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醫療成重要陣地 3D打印的制造之路真好走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25.html

3D打印將如何輔助醫療行業?

Stratasys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Ricardo Osiroff博士在回答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提問時介紹了其產品三方面的主要應用:外科手術的工具打印,能夠幫助外科,特別是骨科醫生更好地實施手術;對康複提供支持幫助;高精度的打印還原身體組織、器官,可以用於醫學教學和幫助外科醫生更好地準備手術方案。

3D打印未來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手術室當中,一方面真正實現了針對病人個體的客戶化的解決方案定制,另一方面3D打印模型也會有更加廣泛的用途。

目前,3D打印主要在三個方向上有所應用:

第一,是原型制造。3D打印可以進一步壓縮原型制造設計上的時間,盡量提升在設計之間的時間上的效益,減短產品設計循環,把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這不是一個飽和市場,但正進入成熟期。客戶具有成熟的眼光,他們知道如何貨比三家,也對3D打印技術非常熟悉。

Stratasys預計,現在3D打印在原型制造方面占有23%的市場份額,到2025年保守估計市場占有率會達到50%。

第二,是生產工具。通過研發生產工具提升生產效率,比如通過3D打印生產夾具和卡具,壓縮時間和成本。這個制造工具最好的一點是能夠極大提升設計叠代的循環,如果今天設計出來覺得不行,經過修改,明天就可以有新的工具打印出來,客戶也剛剛開始接受。

Stratasys看到一些中國客戶在這樣使用,然而這一市場才起步,剛剛有一些盈利,保守估計到2025年市場份額會達到10%,約為30億美元的市場。

第三,是終端產品的直接制造。3D打印可以用於終端零部件的制造。終端產品的打印使用3D打印還是一個非常早的發展時期。盡管空客A350機型有上千種零部件用3D打印,但這只是個例。

到了2025年, Stratasys保守估計即便市場占有率只有0.1%,這個市場的絕對量都不得了,將可能是150億美元。

這些觀點,從4月份普華永道發布的《3D打印在美國工業制造的時代來臨》的報告中也可以得到驗證。數據顯示其中31.4%的用戶僅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快速原型制造,其中17.4%的用戶仍在探索應該怎樣使用3D打印技術,而有2.5%的用戶已經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一些使用傳統技術無法制造出來的產品。在117個調研對象中,有三分之二的制造企業已經應用了3D打印技術,大多數調研用戶認為未來3~5年將會有50%的制造業同行引入3D打印技術。

根據IDC的測算,無論是桌面級還是工業級的3D打印都在持續增長,2015年在打印機的投入上達到110億美元,而2019年可能會升至270億美元。

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級應用可以一馬平川。報告和現實都告訴我們:3D打印設備的成本是企業引進3D打印技術的主要障礙。根據報告,這一所占比例為42.1%。另外一個主要障礙是用戶對於打印產品質量的不確定性,例如打印產品的強度、耐久性等,這個比例占33.1%,但在2014年的調研結果中該比例為47%,也就是說對打印產品質量持不確定態度的人明顯減少。

此外,還有一個影響企業引入3D打印技術的重要因素是,缺乏3D打印技術的專業人才,所占比例為32.2%。很多裝機客戶使用有限,因為機器的使用和相關的應用開發並沒有同步發展。針對現有用戶的服務,包括培訓、應用開發將成為服務商的重點。

“我們會了解客戶的生產制造工藝和客戶的真正需求,從而提供一套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提供一個打印機。這樣才能幫助客戶設計,知道他的瓶頸在哪里,用這種方式幫助客戶降低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這是我們在中國的策略。”Stratasys 大中華區總經理翟蓮子說。

拋開應用推廣,3D打印甚至在存在的合理性上也存在爭議。雖然認為3D打印將改變現有供應鏈,以及對知識產權產生威脅的人相比2014年的調研結果有所減少,但是它們仍是人們認為3D打印技術影響制造業的主要領域,所占比例均為22.3%。

畢竟,3D打印是一種數字化生產技術,從設計到3D打印的過程中,設計師的建模作品會經過多個流程,可能面臨創意被盜竊、流失和出賣的風險。這就要看目前進行應用的“嘗鮮”企業未來的發展如何,對3D打印市場有提前介入的用戶,其應用也在很大層面上影響市場整體進步。

“醫療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垂直市場。在中國,汽車市場也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此外,教育、航空航天也都是我們在中國看到在未來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市場,而且在3D打印領域應用增長非常快。為了發展這些垂直市場,我們會有相應的一些舉措,不是單純地以產品銷售的模式進入,而是以解決方案的模式。”翟蓮子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43

行業龍頭利潤十年縮水80%,那些勉強活著的制造業如何自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946.html

傳統制造業走到了十字路口。

受累於世界經濟不景氣、國內外市場疲軟,以及產業全球轉移等的影響,中國的傳統制造業面臨嚴峻挑戰。而在中國最發達地區之一的長三角,近年來用工和其他成本迅速上漲,制造業形勢亦很不樂觀。

如何應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壓力?面對客戶減少、訂單下降,企業又如何轉型?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走訪了長三角地區的幾家中小制造業企業和有關專家,從傳統制造業的現狀,尋找根源探究出路。

承壓:傳統制造業利潤大幅下滑

宏觀經濟數據幾乎全線回落。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月數據顯示,從傳統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出口增速從3月份的18.7%回落至4.1%;消費增速從10.5%回落至10.1%;投資增速也從10.7%回落至10.5%,而投資的回落則主要是受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影響。

制造業似乎成了整體經濟下行的最大受力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下稱“制造業PMI”)顯示, 今年2月制造業PMI為49.0,創下2012年8月以來新低,且為連續第七個月低於50榮枯線;4月制造業PMI為50.1,也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

其中,中、小型企業的困境最突出。4月份,中型企業PMI為50.0,小型企業PMI為46.9。

作為全球重要制造業基地的長三角地區在此輪經濟下行中受到的沖擊十分明顯。此前曾有媒體對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上市公司2015年的中報業績做過統計,三省一市上市公司中報利潤負增長比例均超過30%,其中,安徽最高,為49%;蘇、浙、滬分別為40%、38%和33%。

數據顯示,三省一市制造業上市公司共600家,其中凈利潤為負數的有63家,即長三角地區有一成制造業上市公司2015年中報虧損。

“前兩年,全國範圍內這一行業倒掉了一批公司,目前這個行業仍處於低谷。”蘇南地區某人造革制造企業老板何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他們企業年產值在1.7億到2億元之間,在行業里為數不多,算是做得比較好的。

雖然規模能維持,但利潤是明顯減少了。

現在我們的凈利潤基本只有3%~5%,而十年前我們有15%~20%的凈利,有些產品的利潤點還可能會在20%以上。”何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感嘆,現在錢越來越難賺了。

何先生回憶說,在2013年之前,行情都還算不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曾有一個短暫的下降過程,而4萬億投資下去後又有所回升,跟前面基本持平。不過,2011年銀根開始收緊,大家口袋里沒錢了,需求量下降。廠家就搶單子、拼價格,一輪兩輪之後,企業的整個利潤就下來了。

此外,用工成本上漲也是中小企業業主們頗為苦惱的問題。何先生告訴記者,跟十年前相比,現在用工成本已經翻了三番都不止,2005年到2007年時,工人工資在1800~1900元左右,而現在是五六千;另一方面,社保基數每年都在提,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此外,實業逐漸呈現系統性的“缺血”困境。

以上世紀90年代曾飛速發展的溫州制造業為例,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曾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溫州制造業的海外訂單劇減,大部分都轉為內向型企業。而國內財政政策近幾年緊縮,民營制造業貸款難;曾經迅速膨脹的溫州民間融資,2011年前後又遭遇了崩盤,溫州制造業現在普遍缺錢。

記者近日致電溫州某制鞋企業老板,談起經營情況,他只是泛泛地說,“制鞋業這幾年下坡比較厲害,買的人少了,總體經濟不好”,之後就匆匆掛掉電話。

在2008年四萬億刺激計劃之後,很多溫商家里每天都有銀行的人上門推銷貸款,有些溫商貸款上千萬做投資,進入房地產和太陽能等行業,結果全部賠了進去。

“過去投資步子跨得太大,銀行、民間金融的錢都沒用到實業上。”這在溫商中是比較普遍的看法。

以當地閥門行業為例,溫州從事閥門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企業有1100多家,這兩年起碼倒掉兩三百家;活下來的一部分企業現在也是危機重重、勉強度日;最後留下來的良性企業可能占比不超過20%。

溫州永嘉的立信閥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啟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溫州的閥門產業出現了兩個惡性循環:一是有些企業沒有守住本行,去盲目跨界投資,比如買房、炒房等,經濟一出問題便發生連鎖反應倒閉;二是有些企業因為產品沒有做好,也沒有好好經營,導致貨款要不回來,再加上有些企業的生命力本來就不強,造成停產或破產。

王啟耐說,雖然公司年產值保持了不錯的增長,但受到當前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凈利潤有所下降。

出路:做細分領域的小巨人

除了整體大環境的因素,長三角中小企業發展停滯的癥結在哪里?

“中國的中小企業,包括長三角的中小企業,依附性比較強。”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三角地區,是國有企業和跨國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作為全球生產基地,它的主體部分是跨國企業或是跟跨國企業進行合資合作的國有企業。目前經營發生困難的,主要是為這些龍頭企業配套的中小企業。大企業一發生問題,生產一收縮,這些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就被大大壓縮了。

長三角地區有一些中小企業沒有很好地發揮其“船小好掉頭”的特點。現在市場總量是在縮小,但是結構在細分的過程中存在很多機會。“需求結構在變化,而供給結構卻和它不匹配。”楊建文說。

“理論上講,中小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要比國有企業靈活,但是它們在以往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國企病或者大型企業病,在運作上沒有把它們的體制機制優勢真正發揮出來,把問題的核心放在了大環境不好、整個體制機制不靈、中小企業貸款難等方面。”楊建文談道,“企業要自身找原因,要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去等、靠、要。”

部分企業主動尋求突破。如前文提及的蘇南地區某人造革制造企業,何先生對記者表示,老產品現在價格殺得都比較低。這幾年,他們致力於產品的提升創新,他們新推出的超細纖維合成革是第三代人造革,更逼真更環保,也更舒適,市場需求一直在增長,從去年開始效益就持續在往上走。同時,他們也努力提升自動化生產程度,減少人工費開支。

王啟耐告訴記者,他們當初也是從十幾個人的小廠房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在2008年之前,我們還是全部為別人貼牌,而有些廠家只把一些利潤低的業務交給我們。”王啟耐說,現在他們自己的品牌占比已達95%,貼牌才5%。

在生產一線,這兩年立信閥門集團的“機器換人”投入也比較大,原來一臺機器要一個人去完成,現在是一個人完成三臺機器。他們把這一塊利潤讓出來給終端客戶,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同時拓展海外市場,去年出口增長率超過30%。

王啟耐說,這幾年每年他們拿出利潤的10%用於研發。他們公司研制的煙氣脫硫脫硝刀閘閥,去年剛進入市場銷路就很不錯,也得到了中石化的認可,目前他們公司已被中石化列入一級供應商。新產品的利潤率也相當可觀。

楊建文認為,中小企業如果能在細分領域做到小巨人,就是很成功的企業。在現在這個特殊階段,政府也需要在細分領域上給予政策支持,培養小巨人,形成一批有社會影響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領軍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68

中國中車總經理奚國華:中車的制造業全球布局是這樣的

全球制造業布局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18日上午,中國中車集團公司總經理奚國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表示,當前全球制造業呈現出壁壘化、智能化、梯隊化、多極化的趨勢,中國中車打造智能制造體系、智能服務體系和智能產品體系,通過主動貼近客戶、利用全球資源、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推動本土化運作、紮根歐美市場五大舉措布局全球市場。

奚國華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反全球化思潮日益擡頭,“黑天鵝事件”不斷發生,形成了“黑天鵝湖”,給企業全球化蒙上了陰影,全球化的模式正在進入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重新平衡的時期,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出新的特征。

他認為,當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擡頭,人才、商品、資本自由流動的壁壘愈發明顯。“互聯網+制造業”深度融合,制造業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消失,塑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與此同時,制造業呈現出梯隊化和多極化的趨勢。高端制造業逐步向發達國家回流,低端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分流,全球制造業分工競爭的態勢正在加劇。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的梯隊格局逐步形成。 各經濟體對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提高,全球價值鏈被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正在逐漸打破,價值鏈重構的步伐不斷加快。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準確把握全球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全球布局中掌握主動?奚國華認為,制造業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國中車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或許可為其他制造業企業提供借鑒。

奚國華介紹,中國中車抓住“一帶一路”重大機遇,打造了三大體系,塑造競爭優勢,構建行業生態,為布局全球奠定基礎。

一是打造智能制造體系。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化車間和智能化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邁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二是打造智能服務體系,應用互聯網技術,統籌運營維護、采購供應、增值服務等領域,形成統一集成、協同高效,構建產品網,實施遠程監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用戶網,探索“互聯網+中車”的商業模式,實現“產業+服務”的轉型升級。

三是打造智能產品體系。研制智慧列車,實現自駕駛、自診斷、自決策、自控制、自恢複,確保運行的安全。融合衛星通信技術,實現辦公、社交、購物、娛樂一體化,讓旅客能夠充分享受出行的高效、便捷和舒適,盡情享受旅途的輕松、愉快和樂趣。

此外,中國中車還通過一系列具體的舉措布局全球市場,努力提升競爭力。“我們要針對傳統市場、成熟市場、新興市場的不同情況,在全球設置11個區域總部,準確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贏得市場先機。充分利用區域公司等渠道,構建超前、超值的服務體系,引導用戶決策,掌握市場開發的主動權。”奚國華說。

在利用全球資源方面,中國中車堅持市場開發,技術先行,統籌海外研發中心的布局,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用實力引領市場。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將競爭對手轉變為合作夥伴,與合作夥伴建立價值共同體,共同開辟成長新空間。

中國中車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本土化運作,深度推進本土化用工、本地化采購、本地化維護、本地化管理“五本”模式,通過投資新建、實施並購轉移富余產能等形式,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真正切入進去,成為當地受人尊重的企業。

奚國華說,“歐洲、北美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市場,也是行業兵家必爭之地。我們紮根歐美市場可以與行業的頂尖高手同臺競技,發現自己的短板,向競爭對手學習,發展壯大自己。同時,向世界展示中車,讓世界了解中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80

兩個金磚國家間的制造業大遷移

印度如此之大,但它無法忽視中國。

近年來,受地緣優勢影響,印度本土制造和銷售已經成為不少中國電子消費品廠商的主要發展策略。無論是與代工廠合作還是自主建廠生產,印度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讓很多中國企業更願意把工廠設立在印度。

中資企業的熱土

以印度南部金奈的一家偉創力代工廠為例,這家工廠主要負責包括中國聯想和MOTO手機品牌在內的組裝生產。工廠占地面積4萬平方英尺,總共擁有5000名工作人員。來自中國和本地供應商的零部件匯集於此,在流水線上進行組裝、檢測和封裝,最終成品在市場上銷售,這家代工廠的年產量可達600萬臺手機。

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中國與印度經濟發展的分水嶺。中國制造業抓住了改革開放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一路高歌猛進,成為 “世界工廠”;印度制造業受到商品市場開放與國內要素市場改革乏力的雙重擠壓,二十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去年,印度總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計劃,希望通過多方改革消除阻力,重振印度制造業繁榮。

在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制造業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中資引領的代工廠正將部分低附加值的產業轉移至印度制造。塔塔咨詢公司中國區總裁Sujit Chatterjee在今年3月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中國企業到印度不是‘狼來了’,中國將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印度,從而發展本土高端制造業的戰略是中國發展的必然趨勢。當越來越多中國工廠轉移到印度時,中國的高精尖制造正在出口全球,這是好事。”

Chatterje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度市場和中國很相似,大家都願意為產品的“價值”買單,小米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中國臺灣外包制造商富士康已經宣布2020年前將在印度開設多達12家大型工廠,生產包括小米手機在內的電子設備。

“印度制造”是莫迪政府的標誌性戰略,用意是利用後發優勢和低成本優勢使印度成為工業強國。為此,印度政府出臺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鼓勵全球企業赴印投資,甚至與蘋果簽訂了長達十多年的免稅條款。印度計劃在2022年將工業產出在GDP中的占比從現在的18%提高到25%,並在生產部門新增1億個就業崗位。印度擁有12.5億人口,這一市場增長迅速,加之巨大的人口紅利,印度制造對全球制造業巨頭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龍象之爭”

然而“印度制造”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通脹高企,資金成本高昂;法律條文複雜,工業或基建用地獲取困難;監管繁重,企業難以解雇工人,勞動力受到限制等等。

科爾尼全球總裁Johan Aurik去年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印度經濟正處在十字路口。盡管它政權穩定,具有大量會英語的勞動力優勢,但是在成為世界制造強國這條路上,印度已經落後了中國許多。”不過他指出,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強國計劃,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對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開始取得了切實的收益。

Aurik引用數據稱,自從“印度制造”計劃提出以來,這個項目已經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大幅增加了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2015年,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增加了70%以上,創下590億美元的紀錄。

科爾尼的報告指出,印度制造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如何平衡兩個關鍵因素:首先是正在進行中的制造業內部轉型,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等技術和運行管理方式的進步;其次是如何與中國保持競爭關系。

Aurik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制造業競爭力依然強勁活躍。中國企業對全球制造業的控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並計劃繼續通過“一帶一路”等政策捍衛其領導地位。雖然中國制造業的成功源自於其低成本中心,但是它一直在不斷提升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據科爾尼預計,今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國,43萬機器人將上線。這些“制造2025”的戰略行動將幫助中國減緩日益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和日益激烈的國外競爭,以保持其作為制造業中心的地位。

“自動化會提高生產效率,但是也可能會減少一些工作崗位。印度既需要把創新納入到制造業中,也需要創造大量的新增就業機會,它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Aurik表示,“在未來15年內,印度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群體,每年將會有100萬人加入本來就已經非常龐大的5億人口體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