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大宗商品的寒冬才剛開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62

(本文作者為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沈建光博士)

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飽受重創,國際原油在下半年出現階梯式暴跌,7個月時間下落了58%,即從2014年6月中每桶107美元跌至如今的45美元。而根據世界銀行1月22日最新發布的《大宗商品前景》報告,能源、金屬礦產和農業原材料三項大宗商品價格指標在2011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期間經歷幾乎相同的下滑,所有產品一致下跌的局面在史上並不多見。展望2015,鑒於全球需求疲軟、供應充足、美元升值態勢仍將持續,筆者判斷,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仍將保持熊市,寒冬才剛開始。

首先,需求疲軟,供給充足的經濟基本面將決定今年大宗商品價格的疲態從歷史角度來看,供需變化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十分顯著。上個世紀70年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多與供給驅動有關,如持續不斷的石油價格沖擊。而進入90 年代,伴隨著新興經濟體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宗商品需求增長迅速並引發價格大幅上漲的出現。

然而,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影響,全球經濟,特別是一度高速增長的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大宗商品價格應聲下降,CRB現貨指數在2008年7月2日至11月25日短短4個半月時間下降了34%,直至美國第一輪量化放松出臺形勢才有所逆轉。

從需求端分析著手,今年全球經濟走勢十分不樂觀,將對大宗商品需求造成負面影響。不難發現,相比於危機之前(2006-2007年)全球經濟5.5%以上的增速水平,當前經濟雖然已經有所好轉,但比危機前增長仍下降約兩個百分點左右,呈“弱增長”的格局。

實際上,IMF在1月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再次將2015-2016年全球增長預期較去年10月時雙雙下調0.3個百分點,分別至3.5%及3.7%,原因在於其對中國、俄羅斯、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前景的重新評估,以及一些其他主要產油國的經濟活動將因油價大跌而減弱。 

與IMF等國際機構類似,筆者對今年全球經濟的判斷同樣保持謹慎。其中,發達國家方面,美國經濟複蘇確實是一個重大利好因素,可以看到,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與就業市場的恢複,美國勞動力市場與消費之間似乎已進入了一個相對良性的循環。

但是,與穩健的美國經濟複蘇態勢相比,歐洲與日本面臨更大挑戰,其中,歐洲問題更為嚴峻,面臨的不僅是經濟問題,其內部政治因素更存在較大風險,一旦陷入長期通縮,恐將比日本更難走出困境。

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的影響將體現的更為直接,不難看到,當前新興市場整體增速已比危機前8%以上的增速明顯放緩,預計今年增速回落至原增速的一半將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國家的走勢也將進一步分化,中國步入新常態階段,面臨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諸多挑戰,增速將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相比之下,仍然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

而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進口國印度表現搶眼,去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3%。相反,危機之後一度表現卓越的俄羅斯與巴西經濟如今著實令人擔憂,能源出口拖累經濟增長,兩國均已經陷入衰退。

而從供給端分析來看,當前也未看到有可能出現供給收縮的灰天鵝事件。特別是原油作為是大宗商品之王,美國加大頁巖油的開發,且歐佩克宣布不減產均將使得今年石油供給保持充裕。

一方面,美國頁巖氣和頁巖油的快速發展導致美國天然氣和原油產量快速增長,美國能源署(EIA)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原油日產量已增至900余萬桶,創1983年1月以來新高,預計今年將增加1000萬桶,這也導致了美國對原油和天然氣進口的持續下降。另一方面,主要石油輸出國沙特宣布不減產也將保持石油供給相對充足。

當然,除了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以外,美元走勢與大宗商品價格的聯系同樣緊密。由於美元是大部分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定價和結算貨幣,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美元幣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國際大宗商品標價變動。

不難發現,自美國量化放松以來,美元呈現了長期的弱勢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根據最新數據分析,本輪美元走強與大宗商品走弱也高度相關。回歸分析顯示,2014年6月美元上漲至今,美元指數與WTI原油價格指數的相關系數高達-0.98,而美元指數與CRB綜合指數相關系數高達-0.99,意味著本輪美元上漲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幾乎是實時的。

圖1 美元走勢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高度相關 

圖片1

從這一角度來看,未來美元走勢可以作為預判大宗商品走勢的重要參考。在筆者看來,鑒於當前美國經濟複蘇態勢明顯,且美國退出QE以後,全球避險資金加速回流美國,導致美元呈現態勢,預計今年美元將呈現持續走強趨勢,而在此基礎上,大宗商品價格有望繼續下跌。實際上,從近一個階段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來看,這一趨勢已然發生。

總之,考慮到全球需求疲軟,非常規的原油產量增長、OPEC拒絕減產、美元走強的等原因,今年石油價格仍將保持下降態勢,而上述供需基本面與美元態勢的分析對於其他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都有類似影響。

另外,考慮到大宗商品價格之間存在聯動效應,即原油價格的不斷下跌能夠一定程度上帶動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價格回落,且石油等化石能源價格相對低位運行會降低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物能源的需求,繼而壓低農產品價格,並對金屬等商品價格走勢產生負面沖擊,因此,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延續去年同步下滑的趨勢,再創新低。

更進一步,筆者認為,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對於中國的影響可能是雙向的,但整體利大於弊。以原油為例,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全球油價價格下跌或將直接減少商品的購進成本與降低運輸成本,並對非食品價格的下滑、企業利潤和居民消費都有帶來一定好處。於此同時,原油價格走低也為擴充這一商品的戰略性物資儲備提供了絕好時機。

當然,根據貿易類型的不同,部分大宗商品出口國將會受到沖擊,如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等等,而價格回落態勢持續,也將導致歐元區遭遇進一步通縮風險。考慮到上述國家亦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今年出口形勢可能更加嚴峻,加之財稅改革深入對今年投資造成的負面沖擊,與人民幣貶值有超出預期的可能,諸多灰天鵝事件的將使得今年經濟運行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需要引起重點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