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三板啟動全面自查 秋後算賬違法違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家券商獲悉,8月17日,全國股轉系統向各主辦券商下發了“回頭看”自查的通知,要求券商在8月底前完成對過往監管措施結果的整改清查。自查內容涵蓋範圍廣、時間跨度長,是自去年新三板監管加強以來的一次風險隱患全面梳理。

該自查通知稱,為落實近期中國證監會開展“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工作,股轉公司要求主辦券商對2015年以來曾暴露出違法違規、不規範以及風險事件的掛牌企業、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展開自查整改,全面排查風險隱患。

全面自查啟動

多位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了該通知。“此次自查股轉是在證監會對整個資本市場和券商機構的監管行動下。”一家上市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於新三板市場體量已經很龐大,僅靠監管者自身難以實現充分監管,還要依靠券商自查來滿足市場健康發展的需求。

券商自查的範圍可追溯到企業申請掛牌時,包括企業申請材料是否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等,是否存在財務造假、“帶病申報”的問題。券商還需要針對過往多次專項檢查的結果采取整改措施並匯報整改效果。去年以來,監管者對新三板市場主體采取了關於資金占用、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墊資開戶、定期報告等的專項檢查。

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從2015年到現在,股轉公司下發了太多監管函,這方面要自查,摸清後續風險情況怎麽樣,到底整改了沒有,實際上是對之前券商處理監管事項的驗收。”他認為,由於核查範圍廣,時間跨度長,因此,券商受到較大的壓力,特別是曾經出現風險問題的企業、券商和中介結構。

除了監管者的專項檢查,股轉公司還要求券商針對去年以來掛牌公司暴露出的在股權質押、私募債、持續經營能力、媒體質疑等方面存在的違法違規、不規範問題以及風險事件進行自查,上報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效果。

由於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在過去兩年里以每兩個月1000家的速度爆發式增長,一些企業雖然成為公眾公司,但對資本市場還沒有立即適應,出現了信息披露違規甚至“跑路”的現象,引起輿論反響。

8月15日,西部證券發布風險提示,稱其負責督導的森東電力(833364.OC)董監高失聯,生產車間也沒有員工在崗,無法獲得公司的財務報告和合同臺賬。8月12日,中銀國際證券發布風險提示,稱督導對象科陽新材(835098)虛開增值稅發票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卻隱瞞主辦券商沒有進行披露。

券商壓力陡增

8月31日不僅是本輪自查報告提交的最後期限,也是新三板半年報披露截止日,同時還是月初募集資金管理自查的最後期限。主辦券商們必須在剩下的兩個星期里完成6000多份半年報的披露,並對8000多家掛牌企業完成自查。

前述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券商現在都忙瘋了,項目也不做了,都在自查。”另一家華東地區上市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券商8月壓力極大,但也只能全力應對,如果有違規肯定會處罰。”

8月8日,股轉公司發布了《掛牌公司股票發行常見問題解答(三)——募集資金管理、認購協議中特殊條款、特殊類型掛牌公司融資》(以下簡稱“解答”),對掛牌企業募集資金管理提出了新的監管要求,要求企業對募資資金進行專戶管理、詳盡信息披露,並不得將資金用來購買理財和投資股票。

為防範掛牌公司關聯方占用、挪用募集資金,《解答》要求掛牌公司對募集資金進行專戶管理,建立存儲、使用、監管和責任追究的內控制度,對於募集資金使用,公司董事會應每半年核查一次,主辦券商每年至少核查一次,並在年報中披露。

截至周四,新三板上掛牌企業數量達到8758家,市場預計今年新三板將容納一萬家企業,明年仍然能夠保持現有的增長速度。為了有效監管,股轉公司以主辦券商為抓手,今年4月開始實行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管理辦法,今年10月將實行主辦券商內核工作指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