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預測後市 避接火棒 (13 July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

樓市今年彷彿經歷「三溫暖」,1月份仍然持續去年第四季的旺市氣氛,但2月起樓市氣氛卻漸漸轉淡,近日市場氣氛更急轉直下。用家最怕接火棒,其實有沒有方法預見樓市回落,避免接火棒呢?

觀察樓市,可以留意很多不同的數據,如租金回報率、利率走勢、供款佔入息比率、一二手樓差價等,都是其中一些有參考作用的數據。

以租金回報率而言,可大致反映樓價是否有偏離租金水平。以香港而言,一般住宅租金回報率有4至5厘,豪宅有2、3厘是正常水平。理論上,如一般住宅租金 水平低於3厘,樓價應該偏高。相反,如果租金回報率高於6厘,樓價便屬偏低。但以近半年樓價與租金齊升,回報率未見明顯下調,似乎在轉角市也起不到警示作 用。

另一個多人用的指標是利率走勢,一般人印象是利率升、樓價跌,利率跌、樓價升,但計往績,利率升跌與樓價則無一定關係,03年前利 率與樓價齊跌,03年後利率與樓價同步回升,05年後利率上升、樓價橫行,07年9月後是利率下跌、樓價上升,踏入08年2月,利率再下跌,但樓價只維持 平穩。簡單而言,我們幾乎不可能由利率走勢估計樓價走勢。

供款佔入息比理論上是另一個衡量樓價是否過高的指標,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計算 方式,按美聯統計,97年中等收入家庭購入一個500呎單位,承造七成按揭,供20年,供款佔家庭入息93.2%。03年的數字是15.8%。事後孔明而 言,以供款佔入息比率而言,97、03年都有明顯偏高、偏低的情況。但過去半年,樓價上升、按息下跌,令供款比率大致維持於30%的水平。換言之,供款佔 入息比在極端市況可能可以作為趨吉避凶的指標,但在市況不算太極端的情況(例如去年第四季),此一指標亦沒有多少警示作用。例如2月起樓市成交量回落,但 供款佔入息比率其實沒有太大變化。

那麼,究竟有沒有簡單的指標去預測短期樓市見頂?答案是有的。

成交達臨界點 樓市即轉向

其中一個較有效反映樓市出現過熱的指標是成交量,背後的原理很簡單,偏淡的樓市,市場預期樓價短期平穩,買方賣方均為用家,而且用家沒有多少追價的壓力,每一宗買賣的決定時間較長,成交量自然偏低。

相反,在旺市時,短綫投資者活躍、用家亦怕日後追價而加快入市步伐,令成交量走高。結果是,我們可以透過成交量觀察樓市有沒有過熱,近10年的歷史中,每次二手樓成交量升至一個臨界點,都會轉向。此一個臨界點大致是每月1.3萬宗水平。

97年樓市瘋狂,是年二手樓有145,859宗註冊,單月最低紀錄為12月的4,198宗(反映10月金融風暴波及香港的影響);最高為7月的 18,729宗。平均下來,每月有1.2萬宗。當年香港有不足104萬個私人單位(詳見備註),流通率14%,即每7個私人單位,便有1個在年內轉手。

雖然10年內私人住宅供應增加,2007年有136.4萬個私人單位,但近年兩次出現按月註冊量1.3萬宗,樓市便出現承接力轉弱的局面。

1998至2005年,二手註冊量從未超過1.4萬宗,2005年4月及2007年11月的二手註冊量突破1.3萬宗後2個月左右,成交氣氛均急轉直下(詳見圖)。另一次便是07年底及08年初,註冊量連續3個月維持約1.3萬宗水平後,市況急轉彎。

此個1.3萬宗的成交量「上限現象」,解釋可以很簡單。97年樓市處於瘋狂階段,人人相信買樓可發達,平均下來,每月才有1.2萬宗成交。而在經歷過負 資產浪潮後,市場對樓市已沒有以往的無限信心。在此情況下,過分活躍的成交量自然難以維持高企。結果是每一次成交量上破1.3萬宗,旺市便無以為繼。

當然,二手註冊量此指標有其局限,其一是註冊量為滯後數字,大約反映前一個月的二手成交。其二是此一指標似乎可以反映樓市是否太旺,但在樓市牛皮之時(如05至06年),似乎亦沒有多少預告轉勢的作用。

備註

不同部門對私人住宅總存量有不同統計,此處數字引用房委會數據,與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統計差異,主要是前者包括村屋、公營機構的宿舍及完成補價手續,可以自由買賣的資助房屋。值得留意的是,近10年的私人住宅增加,主要是可自由轉讓的資助房屋增加。

啟示:二手成交單月破1.3萬宗 切忌追入市

97年之後,香港樓市只有3個月出現二手註冊量升穿1.3萬宗的例子。3次註冊量升穿1.3萬宗之後3個月內,樓市旺季便告結束。

未來數年,估計私樓供應不會大量增加,1.3萬宗註冊量此一指標估計夠用幾年。如果買家發現二手成交超級暢旺、單月註冊量破1.3萬宗,意味樓市可能於短期內調整。

對用家而言,如果面對類似的超級暢旺日子,大可提醒自己不必急於追價。樓市成交量見頂回落後,意味樓價可能橫行甚至向下,至少沒有投資者齊齊搶貨,有自住需要,大可等氣氛回順再入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