

自20年前在美國問世以來,“達芬奇”經過幾代更叠,現在主要用於心臟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相關的微創腹腔鏡手術,輔助醫生多方位觀察病竈結構和細節,手術動作更穩定、精細,創面小。

但達芬奇等高端醫療器械在國內推廣的最大障礙在於手術成本高。東方富海合夥人和醫療健康基金管理人王培俊告訴本報記者:“引進一套達芬奇的手術操作平臺動輒逾千萬元,單次手術耗材一套2萬~4萬元。”

他補充道:“業內普遍看好手術機器人的前景,關鍵是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國內外部分企業的解決方案是簡易版的手術機器人,目標是在維持手術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手術機器人的制造成本和售價,同時也降低耗材的成本。”

除了手術機器人,王培俊也看好康複、護理等領域的自動化機械或機器人。

不過,與美妙的前景相伴隨的總是曲折的道路。目前,國內醫院並不太願意購買康複、護理等領域的機器人。

以康複機器人為例,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康複機器人難以做得起來,因為去醫院就診的康複病人太少,願意為購買這個機器人掏錢的患者不多。此外,國家政策對康複類項目的定價不高,醫院不願投大量資金進去。

不僅如此,在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桑宏勛看來,這些機器人只能機械性地完成一些勞動,完成的工作有限,自由度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廣度很難與人相比。“而且,機器人只是回答一些固定的問題,患者如果問了非常規的問題,它就回答不了,也難以給患者人文關懷。”

“但毋庸置疑的是,醫療機器人代表了新的方向。”桑宏勛對本報記者說。

5年後能否成為投資風口?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醫療機器人企業還處於研發或臨床試驗階段,幾乎沒有產業化的案例公開過。風投也大多在密切註視,尚未密集出手。

上個月底,天津大學-威高集團醫療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王樹新在深圳的一次學術論壇上說,5年後,工業機器人的投資熱潮會慢慢退去,轉而向醫用機器人傾斜。

在達晨創投投資總監任俊照看來,傾斜的範圍要擴大到整個非工業機器人之外的服務機器人。他告訴本報記者:“5年後,工業機器人會相對比較成熟,因此成長性就會受到影響;投資潮隨之也會消退,進而去尋找新的領域。”

也有風投人士認為,考慮到研發上的難度,5年還是短了些。

王培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醫療機器人的研發需要臨床醫生、電子工程師、材料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多人協作。國外的創業者人數眾多,一個團隊可能會囊括臨床醫生和多個領域的工程師,大多是由臨床醫生提出需求和痛點,由數個工程師提出解決方案,經過多輪的修改和完善然後逐步定型。”

最近幾年,他一直關註手術機器人方面的投資,除了國內企業,還去了以色列等國了解行業動態,尋覓可能的投資機會。“國內創業團隊大多是一兩個人,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業協作氛圍較為欠缺。”他補充道,“一旦產品設計中存在致命缺陷,對創業企業而言就是滅頂之災,這也是投資人的主要顧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