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各機構2015年1月進出口數據分析匯總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5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9 09:06 編輯

各機構2015年1月進出口數據分析匯總


申萬宏源:外需拖累出口,原油補庫存放緩——2015年1月進出口數據分析
作者:李一民

1月出口增速低於市場一致預期。1月出口規模達1.23萬億元,下降3.2%;進口0.86萬億元,下降19.7%;貿易逆差3668億元,擴大87.5%。春節錯位本應提高1月貿易數據增速,同比增速卻雙雙回落,顯示內需延續階段性疲弱。經過季節調整後,出口和進口的降幅也達到1.3%和14.4%,近期發達國家貿易夥伴經濟數據有所下滑,可能是拖累外需改善的主因。

對美歐日出口增速回落,剔除香港與海關特殊監管區後數據並無明顯縮水。對東盟出口增長15.6%,明顯好於整體。扣除對“熱錢”流向比較敏感的對港出口、海關特殊監管區貨物出口之後,出口增速為-2.87%並無明顯縮水或波動,這意味著近期人民幣貶值引起跨境資金流出並未顯著影響出口數據,主因仍為實體需求疲軟。對美出口增長4.9%,對歐盟出口下降4.4%,均低於去年全年的7.5%與12.4%,其背後是年末發達國家經濟增速回落造成外需不佳,美國四季度GDP增速收窄至2.6%,PMI也連續回落3個月至53.5,可能對未來整體出口數據的回升形成壓力。

內需延續低迷,鐵礦石、煤、鋼材等進口量進口量在增速上亦有回落。這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企業借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加大了原材料庫存的回補,但內需疲弱大環境下,一旦低價格局略有波動,帶來的補庫存效應並不會持久。我們寄希望於2015年基礎設施投資加碼及“一帶一路”建設的啟動對投資需求的修複,真正能夠拖動庫存長期回補必須要倚靠需求端的改善。

近期原油價格初現見底反彈端倪,導致進口數量與金額增速雙雙下滑。在原油價格下跌至歷史地位背景下,中國一度戰略性增加原油進口,但近期油價的急速回升令購進行為放緩。原油進口量同比也減少了0.6%,增速比上個月大幅回落14個點。同時由於油價下跌實在過於迅猛,原油進口金額同比降幅擴大至41.8%,較上月回落24.2個點。

外圍經濟複蘇乏力,全球貿易在低速區域,中國難獨善其身。我們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略高於2014年,但短期發達國家經濟增速回落恐拖累我國上半年出口數據。下半年有望逐漸回暖,伴隨國內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改善,達到內外需求的同步出清。在此基礎上我們判斷2015年出口可能會有小幅回升,初步估計全年累計出口增速將上升至8.5%左右。實際有效匯率仍有進一步貶值需求,因綁定美元而對其他國家大幅升值,已明顯損傷我國出口競爭力,我國對歐盟、對日本的貿易份額占到22.2%,1月錄得雙雙負增長不可忽視。


光大證券:春節錯位擾動貿易數據,央行強勢維穩人民幣匯率
作者:徐高

光大最新觀點

春節因素影響實體經濟情況判斷。今日發布的外貿數據受春節錯位因素影響,進出口均出現同比下跌,貿易順差達到600億美元的歷史高位。而今年春節位於2月中下旬,進出口同比指標可能有所改善。春節因素影響實體經濟同比指標,增加了判斷實體經濟狀況的困難。然而從一般貿易順差維持高位來看,內需依然較為疲弱。而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未來幾個月的外需。
經濟形勢不明朗之前政策調整可能性不大。受資本流出壓力影響,央行上周全面調降存款準備金,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流動性。然而在經濟基本面不明朗的情況下,政策面基於調節經濟狀況的政策變動可能性較為有限。

實體經濟的壞消息會是資本市場的好消息。如果實體經濟基本面進一步惡化,將加大央行面臨的放松壓力,再次推出降準這樣的全面寬松措施出臺的概率會更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實體經濟越差,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預期會越好。不過,考慮到春節錯位對經濟數據帶來的幹擾,進一步的寬松政策將會等到3月份發布了1、2月宏觀數據之後。近期,央行仍將通過短期工具來維持資金市場的平穩。

經濟評論
貨幣政策在兩難中尋求平衡:上周央行宣布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估計釋放流動性6000多億元。本次降準更應理解為調節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中性操作。央行貨幣政策面臨兩難,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要求貨幣政策寬松;另一方面,結構問題難以通過貨幣政策解決,反而增加寬松政策成本,且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變得更加複雜,寬松貨幣更容易產生不利後果,而去年11月降息之後資本市場的加杠桿態勢,也給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設置了障礙。“中性”基調下的“相機抉擇”是貨幣政策的較好選擇。在此次全面降準之後,貨幣政策預計仍然會沿著這樣的軌道推進,視經濟增長的狀況而靈活調整。

一周宏觀經濟信息
央行強勢維穩人民幣匯率,監管加重股市資金面壓力。1、由於春節錯位因素影響,近期實體經濟同比指標出現大幅改善,但趨勢有待進一步觀察。六大電廠耗煤量4周平均同比增速由上周上漲7.5%大幅提高為本周的增長27.7%,各行業產能利用率維持平穩,需求面30城市房屋銷售面積4周移動平均增速跌幅止跌回升至8.7%。隨著今年春節的臨近,實體經濟同比指標可能有所放緩。2、通脹整體穩定,工業品價格延續下行。3、為平抑短期流動性波動,央行上周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貨幣900億元,並實施全面降準,然而資本外流、春節臨近以及新股發行可能重啟沖擊下,短期利率依然在相對高位波動。4、央行強勢維穩人民幣匯率。人民幣貶值壓力下即期匯率繼續在波動區間上限震蕩,央行反而在上周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顯著調降109個基點至6.1261,顯示了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強烈意圖,人民幣可能繼續延續平穩波動態勢。5、證監會再次強調兩融50萬資金門檻,同時禁止券商代銷傘形信托,股市資金面壓力進一步加大。上周股票市場繼續調整。融資余額在監管加強背景下增速顯著放緩,周凈增額從11月以來的周均近400億元下降至上周的46億元。


華泰宏觀:進出口波動加大,不變的只有衰退性順差——2015年1月進出口貿易數據點評
作者:俞平康 薛鶴翔

數據表現:

2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10.8%。其中,出口1.23萬億元,同比下降3.3%;進口0.86萬億元,同比下降19.7%;貿易順差3669億元,同比擴大87.5%。

我們的觀點:
1月份進出口貿易雙降,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3%,是去年4月份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進口同比下降19.9%,是2009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值,進出口雙降與前幾日公布的PMI分項指標吻合,貿易順差創紀錄新高600億美元。考慮到1月份進出口數據波動往往較大,季節性調整後進出口同比分別下降1.3%和14.5%,出口階段性走弱,進口則降幅顯著。



按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全面下滑。一般貿易進出口下滑有一定的高基數的原因,去年同期該指標均處在20%左右的增速水平,這與去年年初虛假貿易擡頭有所關聯,而去年四季度以來對於虛假貿易的擠壓使得今年年初這一效應消失;加工貿易繼續惡化,這與我們的判斷一致,在經歷過去年9、10月份曇花一現的增長後,加工貿易有所放緩,未來這一貿易方式的增長仍是“以出為進”,全球經濟的基本面偏弱和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很難支撐其出現顯著反彈。






按國別來看,對美國、東盟和臺灣地區進出口貿易表現相對較好,其他地區全面走弱。美國經濟雖複蘇進程偶有反複,但依然趨勢性向好,近期非農就業數據依然保持強勁,東盟主要經濟體增長並未顯著放緩,支撐需求面穩定增長,未來對美國和東盟出口的增長確定性較強;歐洲和日本的貨幣政策仍處於穩定物價的階段,對於需求面的增長仍需時間傳導,且這一過程本身也尚存不確定性。總體來看全球經濟需求放緩,G3中僅美國複蘇確定性較強,各國爭相采取寬松政策,貿易條件有所惡化。
        
按商品類別來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滑,原材料產品進口收縮。隨加工貿易的走低,機電、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速顯著下滑,另一方面,鋼材出口增長顯著,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跌,鋼企依靠出口釋放庫存的行為還在繼續;進口方面,上遊煤炭、鐵礦砂等前期“以價換量”穩定進口的產品本月量價齊跌,原油收儲告一段落,進口亦出現回落,主要還是與國內需求有關。
        
經濟低迷開年,下行壓力不減。1月份經濟下行勢頭有所加劇,PMI等先行指標繼續惡化,進出口數據大幅低於預期給了今年經濟數據一個偏負面的開端。去年以來進出口貿易維持外需強內需弱的格局,本月進出口數據雖雙雙下滑,似乎唯一不變的只有高企的貿易差額。我們認為目前對於出口還不應過早給出悲觀的結論,這其中1月份經濟數據波動較大是一個原因,去年虛假貿易帶來的高基數也是一個原因,全球經濟基本面雖然偏弱,但寬松的浪潮已經在發生,傳導至需求層面還需要時間,出口還存在回暖的可能。進口方面則確實表現的較差,從大宗商品價格和近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來看,供需失衡和收入的下滑是全面性的,下跌的趨勢還需要時間逆轉,這十分有賴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有力的財政政策的支持,目前央行已經降準,銀監會和證監會對於限制銀行資金入市的配套政策在落實,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引導和限制在趨嚴,似乎貨幣只有實體經濟這一條路徑,我們認為政策可能會進入一個觀察期並隨時應對下行風險加大而進一步寬松。


國信宏觀固收:1月貿易數據點評:春節因素擾動貿易數據
作者:董德誌、林虎、陶川

事項:

2015年1月,以美元計價我國出口同比下降3.3%,進口同比下滑19.9%,當月貿易順差高達600億美元。

評論:

春節提前報關時點延後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歷年春節前企業都有提前報關,導致進出口數據在節前都有較大幅度的上行,去年春節是1月30號,提前報關需求造成去年1月出口的大幅上行。而今年春節接近2月下旬,提前報關需求並未反應在1月數據中,這造成了1月出口數據疲軟。外圍需求並未出現明顯下行,日本和歐洲PMI較為穩定,美國PMI雖有下滑但是對美國出口增速並未顯著下降(圖1,圖2),而另外一方面韓國1月出口增速表現相對平穩,這可以旁證外圍需求基本穩定(圖3)。

量價齊跌導致進口增速暴跌。1月進口增速暴跌一方面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的繼續下行,另外一方面是由於去年一季度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的盛行推高了進口基數,主要原材料進口量同比出現了大幅下滑。例如鐵礦、鋼材、銅材進口數量均出現了10%-20%的負增長。同時進口增速暴跌中也有內需疲弱的原因,但是我們很難將兩者清晰的區分開來。另外剔除對香港進出口後的增速變動不大,表明1月人民幣貶值趨勢造成的外匯套利交易對於進出口數據影響不大(圖4)。

2月出口增速會回暖,建議合並兩個月的數據一起判斷。春節因素擾動將會導致2月的出口增速有所回暖,但是考慮到貿易融資導致的進口高基數仍在,2月的進口增速仍會大幅下滑。春節因素會導致單月數據出現較大的波動,需要合並兩個月的數據後才能作出相對清晰的判斷。



(格隆匯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