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南水患”系列報道之二:武漢中心城區交通癱瘓 部分市民乘鏟車上班

7月7日中午一點許,晴,武漢火車站。和其他上百輛出租車一樣,李飛正在武漢火車站排著隊等乘客。這是武漢連續多日出現特大暴雨後,他再一次來到這里。

7月6日,因積水到可以劃船而登上各家報紙頭版頭條的武漢火車站,如今,積水已消退得一幹二凈,仿佛一切未曾發生。

武漢氣象部門數據顯示,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0時,本輪降水已經累計降下560.5毫米,突破了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周持續性降水量最大值。

連日的極端降雨,武漢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中心城區多處嚴重漬水,交通體系幾乎癱瘓,多個地鐵站被雨水倒灌,地下車庫被淹。武漢市應急辦、市水務局相繼啟動排漬Ⅲ級、Ⅱ級應急預警響應,多部門全員上崗排漬保暢。中心城區最高峰時共有162處漬水點。

由於漬水,武漢全市停運線路230條,繞行線路59條,汽渡、輪渡停航,江漢朝宗公司3條線路全線停航。

武漢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心城區最高峰時共有162處漬水點,截至7月6日12時,全市277座水庫共有190座水庫超汛限發生溢洪。

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在6日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6點45分,4號線武昌火車站B出入口突然進水,臨時封閉,列車將在武昌站通過,停止辦理上下車。

到7日,暴雨終於停了。武漢市區的交通秩序已基本恢複正常。除武漢南湖個別片區外,市內主要道路漬水已基本抽排完畢,交通秩序正在逐步恢複。武漢天河機場、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等火車站周邊道路交通秩序也正常有序。

即便在仍然有積水區域的武漢南湖片區,武漢百姓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武漢一位上班族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在武漢光谷金融港,鏟車、卡車變身上班族的接送班車。”

天放晴,窩在家里幾天都不敢出門的出租車司機李飛,終於出來拉客了。

回憶起7月6日夜里這場雨,李飛心有余悸:“哪里是下雨的聲音啊,簡直跟瀑布一樣的潑水聲,還有電閃雷鳴,直接被吵醒了。”

盡管“在家里歇一天,就有兩三百的損失,但是也不敢冒這個風險啊,一旦出車後進水,修起來可不是幾百塊能解決的。”

7月6日這一天里,出租車從武漢南湖到武漢高鐵站出價到了300元,平時只需60元不到;從武漢香格里拉酒店到機場,出價甚至到了500塊,平日里這不到30公里的距離不足百元就可以到了。但仍鮮有司機敢接單。

李飛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武漢人的記憶中大約是少不了洪水的記憶和經驗。

“大家都呆在家里,孩子停課,大人沒去上班,昨天我們把所有的桶、盆都接滿了水,以防停水停電。” 李飛告訴1℃記者。

1998年大洪水是武漢人的難忘記憶。“1998年啊,那時候最大的印象就是滿世界都是老鼠跑,馬路都淹掉了,池塘的魚都跑出來了,在城里都能抓到魚。”

7月7日一早,李飛把車開到了汽車修理廠,去修理車的風扇電機。前日里因為暴雨,他把出租車從家門口挪到高處去,沒想到不遠的距離,還是把風扇的電機燒了。

這是一家李飛常去的修理廠,平日時幾乎不用排隊,這一天居然排了一個半小時。“都是因為暴雨進水出了問題。”李飛說,今天路上的車比平時里少了很多,估計是很多車在地下車庫或者在路上進了水,正在理賠或者修理,所以開車的少。

武漢市公安交管部門介紹,對7月5日晚至6日當天確因暴雨、漬水,需繞行長江大橋、江漢橋的車輛,如果違反單雙號通行規定,不予抓拍處罰;對於在道路上熄火、發生故障和停車避行的車輛,如有違停行為,不予處罰。

盡管眼下武漢天氣已經轉晴,但是水災的陰影還沒有消退。

湖北省氣象部門預測,近日湖北多地降雨將短暫停歇,然而,7月10日至30日期間,將再次面臨暴雨襲擊,且出梅時間尚未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