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本周三將人民幣中間價定在6.414,為2011年8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自8月10日以來,人民幣已累計貶值3.4%。而這受到業界極大關註和議論。
12月11日,央行轉發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觀察人民幣匯率要看一籃子貨幣》,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中國貨幣網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對推動社會觀察人民幣匯率視角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定期公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將有助於引導市場改變過去主要關註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習慣,逐漸把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的有效匯率作為人民幣匯率水平的主要參照系,有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該特約評論員在上述文章稱。
上述文章稱,長期以來,市場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視角主要是看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由於匯率浮動旨在調節多個貿易夥伴的貿易和投資,因此僅觀察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並不能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不應僅以美元為參考,也要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作為一種加權平均匯率,主要用來綜合計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加權平均匯率的變動,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一國貨幣的價值變化。參考一籃子貨幣與參考單一貨幣相比,更能反映一國商品和服務的綜合競爭力,也更能發揮匯率調節進出口、投資及國際收支的作用。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公布,為市場轉變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視角提供了量化指標,以更加全面和準確地反映市場變化情況。
文章稱,從國際經驗看,匯率指數有的由貨幣當局發布,如美聯儲、歐央行、英格蘭銀行等都發布本國貨幣的匯率指數;也有的由中介機構發布,如洲際交易所(ICE)發布的美元指數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參考指標。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人民幣匯率指數符合國際通行做法。2015年以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總體走勢相對平穩,11月30日為102.93,較2014年底升值2.93%。這表明,盡管201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從更全面的角度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仍小幅升值,在國際主要貨幣中人民幣仍屬強勢貨幣。
為便於市場從不同角度觀察人民幣有效匯率的變化情況,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也同時列出了參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計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截至11月末,上述兩個指數分別較2014年底升值3.50%和1.56%。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