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基2015年年度書單
上個月,馬總吹雞,吹了Bill Gates, Ray Dalio由美國過來北京,主辦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儀式暨「推動公益教育發展」聯合行動倡議在北京舉行。這是強國國首家國際公益學院,將推動中國公益教育邁上新臺階,為中國乃至國際社會輸送高品質的公益人才。
大家都知,招行從深圳起家,國際公益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第一屆董事會主席由招行原行長馬蔚華擔任,成立儀式上,馬蔚華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振耀頒發聘任書,由其擔任由標基等中美慈善家聯合建立的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這是標基首次支援在中國建立公益教育機構。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能成功創辦,不能不提到美國對沖基金教父,Bridgewater的董事長Ray Dalio。在他的大力支援與推動下,才促成中美慈善家共同捐資成立此公益學院。Ray説:當我和我的兒子第一次來到中國做慈善時,最缺乏的是資金。但隨著中國的發展,資金已不成問題,如何更好地使用善款使之發揮更大作用成了難題,而這些都需要專業人才。
回到美國之後,香港時間12月8日晚間,Bill Gates在其個人網站上對其在2015年所閱讀的書籍進行了回顧,並從中挑選出最值得閱讀的6本書。
標基稱,在今年他所讀過的書籍中,大部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關於「事情是如何運行的」(how things work)。例如,一些書籍對物理世界進行了闡釋,如鋼鐵和玻璃是如何被利用的,以及如何克服致命疾病等。還有一些書籍對人類進行了深入剖析:包括我們的優勢和缺陷,延長生命的能力,以及我們看重的事情等。
1.《The Road to Character》,作者:David Brooks
David Brooks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在這本書中對兩種對照鮮明、激勵我們所有人的價值進行了剖析。David稱,美國社會在培育簡歷美德(導致外部成功的特徵,自己會寫在簡歷上的優點)方面做得還不錯,但在培育悼詞美德(導致內心平和的特徵,是別人寫在你悼詞中的美德)方面做得還不太夠。布魯克斯在書中對許多歷史人物的品格進行了剖析,其中尤以George Marshall將軍那部分最具啟發性。標基稱:「雖然這兩種美德的區別有時並不是很明顯,但這本書還是深深地啟發了我,它是對更好地生活意味著什麼的發人深省的詮釋。」
2.《Thing Explainer: Complicated Stuff in Simple Words》,作者: Randall Munroe
蒙羅是流行網路漫畫XKCD的作者,標基將這本書稱之為滿足好奇心的完美指南。這本書的理念很簡單,但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就是僅使用1000個最常用的英文單詞來解釋幾乎一切事物,包括智慧手機、核電站等。標基稱:「如果你不能簡單地解釋某件事,那你就沒有真正理解。」
3.《Being Nixon: A Man Divided》,作者:Evan Thomas
標基稱:「作為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多數情況下被描述為「騙子」和「戰爭販子l。因此,當看到Thomas這篇對尼克遜相對平衡的評價後,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帶著同情心的描述,而是一種善解人意的詮釋。作者對尼克遜的描述並不局限在其總統任期內,而是對其人生各個階段、作為一個優秀、有過失和充滿矛盾的男人的全面剖析。
4.《Sustainable Materials With Both Eyes Open》,作者:Julian M. Allwood
這本學術書反思了我們使用鋼鐵和鋁等大宗商品的現象及其社會影響。人們消耗這些產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近30%,這一結論讓標基感到吃驚。作者認為,當一個產品,如一棟建築或一輛車,報廢後它們的材料通常還是可以繼續利用的。當舊冰箱被扔掉時,上面的鋼鐵可能仍處於很好的狀態。舊建築裡的鋼鐵也是,只要沒有經歷過火災或地震,都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標基稱:「我從這本書中學到很多。」
5.《Eradication: Ridding the World of Diseases Forever?》,作者:Nancy Leys Stepan
標基認為,這是一本相對難讀的書,因為它使用了學術風格,但還是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詳細的告訴我們,如何能利用過去的失敗經驗來指導未來的成功,從而挽救人類生命。」
6.《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作者:Carol S. Dweck
書中所說的思維模式包括增長變化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兩種。毫無疑問,固定思維模式是一個巨大的絆腳石。「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是:它是解決方案驅動型。在書中的最後一章,Dweck給出了她和同事開發的一個實驗室,可以説明學生從固定思維模式轉向變化思維模式。」
聽說,香港有些廢柴高官一個月能看300本書,阿什麼局長,你可否提供書單讓年輕人學習學習?下面這本垃圾值得看嗎?你有冇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