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央企老總談電力有序走出去:不掙錢、掙吆喝的項目絕不能幹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電投在6月27日在廣東珠海召開的國際化發展工作會上獲悉,國家電投首任董事長王炳華在談及公司“走出去”的問題時提醒:在談判工程項目簽約階段,底線是保收益、控風險,一時談不下來,可以慢慢談,但是不掙錢、掙吆喝的項目絕不能幹。

電力行業的兩大特點是:一是投資額大,大型的火電、核電項目動輒百億;二是項目周期長,電力項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幾十年。

6月15日,中國電力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大會暨國際產能合作研討會在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程建林在出席會議的致辭中表示,去年以來,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國際產能合作重點行業,電力國際產能合作成效顯著,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但他同時指出,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步伐仍需加快,潛力仍需釋放,水平和能力仍需提升,秩序仍需規範。

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中國電力行業不斷優化升級,核電、火電、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出口步伐不斷加快,直面新的挑戰和機遇。

以火電為例,國家電投、華能集團、大唐、國電等五大發電集團在2015年繼續進軍海外。數據顯示,2015年6月,中國火力發電出口交貨值303686.00千元,同比增長150.92%;2015年1-6月中國火力發電出口交貨值1771916.00千元,同比增長651.24%。以60萬千瓦機組為主力的火電出口機型,遍及印度、印尼、土耳其等新興國家邁開了中國火電設備技術“走出去”的步伐。

中國現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力裝備制造大國。2014年,電力裝備制造業實現的工業總產值超過5萬億,主營業務收入5.33萬億元,實現利潤3112億元,進出口總額1649億美元。

隨著“一帶一路”規劃的實施,中國將通過合作投資推動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方面的合作將立足於能源項目、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等領域,電力裝備可能以整套設備甚至工程總承包、項目運營的形式出口,未來電力設備海外市場空間廣闊。

2015年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走訪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時提到要消化國內過剩產能,實現電力設備走出去的目標。而火力發電是中國目前國內產能相對過剩的產業,並且國際煤價穩定,“走出去”將大幅度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國內火電裝備出口,帶來強勁增長點。

國家電投在日本大阪南港的光伏項目

經過多年發展,電力裝備制造業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加工制造能力強,價格優勢明顯。中國已經在大型發電機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電、輸變電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相差無幾,部分產品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電企在“走出去”的另外一個主要是優勢是資金。“不管是電力行業、采礦行業,一般來說,有能力承建大項目的都是國企。國企本身具有很多競爭優勢,它能享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銀行會給出一些比較低的政府貼息貸款,這就為國企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在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化的成功例子不少,但是失敗的例子同樣也不少。最近幾年的經驗證明,由於個別企業國際化戰線拉得太長,急於求成,偏離了企業的戰略規劃,超出了企業的實際能力,脫離了企業的風險管控,最終把自身陷入了泥潭。

王炳華在會上舉例, 過去的教訓證明,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不了解當地的政治、經濟、法律等基本規則,不了解民族文化、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等基本形態,盲目進入,這是“走出去”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王炳華看來,要成功“走出去”,就要融入到目標國的社會和市場當中去,適應當地“遊戲規則”,尊重當地民俗文化,企業在海外要“入鄉隨俗”。

此外,王炳華還認為,企業還面臨著技術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文化融合風險等內部風險,這些風險集中於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一個芬蘭EPR核電項目拖期,就可以把跨國核能企業阿海琺拖垮,不得不變賣資產來自救。”

第一財經記者在國家電投上述工作會上了解到,作為中國電力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國家電投在國際化發展上的總基調是,“堅持穩中求進、持續發展,成熟一個、推進一個,不做則已、做就做好。該工作會的主題是落實集團“十三五”國際化發展規劃,抓好境外項目的實施。

圖為國家電投在土耳其的阿特拉斯項目

2015年7月15日,國家電投正式在京舉行揭牌宣布成立。國家電投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重組而成。國家電投資產總額7223億元,員工總數近14萬人,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資產的綜合能源企業集團。

整合後的國家電投境外業務範圍覆蓋日本、澳大利亞、馬耳他、土耳其、巴西、南非、緬甸等35個國家和地區,涉及電力項目投資、技術合作、工程承包建設等。國家電投旗下擁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2家香港紅籌股公司和5家內地A股公司。

記者在會上獲悉,一年來,國家電投對外投資並購取得重要進展,太平洋水電公司和特拉格風電公司完成收購,CAP1400自主核電技術“走出去”深入推進,海外電力工程承包不斷擴大,海外公司和13個駐外辦事處已建立並部署到位。“總的來看,集團國際化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