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談獅王匯豐業積下跌啓示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4.html

巴黎:

獅王業積公布了,較上年度大幅下跌。
本文試談一下在現今投資環境下,匯豐、渣打銀行和一眾金融機構等的投資價值和應該用那種策略應對。

現先看昨天經濟日報有關匯控的看法。


經濟日報的確寫出各國在金融海嘯後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但文章並沒有解釋為何其它對手例如建行、恆生、富國銀行等業績上升,匯控卻景況依然,又或建議一些投資人應該關註的策略性的問題。

筆者在一月份的工作坊上提到以米高坡特(Michael Porter)的企業5種力量,去評估企業的投資價值,其中一個力量是企業阻擋新進入者的力量,並解釋越有能力阻擋對手入侵己佔的市場,企業投資價值越提升。

當時我提到內銀在國內橫行無忌,漠視監管機構大借特借並打包出售理財産品,雖銀監條例定得高高,吸納存款時有關規矩仍只依形而不依實(因國民本身就是這個質數),能快速完成開投資戶口程序,外資銀行卻要依足辨事。又內銀壞帳的處理有國家的「適當時候」降準備金、降息,或潛規則地方債包底等,外銀是很難和內銀鬥。

筆者也說到美國也是借監管金融機構為名,加大力量替本國銀行充當打手,打擊外企,阻擋其進入本國市場,雖然有關法律看似一視同仁,但暗渡陳倉,私下大送生意給一樣受罰的本國銀行,對它國的跨國銀行非常不利。

所以朋友要註意「跨國」二字,或許它朝有所不同,但今時今日在金融企業領域來說,只會是負累而非著數,地頭蟲或像恆生被動式投資興業銀行方法,應是較有利的經營策略。

因此筆者就選擇了最受保護的大地頭蟲金融股票的富國銀行、建行和工商。

回頭看匯控過去大減美國業務表面看似未能趁低吸納走寶,但就算在海嘯後能低價收購美國業務,也一樣要面對對手和美國政府的眉來眼去的挑戰,所以還是無好過有。

其他如德國、瑞士的國際銀行也在海嘯一舗中糟受美國政府重罰元氣大傷,今次瑞士只是來而有往而已。以後的明暗打擊外資金融機構還是會陸續有來。

上述種種的大局分析,或可以作為朋友評估股票內在價值時的參考。

至於若組合有匯豐,今時今日又應該如何處理?

或者可以再重複筆者工作坊上有関對資金分配的策略去決定投資匯控或其它企業去留。

工作坊上我說到投資者應該不停地主動在市場尋找高價值兼低價格的投資標,一旦有候選物出現,便應比拼現時組合內每件投資物,假如超過組合內某支相對價值最低的持有物,便應放棄後者,份額的多少決定在兩者熟悉和回報相距程度。

熟悉能減輕不確定性,越不熟悉越要加大Margin of Safety,例如不應放棄一支很熟悉10%回報率的甲股票,去換取另一支有15%但不熟的乙股票。

這解釋為何選股票時,企業價值回報率必須要大幅高於沒有風險的最高級別債券息至少一倍,因為這些債券息回報確定性是最高。

又若投資者組合中一支股票的價格升到和債券回報率只差3幾個%,這支股票亦一樣要從組合中下架,去換取債券。

堅持這種操作方法,當組合股票越升越高、牛市越來越興,在市場越來越難找到高價值低價格股票,個人組合便會越來越多轉入只收固定利息的債券(現金存款)而小了股票,股票和現金比例上便自動有一個平衡點,而非硬規定是73還是64⋯。

因此對匯豐控股和摣打或其它銀行、甚至最愛的股票也一樣,朋友應主動在市場發掘另一支高價值兼低價格股,逐一比較考量組合內包括匯控等每一支股,然後自會有答案決定它們的去留。

筆者的結論是我們不應特定和某支股票談戀愛,而是不斷享受追求高投資回報的換股過程中的快樂感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