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領導人對烏克蘭停火協議持懷疑態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10

昨日明斯克會議上四國元首達成停火協議,這被一些人視為在烏克蘭危機升級成歐洲全面戰爭之前,最關鍵的一次協議。但是部分歐洲領導人和觀察家對這樣一份停火協議的效果表示懷疑。

本周四,經過16小時的激烈談判才得以達成停火協議,看似是俄羅斯和歐洲雙贏的局面,但一些人警告稱俄羅斯才是這場談判中最後的贏家。

立陶宛首相Dalia Grybauskaite是堅定的俄羅斯批判者,她稱這份協議沒能保全烏克蘭的所有領土,可以讓俄羅斯很快控制烏東部邊境,所以協議本身“十分脆弱”。

歐盟理事會主席Donald Tusk表示,“實際戰鬥能否真的停下來,這是真正考驗協議的地方。”他補充道,“我們必須小心。”

停火協議將於本周六午夜生效,新協議要求雙方重武器至少後撤到距離對方25公里處。最大型的導彈還應後撤更遠。這些武器的撤離應於停火開始兩天後進行,兩周內完成。

“盡管談判過程困難重重,我們成功地在主要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普京說。他說,這些問題包括重型武器撤離、憲法改革承諾,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自行獨立區域的“特殊待遇”。

此外,停火協議中最大的潛在風險是關於停火線的問題。烏克蘭方面希望各方以去年9月明斯克協議中劃定的分界線為準,但俄羅斯方面希望根據近幾個月雙方沖突的新形勢劃定新的分界線,關於這一點目前還沒有最終定論。

美國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在周六晚間停火前,任何試圖擴大自己勢力範圍的舉動都將嚴重損害協議。”該官員稱,如果協議不能被遵守,或者俄羅斯繼續向分裂勢力提供武器的話,美國準備對俄實施新的制裁。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俄羅斯最大的勝利是贏得了時間,在停火期間俄羅斯可以繼續向烏克蘭東部輸送武器和人員,直到2015年底。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德法兩國領導人不斷在其中斡旋,但根據一位烏克蘭官員的說法,普京依然拒絕在協議上簽字,最後各方的妥協他只是給了口頭支持,而停火協議本身實際是由烏克蘭、俄羅斯、烏克蘭分裂勢力、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這四方派出的“代表”簽署的。

就在各方簽署停火協議的同時,自春季以來已致5400多人喪生的戰鬥仍在繼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