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招你是因為你有常識

聖誕節早上8點半,我趕車出門,在空空的巴士上遇到AlanAlan濃眉大眼,穿著休閒羽絨背心,推著一輛兒童自行車,跟他戴著頭盔、五官標緻的兒子站在一起,感覺兩人可以去演一集《爸爸去哪兒》。不用問,我也知道他要去哪兒。作為社區裡遠近聞名的模範爸爸,Alan明顯是在這一大清早就擔當起了帶孩子玩的重任。

Alan是我的鄰居,他任職於某外資投行的私人銀行部,負責債券業務。

做投行的人,時間都不是自己的。幾個月前我就想找Alan聊聊,由於檔期不合而一直推遲。幾天前,我們終於約在香港中環一家日本餐廳吃午餐。

餐廳並不打眼,座位卻很搶手。它藏在蘭桂坊狹窄的小巷裡,如果你1228分到達,老闆娘會告訴你在門口站候兩分鐘,因為我們12點半才開門。餐廳食客大多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領。小店忙碌而有條不紊,點菜買單,迎來送往,一切都在有限的空間裡高效地進行。

Alan今天穿著合身的淺色西服。常年堅持早上6點起床健身給了他一副良好的身材。在不少同齡人已經開始發福的年紀,Alan身上似乎看不到一塊贅肉。

服務員遞來茶水和功能表。我倆瞄了一眼,齊齊決定點這家餐廳的招牌套餐——lunch box。套餐含壽司,生魚片,牛肉,湯和米飯。當然,我猜測健身狂人Alan肯定不會碰那碗米飯。

存在主義哲學家說,人生不過是你自己做的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決定:穿什麼衣服,見什麼人,吃什麼飯,幹什麼活。進入不惑之年的Alan,一直活在自己的決定裡,並且活得越來越明白。

雖然大學念英語專業、沒有金融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Alan這個文科生卻赤手空拳地打入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從業17年以來,他在商業銀行、投行、對沖基金都幹過,職業生涯從上海到香港,從香港到倫敦,從倫敦到巴黎。幾年前,他帶太太和兒子離開住了10年的歐洲,搬回香港,開始一段全新的征程。

他的人生從25歲到35歲,是從東往西走,從4050歲,應該是由西往東走。他這麼歸納自己的足跡。

不管從東向西,還是從西向東,Alan堅信自己會在金融這條路上一條道兒走到黑。

這是個金融資本控制的年代,而金融是為數不多讓你能觀察到這個世界變化趨勢的行業。Alan用他深沉的男低音告訴我。

為什麼買債
2015年中國境內的債券回報平均8%。如果你買中國離岸房地產高收益債,有15.1%Alan三句話不離本行,我們還沒開吃,他就直奔主題。

當然,除非你遇到佳兆業(01638.hk)那樣的情況。他補充道。

佳兆業?這真是一個讓人感傷的名字。因為,我還真的差點買佳兆業的債。20151月,佳兆業集團在深圳數十處房產專案遭調查鎖定。隨後公司主席、副主席以及首席財務官等多名高管相繼離職。這一事件在二級市場上迅速引起連鎖反應,佳兆業的五隻離岸債券價格跳水,快速變身為垃圾債

當時,我在我的朋友、18年港股經驗的巴菲特信徒查理斯的指點下,企圖買入佳兆業的債抄底。

誰知道,買債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的經紀人小姐謝飛先是通知我,我還沒有資格買債。要取得資格,請先填表。

折騰半天終於把表填完,我以為可以上網點滑鼠下單,卻發現債券原來跟股票不一樣,要通過經紀公司下單。等經紀人小姐拿著我的指令去市場找了一圈,發現佳兆業的債沒貨了。

這就是我短命的債券投資史。

像我這樣試圖買債券來獲取高收益的投資者並不少。《華爾街日報》去年1025日的一篇報導稱,由於中國降息和去年夏天股市暴跌,大批投資者轉向債券投資。這導致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大幅上漲,又引起債券投資者轉向離岸市場尋找更高的收益率。

高收益絕非閒談。如果我去年如願以償買到了佳兆業的債券,現在可以翻兩倍。不幸的是,我買佳兆業未遂的現金,後來買成了股票。至於股票表現怎樣,那是我想也不願去想的問題。

對中國來講,股票成長最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Alan的聲音把我從憂思中拉回了現實。

Alan所在的投行總共管理2.3萬億美元的資產。這些資金一部分由客戶全權委託給銀行操作,另一部分客戶保留投資決定權,銀行只擔當顧問角色。Alan告訴我,投行主要在四大資產類別(債券、股票、外匯、大宗商品)裡進行投資,其中債券占比又最大。

Alan的挑戰是給客戶提供債券的投資建議和策略。他需要挑選出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債,也要做資產類別的研究。從去年2月開始,他開始做包括房地產債在內的高收益債。

我的角色有點像買方裡面的賣方,我要做基本面研究,橫向比較,縱向比較,看公司業績,寫成報告,給出投資建議。”Alan說。

Alan的朋友、香港某對沖基金經理思凱告訴我,跟不少對沖基金比,投行的私銀部門對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因此Alan可以做一些長線的策略,而不用過度追逐短期的回報。

“Alan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我覺得他非常擅長做他正在做的事。思凱補充說。

幾年前,當Alan下定決心離開住了10年的歐洲,回到香港時,他對亞洲的債券發展前景就信心滿滿。中國公司由小到大融資步伐是不同的:小的時候賣股票,大的時候,公司不願稀釋股本,就會發債。所以我當時的判斷是債券在亞洲會有增長。

招你是因為你有常識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但其實你真正應該問的是:別人做了什麼努力,我沒有做?

比如, 你肯定沒有讀過《解放日報》。


19981月,剛大學畢業不久的Alan在翻閱《解放日報》時,讀到一篇隨後改變他人生的全英文廣告。某知名港資銀行在內地首次招收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廣告說所有人,不計背景都可以申請。

Alan當時在上海電視臺當英文記者,拿著三四千元的月薪,待遇還算不錯。但在電視臺待了半年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做的其實是宣傳,跟理想中的新聞記者工作相差甚遠。

同時我也想清楚了,做新聞是沒法實現財務自由的。他說。

當時上海電視臺跟美國的CNBC電視臺合作。Alan的工作之一是剪輯CNBC送來的財經新聞視頻。這給了他一個觀察金融的視窗。

我當時覺得做金融很酷,就開始找這樣的機會。他說。

這場考試就是Alan一直在找的機會。

筆試那天,Alan從家裡打車去肇嘉浜路考場。雖然已經4月了,上海卻罕見地飄著雪。筆試的形式有點像GRE,但這完全難不倒英語專業的他。Alan順利地通過了筆試和麵試。不久,Alan就收到香港銀行總部的電話,對方操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去香港。

就這樣,Alan成了這家港資銀行當年在中國內地招收的兩個培訓生之一。另外一個被錄取的是復旦大學經濟學的碩士。跟對方比,Alan沒有任何的金融專業背景。

多年之後,Alan問那個當年面試他的老闆為什麼要招自己。

老闆答:因為你有很好的常識。 

(未完待續)@交易門記者春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3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