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年進軍五個領域 聯想控股農業板塊終於賺錢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089.html

聯想控股(03396.HK)不久前財報溝通會上,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誌攜執委會高管集體在香港亮相。

作為這次財報的亮點之一,2015年聯想控股農業與食品板塊收入為16.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為7%。其凈利潤則由上年同期的凈虧損9.48億元人民幣轉為盈利1.34億元人民幣。但負責農業與食品板塊的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陳紹鵬卻缺席了。

柳傳誌給出的解釋是,陳紹鵬在忙一件大事。“食品行業除了水果以外,聯想控股還會有更大的布局在未來的幾個月落地。”

在此之前,聯想控股的農業食品板塊已布局水果領域的“佳沃鑫榮懋集團”、飲品領域的“豐聯集團”、“佳沃葡萄酒”、“龍冠茶葉”、“酒便利”、農業互聯網領域的“雲農場”以及在主糧領域與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這是聯想控股在農業食品板塊的第五個核心業務,我們想在海鮮產業大幹一番。”陳紹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揭開了謎底。


海鮮的盤算

作為國內大型投資控股公司,聯想控股農業與食品板塊再次通過海外戰略投資方式切入全新的領域——海鮮產業。

4月6日,聯想控股宣布與澳大利亞海鮮公司Kailis家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聯想控股與Kailis家族聯合投資成立KB Food集團,Kailis家族將其持有的澳大利亞海鮮市場領導者KB SeaFoods公司,及其全資擁有的Kailis Bros公司、National Fisheries公司以及其新西蘭和亞洲業務的資產整體註入到KB Food集團,聯想控股在KB Food集團持股90%,Kailis家族持股10%。

此次投資後,陳紹鵬將擔任KB Food集團董事長,原KB Seafoods首席執行官Matthew Kailis擔任KB Food集團CEO, Kailis家族所註入業務的管理團隊將成為KB Food集團的管理團隊,公司業務模式不變。聯想控股的這次海外投資並沒有對外公布具體金額。

“我們這次準備的錢和投入的錢額度確實比較大。由於Kailis家族不是上市公司,出於協議限制,不能對外公布具體的收購金額。”陳紹鵬給出的解釋是,持股比例的分配基於雙方計算了要達成預想的目標需要多大的資本開支,“然後算下來他們的資產也只能占這麽多。”

而這一筆投資背後,是聯想控股早在2015年初就確定了進軍海鮮產業的計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確定了海鮮產業這個戰略方向之後,聯想控股還給這一次想要投資的標的進行畫像。除了業務模式先進、團隊能力出色之外,企業是否有遠大的一個追求,對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投資者的態度都納入了考察範圍。

在篩選標準確定之後,接下來是一個跨越全球多個地區的考察調研。“從北歐到西歐,除了澳洲新西蘭,拉美的一些地區都去了。到每一個地方都要登船,確實顛簸得厲害,有幾次都給我顛暈了,吐了。”在陳紹鵬看來這是與此前在陸地上考察水果產區截然不同的經歷。

即使在與這家澳大利亞老牌的海鮮家族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之後,陳紹鵬依然需要面對一個比水果更為複雜的市場。“整個農業產業鏈條比較長,要想做好還是比較難,尤其是海鮮產業。不同的品種,從大魚類的白魚、鮭魚、金槍魚到甲殼類的、軟體類、頭足類,大類都有這麽多,標準化特別難。”

此外,盡管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鮮當下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但需求旺盛的中國市場至今還沒有一個在全國性有影響力的海鮮品牌,此前的“青島大蝦”等事件暴露出的海鮮價格體系混亂也是這一市場的沈屙痼疾。

“KB Food目前有三大業務,一塊是繼續做大做強澳大利亞本土業務,讓其發展得更好;第二塊是在中國市場複制KB的模式;第三是向全球其他區域擴展。”陳紹鵬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聯想控股會通過並購加速成為世界海鮮市場的領先企業。

“現在大家想吃的東西都在我們的投資計劃之中,將來大家會看到我們在海外市場的更多並購。我們對全球食品領域有比較大的企圖,而這一輪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聯想控股希望能夠占到比較好的優勢,捕捉全世界下一輪消費升級的機會。”陳紹鵬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扭虧背後

聯想控股的財報顯示,目前公司在農業與食品領域的投資主要包括佳沃集團、豐聯集團、雲農場、酒便利。

截至2015年12月31日,聯想控股持有佳沃集團100%的股份,持有豐聯集團93.30%的股份,持有雲農場25.00%的股份,持有酒便利30.00%的股份。

作為聯想控股戰略投資業務的六大板塊之一,農業與食品板塊在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

在陳紹鵬看來,果業的發展很明顯走了一個投資圈標準的投資曲線,先期投入額度比較大,重點建立產品的基礎和能力,經過發展後很快就會越過盈虧平衡線快速增長。從配套上,物流冷鏈建設好了,品牌也開始有影響力了,銷售的通路也相應打開。

相比之下,酒業的情況在陳紹鵬看來是另外一個故事,聯想控股輸出的管理團隊有效實現了產品優化和市場擴張,對整個供應鏈進行了重構,用聯想控股最擅長的對采購、制造、存儲、銷售的把控,補足了這個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短板,進而帶來了企業財務上的健康。

對於扭虧為盈的成績單,陳紹鵬坦言有那麽一個片刻的如釋重負,從IT戰場轉戰田間地頭,“務農”四年多的陳紹鵬被外界戲稱為“藍莓先生”、“獼猴桃先生”。“現在可以叫我海鮮先生,未來,我的綽號會越來越多。”陳紹鵬戲稱道。

這是與昔日的聯想“少帥”身份相比截然不同的工作體驗。“在IT享受的快樂是顛覆性的技術、顛覆性的創新;而食品這個行業,我是越做越喜歡。”陳紹鵬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憑什麽選一個做PC出身的人去做農業呢,後來我們研究過,你說是選養殖業,還是選種水稻、種水果的專家做農業合適呢?都不合適,因為這里面除了種植以外,還有運輸、管理、銷售諸多領域,實際上是需要一個真正懂得企業運作的人來打頭才合適。” 柳傳誌解釋陳紹鵬掌管農業板塊原因時表示,他以前的業績證明了他是一個全面的領軍人物,加上他自己也非常想幹一番事業。

在此前的財報溝通會上,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再度強調農業與食品是聯想控股戰略投資一直聚焦的一個領域。“當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聯想控股關註的投資領域將聚集在消費與服務升級的大趨勢,包括農業在內的一些領域,受大環境的影響程度相對較小的。農業與食品、金融服務、醫療服務、互聯網與創新消費等領域都是公司重點關註的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