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戰勝谷歌?蘋果siri有條捷徑可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0/151909.shtml

在矽谷眾多科技企業中,蘋果和谷歌是一對糾纏不清的冤家。雖然谷歌並不直接生產手機,但卻握有與蘋果ios分庭抗禮的安卓系統;蘋果雖然不做搜索引擎,但作為手機語音助手的智能機器人siri顯然有著非凡的潛質。

此前有包括大衛.考塞拉等不少專家分析過蘋果siri“仍不足以威脅谷歌”的原因,而在表面觀點之外,筆者從中看到的卻是siri未來潛力更勝一籌的可能性。所以今天我們今天重點探討未來。

從理論上看,谷歌並不具備長期壓制蘋果的基礎,但蘋果握有戰勝谷歌的砝碼,如果能夠讓語音搜索體驗拉平甚至超越谷歌,憑借其在移動互聯網硬件入口上的優勢,對谷歌帶來的將是釜底抽薪般的影響;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蘋果siri的表現還並不足以替代谷歌,即便是作為與安卓系統競爭中的最大差異化亮點之一,siri也仍然難以成為左右消費者選擇的原因。

要讓理論變成現實,找到siri目前發展瓶頸的原因是第一步。筆者認為,根源並不處在蘋果的技術開發能力、以及產品的完美程度上,因為就目前來看,siri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實力非常明顯,即便在中國市場上,能夠識別粵語的siri也與本土公司百度的中文語音識別能力不相伯仲。

問題的關鍵在於蘋果siri的開放性上,當然這一點已經被大家批評了多年,但從庫克時代後蘋果的種種更考慮商業化的戰略來看,封閉的ios已經不像往日那樣銅墻鐵壁,最近siri將百度百科引入,就彰顯了膽識和胸懷。但在筆者看來,其實siri的開放步伐可以再邁的大一點,順水推舟將會有更多的奇跡發生。

從世界範圍內看,在地區市場上戰勝谷歌的寥寥無幾,而百度是其中之一。實際上在siri引入百度百科內容的同時,也將百度設為默認搜索引擎,此舉讓siri迅速提升了搜索競爭力,但略顯遺憾的是siri僅引入了信息類搜索,對背後所鏈接的服務生態卻予以回避。但在筆者看來,siri不應小富即安,而應從戰略上集結優勢兵力對谷歌及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形成沖擊。

Siri被用戶調用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源於其只能呈現信息,缺乏連接O2O服務的能力,生活服務生態體系的建設上存有大片空白。如果能夠接入百度語音API,利用好百度語音識別技術提升中文識別能力,同時將百度O2O與siri完成對接,能夠有效提升中文用戶對siri的主動使用率,也能夠提升ios系統在大中華地區針對安卓的競爭力。

以搜索引擎出身的公司與蘋果siri之間存在互補性,谷歌在技術層面上超越蘋果siri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搜索技術,二是龐大的用戶數據庫;而蘋果siri在理解用戶以及與智能手機的結合上的“人機交互”能力則是谷歌無法企及的。不過谷歌超越蘋果siri的地方,恰好是百度可以對其進行補足的,而siri擁有的優勢也正是百度所需要的。如今百度國際化的腳步也在加快,siri的中國本土化工作也在努力豐滿,如果二者有更深入的合作,對於谷歌來說將遇到真正的競爭壓力。

本來,若是蘋果siri與谷歌都依靠自身之力與對方抗衡,這場戰役或許曠日持久,若是有心競爭,對於蘋果在資產布局上的消耗、以及給谷歌帶來的技術開發風險都會十分巨大。但因為百度的存在,我們或許可以看到蘋果siri走捷徑的可能性。像百度百科那樣的合作模式,帶來的不僅是行業格局的變化,對於用戶生活便捷程度的提升將更是革命性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我是一頭小毛驢,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