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年來,成都高新區大力實施“雙創大引領”等“七大行動計劃”,創新創業“基因”不斷釋放,新登記企業增長88%,新增註冊資本增長149%,企業存量首破七萬。
“這一系列數據有力體現了在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格局下,實施雙創大引領行動的實際效果。”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省、市推進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成都高新區將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統攬,緊緊抓住成都加快建設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核心城市機遇,大力實施創新引領行動,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版,切實在全省實施全面創新改革的“一號工程”中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雙創主體增長迅猛 新登記企業1.5萬戶
數據顯示,上半年,成都高新區共新登記各類型企業15122戶,同比增長88%,新增註冊資本844.4億元,同比增長149.2%。其中,內資企業15026戶,同比增長88.3%,註冊資本804.27億元;外商投資企業96戶,同比增長50%,註冊資本40.12億元。
成都高新區工商局副局長孫秀蓬分析認為,上半年,成都高新區加快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進一步優化了區域營商環境,促進了創業創新人才、企業和資金的聚集,提高了成都高新區對內資、外資的吸引力,進一步激發了社會投資、創業熱情,新設企業繼續保持旺盛增長的態勢,對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地區的“雙創”形成了一定的帶動作用。
“企業登記快速增長,表明成都高新區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孫秀蓬說,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繼續大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放寬企業經營範圍登記改革,更加尊重企業自主經營權,並運用“互聯網+”思維,全面實施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讓登記註冊更便捷。
“下半年,我們將進一步采取一系列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的舉措,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孫秀蓬表示,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開展集群註冊、個轉企等工作,強化股權質押和動產抵押登記等登記服務職能,支持民間投資和企業融資,為創業者進一步掃清創業障礙,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營造開拓創新的市場氛圍。
完善雙創服務體系 不斷釋放雙創基因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進一步完善全產業鏈公共技術平臺體系規劃,打造完成全要素雙創信息資源平臺,建設了菁蓉創新創業網站和三個數據庫(雙創企業信息庫、全球要素資源庫、雙創企業信用庫),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服務模式,對創新創業企業、團隊、個人實現全要素資源的線上線下動態適配服務。
上半年,成都高新區全面構建“雙創”服務體系,“雙創”政務服務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在國內外舉辦“創業天府·菁蓉匯”大型活動9場、小型活動50余場,參與人次逾1萬人。新增科技型創業企業1510家,新增創新創業載體31萬平方米;新增一批基於技術研發、設計、測試等關鍵環節的公共技術平臺5家;新增創業導師50人,創業導師規模達150人;新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創業平臺10家,新增科技創新平臺10家,引進培育科技創業企業和團隊200多家;培育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萬元的科技創業企業21家;新增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170家,創業人才536人,其中海外博士105人,區外“千人計劃”創業者9人。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累計認定公共技術平臺56家,其中電子信息類33家、生物醫藥類23家。在孵企業總數超過7500家,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的6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群體,高層次創業人才2019人,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1078家,國家“千人計劃”85人。
“我們力爭今年年底前引入創新型孵化器10家以上,引進各類科技創業企業3000家,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創辦企業200家以上。”成都高新區創新中心主任繆曉波說,“我們要進一步創造良好的條件,不斷釋放成都高新區的‘創新創業基因’潛力,積極打造創業要素密集、創業主體繁榮、創業平臺高效、創業服務完善、創業文化濃郁的創業體系,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入駐成都高新區,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最便利的服務和最細心的呵護。”
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正在著力打造國內知名國際創意產業園。在10萬平方米國際創意創業園重點布局IC設計、工業設計、建築工程設計、科技金融產品研發四大功能組團,按產業發展需求配套國際創意展示中心,一方面聚集發展高端創意產業,提升產業經濟檔次,形成核心競爭力,成為產業發展新名片;另一方面該區域集中培育創意類新興業態,周邊天府軟件園、錦城湖生態圈等園區,形成以“創意創新創業”為核心的產城一體新格局。
此外,成都高新區將深入實施“一校一帶”計劃,深化與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加快推進高新—成電眾創空間和平臺建設,打造3.35萬平方米“高新-成電合創空間”,成為建有交易平臺、路演大廳、專業孵化器的專業孵化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