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招商銀行2011年一季報淺析 世路勞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rnkz.html

 

  總體說來,招商的第二次轉型在一步一步推進中.....

1. 一季度淨利潤88.1億,同比增長49%,這一點沒有什麼好說的.

2. 一季度實現淨利息收入173.57億,淨利息收益率達到了2.98%,2010年全年是2.65%,這樣粗略估算一季度平均生息資產達到了23300億, 雖然一季度貸款只增長了743億(5.2%),但是生息資產增長了近1800億(8.3%).同時資本消耗也相當大,核心資本充足率降到了7.66%,已 經到了非融資不可的地步了.

3. 就招商銀行公司來講,總貸款撥備率提高到了2.16%,離傳說中的2.5%撥備目標不太遙遠,管理層所說2014年達標基本可信.不良貸款率0.63%.一季度撥備接近20億,單季撥備率4.7%,這一撥備足夠充分.

4. 就公司而言,活期存款56.7%,基本與去年低持平.零售存款佔比36.4%,這一比例相比去年底略有下降.這一數據目前民生銀行是17.38%,浦發銀 行17.1%,興業銀行16.4%,中信銀行17.38%,深發展15.13%,所以說相對其他銀行招行優勢依然非常明顯,這依然是招行低成本的最大競爭 力.貸款中零售貸款佔比達到35.26%,略高於去年底的34.65%,零售銀行的特色繼續深化.

5. 金葵花客戶數量達到71.5萬戶,也就是說一季度金葵花客戶增加了4.5萬戶,這一數字應該相當驚人.這一趨勢希望招行能夠延續.

6. 永隆銀行總資產,淨利潤,股東權益都有小幅增長,不足的是存款下降了1.2%,這一點應該引起注意.

7. 招行季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管理費用略高了,一季度業務及管理費73.15億,同比增加33.46%.招行最近5個季度的管理費用如下:54.81億,60.63億,72.74億,96.63億,73.15億. 目前還看不出任何招行節約資本的行為,需待繼續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05

《存錢計畫書》靠信封記帳+股票筆記法 兩年一階段逐步達陣 小資男圓買屋夢

2013-01-21  TWM
 
 

 

37歲、南部出身的小資男楊東庭,從小立志要憑自己的雙手累積財富。

他利用信封袋記帳控管每月開銷,學習股票投資技能,並以兩年為一階段達成財富目標,如今,已買下新北市住宅圓夢。

撰文‧歐陽善玲

「我不是一個很愛錢的人,但有兩件事讓我下決心,要靠自己的雙手累積財富。」說話時,楊東庭臉上還帶著稚氣笑容,今年三十七歲的他,在出版社當主編,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小一些。

第一件事,是他大四的時候目睹家族爭產風波,詳細過程他不願多作回憶,只輕描淡寫地說,「有祖產又如何?到頭來大家都不開心,那時我就打定主意,以後一定要憑自己的本事賺錢。」這個想法在心裡扎根,但真正被刺激到,還是銀行理專無心的一句話,「錢這麼少,怎麼理財啊?」「有一次陪朋友到銀行諮詢一些理財問題,不料理專很機車地撂下這句話!當下很嘔,但事後回想,理專說得也沒錯。新鮮人剛入社會起薪二萬多元,若離鄉背井,扣掉房租、生活開銷,再怎麼省,一個月拿出五千元已很勉強了。這點錢,除了買基金還能做什麼?」楊東庭說。

第一個兩年

拚命兼差 靠工作存七十萬當時,楊東庭相信要變有錢必須先提高收入,再透過合適的理財工具來擴大財富效果,對長遠的財富目標並沒有特別想法。大學畢業後,他北上找工作,一方面懷抱著投身文教業的理想;另一方面,心裡仍有聲音要他趁年輕多拚一點,盡可能省錢、賺錢,快速累積第一桶金後,才能用錢賺錢。

剛開始,他的財富計畫並不具體,缺乏明確目標及時間,只一味地想提高存款數字。「我第一份工作就在出版社,月領三萬元,比同行多了三、五千元,算是顧及了自己的興趣及存錢目標。但我知道那樣不夠,扣掉生活開銷及房租,已所剩無幾。所以我規定自己一天只能帶一百元在身上,還卯起來兼差,舉凡網拍、翻譯書籍、家教都做過,不但多方嘗試且來者不拒。這樣下來,一個月平均可再多賺一至二萬元。」不只兼差,楊東庭還開始接觸股票,學習投資。「我買的第一檔股票是中華車,跟多數人一樣是靠聽來的。頭一回進場就獲利二成,後面又來回操作了幾次,也都有賺錢。嘗到甜頭後,我就更積極地研究股票,還報名社區大學投資課程,花三千元就能得到完整的基本知識,真是非常值得。」楊東庭像八爪章魚,努力爭取賺錢機會,工作兩年多下來,存款超過七十萬元。當時他才二十七歲,依照他平時省吃儉用、積極兼差的速度,很快就存到第一桶金。「有了這筆錢,該用來結婚,還是買房?該拿來投資,還是放在銀行?」他心中不斷盤算,為了讓自己理財方向更明確,才試著擬定財富計畫書。

「我不會做動輒八年、十年的財富計畫,那樣會讓自己缺乏彈性,且看不清資金用途。寧願先從短期計畫著手,按部就班確實執行,這樣達成機會反而高。」他以兩年為一個階段,避免財富目標被模糊。接著再評估手上可使用的工具,全力以赴使資產增值或收入增加,以求如期達陣。

○三年他離開第一份工作,因為有待遇更好的公司向他招手。趁著每月薪資調漲,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下一個兩年存款目標提高五○%。方向確立後,楊東庭先評估手上可利用的工具及執行辦法。例如,透過信封袋記帳控管每月開銷、以跟會方式賺取七%利潤,並計算距離目標的資金缺口,再找其他管道設法彌補。

第二個兩年

增加投資 開盤八法決定進場與否「隨著年紀增加,我發現自己已不太能像剛出社會那樣大量兼差。想要維持、甚至提高所得水準,只能靠轉職加薪,或自我鍛鍊投資技巧,充實股票相關知識。」楊東庭試著利用融資擴大部位,以提升操作彈性。

「○四、○五年,我積極投資股票,除了看一些基本分析外,還開始接觸技術面的東西;其中,我覺得最好用、且適合一般上班族的工具,就是黃金切割率及開盤八法。」楊東庭解釋,黃金切割率用來抓高、低檔轉折實用性高;而開盤八法,則是在股市九點開盤後,利用五分鐘走勢圖掌握當天盤勢。

「如果九點零五分,九點十分,到九點十五分這三個時間點,漲跌互見,各有不同狀況,那表示這個盤很難掌握,當天不用進出了,乖乖上班就好。」他說,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但準確度大概有七成。像一二年上半年是盤整格局,就不利操作,下半年局勢明朗,績效也較好。

在反覆操練,不斷精進投資技能下,楊東庭買過一四○元的宏達電、並來回操作,後來布局國泰金也大有斬獲。原本的財富計畫是三年存款多一倍,到○七年檢視,不但目標順利達成,還因選對股票押對寶,投資貢獻超乎預期。這才發現,原來工作前兩年橫衝直撞、拚命存錢雖有不錯成果,但少了具體財富計畫,執行起來就是缺乏方向感,也無法自我調整,強化累積財富過程中相對不足的部分。

「我是南部小孩,在台北工作租房子,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花費。○七年左右,我手邊現金約一百五十萬元,當時就想,如果能用這筆錢買間小公寓,用房租付貸款,最後房子至少還是自己的。」這個念頭,讓楊東庭做好買屋的心理準備。他開始減碼投資部位,預留現金在手上,這樣看到好的物件才能隨時出手。

第三個兩年

轉租為買 用房產快速累積個人資產「有一天,房東跟我提及可能會搬到美國陪小孩讀書;話還沒說完,我第一時間就馬上反應,問她房子可不可以賣給我。」他費盡脣舌,慫恿房東趁著金融海嘯,美國房市低迷,趕緊賣掉台灣的房子,換現金去美國買房。房東大概也被催急了,最後以整數三百萬元成交。這個金額,比附近房屋成交價還低了二十萬元。

○九年,楊東庭以頭期款八十多萬元,買下自己的窩。現在房貸只剩下一百多萬元,而這兩年房屋增值了約二百五十萬元,加上手邊現金約二百多萬元,累計個人淨資產部分就有近七百萬元。

三十七歲的呆薪族,憑著一股想要致富的衝勁及短期目標明確的財富計畫書,逐步完成夢想。下一個兩年,楊東庭仍將持續訂定目標,朝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元邁進。

楊東庭

出生:1976年

現職:出版社主編

經歷:出版社編輯

學歷:靜宜大學國貿系

存錢計畫 3 要訣

1 以二至三年時間,訂定短期財富目標。

2 目標金額依可實現範圍設定。

3 尋求彌補資金缺口途徑,定期檢視達成率。

2年一計畫保彈性——楊東庭的存錢計畫書目標50萬 第 1 個二年計畫

既有儲蓄:

每月1萬元,可存30萬元(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兼差每月5000元,多存12萬元。

b.跟會(利率7%),多存1.6萬元利息。

c.每月額外省2666元,多存6.4萬元。

目標100萬 第 2 個二年計畫既有儲蓄:每月1.3萬元,可存48萬元(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兼差每月5000元,多存12萬元。

b.每月額外省3666元,多存8.8萬元。

c.將前四年存下的125萬元投入股市,報酬率10%,多存26.5萬元;20萬元短線操作,目標多存4.7萬元。

目標120萬 第 3 個二年計畫既有儲蓄:每月1.5萬元,可存52萬元。

(外加2~3個月年終獎金)

達陣方法:

a.跟會(利率7%),多存1.6萬元利息。

b.每月額外省7042元,多存16.9萬元。

c.將前六年存下的225萬元投入股市,報酬率8%,多存37.44萬元。

d.可以考慮買房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9

2013年一季度16家銀行數據分析及估值分析 weike369

http://xueqiu.com/4106327074/23700164
聲明:本人目前大倉位持有民生和交行.

PB: 交通0.86最低,民生1.57最高.

查看原圖
收入同比,招行最低8.7%,興業最高30.5%.招行,埔發,中信,平安,光大和南京這些小銀行的增長已經不如5大行了,持有者需要特別小心了,不能只看淨利潤增長,因為,一個季度的淨利潤增長在銀行報表中調節大餘地比較大. 農行的收入乏力了,原來是大行成長性代表,需要注意力.

查看原圖

使用核心資本歸一化12年*同比 PE(5大行用9.5%,其他8.5%)排序,大行的優還是比較明顯,農行再次表現出估值劣勢.平安銀行要迴避了.

查看原圖
12年*同比(一季度)後計算 PE排序

查看原圖
一季度*4後計算 PE,大部分軟件上計算PE都這麼幹的,需要關注.

查看原圖
總結: 5大行並不差,特別是交行,農行需要迴避; 招行,埔發,中信,平安,光大和南京這些小銀需要思考是否拋棄,其中平安特別差,招行遠沒有大家認為那樣好. 這個數據量化看興業特別亮眼,北京銀行也相當不錯,不過北京沒有公佈核心資本,不知何故.遺憾的是民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本人持有民生還有轉股這個事件需要考慮.

因為是第一季度數據,只是一年中的第一個1/4數據不夠全面.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17

實驗賬戶2014年一季度報告 東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28563930
實驗賬戶2014年一季度報告

實驗帳戶建立於1995年2月春節後,投入資金1萬元,初始買入四川長虹800股,今天已跨入第二十個年頭。經過19年多的風風雨雨,年初持有興業銀行231400股,今年沒動,季末收盤價9.52元,總市值220.29萬元,上年末總市值234.64萬元,年內浮虧6.11%;上證指數上年末收盤2116點,昨天收盤2033點,大盤收盤年內跌幅3.91%,實驗賬戶跌幅大於上證指數。在我的記憶中,實驗賬戶階段性收益落後於上證指數並不多,但我也沒什麼遺憾,覺得很正常的。

實驗賬戶累計收益
查看原圖
實驗賬戶目前總市值220.29萬元,累計盈虧21929%,按實驗賬戶成立以來的19.25年計算,期間年均複利收益32.35%。期初上證指數534點,目前2033點,累計上漲281%,年均複利上漲7.19%。


實驗賬戶年均複利曲線,2011年末下降至階段性低點33.32%,前年稍有提高33.83%,去年往下創新低33.28%,今年一季度又一次創新低至32.35%。嗯,我不知道今年是否繼續創新低亦或是否極泰來,形成上升的拐點。

附表二:實驗賬戶年均複利趨勢圖
查看原圖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

實驗賬戶持股路徑:四川長虹(4年多)——山東鋁業(5年多)——民生銀行(2年不到一點)——鞍鋼股份(1年)——民生銀行(2008年1月4日起,1年)——浦發銀行(2009年1月4日起,1年不到一點)——南京銀行(2009年10月29日起,1年)——興業銀行(2010年11月2日起,一年多一點)——民生銀行(2012年3月6日起,一年多一點)——興業銀行(2013年7月4日起)。20年間換手9次。

年內操作:

年內無操作。

最近換股結果回顧

假如按去年持有民生244500股不動,年末現金分紅可買進4100股,中期現金分紅可買入3600股,合計將持有民生銀行252200股,按今天收盤價7.64元計算,總市值192.68萬元,目前看拿民生換興業就划算了那麼一點點。

但是,實事求是的說,自從09年初以來的換股操作,並沒有給我帶來期望中每年5%的籌碼增加,並沒有給我帶來民生籌碼的增加,其中的原因就是換股南京銀行操作失敗,失敗的原因是王岐山限制城商行異地擴張政策。也許,這一次換股能給我帶來10%左右的民生籌碼增加。

未來操作思路:

1,只要銀行股基本面符合預期,只要興業股價沒有大幅上漲,那麼繼續傻傻的拿著,等待著銀行股價值回歸。

2,這次換入興業屬投資投機兩相宜行為,個人感覺時間不會長,本來準備在年內就換股,但考慮到空間不大就沒動,就準備在新一年換股吧。

3,下一個擬換股標的是民生銀行或中國平安。

附件:實驗帳戶條例(修訂稿)

http://blog.eastmoney.com/zyl01698/blog_1805346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819

20年一遇 基金狙擊丹楓

2015-03-26  NM
 
 

 

在這個股市鱷魚潭,有錢搵的地方,就有一班飢餓的大鱷游埋身。今次他們的目標,是本地老牌地產商丹楓控股(271)。本刊知悉,有本地基金正準備狙擊丹楓:輕則要求提高派息及公司回購,重則派人入董事局,將資產拆骨兼賣殼,實行舔到盡。睇中丹楓,全因這隻沉睡廿年的股票,終於甦醒。其一,數十年來只租不賣的紅山半島貨尾終於開售,將有大批資金回籠;其二,第二大股東華懋「坐艇」已逾廿年,只想賣股鬆綁走人。加上大股東兼公司主席戴小明持股不多,正是狙擊好時機。

丹楓雖為地產股,但過去廿年陷入「沉睡狀態」,在香港完全無搞作,現時市值不足二十億。旗下最值錢的資產,是南區紅山半島貨尾共一百一十七伙分層單位及四十八座洋房。過去只租不賣,隨着物業市道熾熱,資產價值水漲船高。不過,小股東卻「有得睇、無得食」。原因是,這批如金磚的磚頭,是由丹楓、華懋及信和(83)各持三成三權益,並主要由華懋話事。無論由起樓、物業管理到賣樓等所有決定,皆由華懋拍板,而信和亦企在華懋一邊,丹楓完全無話事權。眾所周知,華懋已故主席龔如心,賣樓向來「惜售」,紅山半島自九十年代落成,過去如即牙膏般賣貨,至今二十多年竟然仍有大量貨尾!由於無貨賣,丹楓股價過去多徘徊在五、六毫子左近,持貨股東相當無癮。

基金趁機攝位

不過,契機終於出現。自○七年小甜甜龔如心過身後,華懋所有資產都由臨時遺產管理人管理。初期是四大會計師行德勤出任管理人,但與華懋集團及華懋慈善基金會主席龔仁心,不時有拗撬,故龔仁心要求撤換德勤,自一二年起,羅兵咸接手遺產管理人一職,與龔仁心開始「有偈傾」,更打破小甜甜作風,近月將華懋旗下的紅山半島貨尾陸續出售。丹楓估計所有單位售罄後,各方可分別套現十一億元,足足是其市值的一半,丹楓股價亦因此已颷升一倍至現時的一元四毫。那公司套現咁多錢點使?在河邊覬覦已久的大鱷,開始游出來爭食這嚿肥豬肉。本刊得知,有一個本地基金,自去年十二月底已開始部署,密密增持股權至百分之四點九九。而本週一,港交所的股權披露顯示,有基金透過花旗集團掃貨並持股超過百分之五,成為丹楓第三大股東。據知,本地基金看中丹楓的原因,除了「有錢派」外,更重要是對方管理層的「身家」,尚算清白。記者翻查記錄,公司過去十年未有配股及供股。而且,持股三成六、身為大股東兼公司主席的戴小明,與持股兩成三的華懋慈善基金會,似乎並不是站在同一陣線。

驗身後進攻

翻查過去兩年、丹楓股東大會的投票記錄,有人曾多次投反對票。例如一三年的股東大會,在特別事項上,丹楓管理層動議回購股份及發行新股等三項議案,全都收到約二億九千萬至三億三千萬股反對,佔總股數近四成。而華懋的持股,數目正好近三億股。同樣情況在一二年的股東大會上亦出現,稍為有爭議的議案,都只有六成票數贊成。經過一輪「驗身」後,已入股的基金下一步盤算,將是向戴小明逼宮!本刊求證該基金,其基金經理指:「而家作為股東,我梗係要求派息,最好入埋董事局,將所有物業逐件拆骨。」當然,揸住百分之五就想入董事局,簡直是異想天開,所以基金最重要一步,是拉攏其他股東支持,而第二大股東華懋,就是最好的對象。基金坦言要買下華懋手上兩成三股權,亦在所不惜:「睇吓佢哋幾多錢賣啦。就算華懋唔肯賣,日後我開股東會要求派息,希望佢哋會支持!」

狙擊戰鬥股數

股東各有盤算

已坐艇廿年的華懋,可能早已忘記丹楓的存在。加上丹楓過去十年只派過兩仙息,比龔如心還要孤寒,繼續持股等於繼續坐艇。早於九三年,華懋已入股丹楓的前身亞洲證券,當年聯合集團李明治,剛將亞證轉手給力寶集團的李文正。小甜甜正想借殼上市,故以每股近兩元成本,買入亞證兩成半股權,並與李文正展開全面收購戰。雖然後來打敗仗,亞證亦轉手給戴小明,但小甜甜出奇地一直沒有拋售,持貨坐足廿二年。而丹楓的第四大股東中外運,九七年以市價在街上掃入一成股權,同樣坐艇十多年,而且在過去兩年不斷減持,明顯想出貨。然而,面對狙擊的戴小明,亦非㩒住被人砌,他的優勢是坐在丹楓的董事局。熟悉財技的宏高證券投資經紀梁杰文指,丹楓可配股、供股,攤薄現有股東股權,「好似東亞咁,因為要加強核心資本,配股俾朋友(三井住友銀行),配到兩成股出去,都可以攤薄其他股東股票(包括國浩)。再唔係供股,二供一唔使股東批准,又可以嚇走對方,因為大家要鬥錢多,理論上大股東嘅錢應該比較多。」另一招就是回購,去年中巴(26)被大鱷狙擊,顏家的對策就是回購股份,將股價由六十元推高至九十元,令狙擊成本大增,成功擊退大鱷。不過,此招如同派息,用公司錢推高股價,亦正中基金下懷,「我都係求財啫,肯俾錢咪走囉!」如爛仔般的基金經理指。本刊向丹楓查詢,對於被狙擊,公司秘書表示現不方便透露。

基金狙擊有輸有贏

過去十年,甚少基金可以「趙」起間上市公司再拆骨,但能夠推高股價,或者迫使董事局派息,基金都算是成功。最經典的例子是○二年,禹銘(666,現稱新工投資)提出以每股1仙收購,狙擊中巴(26)。雖然沒有小股東支持,但成功迫使孤寒的中巴,派每股18元的特別息,加上在狙擊期間股價累升10%,持股一成的禹銘即使敗走,亦賺得相當和味。不過,亦有基金鎩羽而歸,去年美國老牌對沖基金Elliott Capital,在新加坡華僑銀行全面收購永亨銀行期間,大手增持永亨股權至近7.8%,並去信華僑銀行,要求提高收購價。不過,華僑完全沒有理會,順利接收超過90%的永亨股份,最終Elliott失敗而回。

小明背景神秘

被狙擊手睇中的戴小明,今年六十八歲,作風極低調神秘。翻開丹楓最新年報,仍沿用他二十多年前的相片,沒有一張近照,非常騎呢。據知他八十年代任職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委派區計經委副主任。當時正值經濟改革初期,時任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中共元老陳雲之子陳元,與戴小明靠着二十萬元借貸,成立地產開發商華遠公司,由陳元任董事長,戴小明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直至九四年才來港收購亞證,並注入北京地產項目借殼上市。由於相隔幾十年,政局已多次洗牌;曾與紅二代一同共事的戴小明,現時已無人識。而丹楓在北京的地產項目,近年都清盤收場,剩下最值錢的資產,就是持有紅山半島的合營公司。據知戴小明長住北京,記者曾到過他報住的將軍澳豪庭單位,但無人應門,信箱放有大堆未清理郵件。基金將逼得戴小明現身應對,這場大戰一觸即發!

華懋資產由多方睇實

今次狙擊戰,華懋取態成關鍵。龔如心去世後,其八百多億的遺產撥歸華懋慈善基金會,但一三年,高院裁定華懋慈善基金只是遺產的受託人,並非遺產受益人。華懋慈善基金不服上訴,下月開審。有律師解釋,受託人及受益人都要按遺矚指示去執行,「分別在於信託人要跟足《信託條例》;而受益人管理遺產時較有彈性,只需跟隨公司章程及公司董事局。」由於華懋慈善基金會的身份未明,遺產仍由遺產管理人管理,「管理人即是管家,叫人不要亂花錢。華懋日常營運不用管,但若有重大決定、影響遺產的就要搵管理人商討。」華懋設有管治委員會,由龔仁心三弟妹、華懋老臣子及臨時遺產管理人組成。管理人有權左右集團決定,「而家未知邊個係受益人,所以遺產管理人的話事權最大,但佢要向法庭交代,任何決定都是為遺產爭取最大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159

2015年一季度全球主要股市數據掃描:該撤撤,該追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09

2015年一季度全球主要股市數據掃描:該撤撤,該追追
格隆匯 旭東

2015年悄無聲息又過去了1/4。我對全球市場做了個簡單數據掃描,提供給格隆匯各位參考,一是算對長期享受格隆匯福利的小回饋,二也便於我們知道風在往哪里吹,會往哪里吹。

環球股市上漲
在美國經濟確定複蘇,但加息步伐姍姍來遲,歐洲人開始果斷自救放水,中國A股憧憬新政府改革紅利的大背景下,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里,全球股市普漲。

A股表現強勢,不斷放水的歐洲股市也表現搶眼。德國、葡萄牙、意大利的股指都實現了20%以上的升幅。而A股的深成指在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帶領下,漲幅達到了19.48%,在漲幅榜中名列前茅。


A股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表現更為驚人,中小板指數一季度漲幅達46.65%,創業板指數達到58.67%。

相比較而言,已經是6年新高,頗有點高處不勝寒的美股的上漲步伐明顯要收斂得多,只有低個位數(道指還是收跌的)。美股會不會意興闌珊,是全球多數投資人關註的焦點之一。

A股扔飛鏢都能掙錢
個股表現上,A股一季度進入扔飛鏢都能掙錢的時代:幾乎沒有下跌的股票,一季度平均漲幅43.38%。檢討一下自己的賬戶,你是不是會很慚愧?

一季度2664只A股中,除去76家公司停牌之外,2525只個股上漲,而且169只個股漲幅超過1。最搶眼的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共1165只股票僅有9只個股下跌,而漲幅超過100%的竟然有118,379只個股漲幅超過50%。而且A股目前最貴的股票也紮堆創業板,兩市29只百元股中,19只來自創業板。



中小股票估值畸高
當然,如日中天的表現背後,是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進一步攀升。創業板指數的動態市盈率達到81.56,中小板市盈率也達到44.81。相對而言,主板還顯得不那麽貴,目前滬指的市盈率16.72.


上圖為創業板指數市盈率變動趨勢圖


上圖為中小板指數市盈率變動趨勢圖


上圖為滬指市盈率變動趨勢圖

賺這麽多,估值這麽高,不表示一下撤的意思,似乎確實說不過去


港股顯出足夠性價吸引力
相比A股的太貴,港股還是相當便宜。
截至3月底,恒指市盈率僅為10.61。國企指數的市盈率僅為8.86。兩地的估值差距是如此的懸殊,以至於聰明的A股投資者對港股的態度就像一個在監獄里面關了十年的男子看到美色一樣。

上圖為港股一季度表現情況

上圖為恒生指數成分股歷史市盈率,截至三月末,恒指市盈率幾位10.61


上圖為國企指數指數成分股歷史市盈率,截至三月末,國企指數市盈率幾位8.86

以上簡單數據顯示,即使是恢複到09年10月水平,恒指有接近84%的空間,國企指數有125.7%的空間,推理結果很驚人。

以下是港股各板塊的漲幅榜單前十。


很明顯,一季度港股的大小股票仍沒有拉開明顯差距,成分股表現不算差,熱錢還在簡單追逐AH價差

但春江水暖,已經有先知先覺資金在布局“港A股”,阿里雙雄、複星是典型代表。隨著季度之交針對港股的政策紅利陸續出臺,風口上的港A股可能面臨著一次颶風式的狂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47

TCL多媒體(1070)15年一季度LCD電視出貨量表現良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3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9 10:21 編輯

TCL多媒體(1070)15年一季度LCD電視出貨量表現良好
作者:候捷

一季度LCD電視銷量表現良好:15年第一季度LCD銷量同比增長8.8%至416萬臺,其中智能電視銷量大幅度增長63%至117萬臺。按地區來看,國內LCD銷量同比增長20.5%至217萬臺,海外則同比減少1.6%至199萬臺。智能電視激活用戶數量同比增長46.4%至102萬臺,截止三月底累積總激活用戶量為777萬臺。

智能電視銷量增速提升:一季度國內智能電視機銷量增長迅猛,同比增長52%至102萬臺,而去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只有24%。而智能電視在公司國內新增LCD電視銷量占比愈發提高,一季度占比達到47%,最新三月份的占比則達到51.5%,符合目前智能電視替代傳統非智能電視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未來智能電視機的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

授出購股權,激勵管理層:公司在3月9日發公告,向有資格承受人授予共計4926萬股股份,約占當時已發行股本的3.7%(約為擴大後股本的3.6%)。行使價為4.6港元,相當於當日的收市價。在上述購股權中,管理層獲授予可認購約1482萬股股份,其中李東生、薄連明和郝義作為核心管理層分別獲得300萬、600萬和367萬股股份。該購股權和年度業績目標掛鉤,只有在達到業績目標的情況下,才可以在2017年1月份行使部分購股權。購股權的授出意在將管理層利益與公司掛鉤,激勵管理層及公司員工更好完成工作,從而一齊分享公司的成長所帶來的紅利。

近期多項政策利好房地產複蘇:今年以來政策已經出臺多項政策刺激處於疲軟的樓市,除了已經實行的降準降息,三月份五部委聯合發通知,將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二套房最低降至40%,而財政部和稅務總局也聯合發文,將售房免征營業稅的門檻從5年下調至2年。此次刺激力度超出市場預期,考慮到今年仍有幾次降息降準的預期和政府救樓市意圖明顯,作為和房地產相關性較高的黑電產業有望受益房地產複蘇。

提升目標價9.1港元,維持買入評級:用一個季度的銷量數字來判斷全年的走勢為時尚早,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公司目前處於良好複蘇的態勢。我們預計一季度的產品ASP、毛利率和費用率將會釋放改善的信號,但真正發力預計將會在下半年,其中包括下半年將增加服務的收入。綜合我們對公司今年業績大幅改善的預期和近期資金南下有望提升整體行業估值,我們提升公司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9.1港元,較目前價格有25.8%的上漲空間,為2016年每股預測收益16.5倍市盈率,維持買入評級。




來源:第一上海財經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14

十五年一股未賣,投資翻一千八百倍 金石楊天南先生

http://xueqiu.com/1175857472/40383938
十五年一股未賣,投資翻一千八百倍(轉)

2015-04-10 新財富雜誌

現在股市行情大好,許多人看到滬指接近4000點,剛好手裡有錢,就恨不得馬上投入,馬上產生收益。尤其是看到周圍的人炫耀自己的投資業績時,自己更是如坐針氈。那麼4000點了,需要規避什麼呢?

作者王川:中科大少年班校友,投資人,現居加州硅谷。

關於投資 - 我只在自己選擇的戰場戰鬥

我中學時學習成績一直不錯,班裡總是第一。但身體素質一般,所以在運動會上拿名次一直是我的夢想。

到了美國發現各地游泳的設施不錯,愛上了游泳。99年時有機會參加了硅谷的華人運動會。在我的年齡組,當時報名參加100米自由泳的有將近十個人,我的成績不幸地排在了前五名之外。

但是我驚喜的發現,包括我,只有三個人報名參加了兩百米個人混合泳,我不太費力的拿到了一塊游泳銀牌。

接著是一個4 乘50米接力的比賽,參賽選手只拼湊了兩個隊,我有個隊友是87年全運會的蝶泳冠軍,我們沒有懸念的贏了,我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塊游泳金牌。

投資和運動會從某種意義上有些相像。你要做的是拿到一個理想的回報,就像是在運動會上拿到一塊金牌一樣。

你有成千上萬的投資選擇,股票,債券,期貨,外匯,房地產等等,你只要找到幾個屬於你的強項,就可以輕鬆的勝出。沒有人強迫你一定要用某種投資方式。往往你周圍的人趨之若鶩的投資產品,因為過於擁擠,而無法獲得理想的回報。

人們對不熟悉的領域容易被蠱惑,產生不切實際的發財幻想。即使是許多高收入的專業人士,也無法脫俗。

一個兜售投資產品的銷售人員通常的說辭是,某某投資項目預期回報20%-30%, 但是這個數字實際上是理論的最大值。

你要冷靜的捫心自問,風險有多大?最壞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有一般人不知道的視角和見解嗎?你有比別人更高明的對這項投資的風險評估的能力嗎?

如果一個許諾回報30%的高利貸,但老闆一年內跑路讓你血本無歸的概率是90%,你的實際統計意義上的回報是多少?

如果你是一個電腦工程師,你的朋友買了一個已經漲了四倍的製藥公司的股票小賺一筆,你分外眼紅,躍躍欲試,你覺得你的勝算會有多大?

如果你是一個挪威小鎮的養老金基金,華爾街有人給你賣美國次級貸款打包的投資產品,可以多1-2%的利息,你把鎮上的養老的錢全部壓上,你覺得你和一個走夜路的盲人有多大區別?

如果你是一個收入不菲的事業有成的中年律師,看到鄰居的傻小子二十幾歲就靠雅虎的股票成為千萬富翁,而且雅虎股票連續漲兩三年,你忍受不住那個傻小子的白眼,在2000年的春天終於出手了,把所有的積蓄都壓到雅虎股票上,你現在後悔嗎?

如果你是一個中國大媽,看到周圍人都在買黃金首飾,黃金價格推到了十幾年新高,你2011年終於出手了, 你沒有想清楚你只是想那種佔有黃金的快感,還是要轉手賣給下家。你過去幾年一直在這兩種想法中搖擺,搖擺著,你還開心嗎?

如果你沒有任何優勢,你覺得你是在投資還是在賭博尋求刺激?

關於投資 - 在自己選擇的時間戰鬥

除了選擇了自己熟悉的戰場,選擇時間也一樣重要。在自己選擇合適的時間才出手,否則情願等待。

對大多數人而言,手裡有了錢,就開始癢癢,恨不得馬上投入,馬上產生收益。尤其是看到周圍的人炫耀自己的投資業績時,自己更是如坐針氈。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價位進行了一場錯誤的買賣,然後被套牢。

真正的機會來到時,手裡沒有現金而無法投入。許多專業的投資經理,由於每年甚至每個月都要給投資者匯報業績,壓力巨大,反而投資回報並不理想。

讓我來講一個故事。

股神巴菲特有一個合夥人,叫芒格 (Charlie Munger),1924年生,老頭今年九十歲了,仍然活蹦亂跳,講話滔滔不絕,口無遮攔。巴菲特每年的年度報告總是言必稱 「Charlie and I", 儘管芒格的股份不到巴菲特的五十分之一。



芒格業餘還是一家叫做Daily Journal Corp 的報業公司的董事長。作為傳統媒體,公司業績在慢慢萎縮,股價從1999年到2009年這十年基本在40塊上下沒變。這個公司市值當時不到六千萬美元。

芒格只是出於對傳統報業的一種留戀保留著自己的股份。公司每年的微薄利潤都投入到最安全的短期政府債券裡, 拿著不痛不癢的4-5%的收益,十年都是如此。

但是, 2009年突然發生了變化,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產生了許多機會。芒格最熟悉的公司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股票價格一度在2009年初跌到八塊以下 (比兩年前最高點下跌了將近80%)。

幾十年來,芒格對銀行業,尤其是富國銀行的運作瞭若指掌,和其他銀行相比富國銀行風險最小,更有政府救市,一旦度過風暴這就是一個賺錢機器。這是他最熟悉的戰場,這是他最好的時機,在市場極度恐慌的時候,八十五歲的芒格不慌不忙的出手了!

芒格2009年初把Daily Journal 多年來積累的的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現金用於購買wells fargo 和另外一家銀行的股票,到2009年九月份時這筆投入的市場價值漲到四千八百萬美元,大約三倍左右。Daily Journal 的股票價格2009年接近翻番。

隨後主要靠著芒格的資本運作,目前 (2014年11月)Daily Journal 的股價漲到了220 塊左右,15年間從40塊漲到220塊,年平均回報率12%。 作為比較,同期標準普爾指數包括分紅,年均回報不到6%。

投資大師索羅斯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當你賺錢時,你往往並不忙碌;當你奮力工作(為提高短期回報)時,你往往對自己的回報業績感到憤怒。」

&# 34; When you are making money, you are not busy ; if you work furiously, you would be furious at your results. "

這就是投資的魅力所在,如果你有定力,可以把握時機,可以不太費力,仍然獲得可觀的回報。
其實你不用象芒格一樣,等待十年才可以等到你要的機會,過去幾年裡,實際上每一年都有至少一個你可以抓住的機會。

一個男人,一個非洲男人,一個多年來精心佈局全球傳媒產業的非洲男人,在微笑.

配圖是南非Naspers 集團的前老總,Koos Bekker, 他有四千億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視野比勤奮更重要, 為什麼長期持有才是王道.

Naspers 在2000年時,以三千二百萬美元入股騰訊,換來46%左右的股份。(其中一部分股權是從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手中買下) 後來歷經公司上市,股權增發,其股份降到34%左右。按照三月二十三日騰訊的收盤價145 港元,總共94億股,騰訊的市值為一萬三千六百億港元。Naspers 的股份估值四千六百多億港元,十五年來,一股未賣,投資翻了一千八百倍.

Koos 的中文譯音好像「哭死」,  但我覺得十五年後,」笑死」 才更貼切,最能表達貝克老師此刻的心情.

早期不少騰訊投資者賺了幾倍,幾十倍就把股份全部賣掉了。 IDG資本賣了,李澤楷賣了,馬化騰自己也不斷賣了不少股份,但 Naspers 一直始終如一,巍然不動.

Naspers 早年從事互聯網投資業務的Charles Searle 先生說起,「我們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我們犯了很多的錯誤,有很多虛假的啟動和挫敗。。。騰訊很早就被我們發現,因為他們集聚了很多用戶,而且粘性極強。戰略上看,這非常有意思。。。最關鍵的因素,。。馬化騰領導的管理團隊,是中國最好的,也被證明是世界最好的之一。」

騰訊股價從2004年上市時的一股四港元,中間按照一比五的比例分過一次股,到現在145 港元,即使你在二級市場,2004年騰訊ipo 時進入,也可以得到180倍的回報.

我還記得,2005年我回國探親訪友時,看到一個小朋友用QQ各種有趣的表情符號和別人在網上打情罵俏,不亦樂乎。當時我對這些小孩子的東西不太以為然,現在回想,實際上是缺乏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對新鮮事物的包容心態.

2013年,當我第一次使用微信,和失聯多年的同學朋友實時溝通時,我開始研究騰訊,並且開始不斷增持騰訊的股票,一直到現在.

許多人最近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現在買什麼股票好?現在還可不可以買騰訊的股票?

這個問題隱藏的台詞是,我現在買,幾個月後在某一個高點賣掉。然後再來問「現在買什麼股票好」這個問題.

這種思維方式的最大問題是,第一,沒有人可以精確踩點,低買高賣。一進一出,你就有兩次犯錯誤的可能性。頻繁進出,你犯錯誤的可能性就更大.

第二,成長型的公司,股票突然暴漲的時機,很難預測。如果錯過一波上漲行情,投資者往往非常懊悔,拒絕跟進,而是苦苦等待股票回調,卻永遠等不到.

智商高,學歷高的人,往往高估自己對短期波動的判斷能力,把平時做事的模式,轉移到短期股票投機上,結果往往事倍功半。

最適合我個人的投資方式,我認為,是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一個大的趨勢,一個簡單但強有力的邏輯。然後去行業裡找你最瞭解,各方面最優秀的公司,不斷定期定量加倉,跟著這個趨勢走很長時間,而不要太糾結短期的股票波動.

操作上,最理想的是,你天天接觸使用這個公司的產品,這樣公司的產品戰略佈局,如果出現偏差,你會比別人, 比華爾街的分析師更早知道.

首先來簡單看一下騰訊的財務數據。騰訊三月份剛剛公佈的財務報告顯示,2014年其全年營收789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加31%。稅後純利潤238 億人民幣,折合每股大約2.54 元人民幣.

賬面上各類短期現金存款加起來超過 600 億人民幣,短期債務相對極少.

按照一股145港元的價格,騰訊目前的市盈率大約45左右,許多人覺得貴。所以如果它的股價,在市場波動時回調20-30%甚至更多,我也不奇怪.

有一個東西可以參考比較。硅谷學區最好的Cupertino 市(蘋果總部所在地)的房子,一個市價兩百萬美元的房子,月租五千美元,假如一年平均租十一個月,扣掉兩萬四千美元的財產稅,一千美元的保險,租賃經理管理費三千美元,兩千美元修修補補,一年最後到手兩萬五千美元。從這個角度看,硅谷好學區的房子市盈率是80,比騰訊要高多了.

許多人看到我這個比較,馬上會反駁,」硅谷的房產價格預期不會迅速變化,但一個公司的股價可能短期會大幅波動. 「

本著」不談風險只講回報,就是耍流氓」的原則,讓我先來簡單地分享一下我對投資騰訊的風險的分析.

首先,如同上面講的,由於目前市盈率高,所以短期如果金融市場有任何波動,或者騰訊的營收增長放緩,等等,其股價隨時有可能回調 20-30% 甚至更多.

對於騰訊而言,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對於用戶的粘性,而不是短期的財務數據的波動。只要用戶天天使用QQ, 微信和其他騰訊的產品,而不被競爭者吸引過去,那麼其地位和價值就是穩固的.

誰會對微信和QQ的市場地位發生威脅?我和許多朋友有過這方面的討論,這裡摘錄一部分.

1) 陌陌,脈脈,啪啪,抱抱等等不同屬性的社交軟件
2) 電訊運營商推出某種底層的免費產品
3 ) 騰訊運營團隊自己。如果團隊自己固步自封,不能迅速適應新情況的變化。
4) 小米手機,電視,手環,智能家電,小米裝修等等,這些小米在物聯網上的佈局,可能會強迫騰訊在硬件佈局上開始有所作為。

如果萬一有一天騰訊的產品落伍了,悄悄地被競爭者趕超了,誰會最先體會到裡面那些細緻入微的變化呢?

你覺得會是我這樣,天天使用QQ,  微信,公眾號和第三方接口工具的自媒體人,經常和不同地方的終端用戶有直接交流的研究者呢,還是坐在辦公室裡整理財務報表的分析師呢?

說了一些風險,我們來看看騰訊未來的增長潛力.

我這裡就只提三個宏觀上的看點。

一是騰訊的增長速度勢必是和中國整體經濟的增長合拍的。作為參考,中國的人均 GDP目前仍然不到韓國的三分之一.

二是移動互聯網這個產業的增長速度,肯定超過其它傳統產業.

三是騰訊國際化的市場潛力,遠沒有被發掘出來。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推出,大量中國人出國學習工作移民,這只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序曲。

作者:王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272

點評:2015年一季度GDP增長7.0% 為6年來最低增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45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15 11:16 編輯

點評:2015年一季度GDP增長7.0% 為6年來最低增速


備受關註的一季度經濟增速今日出爐。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0%,創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同季最低增速(2009年一季度增速為6.5%)。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140667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7.0%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 7770 億元,同比增長 3.2% ;第二產業增加值 60292 億元,增長 6.4% ;第三產業增加值 72605 億元,增長 7.9% 。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1.3%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發布會中表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局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著力加強民生保障,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經濟增速和通脹率雙雙持續下行,表明總需求小於供給能力,出現產出負缺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則認為,經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主導型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已遇到了人口紅利減少、資源環境約束、工業化階段轉換、投資邊際效益遞減、收入不均抑制消費等構成的天花板。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表示,GDP增長符合預期,穩增長力度或加碼。
章俊稱,一季度GDP增長7%的數據符合之前的預期。他表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這是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新低。章俊指出,數據也反應了一季度經濟增長弱的事實,他認為這跟之前PMI等數據表現也很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基建投資增加,對此,章俊表示,這表明政府希望通過基建等方式來拉動固定資產特別是房地產投資的決心。章俊強調,四月份開始,去年四季度的基建等項目的效應會慢慢體現出來,政府在穩增長方面的力度也會加碼。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說,一季度GDP增速7%,創6年新低,經濟增速放緩,數據偏弱,穩增長政策仍然需要加力,建議加大直接融資力度,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穩定經濟增長。數據偏弱對市場影響偏負面。

經濟學家宋清輝說,一季度GDP數據增速7%,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取得不俗成績的,因為如果低於7%說明經濟確實很不好了,下行壓力非常大。目前宏觀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第三產業增長7.9%。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
(來源網絡 綜合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27

保險業 15 年一季報綜述:更優業績更低估值,看多保險板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18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7 10:21 編輯

保險行業 2015 年一季報綜述:更優業績更低估值,看多保險板塊
作者:劉俊

報告要點


 上市險企 15 年一季度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一季度凈利潤創歷史新高。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險企實現歸屬凈利潤407.6億元,同比增長78.7%,這個規模相當於14 年全年凈利的46%,相當於全行業凈利的47%;除國壽外,另外三家均實現創造了單季度凈利新高點。凈利高增長受益於保費和投資雙驅動,其中保費收入3948.22 億元,同比增長12.6%;投資收益1016.85 億元,同比增長85.1%;計提資產減值52.73 億元,同比負增長33.9%。投資收益和保費雙向向好推動季報凈利潤高增長。

 投資高增長雙向依賴:權益類資產+固收類資產
本輪投資收益同比增幅 60%-110%,歷史上兩輪高增長分別為:第一波09 年Q3-10 年Q1,第二波12 年Q3-13 年Q1,從時間點來看Q1 均為投資收益釋放的高點。第一波投資收益率同比增速在60%左右,第二波增速位於35%-90%區間。本次投資收益高增長特點如下:1、漲幅更高,基本實現了高基數之上的翻倍增長,權益資產+固收資產雙向依賴;2、股票倉位較為靈活,處於加倉區間,同時非股票基金類的權益投資產品明顯豐富;3、從外部環境里來看,股債牛市行情更加確定,且高度有望超過前期。從趨勢來看,受益於股債市場表現和險資靈活配置,投資高增長在15 年還將延續。

 保費穩增長路徑漸成:費改之下倚重渠道和產品
對比投資收益高增長區間保費增長情況,15 年Q1 保費增長在如下方面不同於歷史情況:1、增速絕對值略高於歷史水平,15 年Q1 保費增速在0%-18%區間;2、增長渠道更加倚重於個險渠道,從披露情況來看,公司個險新單基本上實現了快速增長;3、增長險種來看,會有所差異,從高增長險種來看,當前主要險種是“年金/兩全+分紅+萬能”。

 投資策略及建議
我們看好行業至少 50%上漲空間,核心邏輯:相較於歷史10Q1 和13Q1,行業投資和承保面臨更好成長性,估值理應優於前期高點。更好成長性體現:1、行業投資收益依托固收和股市,兼具彈性和穩定性;2、保費擺脫單純投資依賴走向產品和渠道依托,更具主動性和價值;3、政策確定性更強。估值來看,13Q1 估值高點1.8 倍EV,10Q1 高點3.3 倍EV,當前保費投資趨勢更加類似於行業09-10 年發展格局,但行業當前靜態P/EV 約2.5 倍,動態EV 增長30%的假設下,動態P/EV 不足2 倍,相較於10 年至少還有50%的提升空間。持續強烈看好保險板塊,推薦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


季報概覽

1 季報凈利潤創歷史新高。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保險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407.6 億元,同比增速78.7%,這個凈利潤規模差不多相當於14 年凈利潤的46%,相當於全行業凈利潤的47%,並且4 家公司除國壽外,基本上實現了單季度凈利潤新高點。其中保費收入3948.22 億元,同比增長12.6%;投資收益1016.85 億元,同比增長85.1%;計提資產減值52.73 億元,同比負增長33.9%,若剔除掉平安銀行47.51 億元,實際減值規模同比負增長幅度更大。投資收益和保費雙向向好推動季報凈利潤高增長。

分公司來看,新華、太保和平安分別創造了單季度凈利潤新高,國壽創造次新高凈利潤僅低於2009 年4 季度。15 年1 季度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凈利潤122.7億元、199.64 億元、49.03 億元和36.2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8%、84.7%、52.7%和132.3%。


受益於股債市場向好,險資浮盈持續增加,浮盈和凈利潤共同推動凈資產快速提升。從數據來看,15 年1 季度4 家上市險企凈資產7945 億元,較年初增長7.48%,為近年單季度增速較快的年份,此前平均增速在4%-6%區間。從浮盈變動來看,1 季度人壽、太保和新華可供出售均持續產生正向利得,平安受影子會計影響為負,從1 季度累積浮盈來看,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為約為287.7 億元、222.56 億元、72.41 億元和40.89 億元,占當期凈資產的比重位於5.9%-9.5%區間,占凈利潤的比重位於1.1%-2.3%區間,從凈利潤占比排序來看,人壽>太保>新華>平安;從凈資產占比排序來看,人壽>新華>平安>太保。


對於1 季報的綜述,我們側重於討論兩個問題:

1、此次投資收益高增長與歷史高增長如何相似和不同;
2、高增長是否會有高估值。

投資收益高增長

11 年銀保渠道監管,開啟保險銷售渠道調整序幕,太保“聚焦期繳聚焦個險”戰略,14 年人壽正式確定“做大做強個險”戰略。14 年行業經歷了保費高增長,高增長實際在渠道上面分化明顯,銀保渠道增速有明顯放緩,個險渠道高增長動力明顯。

投資收益增長高度創新

我們以單季度投資凈收益為目標,分析同比增速來看,從 07 年-15 年保險行業投資凈收益經歷了兩輪高增長,第一波位於09 年Q3-10 年Q1,第二波位於12 年Q3-13 年Q1,從時間點來看,Q1 是這兩輪投資收益釋放的最高點。第一波投資收益率同比增速在60%左右,第二波投資收益同比增速位於35%-90%區間。

從對應的股債市場表現來看,第一波投資收益釋放我們認為對應的區間是08 年11 月到09 年8 月,滬深300 上漲幅度約為125%,保險行業股票倉位在10%-15%左右;第二波投資收益釋放我們認為對應的區間是12 年12 月到13 年2 月,滬深300 上升28%左右,股票倉位7%-10%左右。

從歷史對比來看,本次投資收益高增長特點如下:1、漲幅更高,基本實現了高基數之上的翻倍增長,同時相較於歷史投資領域明顯放開,投資凈收益率亦實現較高增長;2、股票倉位較為靈活,處於一個向上緩慢加倉的區間,同時非股票基金類的權益投資產品明顯豐富起來,包括權益理財產品等;3、從外部環境里來看,股債牛市行情更加確定,且高度有望超過前期,從14 年7 月以來,滬深300 上漲120%;而債券牛市基本上從14 年初延續到當前,從宏觀經濟導向來看,債券牛市還將延續。

從股債市場的表現來看,目前股票市場類似於08-09 年的上漲幅度,保險股票倉位也近似於當時情況,區別是當前債券市場相較於09 年更強債券牛市更持續。


首次伴隨個險新單高增長

投資收益高增長階段是否都伴隨著保費的高增長?09 年-10 年,是銀保為王,銀保渠道實現了高增長,但是個險渠道增長相對弱化;12 年-13 年初,銀保新規的監管余溫還在同時個險尚未實現複蘇,整體保費增長偏弱。本此期間算是首次實現投資和保費尤其是個險新單保費的同步高增長。

對比投資收益高增長區間保費增長情況,15 年Q1 保費增長在如下方面不同於歷史情況:1、總增速絕對值略高於歷史水平,15 年Q1 保費增速在0%-18%區間;2、個險新單超越近年歷史高點,以平安為例平安個新50%,其他公司預期增速也在50%左右;3、增長渠道更加倚重於個險渠道,1 季度代理人增速預期依然保持在5%-10%左右;4、增長險種來看,會有所差異,從高增長險種來看,當前主要險種是“年金/兩全+分紅+萬能”。


從目前總結來看,4 家上市公司開門紅主打產品形態均為“年金+萬能賬戶”,具體產品分別為平安“尊禦人生(年金分紅+萬能)”、新華“金彩一生(年金+萬能)”、國壽“鑫如意(年金+萬能)”、太保“東方紅(年金分紅+萬能)”;產品保障期限為終身或者到80 歲;繳費期限多為3、5、10 年繳費,平安首推3 年繳費、新華推薦5 年繳費、太保和國壽推薦10 年繳費。

費改弱化投資對退保的影響

投資高增長的同期,一般也會伴隨著退保的激增和責任準備金計提規模的下滑,這一特征在13 年Q1 表現得非常明顯。但是從14 年以來,這一特征並沒有繼續強化,從14年以來,行業持續在經歷高退保和責任準備金的大幅波動,從近兩年的變化來看,投資高增長年費退保高增長依然在但是略有弱化,目前行業退保高企與渠道以及產品的相關性在逐漸提升。同時費改在未來也會逐漸弱化因為投資而導致的行業退保問題。

對比歷史上投資高增長區間,行業退保和責任準備金變動,基本上都出現了退保激增和責任準備金下滑。在15 年1 季度,這一特征尤其明顯,人壽、平安、太保和新華的退保同比分別增長193.4%、222.5%、69.3%和190.1%,退保同比增速基本上達到了近年新高。

但是退保激增的影響原因卻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此前退保的核心原因在於銀保偏理財類在高收益背景下會面臨客戶用腳投票的選擇,但是自11 年以來銀保渠道逐步壓縮,退保增長的原因也有所變化,1、原有的投資向好市場偏好於其他類理財產品影響依然健在;2、保險公司自身產品結構發生較大變化,14 年Q1 大規模銷售高現價產品也成為15 年1 季度退保的核心驅動因素。


險資配置兼顧固收和權益

從險資配置來看,在股債雙向向好的背景下,險資一方面要靈活的增加權益配置,另一方面要搶籌優質固定收益類資產。對比歷史上兩輪投資收益高增長時段,權益高增長基本上是標配,但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可配置品種顯然弱於當前。

對比歷史上兩輪投資收益高增長,股票倉位基本上位於 8%-15%區間,倉位並不算高,從後來的趨勢來看,加倉的行為也並不持續。15 年一季度投資收益更權益倉位依然位於歷史低點,從趨勢來看,後期持續增加倉位依然可行。

從固收資產配置來看,我們認為當前債券市場非常利好保險行業,從跟蹤的數據來看,當前債券利率曲線明顯呈現陡峭化,債券的期限溢價在快速提升。


資產減值完全消化和浮盈持續積累

對比 10 年Q1 月和13 年Q1 月兩輪投資收益高點時期資產減值和浮動盈虧變動來看,15 年呈現出明顯的強勢格局:1、浮盈累積規模最大,持續性較好,10 年Q1 雖然投資收益大幅釋放但是浮虧已經開始形成,13 年Q1 釋放投資收益雖然當季度形成浮盈但是後期浮虧快速形成,15 年1 季度浮盈依然在快速形成,後期從趨勢來看,浮盈依然有望快速增加;2、資產減值規模略有分化,整體而言減值釋放較為充分。



更優業績更低估值

對比分析當前高投資收益增長與歷史的不同,核心是要判斷保險股當前的投資價值。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的結論如下:1、行業投資收益還將有持續高增長,不同於歷史單純依賴股票市場,當前固收對於投資收益的增長也是功不可沒;2、費改凸顯產品和渠道對於保費增長的作用,投資雖然能夠驅動保費,但是效果在逐漸弱化,渠道方面倚重個險渠道基本上是大勢所趨;3、彈性因子資產減值和浮盈/虧方面,15 年Q1 所展現的特性相較於歷史情況更加穩定,資產減值釋放較為平緩和充分,同時浮盈累積趨勢更加明確。2013 年Q1 估值的高點約為1.8 倍EV,10 年Q1 估值高點約為3.3 倍EV,對比當前保費、投資發展趨勢,更加類似於09-10 年行業發展格局,而我們當前靜態EV 接近2.5倍,動態EV 增長30%的假設下,動態P/EV 不足2 倍,相較於10 年的估值至少還有50%的提升空間。

投資策略及建議

我們認為保險行業當前在經歷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最好時期,不僅投資方面的高增長和穩增長具有內外部環境的支持,保費高增長也會在費改、渠道優化和降息背景下顯示出強大的可持續性。再綜合考慮2 季度健康險政策落定的可能性在提升,我們持續強烈推薦保險股,持續推薦國壽、平安、太保。

對於15 年,我們認為保費和投資結構優化將會兌現為報表的穩健增長:1、保費渠道結構持續優化,個險渠道屬性決定保費增速會平穩有序增長;2、個險渠道發展將推動高利潤率保障類業務增長,從而推動NBV 有效增長;3、資產持續微調保證15 年凈投資收益率維持在較高水平;4、資產減值壓力減小和浮盈增加有助於推動公司凈利潤增長;5、股市向好推動行業投資收益高增長;6、凈利潤增長和預期市場持續走強有助於推動凈資產和EV 較好增長。


(來自長江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