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11月FDI創年內最快增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49

中國11月的外商投資增速超過20%,創今年以來最高值,商務部預計全年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水平將比較接近。

16日公布的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22.2%,市場預期僅為1.1%,上月增速為1.3%。

中國證券網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FDI一直保持較低的增長水平,個別月份甚至出現負增長。而11月FDI達到兩位數的增長,這與當月產生重大項目相關。

報道還提到,FDI數據受大項目影響月度波動會較大,更應關註整體趨勢。今年1-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同比增長0.7%,基本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值得註意的是,今年以來乃至今後的趨勢是FDI更多的是由傳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

數據顯示,前11個月,服務業使用外資額同比保持增長,而農林牧漁、制造業都出現了下降,占比較重的制造業降幅最大,同比下滑13.3%。

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分別為香港、新加坡、臺灣省、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合計投入1000.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同比增長1.9%。

其中,韓國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5.9億美元和12.5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22.9%和28%;日本對華投資40.8億美元,同比下降39.7%;美國對華投資24.6億美元,同比下降22.2%。此外,歐盟28國對華投資61.7億美元,同比下降9.8%;東盟對華投資58.7億美元,同比下降23.6%。

對外直接投資方面,商務部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對外直接投資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其中11月當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79.2億美元,同比下降26.1%。

“我們分析全年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處於一個比較接近的水平,不排除對外投資超過利用外資,但也很難說會一定超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布會上稱。

具體數據如下:

中國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同比22.2%,預期1.1%,前值1.3%。

中國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03.6億美元,前值85.3億美元。

中國1-1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同比0.7%,前值-1.2%。

以下是商務部發布的情況:

一、   關於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基本平穩,發揮了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1-11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1個百分點;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11月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在連續5個月小幅回落後企穩回升,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1-11月份消費市場主要特點:

一是大眾化服務消費升溫。我國進入到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基本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的階段,大眾化服務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隨著餐飲業加快轉型,大眾化餐飲成為主流,據測算,1-11月限額以下餐飲企業收入增長13.2%。文化旅遊需求旺盛。全年電影票房有望突破300億元,增長38%以上;預計全年旅遊總收入3.3萬億元,增長14.6%。

二是通訊文體類商品銷售加快。1-11月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通訊器材、文化辦公、體育娛樂商品銷售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3.2、6.2和5.9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零售額增長29.7%。1-11月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家電、家具銷售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4.2和0.7個百分點。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11月乘用車銷量增長9.2%,同比放緩5.9個百分點。

三是綠色健康消費發展良好。節能環保消費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綠色健康消費發展。在政策帶動下,新能源汽車增長提速,1-11月銷售5.3萬輛,近兩個月新增近1.5萬輛。有關數據顯示,1-10月空氣凈化器、凈水設備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6%和72.1%,節能電視、綠色冰箱和變頻空調等商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LED照明普及加速。

四是消費價格漲幅穩中回落。今年前11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比上年同期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11月份上漲1.4%,漲幅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據商務部監測,1-11月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0.8%,其中11月下降1.9%,較上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負增長。從品種看,菜籽油、羊肉、豬肉同比分別下降3.2%、3.3%和8.2%;牛奶、雞蛋、水果分別上漲8.8%、11.2%和11.6%。

五是新型業態與傳統業態發展分化。網絡零售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商務部監測的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數據顯示,1-11月網絡購物增長33.3%;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增長55.9%。傳統業態增速回落明顯,1-11月專業店、超市和百貨店分別增長6%、5.5%和4.2%,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4、2.8和6.4個百分點。

二、         關於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4年11月,全國進出口22681億元,下降0.3%。其中,出口13014億元,增長4.9%;進口9666億元,下降6.5%;順差3348億元,增長60.5%。按美元計,全國進出口3688.5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億美元,增長4.7%;進口1571.9億美元,下降6.7%;順差544.7億美元,增長61.4%。

一是出口繼續保持穩定增長。11月當月,機電產品出口1227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55億美元,分別增長3.9%和2.5%,其中手機和彩色電視機出口分別增長12.8%和7.8%。增幅比較大的商品包括:礦物肥料及化肥出口12.3億美元,同比增長91.2%;貴金屬或包貴金屬的首飾出口46.8億美元,同比增長77.4%;鋼材出口6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8%;玩具出口11.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

二是對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較快增長。11月當月,對印度、東盟和南非出口分別增長24.5%、14.3%和7%,合計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5.2%,對出口增量貢獻45.2%。對美國和香港地區進出口均增長2.2%,對歐盟進出口與去年同期持平,增速較上月分別回落4.4個、20.4個和6.1個百分點。對日本進出口下降6.7%,連續四個月負增長。

三是中部地區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1月當月,中部地區進出口319億美元,增長15%,連續四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東部地區進出口3088億美元,下降1.9%。西部地區進出口281億美元,下降1.6%,增速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

四是加工貿易小幅增長,其他貿易增速回落。11月當月,加工貿易進出口1304億美元,增長2.5%。其他貿易進出口463億美元,下降7.5%,增速較上月回落15.9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1921億美元,下降0.6%。

三、         關於吸收外資情況

2014年1-11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1296家,同比增長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2.4億美元(折合65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11月當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057家,同比下降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6億美元(折合6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2%。1-11月吸收外資有以下特點:

一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1-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5.5億美元,同比增長7.9%,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5.1%;其中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分別為70.2億美元、36.3億美元。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8億美元,同比下降5.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4%。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9.3億美元,同比下降13.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3.8%;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分別為54.2億美元、36.2億美元、27.2億美元。

二是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1-11月,實際投入外資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香港、新加坡、臺灣省、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荷蘭)合計投入1000.1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同比增長1.9%。其中,韓國和英國對華投資分別為35.9億美元和12.5億美元,同比增幅較高,分別為22.9%和28%;日本對華投資40.8億美元,同比下降39.7%;美國對華投資24.6億美元,同比下降22.2%。此外,歐盟28國對華投資61.7億美元,同比下降9.8%;東盟對華投資58.7億美元,同比下降23.6%。

三是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2014年1-11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85.3億美元,同比增長0.4%;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1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75.6億美元,同比下降7.2%。

四、        關於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今年1-1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540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518.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前11個月累計實現投資898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其中11月當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86.7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79.2億美元,同比下降26.1%。截至11月底,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8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6332億美元)。

1-11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671.6億美元,占我國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4.8%。其中對中國香港的投資同比增長13.3%;對歐盟和日本的投資分別增長195%和80%;對美國投資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7.1%;對澳大利亞、東盟投資同比分別下降29.8和3.8%。受上年大項目影響,對俄羅斯投資下降76.7%。

1-11月,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371.1億美元,同比增長33.6%,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41.3%,較上年比重增加6.7個百分點。廣東、北京、山東位列前三。

對外承包工程。今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453.9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新簽合同額9892.2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為160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50個(上年同期538個,增加12個),合計1326.7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2.4%。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302個,同比減少8個。

截至11月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33萬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140.6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今年1-11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3萬人,同比增長14.5%;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24.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25.7萬人。11月當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3萬人。11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100.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9萬人。

截至11月底,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742萬人。

五、         關於服務外包情況

2014年1-11月,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6.87萬份,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918.4億美元和689.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29.2%。主要特點有:

一是在岸服務外包快速增長。1-11月,我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608.4億美元和466.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9%和24.3%;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310億美元和22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4%和40.8%。

二是美、歐、港、日為國際服務的主要發包市場。1-11月,我國承接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109億美元、66.9億美元、63.9億美元和50.1億美元,合計為289.9美元,占執行總額的62.1%。

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作加深。1-11月,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106.1億美元和80.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3%和31.5%。其中承接東南亞11國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43.2億美元,同比增長達50%。通過積極開展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出口,有助於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四是服務外包就業規模穩步擴大。1-11月,我國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62.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43.5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9.1%。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7686家,從業人員599.1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99.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6.7%。

五是服務外包產業向高端業務拓展。1-11月,我國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知識流程外包(KP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執行金額分別為246.8億美元、154.4億美元和65.3億美元,占比分別為52.9%、33.1%和14.0%,同比分別增長22%、28.4%和23.6%。企業的交付能力和專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外包產業逐漸向高端業務拓展,生物醫藥研發、產品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高附加值的知識流程外包與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日益增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55

中國1月FDI同比大增近三成 金融服務業成“吸金利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5

中國1月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大增近三成,遠高於去年年底的增速,其中金融服務業吸收外資大幅增長。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為139.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9.4%,12月增速為10.3%。

當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的規模為91.8億美元,占到了總量的66%,同比增長45.1%,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業的其他金融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6.2億美元,同比增速高達1261.7%。

分地區來看,香港依然是實際對華投資最多的地區。1月除新加坡、臺灣省和美國實際投資有所下降外,香港、韓國、德國、英國、瑞典、沙特阿拉伯實際投資增長顯著。

商務部新聞稿還公布,中國1月實現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22.8億元人民幣(折合101.7億美元),同比增長40.6%。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中國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29.4%,前值+10.3%。

1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FDI)139.2億美元,前值133.2億美元。

下為商務部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情況:

2015年1月,全國吸收外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66家,同比增長31.8%;合同外資金額3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26.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29.4%。主要增長表現為:

金融服務業吸收外資大幅增長。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91.8億美元,占全國吸收外資總量的66%,同比增長 45.1%。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業的其他金融服務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13家,同比增長317.3%;合同外資94.9億美元,同比增長476.5%;實際使用外資46.2億美元,同比增長1261.7%。

高端制造業領域外商投資活躍。1月,制造業領域實際使用外資39.5億美元,占全國吸收外資總量的比重為28.4%,同比增長13.9%。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新設立企業數同比增長34.8%,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3.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9.5%和48.8%。

主要國家/地區對華投資增長。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省、日本、德國、美國、英國、瑞典、沙特阿拉伯是今年1月對華實際投資前十位的國家/地區,實際投入外資總額134.4億美元,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6.5%,同比增長34.3%。除新加坡、臺灣省和美國實際投資有所下降外,香港、韓國、德國、英國、瑞典、沙特阿拉伯實際投資增長顯著。日本對華投資1月份新設立企業數、合同外資和實際投入分別增長3.5%、46.9%和3.2%。

外資並購交易規模提高。1月,外商以並購方式新設立企業107家,同比下降3.6%,但合同外資(82.5億美元)和實際投資(8.5億美元)分別增長1083.7%和1268.6%,合同外資占全國總量的比重達24.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53

湯森路透:中國ODI逼近FDI 資本大量輸出時代已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1622.html

湯森路透:中國ODI逼近FDI 資本大量輸出時代已至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23 17:22:00

經濟高速發展30年後,中國已從“靠勞動力掙錢”進入“靠資本掙錢”的階段,而在“原始資本積累”成熟後,中國正迎來“資本大輸出時代”。在中國企業揚帆出海的同時,認清機遇與風險方可走得更加順暢。

10月22日,湯森路透發布名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白皮書(下文稱“白皮書”)。“2014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ODI) 已經接近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 (FDI)。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 年中 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投資 1,160 億美元,同比增長 7.6%,繼續保持全球第三位的水平。如果算上通過第三地投資的數量,中國去年實際上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湯森路透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劉煜表示。

報告也提出,揚帆出海所遇的暗礁險灘是企業出海的最大困境。報告基於湯森路透的跨行業數據與資訊平臺,通過金融並購、法律法規的國別差異與地區訴訟、企業創新研發和知識產權、全球貿易與供應鏈以及稅務領域的最新統計數據,深入分析中國企業面臨的法律和政治、金融與稅收、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和整等多方面的風險與挑戰 。

中國或成資本凈輸出國

中國企業全球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首席研究院張燕生當日指出,2015年上半年,中國與全球147個國家/地區的401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投資5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其中股權和債務工具投資2917.2億元人民幣(476億美元),占85%;收益再投資514.8億元人民幣(84億美元),占15%。

截至六月底,中國累計非金融類ODI為7359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2.2%,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撾、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等。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75.4億美元,同比增長9.7%,新簽合同額866.7億美元,同比增長6.9%。

值得註意的是,並購成為中國企業跨境投資的重要力量。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共對6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並購投資,投資規模(含並購對象負擔的凈債務)為554.2億美元,並購交易數量為460筆。

具體而言,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區域和行業也有:從中國商務部2013年統計數據來看,中國海外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租賃/ 商務服務業、采礦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四個行業,單個行業投資量超過百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前 十大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香港、開曼、美國、澳大利亞、英屬維爾京群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英國、盧森堡 和俄羅斯,前五大國家和地區占比達76.7%。

從並購投資的角度看,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企業跨境投資的前五大地區和國家分別是中國香港、美國、 英國、新加坡和意大利,總占比達 60.5%;前五大行業分別為能源和電力、金融、高科技、工業以及媒體和娛樂, 總占比達 62.7%。

此外,“一帶一路”倡議也將加速中企走出去的步伐。白皮書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的合作重點是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因此這三個領域也成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跨境投資時的重點方向。

不過,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中國企業投資對象國高度集中在歐洲、東南亞和中亞,沿線尚未開發的國家和地區投資潛力仍然巨大。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在沿線國家中,中國企業去年沒有進行過並購投資的有: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蒙古、菲律賓、孟加拉國、伊朗、希臘和肯尼亞;並購投資規模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只有哈薩克斯坦、 新加坡、荷蘭、法國和德國;交易數量排在前五位的國家為德國、新加坡、法國、荷蘭和哈薩克斯坦。並購主要集 中在能源和電力、高科技、工業、金融和材料等行業。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並購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以下方面——開拓市場,擴大發展空間;獲得領先科技;提高企業的國際聲譽和全球化布局;尋求海外較高收益項目;獲得海外資源。

出海機遇與風險並存

當然,機遇與風險總是相伴而生。

德勤管理咨詢消費行業主管合夥人哈億輝指出 :“中國企業國際化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要接受全球標準、理解當地監管法規和文化差異,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主要挑戰,特別是在比較發達的經濟體。相應的,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的增多,涉及的糾紛也在明顯上升。”

在法律政治風險方面,白皮書指出,歐美發達國家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對於外資監管制 度存在較大差異,發達國家在行業準入方面的限制不 多,但他們依靠反壟斷調查、國家安全審查、外資審查等政府監管制度;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對於外國投資在產業政策、外匯管制、行業準入方面可能會有限制性或特殊規定。

例如作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的美國,在幾乎全部經濟領域都給予外國投資國民待遇,僅在核能、通信、 航空及海運四大行業對外資有或多或少的限制 。

在金融風險方面,任何中國企業“走出去”都會面臨著籌集資金的問題,而並購財務風險主要源自融資、流動性以及杠桿收購中的償債問題。 如果被收購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或財務狀況惡化,此時收購交易可能就承擔了償債風險。

“部分跨國並購屬於‘承債式’,即並購方需要承擔被並購方的全部或者部分債務,交易時並購方未能充分考慮並購中需要承擔的額外債務。交易完成後債務逐步轉化為企業負擔。 ”白皮書指出。

此外,匯率也是金融風險中的一環,這在人民幣波動加劇後愈發受到關註。湯森路透中國區副總裁陸旻建議,“中國企業需要建立本外幣資金池,統一運用所有境內外外匯頭寸,通過整合集團內部多幣種的外匯資源,建立動態的匯率成本控制機制和內部對沖風險的機制,打造低成本資金平臺,最大程度規避匯率風險。”

在知識產權風險方面,中國企業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風險來自於專利權,商標權以及版權的強力保護。

白皮書指出,在 WTO 框架下,專利和技術壁壘已作為一項常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被采用。中國原國家科技部部長朱麗蘭指出:" 進入 WTO 以後,市場競爭的關鍵不是關稅壁壘,而是技術壁壘,技術的壁壘後面就是專利, 不是一般的知識,是創新的知識,而且是法律化的創 新知識 "。

此外,稅務和國際貿易風險、管理和整合風險都是中企走出去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本報實習記者李雪瑩對本文亦有貢獻 )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43

全球FDI加速回流發達國家 中美買買買引人矚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2502.html

全球FDI加速回流發達國家 中美買買買引人矚目

一財網 郭麗琴 2016-01-21 22:11:00

在不出現新一輪跨國企業內部重組及並購交易的情況下,2016年全球FDI流動可能出現下降,特別是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總需求疲軟以及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明顯減速。

過去一年,你以為去歐美“買買買”的只是中國大媽?不,還有美國的跨國公司和中國的企業家。

聯合國貿發組織給《第一財經日報》最新發來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直接投資(FDI流動)強勁反彈,逆勢增長36%,約為1.7萬億美元,這是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有趣的是,對發達國家的投資額增長是這個數字背後的主要因素,流入發達國家的FDI飈升90%。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流入也有增長,達到74.1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比2014年增長了5%,但還是大大低於平均水平。

發達國家FDI流入量的強勁增長主要由跨境並購(M&A)驅動,只有很少的比例是來自於生產行業的綠地投資。

聯合國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說,這輪並購浪潮要從經濟、產業、金融幾個方面來看。對於跨國並購來說,美國經濟和美元走強是重要的背景。

值得關註的是,中美兩國過去一年赴海外的跨境並購活動尤其活躍,引起國際矚目。

全球FDI回流歐美

聯合國貿發組織估計,2015年流入發達國家的FDI較上年強勁反彈,為9360億美元,達歷史第二高位,是全球FDI大幅上升的主要推動力量。

這其中,美國吸引外資流量引人矚目。2015年,流入美國的FDI達3840億美元,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幾乎占了發達國家吸引FDI的一半,也是中國大陸地區吸引外資金額的3倍多。

從歷史數據來看,金融危機之後,全球FDI流向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的金額一直占有半數以上優勢。但也在去年發生了逆轉,全球FDI流動重心再次向發達國家傾斜。2015年流入發達國家FDI占全球55%。

流入歐盟的FDI連續三年下降之後,2015年增長強勁,約為4260億美元。針對歐盟的跨境並購大幅上升了68%,對歐盟的“綠地投資”也增長了14%。這表明,隨著歐盟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改善,跨國企業對歐盟的生產性投資出現反彈。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對本報記者指出,2015年跨境並購大幅增長了61%,但“綠地投資”停滯不前。其中,對發展中國家的“綠地投資”有所下降,表明跨國企業資本投資增長乏力。此外,由於全球FDI流動主要由跨境並購而非生產性“綠地投資”的推動,全球FDI的增長並沒有有效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擴張。此外,一些並購還是反向並購,並不涉及太多的實體資源的流動。

他預計,在不出現新一輪跨國企業內部重組及並購交易的情況下,2016年全球FDI流動可能出現下降,特別是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總需求疲軟以及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也可能進一步擴大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

中美開啟買買買模式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並購市場風起雲湧,而跨境並購更是重中之重。從數據中看出,美國公司不僅自身在加強並購,也在其它地方收購標的。

金融數據提供商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表明,2015年度全球並購總額達5.03萬億美元,較上年猛增37%,10月至12月創下有史以來單季最高紀錄。2015年有69宗並購案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是2014年水平的兩倍還多,創下歷史紀錄。總額達500億美元及以上的超大交易占2015年交易總量的近六分之一,這一比例前所未有。2015年的並購交易總額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次年2009年的兩倍還多。在美國,並購已經超過2007年的頂峰。

梁國勇認為,美國經濟處於上升周期的早期階段。美國的經濟狀況決定了美國公司並購的活躍程度,美元的持續走強,也意味著美國企業的海外收購非常劃算。另外,美國公司累計的巨額現金儲備、股市處在高位,美元回流也意味著美國公司收購的“彈藥非常足”。

中國公司的海外並購,官方統計的單筆最大收購規模還沒達到百億,但還是引起了國際的廣泛關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指出,2015年,雖然面臨國際經濟發展低迷的外部環境,中國企業進行國際並購投資仍然保持活躍,呈現出數量多、金額大、涉及行業和國家廣泛等特點,出現了一大批的大型並購項目。

據初步統計,2015年,中國企業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人民幣 (折合1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並購項目總共有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其中直接投資338億美元,占84.3%,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

由於統計口徑問題,中國的數據可能只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冰山一角。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記者指出,大量中國企業註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這些地區對外投資金額,未能納入現有的中國對外投資統計數據中。還有一些民營企業的跨境投資未在商務部門登記,因此,也未能計算在總額之內。

舉例來說,兩年前,以71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生豬和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的萬洲國際(原雙匯國際),最終的投資額度就計算在香港對美投資總額中。

梁國勇則對本報記者稱,中國國內總體上資金充裕,政策支持情況下融資成本不高,這是海外並購的重要推動力。因為在外匯儲備委托貸款模式下,國內企業的美元貸款成本並不高。而且,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很多是在海外融資,因為融資成本更低,更劃算。但是官方的統計中,這一比例僅有15.7%。

另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官方對於引入外資金額的統計存在缺陷。周世儉稱,多年以來,商務部只統計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而未能覆蓋撤資或離開的金額。他認為,外資撤離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帶來的就業問題,是需要關註的。

本報記者實地采訪的外貿企業普遍感受到,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國內地轉移到周邊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已經是大勢所趨。隨著這些外資的流出,一些國內的工人可能面臨失業。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44

2016年中資“出海兇猛”:對歐盟FDI飆升76%,對美FDI翻番

最新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和歐盟之間的資金流動“極不均衡”,中國對歐盟的投資金額是歐盟對中國投資金額的四倍之多。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研究公司Rhodium集團和德國柏林智庫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發布的報告稱,去年中國對歐盟的直接投資達到了351億歐元,增長幅度高達76%。相比之下,歐盟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則連續第二年下滑,去年僅為77億歐元。

這種不均衡態勢在德國尤為顯著。中資對德企的收購金額從2015年的12億歐元飛速增長至2016年的110億歐元,從而使得中資對德企的並購活動首次超過德資對中企的並購活動。

2000~2016年間,中國對歐盟的直接投資總額為1015億歐元。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同時,上述兩家機構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也顯示,去年中資在美國的並購活動也首次超過美資在中國的並購。據報告估算,2016年中國企業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金額將可能超過2000億美元,是2015年的兩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93

1月份FDI下降印證中國外資撤離潮?商務部回應

21日據中國網消息,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近一個時期以來,有關外資撤離潮的一些說法多次成為大家所關註的題目。這種說法是失之偏頗的。無論從國際經驗還是中國的實際情況看,任何國家的外資,都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而有進有出。

在去年全球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折合將近1260億美元,為8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4.1%。其中可以看到,醫藥制造業吸收外資增長55.8%,醫療設備領域增長了95%,高技術服務業增長了86.1%。利用外資歷來用一個季度或者更長的走勢來看,很難用年初這一個月的情況來說明一年的走勢,更何況中國的一季度比較特別,春節要麽是在1月份要麽是在2月份,這是中國非常獨特的一個現象,不足以說明中國吸引外資的大勢。

高虎城強調,吸收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建設法治化市場營商環境,加強引進外資工作,更好地發揮外資企業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2017年將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

一是繼續減少外資準入限制。制定差異化地區和產業政策,鼓勵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二是著力推進投資便利化。在去年將外資企業的設立及變更由審批改為備案的基礎上,加快在全國複制推廣證照分離、多規合一、高端人才引進等自貿區試驗的經驗和做法。

三是努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深化外資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全面落實外商投資企業的國民待遇,確保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

高虎城表示,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28

話你知:FDI負數代表外資撤離

1 : GS(14)@2016-11-30 23:52:30

所謂FDI(外國直接投資),即各國在中國大陸的實際直接投資額。早年隨着內地經濟起飛,國內市場投資機會及規模不斷擴大,FDI流入超過對外流出,淨額維持正數,反映吸引外資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惟最近已錄得淨額赤字,足以反映外資撤離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502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94

內地FDI續跌 按年減少3.7%

1 : GS(14)@2017-06-17 12:36:00

【明報專訊】內地昨日公布今年5月份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按年下降3.7%至546.7億元(人民幣·下同),為連續第2個月下跌。中國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表示,近期國家將採取一系列有利於外資的重大舉措,包括發布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深化自貿試驗區外資領域先行先試等,為外資進入中國提供更好的服務,營造更好的環境。

新設外資企業跌5.4%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33家,按年下降5.4%;今年首5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410.8億元,按年下降0.7%。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吸收外資繼續保持增長,實際使用外資486.4億元,按年增長20.5%;其他現代服務業增長勢頭較好,如交通運輸、倉貯和郵政業,按年增長19.9%;信息傳輸、電腦服務和軟件業增長16.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32.7%;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增長26.1%。

另外,今年首5個月香港、台灣及歐盟28國實際投入金額按年增長12.7%、41.8%與6.2%。

港4月整體出口量按年升5.5%

此外,香港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4月對外貿易數字,本港4月商品轉口貨量升5.7%,港產品出口貨量按年跌5.1%;整體出口量按年增長5.5%,進口增長5.9%。價格方面,轉口商品價格按年增長1.5%,港產品出口價格升2.8%,整體進口與出口價格均增長1.5%。按地區計,輸往印度出口貨量大升92%,往中國內地出口貨量微增1.6%,惟對美國整體出口跌0.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998&issue=20170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