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島財富管理中心50多項創新試點政策獲批準

青島市副市長董曉莉在今天山東省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已經形成了“青島模式”。

2014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1個部門正式批複了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該試驗區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加快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加強財富管理組織體系、市場體系、業務體系、環境體系、監管體系建設,推動財富管理與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探索形成財富管理發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徑,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富管理體系,力爭將青島市建設成為面向國際的財富管理中心城市。

關於“青島模式”,董曉莉列舉了幾個第一:國內第一家外商獨資互聯網保險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財富管理公司、第一家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第三支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以及國內大型金融機構財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銀行等一批新型財富管理機構紛紛落戶。

董曉莉特別強調青島財富管理中心的“探路”作用。她說,截至目前財富管理中心共有兩批50多項創新試點政策獲得國家批準,多項全國“第一單”落地實施,試驗田功能初步顯現。

董曉莉說,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已經實現跨境投資率先突破,出臺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辦法,國內首次將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投資範圍擴大到境外二級市場、境外一級市場投資並購業務、有監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業務及其他業務,7支跨境基金進入註冊程序。

再則,青島財富管理中心這幾年來金融開放不斷擴大,在CEPA等框架下,取得設立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外資控股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政策許可,具備了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基礎和條件。在全國首創前置美元保證金賬戶制度,在多地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推廣複制。

同時,青島財富管理中心也在著力推進財富管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跨國集團人民幣集中運營管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等各類財富管理創新政策的實施,直接為青島帶來融資近380億元,增加未來融資能力480億元,為企業節約費用超過25億元。3次組織開展“銀行機構負責人走訪千家企業活動”,對接3200家企業個性化資金需求730億元。

2015年末,全市財富管理資產規模6816.2億元,較試驗區獲批前增長96%,並編制完成財富管理10大配套產業規劃,發展健康、教育、影視、體育、會展、時尚消費品零售、中介、慈善、高檔汽車、航空與郵輪遊艇等財富管理高端配套產業。

董曉莉認為,青島財富管理中心的運作帶動青島金融業“十二五”期間實現了倍增式跨越發展。

具體數據為:截至“十二五”末,青島金融機構和法人金融機構數量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2倍;金融業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2.5倍,占GDP比重提高了2.2個百分點;存款余額、貸款余額、保費收入、證券交易額和上市企業數量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8倍、1.9倍、1.6倍、5.5倍和2倍。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29家;新增存款近千億元,新增貸款過千億元;保費收入增速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列第一位;實現直接融資超過700億元,再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銀行不良額、不良率連續下降,成為全國同類城市中唯一連續5個季度實現不良“雙降”的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