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和4日,中國杭州,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致開幕辭。面對全球政界領袖和商界精英,習近平的兩場演講內容雖各有側重,但都有給世界經濟“開藥方”的內容。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
在G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表示“世界經濟走到了一個關鍵當口”。
即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主要經濟體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增長率下降,給各國經濟社會帶來 壓力。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內顧傾向擡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金融監管改革雖有明顯進展,但高杠桿、高泡沫等風險仍在積聚。
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經濟雖然總體保持複蘇態勢,但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複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G20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90%,這些國家領導人齊聚杭州開會,也讓國際社會充滿期待,希望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習近平在上述兩場主旨演講中,均闡述了針對世界經濟面臨風險挑戰的中國藥方,如果將這劑藥方濃縮為4個詞語,那就是“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
創新鑰匙打開增長之鎖
習近平給出的第一劑藥方,是“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陷入“低增長陷阱”,而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
習近平認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 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各國合力推動,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應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 低。
“創新增長方式”被定為杭州峰會核心議題之一,旨在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為此,中國向其他G20成員提出了制定《G20創新增長藍圖》,包含了《G20創新行動計劃》《G20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和《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等文件。
習近平在B20峰會開幕式上稱,中方把創新增長方式設定為杭州峰會重點議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目的就是要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創新、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這是二十國集團首次圍繞創新采取行動,我們要把各國實施創新政策的力量匯集一處,做到理念上有共識、行動上有計劃、機制上有保障。我們要針對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出現的突出問題,在宏觀經濟政策上進行創新,把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政策有效組合起來。”習近平稱。
開放帶來進步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第二劑藥方。
近年來,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國際貿易增速大幅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擡頭。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速已連續四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速,對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明顯削弱。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據WTO預測,2016和2017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量增速可能首次低於發達國家。
習近平在B20峰會上表示,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
為此,“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被定為此次G20峰會核心議題之一。
習近平稱,中方把貿易和投資擺上二十國集團重要議程。我們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為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今年7月,G20貿易投資機制化後首次貿易部長會議成功舉行,各方就推動全球貿易增長、改善全球投資環境、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和促進包容協調的全球價值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此次會議發布了G20歷史上首份貿易部長聲明,批準了《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資指導原 則》,並就加強多邊貿易體制以及綜合施策、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達成重要共識,提出繼續維護透明、非歧視、開放和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 將不采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延長至2018年,促進全球投資政策的協調與合作,營造開放、透明、有益的全球投資環境等措施。
習近平在G20峰會開幕式上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恪守不采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采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我們應該發 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宏觀經濟政策聯動
習近平開出的第三劑藥方,是“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
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日趨明顯,如美國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道路,加息是大趨勢,而歐洲、日本央行則加大量化寬松政策力度,實行負利率政策。這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B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
他稱,我們應該加強政策規則的聯動,一方面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外溢效應,減少負面外部影響,另一方面倡導交流互鑒,解決制度、政策、標準 不對稱問題。我們應該夯實基礎設施的聯動,中方發起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推動多邊開發銀行發表聯合願景聲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 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我們應該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推動構建和優化全球價值鏈,擴大各方參與,打造全球增長共贏鏈。
習近平呼籲,面對當前挑戰,G20各方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結合本國實際,采取更加 全面的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鞏固經濟增長基礎。應該繼續加強政策協調,減少負面外溢效應。
包容性發展釋放有效需求
“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則是第四劑藥方。
習近平稱,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他在上述兩場峰會上,均引用了一組數據來引起各方高度關註: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此次G20峰會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具有開創性意義。
另外,習近平表示,各方一致承諾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快生效。我們還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創業制定共同行動計劃,加強糧食安全和農業合作。我們關心不同階層和群體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需求,推動各國討論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調整。
9月3日,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潘基文說,中美率先批準《巴黎協定》,將極大推動該協定於今年內生效。
在G20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還強調,面對當前挑戰,二十國集團應該不斷完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優化國際金融機構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應該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加強在金融監管、國際稅收、反腐敗領域合作,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