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不缺一家銀行,這個世界也不缺銀行,但缺一個創新的、為小微消費者(指中小企業與一般人)真正服務的一家銀行。」 六月二十五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杭州正式宣布,旗下無實體據點的「網商銀行」開業,推出的第一個商品就是線上借貸。 網商銀行是家不設實體分行和櫃檯的純數位銀行,非直接隸屬阿里巴巴,而是設在其關係企業螞蟻金服之下。目前阿里巴巴雖並未直接對螞蟻金服持股,但馬雲個人有,而螞蟻金服又持有網商銀行三成股權,顯示三家公司關係甚深。 如今,銀行牌照到手,歷時九個月的籌畫,讓馬雲名正言順跨足金融界。 《富比世》 Forbes 搶別人不碰的「長尾」客戶農民、小型網路商家都是目標群 網商銀行註冊資本為人民幣四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兩百億元),目前受限於無法實施遠端開戶的情況下,將先從這兩百億元中做放款。 銀行一開張即跨足線上借貸,身為科技公司的阿里巴巴,玩法卻和傳統銀行很不一樣。 第一個差異是客戶選擇。「大企業的貸款不是我們該做的,」馬雲在開業記者會上表明,網商銀行的目標客戶不是創造八○%利潤的前二○%客戶,而是能帶來二○%收益的八○%「長尾」消費者,包括中、小型網路商家、一般消費者和農村居民。 根據去年底支付寶報告顯示,行動支付在偏遠地區使用比例比一線城市盛行。螞蟻金服執行長彭蕾說,傳統銀行無法服務的地區,就是他們瞄準的客戶。而貸款金額上限為人民幣五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五百萬元),如果借貸金額超過上限,網商銀行便將客戶轉介給合作的銀行。 做信用評估全靠大數據徵信2.7億手機支付寶用戶即最大資料庫 不只客戶要和傳統銀行做區隔,網路公司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評估,手法也是很「科學」。 現場一位螞蟻金服員工拿出手機、打開阿里巴巴旗下支付軟體支付寶,按下按鈕,上方顯示的是七百分的信用分數,再按一下,螢幕出現可借貸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 「我的信用可以借款,」這位員工說。信用分數從三百五十分到九百五十分,使用者的分數越高,代表可貸款的額度就越高,甚至,還會影響貸款利率以及還款期限。 過去,一般中小型企業或消費者,如果要向傳統銀行貸款,必須提供證明其償還能力的文件;如今,在數位金融時代,用戶在網路上的資料,便成了銀行評估依據。 旗下成立十一年的第三方支付軟體「支付寶」,就是網商銀行大數據來源的秘密武器。 目前,手機支付寶每月活躍用戶數達二億七千萬人,是美國第三方支付龍頭PayPal的三倍,每年交易額逾一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兆六千七百億元), 在中國支付市場占有率八成,也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舉凡繳水電費、匯款、坐計程車、買電影票和餐廳吃飯等交易,都能在此平台進行。 當用戶的生活和支付寶綁在一起,每天動輒上億筆的資料,就成了網商銀行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在電商平台上已經累積了很多的交易和其他的一些資訊,這些資 訊我們會進行提煉(分析)。」 網商銀行行長俞勝法說,未來銀行將透過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背後的大數據系統,算出借貸人的信用分數。 換句話說,用戶在網路上的任何微小紀錄,都將成為數位銀行進行信用評估的依據。彭蕾說,網商銀行透過大數據分析,將不同金融產品或服務,分配給不同需求的客戶,「讓(網路)信用等於財富。」 事實上,利用消費者的線上行為進行徵信,網商銀行並非第一人。德國銀行Fidor將臉書(Facebook)的按讚數,做為貸款利率的參考,每多兩千個 「讚」,利率就降低○.一個百分點。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認為,科技業者具備快速和彈性特質,這是傳統銀行「沒有辦法迎頭趕上的。」 這也是為什麼,不像傳統銀行,以聘用財經背景員工為主,在網商銀行三百多位員工,卻有三分之二是工程師、以及大數據分析師等相關從業人員,「我們必須要有新想法,用互聯網(網路)的技術去服務他們(消費者)。」馬雲說。 不光貸款,還能理財賣保險不良率低於業界、投資績效勝大盤 中國科技大咖開銀行,還跨足線上借貸,當中的風險控制、利率和借貸金額,引發外界好奇。但事實上,阿里巴巴在這方面並非新手。 先前,螞蟻金服推出「螞蟻小貸」產品,主打網路商家借貸服務,五年來已有一百六十萬家參與,共借出人民幣四千億元(約合新台幣兩兆元),以借款不超過人民幣五萬元的商家最多,不良率只有一.五%,低於業界的二%。 經營網路商城超過十年的阿里巴巴,確實在線上借貸上有一定優勢。「所有交易都在它們(阿里巴巴)平台上發生,所以它知道哪個商戶還得出錢,它就給他多一點錢……,控管管理上,評據會比較多,」台灣群眾募資flyingV創辦人林弘全說。 不只線上借貸,螞蟻金服透過大數據所涉足的金融業務,還包括理財、保險等。例如,今年四月,阿里巴巴根據旗下電商平台的定價、銷售業績等數字,透過大數據 分析,從逾三十個產業、近兩千檔股票中,選取最好的一百檔股票做為指數成分股,做為用戶投資參考。今年第一季,報酬率高達四一%,績效比同期的滬深三百指 數等大盤還好。 從融資、理財到保險,背後都離不開大數據,科技業經營銀行的邏輯,迥異於傳統銀行業者,「我們產品和服務多樣化,而不僅僅是提供貸款,」 俞勝法說。這些科技咖挾著技術優勢,開發出來的產品和服務,足以攪亂金融產業的一池春水。 七月,網商銀行的第一款個人線上借貸服務將亮相,這位科技巨獸如何影響金融界,各界都等著看。 【延伸閱讀】可借貸、不能存款,竟是人臉辨識被卡關! 網商銀行正式開業,然而,第一個推出的服務是「線上貸款」,不見銀行最基本的存款服務。 原因就在一直未到位的臉部辨識技術! 六月二十五日,網商銀行開幕記者會的會場入口處,有一個大型螢幕,與會者只要經過,不到一秒鐘,系統即能辨認出你的姓名、性別和任職單位。這項技術看起來很炫,不過,卻是延宕阿里巴巴發展數位銀行的關鍵元凶。 今年一月,中國央行下發《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帳戶的指導意見》後,各家數位銀行開始研發遠程開戶的技術:人臉辨識。阿里巴巴也耗時多月 研發,今年三月,馬雲甚至在德國漢諾威電腦展(CeBIT)上,公開大秀這項新技術,據了解,阿里巴巴的人臉辨識技術,已達到能辨認出雙胞胎的程度。 只可惜,技術再好,至今仍未獲得中國央行批准展開測試,導致網商銀行僅能先從線上借貸業務開始。「我們希望監管部門能給我們先行測試,」網商銀行行長俞勝法說。 雖然網商銀行官方表面上強調,不必開戶也能進行線上借貸,然而,掌握用戶的帳戶系統,仍是銀行的基本利基。可想而知,只要這項人臉辨識技術不過,阿里旗下銀行能涉足的業務限制仍很大。 (文●莊雅茜) 【延伸閱讀】3分鐘就能借到錢,你的線上信用決定借貸金額——網商銀行借貸流程 情境:小明今天想向網商銀行借50,000元 Step1、進入支付寶的財富檔,點選「芝麻信用分」選項 Step2、系統針對用戶的5個項目進行評分˙行為偏好:購物與繳費時,在賣家指定時間匯款,可加分˙身分特質:個人資料如職業收入穩定,可加分˙人脈關 係:如與朋友常在支付寶互動,可加分˙信用歷史:過往帳戶如無逾期繳款,可加分˙履約能力:使用各類信用服務,能即時履約,可加分 信用分從350分到950分,分數越高,可貸金額越高! Step3、點進「信用生活」選項,立即可查詢可貸金額免存摺收入、在職證明、抵押品等文件 Step4、填完基本資料,貸款金額1秒入帳 整理:莊雅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