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產品(149)去年三月是40股合為1股,再1股供15股,每股供0.465元,然後再每供15股送1股,實際的供股價是0.436元(經調整),今次則是8股合為1股,1股供8股,每股供0.3元;
永義實業(616)去年十一月是10股合為1股,1股供8股,每股供0.7元,今次則是20股合為1股,1股供20股,每股供0.65元;
明豐珠寶(860)去年四月是2股供1股,每股供0.08元,今次則是10股合為1股,1股供2股,每股供0.3元;
蒙古礦業(1166)去年月是1股供5股,每股供0.12元,今次則是10股合為1股,1股供5股,每股供0.2元;
俊文寶石(8351)去年三月是10股供7股,每股供0.12元,今次則是10股合為1股,1股供9股,每股供0.13元;
首都創投(2324)去年四月是1股供4股,每股供0.25元,今次則是5股合為1股,1股供7股,每股供0.25元;
最狠的莫如譽滿國際(8212)了,去年九月才10股合為1股,1股供8股,每股供0.2元,今次則是20股合為1股,1股供30股,每股供0.105元。
上述股份中,除了中國農產品較為「克制」,合股兼供股的數目少於去年之外,其他的公司間間都是「如狼似虎」,「飛擒大咬」,合股兼供股的數量大幅提升,原有的小股東幾乎被壓榨殆盡,股價於宣布之後焉能不大跌?不幸於公布之前炒作這些股份者亦全部中了伏,賬面損失慘重,然而,難道就沒法「復仇」嗎?非也!再來看看一些數據;
中國農產品一月九日宣布供股,四月九日合股,四月十三日除權,直至三月二十日為止,共出現兩個較大的「浪」;一月十三日低見0.105元,一月三十日高見0.124元;二月十六日跌至0.1元之後三月五日高見0.142元,上周五則收0.128元;
永義實業二月三日宣布供股,三月二十五日合股,三月二十六日除權,直至三月二十日為止,共出現一個較大的「浪」;二月三日低見0.115元,三月十三日高見0.31元;上周五則收0.188元;
蒙古礦業二月九日宣布供股,四月二日合股,四月八日除權,直至三月二十日為止,共出現三個較明顯的「浪」;二月十日低見0.033元,三月三日高見0.07元,三月九日跌至0.052元之後三月十一日高見0.068元,三月十六日再跌至0.056元之後又於三月十八日高見0.1元上周五則收0.074元;
俊文寶石三月十二日宣布供股,六月十九日合股,六月二十三日除權,直至三月二十日為止,暫時出現兩個較大的「浪」;三月十二日低見0.053元,三月十三日高見0.064元;三月月十七日跌至0.035元之後三月二十日高見0.046元,收0.044元;
首都創投三月十六日宣布供股,五月十一日合股,五月十二日除權,直至三月二十日為止,暫時出現一個較大的「浪」;三月十六日低見0.126元,三月十七日高見0.143元,上周五則收0.133元。
由此可見,縱使不幸中了伏,只要「沈著應戰」,好好部署,一樣是有機會「復仇」,反敗為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