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P2P行業的競爭格局又回歸到最原始的信貸資產開發上,為了避開大環境的鏖戰,P2P平臺或可以發力深耕細分市場,政策不讓做大而全,那便只好專註小而美了。

隨著P2P行業的發展,P2P平臺的個體發展策略也是一變再變。尤其是近一年以來,越是大規模的平臺,越想轉型綜合資產管理平臺。

一方面是這些平臺資金端的流量流量太大,有限的信貸資產存量市場根本無法滿足旺盛的資產供應需求;另一方面是P2P行業害群之馬層出不窮,行業整體聲譽嚴重受損,既是出於保全自身品牌的考慮,一些大平臺希望能夠借助業務轉型來淡化原有的P2P標簽。

於是,就有了人人貸、宜信、陸金所等大體量平臺相繼轉型一站式理財的案例。事實上,從資產供應的角度來說,一站式理財於P2P平臺的發展是具備促進意義的。通常P2P平臺的產品呈現單一化特征,其對應人群也有所局限,導致P2P平臺在增速發展之後很快便陷入了停滯,而引入其他類型的金融產品不僅能夠豐富現有資產端,還能擴大已有的用戶群體,因此大多數P2P平臺都懷有一站式理財的夢想。

如今新規禁止P2P平臺做一站式理財,不僅將P2P平臺做一站式理財的可能性降為零,同時也意味著已經轉型布局綜合資產業務的平臺將面臨一輪調整。如此一來,P2P行業的競爭格局又回歸到最原始的信貸資產開發上,為了避開大環境的鏖戰,P2P平臺或可以發力深耕細分市場,政策不讓做大而全,那便只好專註小而美了。

1、消費金融

2015年,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曾經備受冷落的消費金融大放異彩,除了傳統電商的布局之外,更是吸引了大量P2P平臺的競相折腰。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消費信貸規模已經達到了13萬億元,到2014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5.36萬億元,占該年份GDP比重24%,預計到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突破27萬億元。

一般而言,消費金融是銀行和電商的必爭之地,但如今為什麽連P2P行業也盯上了這個超過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一方面是P2P行業建立核心競爭力、謀求轉型、開發市場的需要,隨著監管落地、洗牌逼近,P2P平臺也需要強化自身的安全性和規範性,現階段P2P所面向的資產市場十分混雜,優質資產更是幾近枯竭,由此P2P平臺亟需開發其他種類的資產項目;另一方面P2P行業內大風險事件層出不窮,導致P2P行業聲譽持續遭受嚴重損害,因此一些P2P平臺為了保護既有品牌,有意淡化P2P標簽,以業務轉型驅動品牌轉型。

在內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消費金融作為還未被過度開發的藍海自然而然就成了新的掘力點。近兩年以來,消費金融領域在商業銀行、電商、P2P三者的龍爭虎鬥之下,頗有看點。

先是中國平安撂下狠話要做中國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又有電商巨頭京東以白條系產品打開消費金融市場的新局面,而後以拍拍貸、人人貸為代表的老牌P2P平臺也相繼推出消費金融產品,與此同時專註校園分期消費信貸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層出不窮,絲毫不懼在銀行和電商眼皮底下分一杯羹。

2、三農領域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崛起給傳統金融體系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沖擊,而在新金融業態的啟示下,人們也開始關註過去被傳統金融體系排除在外的群體,三農領域便是其中的典型。

三農金融之所以在今天能夠獲得新的重視及扶持,一方面要歸功於格萊瑉模式對中國的影響滲透,格萊瑉模式創立至今,已經給孟加拉國240萬個農村家庭提供了超過38億美元的貸款,幫助超過400萬人脫貧。這種為底層貧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務的模式在國內不僅受到了多位金融業人士的推崇,還受到了國家級領導人的肯定,越來越多的人希冀能通過格萊瑉模式的啟示來幫助國內農村地區脫貧,因此才有了電商、金融等企業相繼在農村地區開展市場。

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央政策對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也是引導社會重新關註農村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誘因。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保證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等等。

整體而言,農村金融領域所受到的政策扶持及社會關註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基於這種背景,互聯網金融企業再涉足三農領域就是大勢所趨了。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涉及三農領域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以O2O電商和P2P平臺為代表,包括螞蟻金服為農戶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貸款;支付寶錢包的“千縣萬村計劃”、京東3F戰略之一的農村金融戰略;宜信旗下具備公益性質的宜農貸及商業扶持意味更濃重的農商貸;翼龍貸城市資金向農村地區輸送的“惠農工程”;愛財狼聚焦農戶、農資企業商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借款需求;貸幫網的城鎮化小微金融布局等等

這些互聯網金融企業雖然存在著諸多差異,但在涉農業務上極為相似,大都重點關註農村金融體系的重構、農村金融服務的完善以及農村信貸的發展。而伴隨著農村市場條件的成熟,三農領域的小微金融事業更有望迎來騰飛。

首先,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對推動農村金融市場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例如土地確權政策一旦全面落實,今後農民的土地、房產就能夠作為市場化的抵押物,從而緩解農村融資難現狀。其次,中國農村人口超過9億人次,巨大的人口紅利使得農村金融市場擁有無限的機遇及空間。最後,2015年中國農村網民數量出現了大幅度的攀升,規模將近2億人次,互聯網概念及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滲透,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市場布局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3、汽車金融

2014年,P2P車貸業務開始在國內市場大放異彩,迄今已經發展成為P2P行業中最為火熱的細分領域之一。車貸之所以成長迅速,主要得益於其資金端和資產端的優勢。從資金端來看,車貸產品也較受投資人歡迎。

第一,車貸產品收益較穩定,普遍高於網貸行業平均值。以2015年12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例,相關數據顯示,12月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了12%,預計未來還會呈現下行趨勢,但車貸平臺的年化收益率仍維持在15%。

第二,車貸產品期限較短。數據顯示,車貸平臺中有將近80%的產品期限是在3個月以內,在收益持平的前提下,車貸產品的流動性明顯強於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尤其是P2P行業亂象叢生,投資人對行業缺乏信心,往往更偏好流動性佳的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於平臺對資產端的把控而言,車貸業務也表現出風險較小、變現靈活的特征。首先,車貸的抵押和質押兩種風控模式基本涵蓋了控人、控車,風控手段較全面,措施較到位。其次,車貸放款額度一般是車輛估值的60-70%,即一輛估值15萬的車最多能貸到10萬的額度。比起動輒百萬的房產抵押項目,車貸顯然更符合P2P的小額定位。

第三,由於單個項目額度小,且人車可控,因此在極端風險情況下車貸業務的變現能力更強於其他抵押借款項目。出於上述優勢,以車貸業務為主的P2P平臺往往起步比較快,在保證交易額增長的同時還能兼顧風險的可控性,因此車貸市場當之無愧成為近兩年P2P行業的藍海,2015年國內以車貸業務為主的專門P2P平臺已經突破300家,經過將近兩年的開發,車貸業務的市場空間是否就所剩無幾了呢?

據統計,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就已經突破1.6億輛,其中83%是個人名義註冊的私家車,私家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還高於汽車行業的平均水平。一般來說,車貸業務的發展主要依托於各地區的汽車市場,而私家汽車的保有量越大,車貸市場的發展空間就越大,因此車貸市場仍有望成為下一個藍海,留給後入者的想象空間更是堪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