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60321
你屬第幾流?(下) 古典音樂知識測驗卷
蕭律師執筆
我對有興趣欣賞古典音樂的朋友還有幾點忠告:
A聽古典音樂是先「博」後「專」,先要廣泛聆聽各時期不同曲式的曲目,切忌鑽 “牛角尖”,不要過分重複購買相同的曲目。
B量力而為,比如依你的每月「可分配收入」設定購買唱片的最高金額。也要設定購買每張唱片的最高金額。肯定地說,唱片平與貴是由供求定律去決定,與好不好聲關係不大。聽古典音樂是細水長流的事,不用急進。
C不必過度強調「演繹」問題。 我輩都非專業作曲家或表演者,嚴格來說,怎懂得「演繹」這麼高深的問題?能被唱片公司選中錄音者必有實學和成就(如獲得某大賽獎項),決非凡輩,演奏與演繹必定無問題。
D避免買眾所熱追的唱片,基於供求定律,必然貴得不合理。對一般古典音樂愛好者而言,並沒有「非聽不可」這回事。不聽Accardo的《四季》而改聽卡拉揚又如何?你又不是研究《四季》專家,有很大的分別嗎?
或者我粗略作個指引:$500以下一張假設是合理價,$1,000以上屬貴唱片,$1,500以上暫不考慮列。聽唱片要聽得精明,知所選擇。
E要光顧有信用的二手店,你必須知道唱片有沒有花痕,花痕的程度,怎樣影響重播。單告訴你唱片幾成新是沒有用的,因那是很主觀的感覺。單看唱片外套也不足夠,一定要看唱片label,因為決定版數是label而非封套。***
F切忌吹毛求疵。有合理的價錢折讓,有些微花痕和短暫的click或「吵豆」聲是應該接受的,否則聽少好多嘢。(最壞打算,當作只聽沒有了有花痕那一段。)
〈你屬第幾流?〉
我在這裡為大家擬了一些問題,作為遊戲,不用太認真,測試一下你的音樂常識。你要自律,不要去搜查答案,請用十分鐘作答,正確答案附在篇末。你如只得10分或以下就算「未入流」; 11-20是「九流」,21-30是「八流」,31-40是「七流」,41-50是「六流」,51-60是「五流」,61-70是「四流」,71-80是「三流」,81-90是「二流」,91-100是「一流」。
Felix Weingartner, Zoltan Kodaly, Paul Strauss, Karl von Ditterdorf, Witold Rowicki。(每個正確答案得2分)
最後,我選出我的十大黑膠天碟。我對任何一個唱片品牌都無偏好,聽聲收貨。我從不同牌子中選出,以示無論大小牌子都可找到靚聲唱片: 1. Mahler Symphony No.3 (Haitink/Concertgebouw Orchestra)(Philips 802711, 2 LP) 2. Vivaldi Four Seasons (Munchinger/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Decca SXL-2019) 3. Tchaikovsky Nutcracker (Dorati/Minneapolis SO, Mercury SR2-9013, 2 LP) 4. Messiah (Scherchen) (Westminster WST-306, 4 LP)
問題答案
(如果你只是七至未入流,請不要「牙刷刷」了,要多多和虛心學習;你如果是四至六流,你只能算合格;你能列於第一至第三流,唔,已有相當「聽齡」,才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老實說,上面十題並不是艱深的問題,只是音樂普通常識而已。)
註:原文刊於《發燒音響》2016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