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深圳华强定向增发惹质疑 高买低卖的亏本买卖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01/0503557196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81

紫金礦業低賣國大黃金?-佳訊控股(30)、駿科網絡訊息(8081)(少許補充,更新@13-2-2010)





(註: 請留意,該股票是屬於一位股壇聞人劉夢熊先生為主席的股票,故這只僅作研究用途,並不是建議買入的股票,況且在劉先生作為主席,已經提出沽售建議,敬請留意。如有買入此股輸錢後,恕不負責。)



由於我很快要睡覺,現在只簡單說幾點。


(1)


今日,佳訊宣佈已在2009年10月12日購入向陳錫榮先生購入金廣控股有限公司的黃金冶煉業務,作價3.8億,其中1.8億以現金支付,剩下2億以每股4元發行5,000萬股支付。


金廣控股有限公司透過Marigold Time International Limited (金盞時代國際)接持有中國黃金開發集團 (香港) 有限公司,該公司持有國大黃金50.05%股權,主要從事黃金冶煉業務。


 


http://www.sdguoda.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tml


其中有三年盈利保證,分別為5,000萬、8,000萬及1億元,不足數以現金支付,並附有另外盈利保證,若三年平均盈利不足76,666,667元,不足數即以5倍補足,惟以3.8億為限。


另外,陳錫榮授予佳訊認購權,以5億元購入山東礦權,全以換股價4元不計息可換股債支付,可換1.25億股,亦授予礦源80噸,及兩年分別1億及2億的盈利保證,不足數(包括虧損)以現金補償,並以1.7億及3.3億的可換股債券作押,賠償亦以5億為限。


(2)


根據香港查冊資料,中國黃金開發集團 (香港) 有限公司前身如下圖,奇怪的事,竟然前身可能是賣紅酒的。





(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621/LTN20060621136_C.pdf


2006年6月,紫金礦業以2,000萬美元(1.56億港元)向4家離岸公司購入該公司70%股權,據稱其持有國大黃金股份50.05%股權。


(4)


在收購後,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持續增加。




公告稱:

(a) 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國大黃金之資產總值及資產淨值分別約為人民幣849,000,000元(965,000,000港元)及約人民幣376,000,000元(427,000,000港元)





(b) 截至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兩個財政年度,國大黃金錄得除稅前純利分別約人民幣63,000,000 元(72,000,000 港元)及約人民幣103,000,000 元(117,000,000 港元);







(c) 截至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兩個財政年度,國大黃金錄得除稅後純利分別約人民幣52,000,000 元(59,000,000 港元)及約人民幣85,000,000 元(97,000,000 港元)。


(5)



 網友hierro的三文魚財記稱,這單收購也許和駿科網絡訊息(8081)的一單已取消的收購有關。 
據之前和三文魚財記溝通後,其稱有一位網友告知,這單收購約在2009年6-7月開始進行,為一單大型注資,那為何紫金礦業在9月才公佈事件,這是否有披露訊息上的問題?


現在更補上駿科網絡訊息的公告。



(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15/GLN20090915026_C.pdf

2009年9月15日,駿科網絡訊息大股東宣佈配股。配股分為兩部分:


(1) 第一批為36球,配股價為$0.65-0.85。


(2)第二批為15球,配股價$0.49333(咁多個3,有咩意思呢?係唔係一早已經傾掂數?)。


第一批配售代理為供股代理Convoy。同時,另一名前大股東調任為非執董,現在他只持貨9.35%,即1,475.6萬股。

(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17/GLN20090917021_C.pdf

兩日(即17日)後駿科網絡訊息配股完成,德銀同埋Galaxy Fund(專炒垃圾股那隻基金)各持股1,200萬(即7.6%),Galaxy申報的成本為每股$0.7;另有不知名人物陳漢平以每股$0.8買入1,500萬,即9.5%。



(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0/LTN20090920016_C.pdf


2009年9月20日,佳訊介入,宣佈配售1.5億元不計息可換股債券,換股價為2元,共可換7,500萬股,佔已擴大股本約13.84%。


(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1007/GLN20091007066_C.pdf

2009年9月23日,駿科網絡訊息提供1,500萬貸款予購入標的賣方,次日改為提供2,250萬按金。


該購入標的和紫金礦業在1日後售出的標的非常相似,公告稱:



目標公司為一家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即Marigold Time International Limited (金盞時代國際)),主要從事投資控股。目標公司已與另一名獨立第三方訂立一份協議,待完成後,目標公司將間接持有一家於中國成立之共同控制實體(即國大黃金)之主要權益,該實體主要在中國從事黃金冶煉業務。


(10)


據(1)段佳訊收購公告稱:


賣方及Marigold Time 之代表夏先生乃由中國律師郭先生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下旬介紹予本公司執行董事陳家松先生認識。郭先生為陳先生之私友,過往從未出任陳先生或本公司之法律顧問。據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郭先生及夏先生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5/LTN20090925720_C.pdf


2009 年9月25日,紫金礦業離奇以1.925億人民幣(約2.1875億港元)代價,向域佳出售中國黃金開發集團 (香港) 有限公司100%股權,即以約6.24億港元(2.1875/0.7/0.5005)的作價出售國大黃金所有股權,折約6.46倍市盈率,無論如何看,作 價都較紫金礦業估值低。




賣出的原因語焉不詳:







本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境內經營勘探,採礦,生產,冶煉及銷售黃金及其它礦產資源。此項交易令本公司有機會出售非受控制的冶煉業務(持有50.05%稱非受控制?)及得到該投資的合理利潤(6.46倍P/E,簡直低估,何稱合理利潤?)


作價支付方法:

根據買賣協議,金盞時代國際同意以人民幣192,500,000元的總代價(「代價」)分期付款如下;





1.於協議簽訂日付款其中的人民幣20,000,000元作為定金予域佳集團,不予退還;及







2.於交易完成日或之前(任何情況下不遲於2009年12月30日)以現金支付域佳集團人民幣172,500,000元之餘款及不超逾人民幣100,000,000元之仍未解除的或然負債。




請留意,佳訊在9月20日開始配售1.5億可換股債券,駿科網絡訊息在9月23日及9月24日和是案賣方達成協議,提供2,250萬資金予公司投資,和紫金礦業的2,000萬人民幣(約2,280萬港幣)非常配合,這是否巧合?也許不必。

(12)




如(10)段附公告,9月28日,駿科網絡宣佈配售計劃,對此次收購提供資金。



(1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05/LTN200910051155_C.pdf


10月5日,佳訊宣佈以13億向金廣控股有限公司向佳訊附屬Global Force,出售目標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及全部股東貸款,總代價不超過1,300,000,000港元,目前預期將由佳訊以現金以及發行代價股份及可換股債券支付。

購入標的:





(a) 中國黃金開發集團 (香港) 有限公司之70%股權。







(b) 持有覆蓋面積合共約5.09平方公里之開採許可證,及覆蓋面積合共約69.69平方公里之勘探許可證,全部均位於中國貴州省(「貴州礦場」)。


(14)

如(10)段公告,107日,因佳訊截糊,駿科網絡宣佈收購失敗,訂金亦已退回,並取消配售計劃。


(1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2/LTN20091012236_C.PDF


應佳訊自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二日暫停買賣,以待有關屬價格敏感之須予披露交易公告刊發。



(1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1/LTN20091021507_C.pdf


10月21日,佳訊公告稱:


於 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二日早上交易時段結束後,本公司就建議收購事項訂立正式買賣協議。董事會預期建議收購事項將構成本公司之須予公佈交易,屬股價敏感資料。 本公司會致力取得更多有關目標集團及相關業務之詳情,並將於取得有關詳情時隨即另行刊發公佈。本公司股份將繼續暫停買賣,以待有關公佈刊發。



(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02/LTN20091202847_C.pdf


紫金礦業更改收款方法。

交易對價(「對價」)為人民幣192,500,000元(或等值之外幣),其中人民幣20,000,000元已於簽署第一協議時,由金盞時代國際支付域佳集團,餘款按下列方式支付:


於2009年12月15日前,金盞時代國際支付域佳集團現金人民幣50,000,000元(或等值之外幣)及金額為人民幣30,000,000元(或等值之外幣)的到期日為2009年12月31日之前的銀行匯票。





對 價之餘款人民幣92,500,000元(或等值之外幣),於2009月12月31日之前,由金盞時代國際將用域佳集團絕對酌情權並以書面確定認可的足額面 值之債券質押給域佳集團作為支付的保證;域佳集團有權要求金盞時代國際在2010年2月25日前以人民幣92,500,000元(或等值之外幣)加該等金 額自債券質押之日起至贖回之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總和之現金贖回此筆債券,超過此期限,於無損域佳集團的其他權益下,則域佳集團將 完全享有此筆債券之本金及全部收益。







根據補充協議,金盞時代國際已承諾於2010年2月25日前必須無條件解除由本公司為國大黃金所作的全部貸款擔保,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000,000元。



(1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09/LTN20091209217_C.pdf


佳訊宣佈可換股債券配售完成,成功籌集資金作收購之用。



(19)


很多對數藝術及財技,幾日內使人變成10億富翁,稍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58

紫金礦業低賣國大黃金(2)-佳訊控股(30)、駿科網絡訊息(8081)


前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258

很簡單談一談這件事的評論,鱷兄細心翻閱公告後稱,和紫金礦業的出售完全未完成,只在走過程。

(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4017

「據此,Global Force 將向賣方收購目標公司於完成時之全部已發行股本及所有股東貸款(不包括除外資產),總代價為380,000,000 港元,」

(p.3),「目標公司為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根據賣方提供的資料,目標公司擁有Marigold Time 100%股本權益。

根據中國黃金收購事項,Marigold Time 現正:?向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域佳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黃金之70%股本權益。中國黃金之唯一資產為共同控制實體國大黃金之50.05%股本權益,國大黃金主要在中國山東省從事黃金冶煉及精煉業務。」

(p.8 ),「董事注意到Marigold Time 正在:?向域佳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黃金之股本權益70%。董事特別注意到Marigold Time承擔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之總代價為(其中包括)


....

(p.9),先決條件包括「賣方或Marigold Time 確認及承諾妥善並及時進行中國黃金收購事項o.O,而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並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同意;」

(2)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次收購。

向紫金礦業的收購的賣方是Marigold Time(金盞時代),據佳訊公告稱代表是一位夏先生,但最終賣方是陳錫榮先生控制金廣控股有限公司。我們幻想過程如下:

最初,在9月23日,駿科網絡訊息提供2,250萬予夏先生作付出2,000萬人民幣按金之用,但是其後因佳訊的介入,這筆按金已在10月7日退回駿科網絡訊息。

是誰代他付回對駿科網絡訊息的款項?因為陳先生的身份成疑。


雖然有介紹他是大商人,但是也許只是收購的人頭,據佳訊收購公告稱:

夏先生乃由中國律師郭先生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下旬介紹予本公司執行董事陳家松先生認識。郭先生為陳先生之私友,過往從未出任陳先生或本公司之法律顧問。據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郭先生及夏先生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很顯然地,律師郭先生是撮合這次的交易的人,陳先生只是出現作收購之用,又或是他才是真正向紫金收購的買方,但後者應可以排除可能性,因為他們兩者估計應是互不相識,如果相識,又何須經介紹?


況且,因為夏先生完全可以賣給駿科網絡訊息,但他沒這樣做,卻賣給了佳訊,肯定條款上更有利於他才這樣做,但是公司公告中,卻完全沒有披露這次向夏先生收購的費用,甚有可能是平價轉移,但陳先生變成一個完全受益人,道理上說不過去。

但為何陳先生作為受益人?也許他有提供部分資金作向收購之用吧。


(3)

另外,除此外,鱷兄亦質疑作價:

付出總代價380,000,000 港元,得到了甚麼?

山東採礦權不買,貴州採礦權又不買,得到的原來只有國大黃金旗下的冶煉及精煉業務,以及認購期權,認購期權給它權利十二個月期間內用500,000,000 港元收購山東採礦權。

重提一下,目標公司承擔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之總代價為人民幣192,500,000元(218,181,818港元),中國黃金就只擁有50.05%的國大 黃金,而佳訊付出380,000,000 港元,就只得到50.05%的國大黃金當中的冶煉及精煉業務,並不包括任何採礦權。


在 現金上,他們在現金上只付出2.18億加上承擔1億人民幣的債權,就向紫金購入部分股權,但佳訊卻支付1.8億給他們,中間的3,800萬,應是金主支付 了,雖取得5,000萬股,現值1.395億的佳訊股票,但是他們或有機會要支付盈利保證代價最多3.8億,但是首年業績應可達到,但未來兩年或成疑,加 上承擔1億人民幣負債,故可能面對大量資金壓力,如再售出礦權,或許能獲得2億可換股債,扳回損失,但只剩下一個未開發的金礦,利益成疑。


所以這也是場危險的賭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59

看漢高買低賣的故事

上個月提到和于樹權的一些交易,今日繼續談其中一個主角聯夢活力世界(8100,前活力世界)的另外在2013年7月2日公佈的一單交易,這宗交易出售的看漢科技,其實是曾經出現於多家上市公司,除聯夢活力世界外,亦有看漢科技(8175,後易名神農中國、中國數碼版權)及奧柏中國(8148,前交大銘泰、基仕達國際控股),價值可伸可縮,我們由當初一路看看吧。

(1) 看漢科技交易
看漢科技在1999年由巫偉明成立,業務其實就是把平時的書寫的文字轉變為話音的技術,後來獲一連串投資者包括天時科技(8028)控制的天時策略入股,並獲得多家政府機構及國內的網站,包括太平洋電腦網(543)、首都訊息(創業板編號8157,主版編號1075)等的合約,終於成功在2003年2月股市低潮於創業板上市,以當時股價33仙及股本4.864億股計,市值大約1.60億元,但從其財務情況看來,公司其實一路虧損,上市淨集資只是1,473萬,以其虧損情況看來,看該支持不了幾年。在這情況看來,其實已埋下賣殼的基礎。結果上市後,公司只是不停在集資抽水,終於在2007年轉型賣殼,最初轉營為農業及水務,後來眼見業務不成功,又轉營數碼音樂,早期筆者也有一些文章提及他們轉移資金的事件。這樣一來,原本的業務自然就會鬆動了。

2008年12月,易名為中國數碼版權的看漢科技,把看漢科技連貸款業務出售予巫偉明,作價100萬,這項交易的股東財務顧問是智略資本,智略資本係由王顯碩全資持有,並自任主席亦為持牌人,和金利豐金融(1031,前錶準時、邁特科技、黃金集團)的關係頗為友好,這項東西是非常重要的。這項業務由1億多的市值變為100萬,可以見到價值摧毀之驚人。

(2)  聯夢活力交易
當這間公司之前的Elipva集團虧得沒有的時候,當然想找一些類似科技的資產支持公司的經營,方便抽水之用。看漢科技的業務類似科技,又獲財技人協助,加上和金利豐亦頗有關係,亦需要資金,自然成為收購的對象。

2010年7月,聯夢活力世界宣佈收購旗下看漢科技附屬看漢教育服務有限公司,作價2,500萬,其中500萬以支票支付,另外2,000萬是以承兌票據支付,並承諾另注資500萬於後者,合共出資3,000萬。另外,賣方擔保看漢教育的2010年、2011年及2012年的盈利分別為45萬、220萬及650萬,不足以承兌票據扣減,賠償額亦以此以上金額為限。

巧合的是,前主要股東李方紅上月以11.5仙出售206,666,667股股份,合計2,377萬,以上交易扣除現金及可動的票據亦大約2,500萬,扣除第一年及第二年的賠償大約45萬,大約是2,235萬,是很巧合地對數,所以其實可以想像一種情形,是把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來購得別人的股票,降低收購的成鄧。至於稍後要賠償的650萬其實內中有乾坤,我們稍後再提及這次事件。至於這種保障盈利,在這個交易集團是經常用到的。

但是後來經過收購了騰訊(700)有參股的Apperience集團,這項業務變得可有可無,於是可以功成身退,最終在前幾個禮拜,以800萬出售予看漢教育的股權予Wong Tai Wai David先生,這當中可能包括補償的650萬,所以才會這樣貴。這名Wong Tai Wai David據稱是由于樹權介紹予季志雄認識。季志雄也是親金利豐人物,也是我們下一位主角奧柏中國的非執行董事,也是和以上多位人物如王顯碩有共通之處。

綜合Google及Webb-site的資料,這名Wong Tai Wai 可能名為黃大偉,可能是一位醫生,亦可能是一位律師,前者曾擔任安寧董事,但早於2000年已辭任。不過這單交易可能最後都好像其他交易一樣,這名黃先生可能都是過過手吧。

(3) 奧柏中國交易
這間公司,其實早期由銀創控股(706,前福達萬國、實達科技)控制的,後來經過兩次轉手,在2012年成為金利豐中間人的殼股,現由劉文德持有,他亦擔任多家金利豐系上市公司的董事職位,這家公司的財務顧問就是智略資本。

在收購後不久的2012年8月,公司收購由巫偉明及夏樹棠分別持有55%及45%持有的看漢科技,之前在2008年出售時,賣方只是巫偉明,可以見到當中經過轉手。根據Webb資料分析,夏樹棠是一名財技人,曾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包括聯夢活力世界的主席,但不到一年即辭任接任者是于樹權。他亦曾經可能是高振順,以及火車系協助者之一。

今次交易作價2,800萬,其中1,300萬以現金支付,1,500萬以承兌票據支付,其中需要就1,400萬作盈利保證,即淨收入是1,400萬,夏先生取得630萬,巫偉明取得770萬。

剛才我們提及那650萬補償,其實這兒也有照顧到。至於巫偉明需要擔保之前聯夢活力交易的補償650萬,所以他還可以取得120萬,扣除如果夏先生如果在2011年前入股45%股權,協助他補償101.25萬,真實的他可能沒有甚麼得益。

經過一輪供股集資以收購業務後和注入這項業務後,公司成功於2013年2月復牌,成功協助他們脫離除牌困境。

這單交易,其實可以這樣看,一個缺錢的科網公司老闆,為了集資,搭上了財技人,財技人見他還有點科技實業的樣子,於是就把它放來放去,一來賺錢,二來可以協助實業繼續擴展營運,但這種「實業」已經營10年仍未見起色,其實是否值得經營下去? 至於他經營的資金,可能買單的是小股民,那是否值得呢?

如果有一些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筆者還有一些交易沒有提及,其實這些交易和康健系有關,這一系其實已經隱然成系,有多間上市公司,我認為大約有8間左右,部分更是向華匯收購回來,如果有留心陳承龍化名勝曉嵐的文章,常常談的「股壇醫生」,可能就是一位姓曹,或者他祖上喜歡蓮子的譬喻的醫生。下一篇我會慢慢分幾篇把整個故事寫出來,包括上年多次拖延沒寫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517

高買低賣!中國開始拋售儲備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509

把「高買低賣」說成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不會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但中國棉花管理機構要以低於今年收穫的價格,出售它在過去為平抑價格高價收購的儲備棉。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CNCRC)本週開始拍賣2011年收購的儲備棉,中國政府為國儲棉設定的最低價格為每噸1.8萬元。

但這些棉花實際上不太可能真的用來紡紗,因為儲存時間過長的話,棉花可能會變得很脆。

路透援引交易商話稱:

中國的最新舉措對全球棉價「造成不利影響」,事實上前些年中國紡織廠沒有積極購買國儲棉,而是持續大量進口棉花。

中國是全球最大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美國農業部估計,中國棉花儲備估計已升至1,000萬噸,佔全球棉花庫存的60%,但這些儲備大多是在前些年棉花價格大漲時收購的,而目前ICE期棉已跌至10個月低點。

FT評論稱:

中國高買低賣的行為,豎起了一座彰顯國家計劃模式威力的宏偉「紀念碑」。

兩年前棉價看似要下跌時,中國開始囤積棉花,以鼓勵農民種棉(價格波動可能會給中國棉花產業帶來危機)。而現在中國又考慮改為向棉農提供直接補貼。

……
雖然中國拋掉手中的棉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供需平衡最終必須得到恢復。澳大利亞在1991年結束了扶農政策之後,花了十年時間才徹底拋空儲備羊毛。在這個過程中,農牧業遭受了巨大損失,不過自由市場創新最終戰勝了國家控制。

中國的監管當局可能也要經歷一個類似的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05

非凡中國(8032): 快意節能的高買低賣

2014年1月24日,公司以523萬人民幣(約676萬)出售中山市快意空調設備有限公司76.9%股予少數股東中山市神灣鎮房地產開發公司,估值約680萬人民幣(約878萬),出售可獲得大約400萬的利潤,即大約516萬。

但回憶起4年前仍是稱大中華科技時,以中山市快意空調設備有限公司作為核心資產的Coolpoint Ventilation Equipment Limited的作價分別為收購66.58%的8,935萬,包括2,000萬現金和7.3仙發行的9.5億股,以及33.42%的以10,183,451.2元,即是合計9,953.35萬,但當年卻是虧錢的,當然到現在也是虧錢,不過在短短4年間貶值超過91.79%,還未計當中的虧損,加起來可能超過1億,可說這項投資是完全失敗。

但當年出售的股東卻是盤滿砵滿,其中當年賣方梁顯庭的股票的出售限制是在李寧入股後已解除可出售1億股,其後他已經在2010年7月至10月間出售5,000萬股,以當時最低價67仙計,估計套現3,350萬以上,其後在2010年11月股權已低於5%已不用披露,其後估計把股權出售,相信那9億股,也可套現超過億元,過著優厚的日子。至於少數股東刑貽春也接受股權代價9,220,437股,相信獲利也不錯。

做生意虧1億元,但賣股票就賺1億元,當然梁顯庭曾經說「其實不是他追我,是我真的好想嫁。」,但不久完全為股票賺得的錢把業務放在一旁,可能今次是由他利用非關連人士購回,但在這過程中股壇上誰敢說自己是想嫁的真心?  在錢面前,人的價值可能很渺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04

匯創控股(8202) 高買低賣實錄

2014年4月25日,匯創控股(8202)宣佈以50萬元的代價出售Redgate Ventures 的業務予Liang Tan Yi Xing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ompany Limited(兩彈一星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據稱這基金會從事出版雜誌的業務。

該基金網頁稱,兩彈一星國際基金會是一個超越宗教、政治及種族立場之獨立組織,由軍隊首長、政界、社會團體、熱愛公益事業的有為人士及海外愛國僑胞為高級顧問團隊支持和參與管理的基金組織,背景似乎很雄厚。

但這項Redgate Ventures的業務,其實故事很多,這公司稱為展鵬傳媒。最初,這項業務本來持有一些通過置入國內雜誌業務,換取萬華媒體(426)之股份,後來他們通過母公司分派,變為獨立持有這些股票,並在2010年在美國進行公開招股,至於招股書如附,後來無緣無故失敗。翻閱當時匯創控股的通函,2010年公司曾錄得7,200萬的盈利,但其實有8,700萬是應付或然代價的公平值變動,實際上仍處於虧損1,500萬,至於其餘年份均有虧損,並沒有過盈利。

在2012年5月,匯創控股以19.40億元,收購以上的業務,當時的賣方是Carraway Holdings Limited由Media Chief Limited及熊達分別持有51%及49%。經過多次延遲,最終在2012年8月完成,同時該公司配入2億可換股債券以支付代價,當次的配售代理是昌利控股(8098)附屬昌利證券,控制人為華匯的朋友歐雪明,即李鋆麟的丈夫。

但由於連年虧損,收購後已進行約13.8億的撇帳,股價大跌,最終也需要合股,換股價也變成3.80元,現在又需進行股份10合1股,並1供25股的供股進行集資,至於發行的可換股債券部分進行換股進行沽售,最後亦會以以票面值的24.3%,以合併價2.22元(兩次合併前2.22仙,一次合併前22.2仙)發行新股,以償付這些債項,估計剩餘的可換股債券可換得大約1億股的新股,現時市值大約1,000萬,加上未沽出的股票,相信這次收購代價大約3億左右,即是這次印廢紙其實都尚頗為成功。

可以看到,一次垃圾的收購損失的只有小散,大戶可以把空氣變成現金,變成一場有贏無輸的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002

蘋果價格腰斬——山東多地蘋果產區遭遇“價低賣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032

3月10日,在沂源縣中莊鎮胡家莊村石虔嶺果品冷庫,果農在搬運蘋果。今年,蘋果生產大省山東多地面臨“價低賣難”困境,僅淄博市沂源縣就有5億斤蘋果儲存在冷庫待售。(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圖)

去年蘋果大量上市時,每斤3.2元,緊接著價格一路下滑,現在降到每斤1.6元,且有價無市……今年,蘋果生產大省山東多地面臨“價低賣難”困境,僅淄博市沂源縣就有5億斤蘋果儲存在冷庫待售。

“已開始虧錢了……沒有那麽多要果子的。”果農一籌莫展。為啥不好賣?原來,這是供需關系所致,專家建議果農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銷售,長期來看,應對果品品質進行升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蘋果豐收年遭遇“價低賣難”

走進沂蒙革命老區沂源縣中莊鎮胡家莊村石虔嶺果品冷庫,成箱的蘋果將四層倉庫堆得滿滿當當。“我這個冷庫容量600萬斤,去年這時已銷售一半了,而現在還有500多萬斤。”冷庫老板高明寶說。

沂源縣是山東蘋果種植大縣。沂源縣農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沂源縣種植蘋果30萬畝,年產量8億斤左右。去年10月蘋果收獲期後,全縣實際儲存蘋果6.5億斤,較往年儲存量增加10.8%。但截至今年3月14日,共出庫銷售蘋果約1.4億斤,比往年同期偏少20%。

高明寶說,去年蘋果大量上市時,每斤3.2元,緊接著價格一路下滑,現在降到每斤1.6元,且有價無市。據中莊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中莊鎮一共有65座冷庫,去年全部滿負荷或超負荷庫存,庫存總量達到1.63億斤,目前僅銷售3700萬斤。

“低價賣難”對果農收入產生較大影響。中莊鎮青草裕村村民朱貴太的5畝山地共產出蘋果4萬多斤,目前全部存在冷庫。朱貴太算了一筆賬說,一斤蘋果成本是1.3元。“目前價格是1.6元,但要剔除30%的次果,所以已開始虧錢了。關鍵是,這個價也很難賣出去,沒有那麽多要果子的。”

在終端市場,蘋果的銷售價格也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在濟南市銀座聖洋物流農副產品市場,一名杜姓蘋果零售商告訴記者,目前濟南市場煙臺紅富士80#以上標準蘋果零售價2元-2.5元/斤,批發價1.8元/斤。“前兩年的零售價格到了五六元錢一斤,現在價格越低反而越不好賣了。”

然而,在不少大中城市,蘋果價格卻居高不下,市民也未受益。在北京等地超市,產地為山東的蘋果售價多為5元-6元/斤。

沂源蘋果滯銷的情況雖然相對嚴重,但並非個案。山東臨沂、煙臺、威海等地也出現類似情形。威海榮成市華峰果業公司工作人員孫義駿表示,當地大多數冷庫庫存量還在七成左右,而且價格越來越低,80#標準蘋果出庫價也就每斤1.2元。

供求失衡、惜售心理等素為滯銷主因

專家表示,部分農產品“價低賣難”是受“供給側”和“消費側”共同影響的:由於氣候條件較好,不少農產品產量有所增加;與此同時,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出口減少等不利因素影響,部分農產品消費較為低迷,這反映了市場經濟供需關系造成的價格波動。

供應增多消費偏少導致蘋果市場供求失衡。我國蘋果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加上去年氣候好,蘋果產量增加明顯。沂源縣農業局局長耿益民表示,去年適逢蘋果生產“大年”,就沂源來說,蘋果總量比上一年度增產20%至30%。

“蘋果不是生活必需品,社會低收入群體為節省開支,必然會減少消費。”蘇桂林說,從消費情況來看,目前全國大宗水果銷售普遍不旺,與經濟疲弱消費力下降、果品出口減少都有關系。

此外,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品牌化營銷弱、產業化程度低,高端果品的數量較少,蘋果不分級“論堆賣”現象較嚴重,部分合作社“有名無實”,無法給果農銷售提供幫助。“我們的合作社確實更多註重在生產環節,在市場銷售方面給果農沒有大的幫助。”沂源縣匯蒙合作社理事長朱貴義說。

“還有果農心理的影響,去年10月剛下市時價格比現在要好,這兩年價格也不錯,大家普遍有看漲預期惜售心理。”耿益民說。

利用電商銷售,升級果品滿足不同需求

部分果農擔憂,一方面,蘋果還有兩個多月的銷售黃金期,等5月中旬西瓜、櫻桃等水果大量上市後,將大大擠壓蘋果的銷售空間。另一方面,由於庫存量較大,短期很難有價格反彈的空間。如果不能抓住這一時間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蘋果賣難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最終導致“果賤傷農”。

淄博市、沂源縣目前正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著力開拓目標市場、發展直營直銷和電商營銷、組織營銷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幫助果農銷售蘋果。

蘇桂林等人建議,從短期來看,面對“低價賣難”困境,可通過推進愛心幫扶、拓展臨時銷售渠道、加大推介宣傳力度等措施,組織企業、超市、批發市場等去產地市場進行收購。同時引導農民正確看待市場風險適時銷售,以免形成更大損失。

此外,多位專家建議果農充分利用互聯網銷售。“互聯網進入農業,會對農產品流通模式產生顛覆性影響,雖然目前所占比例低,但其成長性很快。”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負責人說。

事實上,去年11月,全國供銷合作社統一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供銷e家”即已上線,旨在實現全國供給與需求有機對接,著力構建服務“三農”的綜合性、可持續農村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

山東省委農工辦原副主任劉同理說,由於我國小農經營的現狀,信息不對稱,生產環節缺乏調控手段。長期來看,要加大農民的“抱團”意識和水平,發展緊密型合作社,對抗市場風險;註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果品品質進行升級,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68

散戶之高買低賣? 探險家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3/21/%E6%95%A3%E6%88%B6%E4%B9%8B%E9%AB%98%E8%B2%B7%E4%BD%8E%E8%B3%A3%EF%BC%9F/

FOCUS MEDIA(08112)這隻股票對於細股投資者來說應該不會陌生,除了大股東曾抵押股份,股權披露中出現了紀曉波的名字,早前公司也因發CB而被聯交所視為現金公司。事隔數月,最近公司也宣佈了進行另一種財技,就是供股。

FOCUS MEDIA早前公佈,建議按「一供五」基準供股,發行不少於19.11億股,但不多於19.39億股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的507.04%,或佔擴大後股本的83.33%,每股供股價為$0.068,較上一交易日收市價0.41元折讓83.41%。Focus Media料集資淨額不少於1.26億元,但不逾約1.28億元,預期將用於悉數償還8,160萬元的貸款本金額及應計利息,及撥付4,500萬元於電影開發及製作,餘額將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今次1供5是一次大比例的供股,也因為過了2供1比例,需要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雖然認購價$0.068有較大折讓,但散戶要參與供股,資金壓力絕對不少。以18/3收市價$0.215為例,假設散戶持有10萬股,股份總值也就是$21500,若然參與供股,卻要額外付出$0.068 x 500000股 = $34000。這是妹仔大過主人婆,即使散戶有心供股,也可能有心無力,只能眼白白看著自己股權被攤薄,也要承受股價因除權而帶來的損失。若然最終沒有公眾股東參與供股,在供股完成後,公眾持股量將由目前84.18%大幅下跌至14.03%,包銷商則持有70.15%。這將令公司變得貨源歸邊。

回顧公司去年11月的通告,當時大股東iMediaHouse Asia Limited(「iMHA」)於公開市場按平均價格每股股份$0.74出售146,000,000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約38.18%)。於出售事項完成後,iMHA於本公司的股本權益減少至約6.02%。大股東減持後,FOCUS MEDIA在12月頭便開始急跌,由$0.6滑落至$0.4,目前股價比賣出價已低出超過70%,事後回看大股東在當時出售股權是相當高明,成功避過一劫。綜合兩單事件來看,損失最慘的無疑是一眾投資者,他們在高位接了不少貨後,卻成為了蟹貨,損手爛腳之際又要大比例供股,若然不跟供,包銷商變成功在低位大幅度增持,散戶變相高買低賣。至於投資價值始何,筆者認為今次的供股結果甚為關鍵,也甚多變數。若然最終供乾了,8112不排除又是一條好漢,唯有待供股結果出了才作分析吧。

更多文章詳見於:
「股市探險家」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adventurer/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