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屌絲經濟走向沒落,中國互聯網如何轉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7/157230.shtml

屌絲經濟走向沒落,中國互聯網如何轉型?
南七道 南七道

屌絲經濟走向沒落,中國互聯網如何轉型?

追求品質是一種社會常識

文 |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

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從農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遷移,在這個過程中,商品的消費也是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元化。隨著中產階級的興起,90後等新一代城市人群成為消費主流,社會正在開始一個新階段:品質認同的消費升級。在這個過程中,能否真正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認同感將是關鍵。

社會結構變化,中產階級崛起

中國的社會發展到現在,人們的收入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勞動所得逐步成為附屬物,而資本收入不斷成為收入的主要來源。波士頓咨詢集團最新的消費報告顯示,75%的中國消費者的預計花費會和上一年持平甚至會更多。

同時,熊彼得在《經濟發展理論》里說,企業家的成群出現是經濟繁榮的唯一原因。國內創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創業群體開始批量出現,甚至出現了像阿里騰訊這樣世界級的公司和滴滴這樣新興的獨角獸公司。新興的富人階層和崛起的中產階級的地位提高,必然對於產品的要求會水漲船高。

隨著中產階級的興起,90後等新一代城市人群成為消費主流,消費習慣也開始出現明顯變化,根據相關數據,到2020年,他們會占到中國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消費占比高達53%。消費力正以每年14%的速率在增長,這是35歲以上人群消費增長率的兩倍。

由於信息時代的扁平化,年輕的中國消費者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全球同齡人的生活狀況,互聯網的發達讓他們可以通過代購、直郵等方式解決,切身體會到高品質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隨著自我要求的不斷升級,同時對現有醫療和食品等方面的不滿。有品質和有幸福感的生活成了一種迫切的需求。

追求品質是一種社會常識

由於中國長期是代工、低端制造的代名詞,對很多人來說,所謂物美價廉,其實更多是價廉+湊活,粗制濫造已經成為了一種理所當然和生活方式。發展到現在,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都看不過去了,在巴塞羅那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再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麽“物美價廉”、“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產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厚積薄發。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產品。而消費者根上的需求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這個常識性的道理,但是在某些時刻,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長卷里卻有些跳幀,兩年前如日中天,一度成為全球未上市公司估值最高的小米,反複強調的一點就是性價比。小米從發燒友的機器出發,延伸到紅米,然後一頭紮進性價比的汪洋大海之中。小米的電商模式、用戶參與模式確實創造了堪稱奇跡的商業案例。

但是,經濟的常規性會主導一切,經濟的規律只會在規律的主軸線上下浮動,但並不會脫離規律。小米在對於很多草根用戶完成教育和普及後,他們對於品牌品質的意識開始覺醒,於是用戶開始流失和遷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後發制人的華為,走的就是品質的路線。在IDC發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排行中,華為取代了小米位列第一。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全球排名已經跌出前五,而在進入前五的三家中國公司,華為、OPPO和VIVO。他們共同特點是,不追求性價比,主打產品都是兩千塊以上的註重品質的中端機器。

美國賈雷德·戴夢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里舉例說,現在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不顧經濟效益的,也就是不顧及性價比),去買品牌的牛仔褲,而這種牛仔褲的價格幾乎是同樣耐穿但沒有品牌的牛仔褲的兩倍。這是因為有品牌的價值超過了消費者付出的一倍的價錢。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小米,由於小米長期的性價比的策略,尤其是紅米低端機的推出,小米的臉上就被牢牢的貼上了廉價、低端等標簽。於是,隨著用戶和市場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遷移到新的品牌。當產品工具性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年輕一代用戶脫離了工具感,他們的消費行為與上一代長輩的消費者區別越來越明顯。他們開始重視品質、重視文化、重視用材、重視設計等,這是一個鏈條上整體上的消費升級。

幸福感應當是科技的第一驅動力

去年關於中國人去日本狂買馬桶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任正非也說,他曾經在日本目睹大批中國人,在日本狂購。“你不提高品質,就會驅趕老百姓到國外去爆買。”在國內商家紛紛哭訴國內市場在萎縮,怎麽中國人在海外卻有如此巨大的購買力? 

在國內,絕大多數企業包括互聯網公司,還在走拼數量拼聲量的路線。產品的發布變成了企業純粹的借機營銷和炒作。以手機為例,國內的手機企業們就像集體吃了春藥一樣,一個月時間,多個品牌幾十多場發布會,新品亮相猶如過江之鯽。除了華為,但真正能夠在市場上立足的機型少之又少。在整體消費升級後,現在的產品還不足以匹配中國人的消費需求。消費需求不僅僅是商品本身的工具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品牌的價值和聲望。

王小波曾經分析為什麽中國古代與歐洲中世紀的科技水平會有巨大差距?因為中國提倡禁欲主義,而歐洲,提倡通過不斷發展,滿足人類的欲望。所以說,人類的欲望和需求是促使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科技產品在解決了人們基本需求的產品工具性之外,在人類的需求里,最基礎的現象是,人類由於科技進步,得到了短暫的滿足之後,其需求又會不斷升級。由於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需求無法得到了持久的滿足,所以社會也就不會有再次進步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的需求不斷增長,也正因此使得人類得以不斷進步。在目前,消費升級後,消費者的需求開始朝著品質、品牌、內涵和創新等需求越來越強烈,高品質的科技產品毫無疑問會成為趨勢和主流。除了基礎功能外,能夠給予用戶幸福感和喜悅感、炫耀感。從這個角度來說,品牌溢價帶來的幸福感應該是科技產品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著名投資人李錄先生在《現代化十六講》里將人類文明劃分為狩獵采集的1.0文明,農業畜牧的2.0文明,工業革命為先導的科技3.0文明。同樣在科技產品的發展進展中,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純粹的實用主義的工具1.0階段,逐漸註重產品本身質量的2.0時代,消費升級註重品牌和內涵、情感的3.0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從純粹的工具性功能性,開始朝著關註用戶的體驗感、幸福感甚至炫耀感等方向開始轉變和升級。

目前中國科技產品的品牌意識已經具備了雛形,但還沒有完全形成氣候,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的普及。品質和數量還在像左右手一樣來回互搏。慶幸的是,國內的公司和媒體關於品牌品質等意識,已經開始覺醒和逐步的實踐。極客公園的張鵬就提出了“幸福科技”的概念:“雖然在商業社會主流認同的屌絲經濟思維下,這些‘品質溢價’在今天看起來是小眾而無力的,但這些為人帶來幸福感的美好的東西,當人們願意為之付出更高成本去擁有和‘認同’,這將是一種比性價比更有力量的存在,也是未來終究會燎原的星火。”為此他們甚至7月在上海會有一場專題討論的盛會。 

溫斯頓•丘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說:“我們認為,一個國家若想靠稅收(或刺激、貶值)走向繁榮,無異於一個人站在水桶里,想拎著提手把自己提起來。”同樣,一個國家也沒法靠廉價粗糙的科技和產品走向未來。

屌絲經濟 轉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