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工商界警告“硬脫歐”風險 難掩英鎊危機隱憂

英國首相特麗莎•梅發出的所謂“改變我們國家方向”的呼籲贏得了英保守黨的熱烈掌聲以及英鎊的一輪閃電暴跌,並刷新了英鎊31年以來的新低價位。

針對梅內閣所出現的“硬退歐”傾向,與梅政府關系跌入冰點的英國工商界決定“上書”並作出兩點重要警告: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英政府都不應采納硬脫歐的方案;使用世界貿易組織(WTO)法則同歐盟進行貿易的做法,將對英國進出口商造成巨大負擔。

“硬脫歐”的重要風險在於外資將不再樂於持續對英國進行融資,其中一個信號即是在6月24日所發生的英鎊兌美元匯率暴跌11.1%,且在近幾周英鎊的持續下跌也可以看到,在“硬脫歐”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後市場是如何理解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高級官員、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拉赫曼(Desmond Lachman)在其最新一期報告中指出,市場對於“硬脫歐”以及隨後英國無法再持續吸引國際資本的憂慮主要在兩方面:第一,英國將無法像目前一樣擁有通向歐盟單一市場的市場準入;第二,“硬脫歐”將造成英國丟掉其“歐盟金融市場護照”。最終,“硬脫歐”造成的國際資本降低將極大降低英國國內的生活水平。而英鎊的進一步下跌則有可能提高英國進口成本並增加英國國內通脹水平。

警告:無論如何不能“硬脫歐”

在看到英鎊在7日2分鐘之內兌美元匯率一度暴跌逾6%後,英國的工商界高管坐不住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披露,英國工商業聯合會(CBI)在當地時間8日致梅的信中警告,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英國脫歐都不能放棄維持同歐盟單一市場的特別聯系,並呼籲英政府在制定脫歐戰略時,要多考慮英國企業利益。

“政府必須在同所有行業及所有企業進行咨詢方面制定一張清晰的路線圖,用以增強各方脫歐信心,即這些複雜的脫歐決定是建立在事實以及對經濟影響的真正理解基礎之上的。”CBI在信中寫道。

此前,梅在5日的一場演講中宣布英國將在2017年3月正式啟動脫歐程序,並在其中強調,將在脫歐談判中將“控制移民”放在比歐盟關稅同盟/單一市場更優先的位置上。

英國工商界人士憂慮,這樣的“硬脫歐”將對英國的對外出口貿易造成巨大傷害。

事實上,在《里斯本條約》中有關“歐盟單一市場”與“勞工的自由流動”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必然聯系,而將“控制移民”放在單一市場之前意味著英國同歐盟之間的現有貿易關系將無法持續。簡而言之,“硬脫歐”意味著完全退出歐盟的單一市場,甚至連歐盟經濟區成員國的身份都不要了。此外,還要正式切斷英國同歐盟剩余27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紐帶,重新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在梅內閣中,以財政大臣哈蒙德為代表的謹慎“軟脫歐”派和外交大臣約翰遜、脫歐大臣戴維斯以及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所代表的“硬脫歐”派就英國應如何脫歐展開激辯。考慮到梅在控制移民方面的堅定立場,“硬脫歐”派在辯論中更占上風。

而戴維斯和福克斯均在此前建議,英國可以在脫歐之後同歐盟采取WTO成員國方式進行貿易往來。在CBI的信中,各高管均意識到了這種建議正在占據決策上風,並警告梅政府,這種貿易方式將令英國的進出口付出巨大代價。

“無關稅的單一共同市場對於英國經濟的健康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英國的制造和服務業而言。”CBI在信中寫道,“政府應對業界明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排除WTO貿易方式的這一選擇。”

而在華盛頓參加IMF與世界銀行年會的“軟脫歐”派--哈蒙德則急於滅火,稱目前英國政府尚未決定是否要追求“硬脫歐”的方式。

哈蒙德表示,英國政府在此次的發言中唯一確定的就是,將在2017年4月之前正式開始退歐程序,並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而在業界所關心的WTO模式問題上他甚至表示英國仍然保留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內的選項。

梅的發言已然在歐洲造成惡劣後果。除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脫歐談判必須有代價之外,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號召歐盟全體商業界人士不要同英國方面進行任何有關脫歐的秘密談判,並稱“一個人不能一只腳在門內一只腳在門外,而在門外的那只腳又想把門內的毀掉。”一直對於英國脫歐談判持寬容態度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終於親自發聲,會將英國脫歐視為德國工業的不利因素。

二戰後重演英鎊危機?

在7日閃電暴跌後,有人猜測這是由於“胖手指”交易失誤或流氓算法引發、並在亞洲早盤後被低流動性放大,隨後英鎊兌美元匯率在紐約尾盤持穩在1.2435美元,但這仍是英鎊在31年以來的最低價位。自6月24日以來,英鎊兌美元貶值近25%。

哈蒙德此次在華盛頓的采訪中,試圖沖淡對英鎊大跌的憂慮,表示類似於此次的英鎊大跌,是在他預期之中在未來五年內都會發生的“動蕩”事件。

拉赫曼則指出,“在二戰之後,英國對於痛苦的英鎊危機並不陌生”事實上,在1967年,1976和1992年,英國都經歷了此種動蕩。”

“因此這令人更難以理解目前英國學術界和決策圈的在‘硬脫歐’方面的自滿情緒,特別是英國正面臨著外部脆弱性將加強其英鎊危機的可能性之時。”他指出,英國外部脆弱性的一個指標是其對外經常帳戶赤字,目前該赤字已經站到了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這是其在二戰後的最高水平。正如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所指出的,由於英國的對外經常賬戶赤字的規模,這已經令英國在融資上需依賴於“陌生人的仁慈”。

如英鎊持續下跌,在國內方面,英國不得不隨之收緊經濟政策,不僅是為了治理通脹,也要填補對外經常帳戶赤字中原本外資可以填補的空缺。拉赫曼指出,英國居民最終不得不降低其消費水平,企業必須降低投資計劃,而英國整體經濟增長前景也將黯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