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子控制人」朱興良被查後的金螳螂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07713.html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在金螳螂(002081.SZ)身上,不同階段,這句話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7月下旬,金螳螂的實際控制人朱興良被帶走。之後,檢察機關表示,7月27日起,對朱興良執行監視居住。

同時,金螳螂發佈了上半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金螳螂實現營業總收入67.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和44%。

因「個人原因」被調查

金螳螂在蘇州有不一般的名氣。它是建設中的蘇州第一高樓——「秋褲樓」東方之門的「裁縫」,該項目的幕牆工程也成為金螳螂承接的高度最高、單體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複雜的項目。

在朱興良「被帶走」後,金螳螂看起來一切如常。《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本週到金螳螂蘇州總部採訪時,正好遇到午飯時間,許多工人從電梯、樓梯走下來,邊走邊說笑,辦公室的氣氛看上去都還正常。

朱興良的聲名大噪始於兩年前,因個人財富備受關注。

《新財富》雜誌2013年500位富人榜顯示,金螳螂的朱興良家族,以189億元的身家榮登江蘇首富,列全國第22位。2012年,同一份榜單,朱興良家族財富為100.6億元。

朱興良出身草根,1976年高中畢業,然後學了油漆、木工手藝。1993年,朱興良和他的團隊在蘇州成立了金螳螂,誰也沒想到,在財富的道路上,會走得這麼遠。

一個關於金螳螂上市的小故事鮮為人知。據說當初朱興良去和證監會溝通上市時,被笑話:「搞裝修的,也要上市?」

2006年11月20日,金螳螂登陸深市中小板,募集資金2.6億元,是國內建築裝飾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他的命運從上市這一刻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是因個人原因被調查。」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

各種原因,眾多猜測。金螳螂公司發表聲明稱,公司會及時發佈相關公告,並強調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作為裝修界的龍頭,金螳螂2012年淨利潤增幅達到五成,公司董事長倪林在2012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計劃2015年行業總產值規模將達到約3.6萬億。

大行業小公司

倪林說,他們是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對裝修行業,他們最多的一個比喻是「林大,鳥多」。

從2003年開始,朱興良就徹底放權,退出了管理層。金螳螂的董事長由倪林擔任,楊震為金螳螂的總經理,王瓊為總設計師,這三人都是設計師出身,這是業內有名的「三劍客」。

王瓊還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主要承接國際連鎖五星級酒店的裝修設計。

他們都在金螳螂擁有不少股份。朱興良有一種「有福同享」的魄力。2009年,金螳螂集團與倪林等43人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倪林等43人以協議轉讓方式受讓金螳螂集團持有的金螳螂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發起人股份)2200萬股,佔金螳螂總股本的10.34%,轉讓價格為每股1.00元。

這只是金螳螂股權激勵的一個開端。金螳螂一位中層向記者透露,公司80%的高層都是從基層做起的,大部分都是從設計師開始做起,所以在行業中的離職率比較低。

高管激勵,然後開始減持,儘管市場對此做法一直頗有質疑。

此前,他們有高管對媒體表示,公司沒辦法要求高管不賣股票。

何止高管減持,朱興良本人也有「表率」作用。從今年1月1日開始,金螳螂高管減持合計16.4351億元。

其中,從5月29日到現在,朱興良家族通過旗下兩個公司減持套現12.5557億元,朱興良家族減持了大約10%的個人股份。

作為金螳螂的實際控制人,朱興良這一舉動,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比現實中來得更大。

「影子控制人」

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認識朱興良,但每一個入職的新人,必定認識楊震或者倪林。

朱興良出現在金螳螂的時間比任何一個員工都少,消息人士表示,他徹底退居幕後,只有一些重大場合,才會出現。朱興良與云峰基金的許多人認識,就是在一次蘇商大會上。

在政府的眼裡,他代表的是金螳螂,在投資者或者員工眼裡,楊震、倪林才負責具體運營。

朱興良更像是一個「影子控制人」,不負責公司的正常運作,儘管他長袖善舞,富有個人魅力。

這或許是朱興良為公司長遠發展考慮而做的決定。他為自己打造了一道很強的「防火牆」,把他和這家企業隔開了安全距離。

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透露,這些創業團隊跟著朱興良有20年的時間,現在更不可能因為公司臨時的一些變故發生變化。

據說,最困難的時候,倪林從設計師轉做施工人員的第一年,他們是向公司借錢回家過年的。

他們都是一起從無到有,慢慢過來的。

金螳螂的團隊裡,有3000多名全球最大的室內設計師團隊,一些重大項目,中方和外方的設計師可以團隊作戰。

金螳螂的半年度快報還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幅均超過30%。

不得不說,金螳螂對待市場十分謹慎,此前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包括云鋒基金在內的37家機構參加了會議,公司大部分核心管理人員也都參加。

朱興良此前一直想在當地建個酒店,他們的供貨商客戶實在太多了。

他要把金螳螂打造成「競爭對手尊敬的公司,客戶首選和信賴的公司,社會認可、股民追捧的公司,員工值得依託、實現自我價值的公司」。

這些願望,和他們獲得的「魯班獎」都刻在金螳螂的大堂裡,每一個走進金螳螂的人都可以看到。

這家公司看上去運作正常,儘管,他們的老闆——實際控制人「被帶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55

88後創業者尹興良:突然有人肯出上百萬 讓我們自己做公司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6/59265.html

見過他的人,都會覺得就是這個男孩挺安靜的:“做事兒挺認真的,和浮誇的互聯網創投圈有很大的不同。”尹興良,V電影網創始人,《創業家》雜誌2014年3月刊,88後封面人物之一,大學時期開始玩兒似的做一款產品,後來拿到了校友王嘯的投資,正式投入到創業當中。創業者很難,年輕的創業者應該更難,沒有資源,沒有經驗,但是正如尹興良所說:“年輕,不怕失去。”本文是尹興良做V電影網的幹貨實操手冊,值得一讀。想要閱讀88後系列全文,歡迎關註《創業家》雜誌2013年3月刊,更多驚喜,不讀不爽。口述:尹興良 整理:陳晨一開始就是做著玩在學校的時候,我就是個愛折騰愛鉆研的人,雖然讀的是通信工程專業,但是經常與朋友拍短片、做特效、寫程序,有空也演電影,還當過娛記。所以我就覺得自己算是一條腿在互聯網圈子,一條腿在影視圈子。那時候我就想,可不可以用互聯網思維來解決影視圈的問題。那時候國外有個視頻網站Vimeo,是以提供視頻的高清雲存儲起家的,現在已經是聚攏全球視頻創作者的平臺,在中國也非常火。我愛拍短片,自然成為它的忠實粉絲,也經常在這個平臺上發現一些有借鑒意義的優秀短片。後來我逐漸也有了想法:是不是可以搭建一個網站,把這些海內外優秀短片整合起來進行分享,也能給那些制作視頻的人提供參考和交流的機會。這就是V電影網的雛形:一個基於WordPress的博客系統,以推薦國內外優秀短片為主,內容還包括幕後教學和行業資訊,同時通過線下活動,培養品牌、聚攏資源。那時候我們的執行力很強,這個idea不到一周就上線開始運營。不過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還在讀研,白天在實驗室碼代碼,晚上和周末就湊到一起運營V電影。我們還遠沒有考慮這是一個什麽樣的行業,背後的行業角色有哪些,我們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是什麽,做這件事需要什麽樣的人,等等。當時我們只是想做一個有趣的產品而已,還沒有把它作為創業的開始。我還在讀研究生,所在的實驗室還是北郵最好的無線通信實驗室之一,畢業後完全可以輕松找一份運營商、設備商的工作,既高薪又穩定。所以V電影對我們來說,就是業余時間玩玩而已。拿到投資,正式創業隨著網站的點擊量不斷攀高,我逐漸意識到V電影或許真的可以成為創業的機會。後來通過朋友的介紹,我認識了我的師兄―“百度七劍客”之一的王嘯。他離開百度後,創立了九合創投,專註於互聯網天使投資。跟他聊了幾次後,對於短視頻這個方向,他是很看好的,決定投資我們成立公司,全職運營。當時我們都還挺天真的,覺得突然有個“鼎鼎大名”的人物肯出上百萬,讓我們做自己的公司,我們就已經“成功”了。很快,我們就都從學校休學,開始全職創業。現在想想,那只不過算是修行的開始而已。你可以想象,對於剛出校門的學生而言,如何招人、如何管理、如何協作、如何賺錢,都是完全沒有概念的。創業之初,四個小夥伴就在一張只能放下四個電腦的桌子上,不斷摸索、不斷犯錯、不斷學習。我自己也慢慢地從做一個產品,摸索著做一家公司,當然現在也還遠沒到做一家企業的境界,但是未來的事兒,誰知道呢。以前在學校里,我認為努力和聰明是可以一直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創業中才發現,努力和聰明?那只是可能成功的標配而已。一路上結識了很多牛X閃閃的人物,發現7×12小時工作只不過是最低標準而已。細致打磨產品一個媒體的價值在於品牌、在於流量,變現也主要是依靠線上的廣告和線下活動。為了塑造專業行業媒體的形象,我們力求把內容做到極致、客觀且有態度,除了優秀短片的推薦,客觀的分析,我們還分享短片幕後信息,以及我們對短片的一些看法。我們保證每個短片都會給用戶啟發。而在線下,影視圈的活動大多都是私密而且高大上,務虛要門面的更多,要想真正辦出有深度的活動很難,所以我們將互聯網式的線下活動思路帶到影視行業。“開放日”就是我們的第一個線下活動品牌。這個活動在全國各地舉辦,旨在給青年導演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的短片作品可以在大銀幕展示。活動中沒有紅毯、沒有盛裝,觀眾席地而坐,享受短片,探討電影,也能在現場和導演進行交流。我們發現影視行業中有許多問題:許多好的創作人的作品無法被大眾看到;由於信息極度不對稱,“二道販子”獲得了項目中的很多利潤,而許多優秀的創作人卻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我們首先做的就是為創作人開辟個人頁面,展示他們的作品。平臺雖然不做視頻承載,但是發布作品必須經過實名認證,承諾自己是該作品作者。同時,引導用戶在平臺上相互交流討論,互相促進。在這個平臺上,可以找到許多有才華的影視創作人。為了讓優秀創作人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我們提供影視作品發行服務,幫助影視創作人把作品發行到電視臺、互聯網電視、運營商、飛機、地鐵等播出渠道。為了滿足一些品牌定制植入互聯網影視內容的需求,我們通過平臺將好的制作項目與品牌結合。在運營中,我們更多依靠互聯網的規模化效應來聚攏行業資源。比如我們定期舉辦的影視行業高端“行業晚宴”,通過互聯網匯集圈內從業者,在提供業界交流平臺的同時,吸納合作資源。年輕,不怕失去執行力和個人成長是我們team中最強調的兩點。我們認為對於創業公司,成長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在高手林立的行業競爭中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斷學習進步。而且,對於個人而言,也只有高速的成長,才會給自己安全感。感受到自己以及整個公司的成長速度,會讓團隊中每個人更加堅定於這份事業。執行力也是我們特別看重的。把事情做出來了才有價值,想到的事情,立馬著手去做,小步快跑去嘗試。比如我們開發的移動端小應用“電影超人”,從有想法到上線不過兩個周,三個月就積累了上百萬用戶,並且活躍度非常高,很好地起到了為平臺導流的作用。雖然每天都是高負荷運轉,自己的確成長了很多。我經常在團隊里說的一個理念,就是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V電影的投資人,因為每個人都投資了自己的青春,這是比金錢更寶貴的。那麽就要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就要迅速成長,做出一番至少讓自己驕傲的事兒。所以在讀這段文字的你,如果也想讓自己的青春變得更有意義,那麽趕緊行動吧。勇敢一點,這個年紀的你沒什麽好失去的,哪怕是失敗,踏出第一步時,你已經贏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尹興良 | 編輯:liyanglin | 責編:李陽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08

黑馬案例丨尹興良:88年創業小鮮肉,如何順利拿到千萬級A輪融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4/150995.shtml

尹興良,一個88後的小夥子,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有著愛玩的天性,然而他卻將自己的興趣變成了事業。當別人還在校園里讀書玩樂的時候,他已經走出了校園,走上了創業的道路。2013年4月,其創業項目V電影拿到了千萬級A輪融資,多位行業資深人才先後也加入其團隊之中,V電影也由一個青澀的興趣產物慢慢地演變為一個成熟的商業產品。

V電影誕生,興趣使然

尹興良稱自己是一個熱愛折騰鉆研的人,雖然所學專業為通信工程,但經常與朋友拍短片、做特效、寫程序,甚至還當過娛記。在折騰之余,他也在思考是否可以用互聯網思維來解決影視圈的問題。

當時國外有個視頻網站Vimeo,是以提供視頻的高清雲存儲起家的,現在已經是聚攏全球視頻創作者的平臺,在中國也非常火。這給了他一些啟發:是不是可以搭建一個網站,把這些海內外優秀短片整合起來進行分享,也能給那些制作視頻的人提供參考和交流的機會。         

有了想法之後,他和另外四個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搭建起一個短視頻內容分享平臺,一個基於WordPress的博客系統,以推薦國內外優秀短片和UGC為主,內容還包括幕後教學和行業資訊,同時組織線下活動與用戶交流溝通,這也就是V電影的前身。當時視頻網站競爭激烈,但作為更細分領域的探路者,V電影團隊一開始並沒有給自己太多創業壓力,更多的是一種感興趣、玩一把的心態,初衷則是為更多短片愛好者、有創作能力的人才提供一個展示作品和相互交流的平臺。

興趣到事業,漸入正軌

尹興良和他的團隊最初的想法就是做一個有趣的產品而已,並沒有把它作為創業的開始。所以V電影對他們來說,就是業余時間玩玩而已。但隨著網站的點擊量不斷攀高,尹興良逐漸意識到V電影或許真的可以成為創業的機會。後來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百度七劍客”之一的王嘯,他離開百度後,創立了九合創投,專註於互聯網天使投資。 2012年8月,看好V電影的市場潛力的王嘯決定投資,全職運營。

在獲得數百萬元天使投資後,V電影團隊有了創業的感覺。很快,尹興良和他的夥伴都從學校休學,開始全職創業。在創業之初,四個小夥伴就在一張只能放下四個電腦的桌子上,不斷摸索、不斷犯錯、不斷學習。當時王嘯給尹興良定了第一個KPI,半年內將網站UV做到10萬以上。

一個媒體的價值在於品牌、在於流量,變現也主要是依靠線上的廣告和線下活動。為了塑造專業行業媒體的形象,尹興良團隊力求把內容做到極致、客觀且有態度,除了優秀短片的推薦,客觀的分析,他們還分享短片幕後信息,以及對短片的一些看法。而在線下,他們 將互聯網式的線下活動思路帶到影視行業。活動中沒有紅毯、沒有盛裝,觀眾席地而坐,享受短片,探討電影,也能在現場和導演進行交流。  

新媒體發行,執牛耳者

V電影的最初定位是內容發行平臺,曾收錄了大量國內外優秀短片,而當時國內大的視頻網站做的是內容承載。相對而言,V電影更接近於短視頻垂直領域媒體平臺。經過1年左右的產品打磨,尹興良及其團隊對行業有了一定認知,V電影在行業中的角色定位、競爭優勢逐步清晰。在此基礎上,他們開始梳理產品思路、探討商業模式以及謀劃公司未來。在尹興良看來,對於新媒體影視行業而言,出品、發行、內容、渠道是產業鏈上的四個關鍵環節。

在內容和渠道方面,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大的視頻網站已搶占了賽道,他們的資金和技術優勢是後來者無法企及的;但在出品和發行方面,創業者仍有突破口可以切入,而發行是第一步。尹興良稱,商業變現無非發行、廣告、衍生三種模式,而發行滿足的是作品的播出需求,比如分發到視頻網站、戶外媒體、電視盒子等,它們都缺內容。此前視頻內容以UGC模式展現於視頻平臺,後者提供的是一種曝光機會,而V電影提供的是發行服務,而且長期免費。

2012年11月,V電影發行了第一個系列短視頻《飛碟說》和第一部電影《冬眠》。此後,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影視行業愛好者、從業者開始關註V電影平臺,註冊用戶因此陡增,線上交流、互動快速升溫。V電影是國內最早引入新媒體發行概念的團隊,而且起步較早,目前幾乎所有視頻網站以及飛機、公交、地鐵、三大運營商內容專區、電視盒子等渠道已全面覆蓋。通過V電影平臺發行的優秀視頻內容,通過全渠道分發,平均播放量累計可達數億次。目前發行和廣告是V電影的兩大營收陣地,一些廣告主的定制類內容平均幾十萬元一單。

多方位發力,打造用戶

在累積了一定規模的用戶後,V電影開始考慮如何將粉絲轉化為用戶,因為在尹興良看來,對於新媒體平臺而言,觀眾到粉絲再到用戶的轉化過程至關重要。創業團隊通過線上互動和線下活動很快盤活了已註冊或新加入的行業愛好者和創作人才,並在原有平臺基礎上推出了新片場這一模塊。新片場相當於創作人平臺,線上用戶均可有專屬頁面,通過官方認證後,他們可發布作品、參與交流互動。目前V電影平臺認證用戶已有5000多個。

2013年,V電影推出了“能量計劃”。這是一個幫助優秀創作團隊提供早期啟動資金、辦公場地、拍攝場地、發行、招商等服務的項目。該項目推出原因有二:一、各平臺對創作人的爭奪戰日漸白熱化,V電影需要為創作人提供更大的平臺價值。二、V電影本身需要更多自產自銷的好內容。“如果能夠控制高流量內容,確保每天至少有5個優質短片,那麽我們的客戶端就會產生流量,雖然內容流量和互聯網產品流量不同,但前者可以幫助平臺彎道超車拿到用戶。”尹興良稱。目前能量計劃正在籌備的項目共7個,上海2個、廣州1個、北京4個。2015年該公司預計扶持10~15個系列內容,沈澱3~4個具有粉絲黏性的創作人工作室,幫助他們完成“觀眾—粉絲—用戶”的轉化過程,進而實現商業閉環。

V電影早期推出的APP主要是網站內容的延伸,而2013年推出的魔力盒則是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網的一款新產品。在WiFi環境下,通過下載安裝,該App可自動幫助用戶緩存三部短片,閱後即焚,不能搜索。通過對用戶觀看短片後的點贊、拖拽、下載等數據的收集及技術分析,魔力盒可為用戶持續而精準地推薦短片。目前魔力盒用戶已有數十萬,日活用戶達到五六萬。

V電影從2012年上線迄今,主體業務已從單一視頻發行擴展到了人才社區、IP孵化、粉絲運營等模塊,已成為影視制作公司、視頻行業創作人才的集中輸出地之一。可以說,V電影在這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商業產品,而創始人尹興良也在這一過程中得以成長,他說成長對於個人和創業公司都是很重要的,對於個人而言,只有高速的成長,才會給自己安全感,對於創業公司而言,只有成長才會讓團隊中的每個人更加堅定於這份事業。

版權聲明:本文由黑馬學院案例中心實習生劉閃閃整理,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