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SAP 蔡東豪

2015-03-19  NM 
 

 

我以前有位同事不時發出令人注目的電郵,字體是正常的十倍、二十倍,用紅色,收件人多數懷好奇心細讀。這位同事解釋,今時今日ASAP的字眼已無人理會,必須出奇制勝。

ASAP是as soon as possible,解作盡快。我們經常接觸到ASAP,但它的真正意思卻沒有太多人願意深究。我們以為其他人都了解ASAP的意思,收到訊息後便迅速行事,所以濫用變成常態。當ASAP被濫用,接收者變成麻木,不採取特別行動,心態是所有事情都已經是ASAP。冷待ASAP,因為我們都中過招,試過開夜車或週末不停手工作,為應付ASAP要求,然後發現做完的工作放在ASAP發出者上兩星期塵封。中過招後,ASAP的意思不再一樣,我們不重視ASAP,因為我們先認定發出者「作大」。ASAP包含了兩個概念:soon和possible。先談soon,「盡快」的「快」。收到ASAP要求,要求發出者解釋「快」究竟是幾快,答案很多時是一點也不幽默的「盡快即是昨日」,或者是虛無的「總之要快」。當一件事沒有統一答案,我們須嘗試找出客觀框架,例如雖然我們不確定需要多快,但最基本可掌握自己的情況。回應ASAP要求,接收者的計算方程式是A加B加C。A是實際需要多少時間完成這項工作;B是假設自己還有其他事情做,包括其他ASAP要求;C是最後預留一點額外時間,提防出現意外。三條路加埋,快極有限。另一概念是possible,「盡快」的「盡」。每個人possible的定義不同,例如Mary放工後學瑜伽,八號風球也不可能取消,Mary的ASAP是學完瑜伽後考慮做的事。當possible的時間表由接收者,而不是發出者定下,容易產生誤會。細心想,possible其實有點不禮貌,發出者或註明P不是possible,而是practicable,即是合情理的加快。不過,對很多人來說,possible和practicable分別不大,你的合情理和我的合情理不一樣,詳加解釋是多此 一舉。由此可見,ASAP是一場角力,發出者計算ASAP能夠製造多少壓力,接收者計算ASAP究竟有幾急?這種角力在所有辦公地方也出現,角力激烈程度視乎公司文化,有些同事見ASAP後,認真對待,有些同事當ASAP無到。公司新丁慢慢跟隨傳統,公司文化就是由一場又一場角力累積而成。

角力是一場競賽,雙方都想贏,贏的定義是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對壘雙方先計算自己的實力,再計算對手有多少籌碼在手,然後出招。角力很多時不是一次過對壘,而是經歷一個多次交手的過程,考驗的除了實力,還包括隨機應變,以及耐性。角力勝方深明這是長跑,知所進退,敗方通常是欠缺耐性的一方,以為勝負必須立即出現。我的經驗是,ASAP角力的重點,是兩方怎處理具體。在ASAP大貶值年代,不應再想這四個英文字母本身的力量,發出者和接收者須加入具體元素,擺出進取姿態。例如,提出方的要求可以是:「請盡快完成報告,無論如何不遲過本週五。」這要求頗難招架,因為提出者先發制人,為這場角力定了調,這個報告很急,請盡快做,然後定下時間死線,接收者不能迴避死線的要求。如果提出者只要求ASAP,沒加入具體元素,接收者可先發制人,盡快回覆:「沒問題,我手頭上有幾件同樣是ASAP的工作,我下星期五把報告給你。」加入具體元素,ASAP立即變質,不再是虛無要求,為角力增加緊張氣氛。角力的頭一兩個回合,很多時是試探對方底蘊,雙方都不願顯露真正實力。雙方經過來來回回,時實時虛,從語氣和用詞中希望揭開對方底牌。這種角力氣氛大致客氣,因為來日方長,而且山水有相逢,雙方盡量留一手,角力通常不會「致命」。如果死線臨頭,有可能出事,始終有一方會大叫救命。我試過最大鑊一次,是錯判對方平淡的回應,原來對方已經是在叫救命,只是我察覺不到,最後出事。

蔡東豪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