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晚9點30分,美國勞工部將公布今年第一個月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非農報告)。華爾街機構大多預期,今年1月是美國連續第12個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過20萬人的月份。自1993-1995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還從未出現這樣的連續高增長。
由於前月平均薪資環比增長意外大降,分析人士認為,1月薪資增長將成為今晚非農報告的重要關註點,預計前月的薪資增長可能上修。華爾街見聞稍早文章提到,如果1月薪資增長繼續如前月那般疲軟,市場可能會重新審視美聯儲的加息時點。此外,有經濟學家警告,1月是季節性調整影響最大的月份,1月數據可能明顯不及預期。
彭博調查的預期顯示:
· 2015年1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者23萬人,上月新增25.2萬人。
· 2015年1月美國失業率為5.6%,持平上月,仍為2008年6月以來最低。
· 2015年1月美國平均時薪環比增長0.3%,上月下降0.2%。
· 2015年1月美國平均時薪同比增長1.9%,上月增長1.7%。
· 2015年1月美國每周平均工時為34.6小時,持平上月。
· 2015年1月美國勞動力參與率為62.7%,持平上月。
去年12月的非農報告數據喜憂參半,不但失業率跌至七年來最低,而且新增就業者人數連續11個月超過20萬人,使去年全年美國合計增加295萬非農就業者,為1999年以來就業增長最多的年份。但12月平均時薪環比下降0.2%,環比增長的降幅創最高紀錄。下圖展示了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季度(藍)和年度(紅)增長變化。
德意誌銀行(德銀)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e LaVorgna在報告中寫道:
“1月就業應該總體與上月相同:合理的強勁就業增長、工時處於高位、失業率下降但工資穩定……最重要的是,我們有興趣觀察,12月意外下降(0.2%)的平均時薪會不會上調,這是有可能的。迄今為止,薪資增長的壓力大多平平。我們懷疑,若就業市場仍有20萬人以上的新增就業,同時生產力數據疲弱,工資通脹上升受抑制會持續更久。”
下圖可見美國所有私人企業(綠)、私人服務業(藍)和制造業(紅)平均時薪增長變化。
德銀預計,1月新增非農就業者24萬人。和德銀一樣預測新增就業人數高於共識預期的不乏其人。法國興業銀行和宏觀經濟研究機構Pantheon Macro的經濟學家預計新增就業者27.5萬人,美銀美林預計新增26.5萬人。
但也有較保守的預測,比如高盛的新增就業預測比共識預期低,為21萬人。經濟研究顧問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和瑞銀的經濟學家分別預計新增就業者21萬人和20萬人。
高盛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在報告中指出,綜合就業市場的指標來看,1月的數據會不及共識預期。主要企業調查的分項就業數據預示著用工增長速度放緩,此前四個月增長均超25萬人。而且,在1月非農報告參考的那周,單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首申)的四周移動均值為30.7萬人,高於最近首申數據的平均水平:29.265萬人。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im O'Sullivan指出,季節性調整在每年1月的影響都特別大。1月調整後,美國整體就業人數至少下降250萬人。2014年1月,調整後新增就業者僅14.4萬人,這意味著就業人數下調了281.8萬人。而且,那年1月的14.4萬人還是在初值11.3萬人基礎上上修的結果。
O'Sullivan認為,盡管今年1月新增就業可能有明顯不及預期的風險,美國就業增長的潛在趨勢仍是每月新增20萬人以上。這足以讓失業率繼續走低。
O'Sullivan是金融與商業新聞網站MarketWatch評出的去年年度最佳經濟預測者,他的觀點可能值得參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