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9%的社群都未被激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428/155472.shtml

99%的社群都未被激活
孟嘗君 孟嘗君

99%的社群都未被激活

目前的困境也是社群的巨大機遇。

       一、99%的社群都未被激活

過去兩年,我給全國上千社群做分享和指導。觀察結果是,99%的社群完全沒有挖掘出社群的能量來,社群資源存在著巨大的浪費。群主做得很疲憊,甚至感覺到社群沒有前途。 我要告訴大家的事實是:社群價值巨大,目前挖掘出來的只是滄海一粟。

前天朋友送我一本書《風口》,這本書未出版前就通過社群眾籌了400萬,在風口兩個微信群里,眾籌了一款酒,2個小時眾籌超過10萬瓶。這個社群通過一本書為思想載體,通過一款酒做實驗,激發了社群的巨大能量。像這樣的社群鳳毛麟角,太少了。 

群主職業化是一個大趨勢,公司和其他組織社群化也是一個大趨勢。

這三年我就是職業群主,14年的時候,還比較艱難。但是情況去年好了很多。一些職業做群主的,年收入幾十萬比較正常,做得好的年收入幾百萬。再看微商這樣被認為很low的群體,他們以微信群為載體賣產品,銷售額幾千萬甚至數億,微信群就相當於他們的公司。 可是,挖掘了社群價值的很少,群主能夠職業化生存的也很少。我們要問:為什麽?我們今天就要來探討這些問題,並且試探找出解決方案,以此引領整個中國的社群發展。

我講三句話:

第一句,社群經濟時代的到來是非常確定的。

很多人還在睡夢中,等他們驚醒的時候,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他的變化。

直到今天很多人還在懷疑互聯網時代,很多人把互聯網當工具使用,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必須加傳統行業。這思想的可笑程度不亞於十年前的父母限制小孩玩電腦,認為上網就是不務正業。劉少丹說工業時代的產值是農業時代一萬倍,互聯網時代的產值將是工業時代的一萬倍,這句話用在社群經濟領域,依然實用。因為人和人協作方式的改變,這產生的價值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傳統的加什麽都沒有用,傳統的只能進博物館讓後人參觀。

蒸汽機無法加在犁地的牛身上,聲波無法加在鴿子腿上傳輸信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歷史的必然。 各行各業社群化,到了什麽程度?去年我發表了關於社群的文章,社群領域創業者都找過來,各行各業都在試圖做行業的uber,甚至連打桌球都有App,可以加入當地的臺球俱樂部,可以付費約美女助教。

第二句話,微信社群是千載難逢的工具。

社群經濟,是人的聚合產生的經濟價值,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人的聚集只在線下,過去人們崇拜毛主席,坐火車集體到北京,要通過火車這個交通工具,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聚集。互聯網出現後,人們可以在線聚集,這個聚集地容量是無限大的。多大?你想要多大就有多大。 在線社區最早體現在博客、論壇上,這里名人能夠聚集一批粉絲,信息更多是單向傳播,粉絲可以參與評論互動,但是這種互動不是及時的,可能我一年前寫的帖子,一年後很多人評論。

後來,出現了QQ群,YY群,旺旺群這樣的,這里可以容納很多人,可以及時溝通互動,就開始產生經濟價值了。YY的主播,QQ群主,淘寶的店家都以此為工具獲得了經濟利益。 但是QQ群、YY群、旺旺群誕生的時候,我們還在PC互聯網階段,這些主要在電腦端使用。我們不能隨時搬一臺電腦上路,所以使用頻次很低,可能一天只在固定時間登陸一次QQ。

並且,當時支付條件並不是很便捷,人們對網絡支付還抱有不太信任的態度。隨後在14年開始流行微信群,微信通過紅包遊戲完善了微信支付,現在微信支付已經成為普遍的支付手段。 現在我們有一個隨時在線的社群工具,有快捷支付的手段,消費者教育已經完成,一切基礎設施已經搭建完畢,社群難道還不應該產生經濟價值嗎?

微信群,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超級社群工具,雖然微信群還有諸多的不完善,還是時代的嬰兒,今後會有更強大的工具出現。

社群經濟不是轉瞬即逝的,就像電燈的發明讓人類永遠告別黑暗時代,社群工具的出現,讓人類永遠告別封閉的空間,進入廣泛協作的時代。

第三句話,目前的困境也是社群的巨大機遇。

我估算全國有成規模的社群至少百萬個,今天到生意匯分享,你們就有200多個分群。但是這些社群,挖掘出價值的有幾個?顛覆了行業的有幾個?並不多。 絕大部分社群創始人沒有挖掘出社群的能量來,又沒有社群的管理運營經驗,這就導致目前大量的社群資源閑置,沈默的社群是寶石深埋在地下,等待我們去激活。有人看到困境,有人看到機遇。 

現在的社群像什麽呢?像一輛工廠里的汽車,一切零部件都安裝好了,看起來非常漂亮,唯獨缺一個發動機。沒有發動機,這個車跑不起來,我們的社群就是缺這麽一個動力,沒有動力把群成員的能量激發起來。社群需要一個動力,姑且叫做社群動力學吧。 

一些互聯網公司,幾十個人就能產生數億的產值,而這些人沒有固定辦公地點。那麽一個微信群幾百人,就不能發動起來產生點經濟價值嗎?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各行各業都可以以社群聚集人才,去完成共同的目標。讓一個社群里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去努力,就是社群的動力學。

ndul120800020_副本

二、社群動力學三要素

社群動力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我研究了很久,今後會出版專著,現在概括地講三點:

社群的篩選門檻

社群的契約精神

社群的共同利益

社群的篩選非常重要,篩選就是我們的前戲,沒有前戲哪里來的高潮?沒有篩選就沒有成員之間彼此的信任,沒有高效地交流。沒有篩選,有再好的運營能力,再強的團隊,這個社群都做不好。如果篩選做得好,運營會非常輕松,甚至可以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我喜歡去森林公園,安安靜靜地打開電腦寫寫文章,看看書。這個公園收門票15元,所以比較安靜。這個公園是不是像一個微信社群?如果不收費15元,大家想想會有什麽結果。上海很多老太太,很多大媽不工作的,他們是不是會到公園去遛狗,去公園跳廣場舞,更驚艷的是,有些老太太會到公園里開荒種菜。我們的微信群,不篩選下,是不是各種人都進來了,嘈雜得像一個菜市場。 

我們發現收費15的公園,老年人特別少,但是很多青年情侶在公園親熱,很多家長帶小孩來玩,也有點吵鬧。如果把門票設置為50元,情侶一看太貴了,還不如看電影劃算,這樣一來,公園里是不是就只剩我這樣的喜歡安靜的自由職業者了呢?所以收費是一種篩選,不同的收費標準有不同的篩選效果。 社群的篩選絕不是收費這麽簡單,很多社群創始人聽我講完收費後立刻執行,結果還是一團糟。這些人啊,聽話只聽一半。

社群篩選有兩個部分,一是標簽化篩選,二是收費篩選,收費是一個直接簡便的方式,是隨其自然的結果。標簽化篩選才是最重要的。 什麽叫標簽化?我們每個人都有標簽,韓寒是叛逆青年,馬雲是勵誌大師......學歷,年齡,社會地位,地域,信仰,這些都是標簽,我們必須要給了解社群每個人的情況,按照這些標簽把同樣的人,放到一個群里去,他們才有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白領和企業家在一個群里,會怎樣?一定是白領整天刷屏,企業家屏蔽群信息或者退群。標簽化篩選要盡可能精準,比如建一個上海的互聯網創業群,要求加入者已經過了天使輪,公司在上海,然後再收費進群。社群可以提供法律咨詢,投資,媒體等服務,這樣的社群就可以做好。 重要的不再是人脈和信息,社交網絡讓人脈嚴重過度,很多人微信好友都突破了5000人,在新媒體環境下意見領袖太多,信息嚴重冗余。

現在重要的是在有效時間里獲得有價值信息,認識靠譜的朋友。信息和人脈的提純就是一門新的生意,收費提供這樣的社群服務是理所應當的。 

第二點是社群的契約精神。 大家是否知道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奠定了現代社會的基礎,是一本劃時代的巨著。契約精神是整個社會得以維持的基礎,人類從自然狀態到社會來源於人與人之間原始質樸的約定,理想社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之上。 微信社群是一個小社會,要維持這個小社會,必須要社群契約精神。 一個微信群就像一些原始人聚集的社會。在虛擬空間,大家都沒有了現實社會的各種約束,人們都換了一個身份,在群里吹吹牛,做下推銷和廣告.....都肆無忌憚了。

我們一起補下歷史課,想象下人類社會早期,是沒有形成社會的。一個人捕獵是不是比較困難,想象你一個人追趕一個野豬,不僅危險,而且常常無功而返。但是,四個人合作圍捕一頭野豬就容易得多,因此,在生存壓力的驅使下,人們選擇合作。但是合作的基礎是什麽?

這四個人要達成一個契約:第一,追捕野豬的時候,你不能在背後襲擊我,睡覺的時候,你不能偷偷把我的食物拿走,第二,對獵物的分配權。這就是社會契約樸素的雛形,後來這些精神演變為法律和習俗,成為了社會的基石。 現在的微信群,正需要這樣的契約精神。

簡單來說,我們在每個人入群之前,需要他認可社群的契約,契約精神的實質是:每個加入社群的人,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放棄部分個人權利和自由,而實現共同目標又是為了每個人自己的利益。 這要體現在一篇會員制文章里面。文章里,要說明什麽人可以申請加入,社群的價值觀和宗旨是什麽。認可的再付費加入,就像入黨需要寫申請,然後要簽字,再繳納黨費。 完善契約精神還需要嚴格執行的群規。

有人擔心群規執行太嚴格,群里靜悄悄地,會死掉。這是非常多余的擔心。社群可以安安靜靜地像一塊墓地,也不要嘈雜得像菜市場,沒有活動的時候,沒有閑聊的必要,每個人都有很多群,時間精力都非常寶貴。但是有活動的時候,就應該活躍起來。社群的活動,要像節日一樣。 群規之於社群,等於憲法之於國家。契約精神是法律的基礎,契約精神也是群規的前提。

hobbitfoot151000203

第三點,社群的共同利益。

過去兩年我做的社群,有嚴格的篩選門檻,有群規有契約,還是做死了很多群。因為沒有實現共同利益,尤其是物質層面的利益。 我們老祖宗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大概是整個生物界最大的真理吧,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屬性,做一切事兒首先是基於對自己有利。而違背了這個規律,鮮有能夠成功的。(我也認為有人能夠扭曲磁場,改變這個規律,這樣的人是千年一遇,並不是大家能做到的)

社群要找到靠譜的人,做靠譜的事兒,做有利可圖的事兒。這也就是直銷、微商這類的社群火爆發展非常快的原因,他們給人利益的刺激。當很多代理發現無法持續賺錢的時候,微商和直銷就會冷淡下來。 現在有很多分享知識型的社群,分享營銷、新媒體、心理學等等。

我去過很多平臺講課,他們都有十萬以上的規模,講課的時候是幾十個群一起聯播,但是,我發現效果並不好。(有些創業者搞千群萬人在線發布會,炒作意義大於實際效果) 每次分享完,我就給創始人建議,最好不要搞開放的分享,很難形成利益共同體。

在分享社群里,有三個利益主體:聽眾、管理團隊、嘉賓。在免費的情況下,很多人並沒有強烈的學習願望;嘉賓面對這樣的人群,提不起興趣,出場費很低或者純公益,也就不會有責任感。講的內容一般,聽眾感覺一般,彼此都覺得浪費了時間。這樣的社群做得越大,管理團隊覺得越累,三者都沒有得到利益,這無法長久。 

相反,如果嘉賓有合理的收入,管理團隊領工資,都有責任感和動力,整個社群運營就會比較順暢。可以對聽眾收取一定的費用,保證他們有真實的聽課需求,三者利益都得到滿足,社群可以良性循環。 很多人求快,求大,要很好看的數據,希望一夜之間覆蓋地球,乃至於火星人都進入他的社群才好。我建議朋友們觀察下種子,種子雖小,他蘊含的力量不小,明年他抽芽了,幾年後就成為小樹苗,當他長成大樹後要存在幾百年。

種子有可能變成大樹,而大樹卻無法退回到種子狀態。

分享結束,提問交流

一、上海群主/吳先生:怎麽讓一個群有話題互動起來?

建議:不要輕易開始,一旦互動質量不高,反而把群做死了。就好像你見了美女相親,如果你保持沈默,可能會留給對方高深有涵養的印象,一旦開口,也許姻緣就成了泡影。多準備,再互動不遲,篩選人群,制定好共同契約是互動的前提。

互動是建立信任的基礎,社交網絡的奧秘全在於此。社群互動要張弛有度,可以有固定的交流時間。可以先做一個調查問卷,把自己設想好的細節征求群友意見。什麽時候互動,是否收費分享,互動時間,互動的規則等等。

二、雷先生:到了什麽程度或者發展到什麽規模收費? 建議:可以一開始就收費,也可以先免費擴大群體再收費,可以分層次收費。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你收費的理由,你能否說服自己,進而說服群友。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收費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兒。

三、淩先生:如何提升群的質量,突出群的價值觀?

建議:群的價值觀,有兩個步驟,創始團隊要提煉出價值觀來,社群可以有一個智囊團,提煉出價值觀之後,需要通過一些形式,把價值觀深入群友心中,僅停留在文字上是不夠的。 很多企業家群都提倡互助、共贏。

有一天,我被邀請進一個企業家俱樂部,群里有人發了一個文章,為某個重病患者籌款,但是群里沒有任何反應,鴉雀無聲。我立刻私信群主,你們要抓住這樣的事件,確認其真實性,在所有群里去幫助這個朋友,把互助精神體現在一個行動里,還可以此為契機,成立一個公益基金。(獅子會是全球最大的服務組織了,他們是以公益為連接方式,很多企業家付費進組織,且義務參加公益活動) 今晚交流到此為止,文字部分整理好之後會發布。另外,今年我有一百場面對社群創始人的公益分享,可以私信我安排時間。

社群 激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