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支蘋果「手臂」,連工業機器人龍頭也緊張 機器人世紀大戰 台電子業最受惠

2016-06-06  TCW

緯創、金寶日夜運轉的代工廠,是台灣首先採用協作機器人的廠家,全球新舊大咖搶進新戰場,正式宣告「機械同事」時代來臨。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起跑,一向低調的四大工業機器人家族也浮上檯面。其中,以全球最大工業級機器人廠商ABB今年的首次參與,最受矚目。

小小的台灣,為何會成為他們眼中的重點戰場?四大家族神秘面紗背後,又有何盤算?

在理解之前,你得先認識工業機器人。它,就是安裝在工廠生產線上的機器手臂,它們可舉重超過上百公斤,比人類手臂更靈活,不僅能三百六十度旋轉,還能連續工作二十四小時,是「三K」產業(即太髒、太辛苦、太危險)老闆最得力的員工。

這些工業級機器人遍布全球工廠,當你我還在夢鄉時,它們把食品加工廠的餅乾和披薩配料包裝並堆疊成品;它們也和人一起工作,幫蘋果手機、戴爾電腦焊接、拋光、上塗料。

為何不先選中國?

因為研發能量都在台灣

當全球製造人力短缺,其已是全球製造業的解方。新科總統蔡英文把「智慧機械」放入她的經濟施政藍圖裡,五二○就職後不到兩週,經濟部就找來科技廠英華達、宏碁、研華,會議現場擠滿各行各業代表,大家都在問:如何用機器人?

除了ABB外,包含強調人機協作(見後文)的小型機器人公司,如丹麥的優傲(Universal Robots)分公司六月也在台灣開張。

其實,台灣早已是這些工業級機器人大廠的指標性部署之地,如同全球般,台灣七成市場,一直被四大機器人家族長期獨占。它們,分別是來自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Kuka)、日本的發那科(Fanuc),以及另一家日廠安川電機(Yaskawa)。在四大工業機器人家族進軍中國前,台灣是它們的亞洲基地。

最早來到台灣的是發那科,它在一九八六年就在工具機大本營的台中工業區設立子公司;最慢的是安川,遲至二○○一年九月來台設公司。

「因為所有研發能量都在台灣。」兆和豐科技總經理張錦濱說,身為台灣夾爪龍頭,張錦濱和四大家族打交道已經十多年,是四大家族的客戶。

張錦濱進一步解釋台灣對四大家族的重要性:台灣在半導體、3C電子製造業、工具機產業等,都是研發源頭,「一間蘋果機殼廠,一買(機器手臂)就是兩千台,台灣是規格制定者,中國只是生產基地而已。」台灣有何重要性?

廠商、系統商逾400家

一位四大家族的台灣經理人也說,工業級機器人在生產線上追求高度穩定性,一旦經過台灣大型製造廠商如鴻海、可成等認可,中國製造廠雖多,但全都跟進台廠所要求的規格,譬如打磨機器人的軟硬體條件,速度要多快、搭配什麼製程等。

台灣小,但有四大家族無法忽視的重要性,這從台灣機器人廠商有十五家(兩家本土,十三家外商),並衍生出多達四百家的系統整合商(SI)可見。

過去,四大家族能夠壟斷這門生意,是因為他們牢牢的掌握六十萬件機器人的多數專利。它們在全球各自有其擁護者(見表)。

這次登上電腦展,是年營收最高的ABB,它是由瑞典與瑞士兩家百年公司合併而成的全球最大電氣工程公司,機器人所屬的自動化部門貢獻其三分之一營收。台灣包含鴻海和和碩旗下的機殼廠鎧勝,都是它的客戶。

剛被中國美的收購的德國庫卡,其機器人在全球汽車工業的應用率排名第一,舉凡通用到保時捷、BMW與法拉利等,全是它的客戶,號稱是精品級的定位。有人以為,庫卡是為了「錢」把自己賣了,但它二○一四年才剛剛迎來創十九年來新高的營收和淨利,引進中資,其實是為了搶進中國市場,只好找來強而有力的靠山。

發那科,包含台灣工具機領導業者、機殼大廠等都用它,也是四大家族最賺錢的一家,當其他三家淨利率在三%至六%不等,它卻以二八%遙遙領先。

最後一家是日本百年企業安川,和ABB電氣起家背景類似,安川開發的核心機器人著重在焊接、裝配、噴塗、搬運。

更多業者來搶灘!

蘋果「鐵同事」受歡迎

有意思的是,這次的機器人大戰會浮上檯面而受到矚目,關鍵在於,另一群破壞式創新者正登陸台灣,跟四大家族叫陣,甚至正大舉搶下擁有最多預算的電子業客戶。

過去,電子業雖然預算高,但是自動化的進度卻不如預期,張錦濱說,「關鍵在電子業產品生命週期短,兩至三年換一條(生產)線,」生產線一換,工業機器人軟硬體設定就要全面翻新,風險高,且投資過大。

然而,新挑戰者推出的協作機器人,體積小,重量在三公斤到十公斤左右,售價可以低至新台幣二十萬元,是四大家族價格的三分之一,訴求的是:彈性。因為輕巧,工廠不需要用安全圍籬把它們和人隔離,增加工廠效率之外,它們也不需要工程師在旁監看,被定位為作業員的「同事」,隨時能帶著走。

據了解,包括緯創、金寶、仁寶等代工廠,用的機器人不是四大家族的,而是優傲和Epson等新業者的產品。

台灣電子產業的缺口,被一群協作機器人廠商補足。來自丹麥的優傲短短八年間,從無到有,營收從零一路狂飆到新台幣二十億元,稅前盈餘高達三億一千七百萬元,淨利率高達一五.八五%。在一位四大家族高階主管眼裡,它們正帶來改變。

這次ABB決定參加電腦展,浮上水面,就為展現它首款協作型機器人迎戰對手。

「機器人以前是做人類不能做的事情,手臂又大又重,但現在是要取代人手可做的事。」ABB台灣協理蔡景淳說。

其餘的新進者甚至包含:蘋果。今年三月,蘋果發表新機,但四大家族主管們緊盯的不是手機,而是那一支在十一秒內完全拆解iPhone的機器手臂「Liam」,第一時間,他們都在問,「那是誰家做的?」後來,得知那是出自蘋果之手,各家更是心慌慌,因為這代表蘋果越來越不需要它們了。

其他新進者,包括廣達集團旗下的光電廠廣明、連接器正崴集團等,也正開始生產自己的機器人。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報告指出,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一倍,且可為台灣製造業省下兩成二的勞工成本。雖然工業機器人早在過去三十年就出現,但隨著競爭者眾,單價降低,未來勢必將更普及。

機器人變成你我同事的時代,正式到來。

【延伸閱讀】蘋果、賓士都少不了它們!從做飲料到裝手機,機器人包辦—四大工業機器人家族日本 發那科(全球累計銷售量第一)

1958年成立

客戶:蘋果、特斯拉等

營收:60.81億美元

淨利率:28%

主力應用產業:工具機、電子日本 安川(日本第二大機器人廠)

1915年成立

客戶:分散各產業

營收:36.57億美元

淨利率:6.2%

主力應用產業:半導體

德國 庫卡(歐洲車廠市占率第一)

1898年成立

客戶:BMW、賓士、可口可樂

營收:33.34億美元

淨利率:3%

主力應用產業:汽車

瑞士 ABB(全球最快累計銷售到達20萬台) 1988年成立 客戶:Ikea、蘋果等 營收:354億美元 淨利率:5.4% 主力應用產業:電子、食品註:庫卡此處淨利指的是稅後收入(EBIT)。安川財報年份是2014年,其他三家皆為2015年 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發那科、庫卡、安川2015年年度財報 整理:顏瓊玉

撰文者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