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天價買域名:周鴻禕葫蘆裡賣什麼藥? 大公館
來源: http://xueqiu.com/2819902633/36293649
昨日奇虎360刷屏了。1700萬美元(合1.06億人民幣)從沃達豐手中買下國際頂級域名360.com,創了全球域名交易紀錄。比當初色情網.sex.com還高。
關註TMT與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讀者,如果想加入“TMT與移動互聯網”專業討論群,請即回複後臺“TMT”,我們審核通過後將盡快將您安排加入到相應的微群討論組中。謝謝您的光臨,大公館歡迎您!很多人結合沃達豐背景說,這是周鴻祎不惜血本強化智能硬件尤其手機業的戰略動向,新域名會成手機官網域名;部分人抓住360.com目前跳轉奇虎360旗下“好搜”的細節,斷言它將成為360搜索的國際域名。
360.com確實極簡、識別度甚高,而且這數字隱含文化與時間韻味,可覆蓋很多業務,商業空間很大。它與奇虎360名稱統一,值得重金買下,以免後患。但要說到1億人民幣,太奢侈了。你知道,移動互聯網時代,域名入口價值弱化了。就像傳統搜索甚至OS一樣,許多方面讓位於APP、關鍵詞及多種形象識別符號。周鴻祎在IPO之前不買,現在這麽大代價,若無重大意圖,真是件傻事。
在我看來,不結合周鴻祎與奇虎一年多來的重啟與聚焦戰略、生態布局,就不會感覺到,一個域名交易隱含的真正味道:它是一場防守反擊,一次品牌重塑,一次組織架構與人事的戰略調整,一個關鍵的面向全球的平臺化動作。
去年年會上,周鴻祎渲染了危機意識,強調公司必須“重啟”與“聚焦”。當時我說,這是周鴻祎要消除公司的麻痹與自得,重新回歸安全主業,在此基礎上拓展新的邊界。
一年多來,360布局都多多,圍繞安全衛士的產品與服務越來越豐富;圍繞手機助手的布局日益深入;搜索與導航業務已讓百度焦慮緊張;智能硬件以及“來店通”觸發的整個O2O業務帶有生態觀念。360已經不是一個擁有“平臺化產品”的公司,而是一個平臺化公司,開始集團化運營。
但是,馬步紮得好,360的面孔卻十分模糊:上述業務,過去一年,基本仍在360這個名字之下,外界都用360指代整個集團,導致整個公司的面孔開始模糊,主業不夠清晰。
這意味著,周鴻祎必須進行一場品牌重塑與組織架構調整。否則,安全主業將失去獨立性。當對手百度、騰訊不斷借助移動端強化安全布局時,局面變得越來越危急。奇虎在資本市場上的效應面臨直接弱化。
重新聚焦主業,需要有效分拆、重塑旗下品牌與產品線:1、360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也是公司立足之本,必須用於強化、重塑安全主業,必須進一步國際化。你看到了,周鴻祎、齊向東已親自說明,360這個品牌會落在安全上。而且,周鴻祎表示,公司不是互聯網安全企業,而是“安全互聯網企業”。顯然,語義重心在“安全”,互聯網只是實現的工具與手段。
這種背景下,你還以為周鴻祎1億買下國際頂級域名,會用於其他?不會,它一定會成為360安全主業的統籌,並且扮演360國際化的關鍵力量。
巨資代價里,隱含著周鴻祎的一股狠勁,似乎在說:無論百度還是騰訊,想在安全領域動我的雙腳與根基,沒門。除非你們改變主業。這一步稱得上防守強化。圍棋里,就是那種無事自補,是在攻擊之前先落實的穩健策略。
當公司定位從“互聯網安全”變身“安全互聯網”之後,360的市場邊界得以擴大。過去它集中在C端,而目前,全球物聯網、雲計算等領域,安全與隱私話題已經成為最大最核心的發展阻力,周鴻祎的視線,肯定會擴展到各種垂直行業,從而讓360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以及整個物聯網時代最基礎的力量。
事實上,2014年年初爆發的斯諾登事件,已經給了周鴻祎一個巨大機會。那是一次別樣的安全互聯網廣告。
2、搜索業務,作為一個非常核心的基礎層,當它在PC端占據近三成份額後,必須更加獨立運營,吸引更多外部力量。你看到了,它已經以“好搜”品牌獨立現身。這一步,李彥宏看著肯定不舒服。它意味著,周鴻祎已經騰出手來,為搜索業務建立一種龐大的生態。百度所能拓展的領域,好搜也會涉入,只要形成“二人轉”的輿論場,周鴻祎就會讓李彥宏睡不著。
消息人士說,某家巨頭正嘗試與好搜建立深度合作,不排除資本層面。
3、周鴻祎錯失一大智能手機商機,如今回來,標榜為智能硬件,他肯定不是為了硬件而硬件,而是移動互聯網以及整個O2O生態的入口之戰。周鴻祎在意的是移動互聯網入口布局。這個是公司建立生態與閉環模式的關鍵。過去多年,360商業模式,只要靠免費的安全業務創造流量,然後通過分發獲得變現。但安全主業免費的模式,面向O2O,很難建立一種閉環。周鴻祎必須拓展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2014年,奇虎“來店通”、“實效平臺”、“聚效”平臺等的誕生,已經傳達了他的用意。這是奇虎在安全之外落實的拓新戰略。如果沒有入口,周鴻祎的願望可能落空。這可是一場開放的平臺化動作,著眼於生態布局。
你能看到,周鴻祎手中至少把玩著四大品牌,360、好搜、智能手機(也包括其他硬件)、O2O。當然,後兩者的名字還不清晰。
我相信,這一“重啟”與“聚焦”背景下的品牌重塑,也是一次組織架構的關鍵調整,一番人事優化動作恐怕也會很快來臨。
這也是一石多鳥的博弈。前兩天,李彥宏也以郵件形式確認了一場組織架構與人事的調整,移動互聯網服務、搜索業務、新業務山頭分立。仔細揣摩,他與周鴻祎的策略異曲同工,似乎是在應對這家對手的挑戰。而周鴻祎將智能手機業務布局在華南的深圳,就在騰訊附近,你能體會到,它在安全、搜索以及整個O2O領域的進攻與滲透。(王如晨/誇克傳媒負責人)
關註TMT與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讀者,如果想加入“TMT與移動互聯網”專業討論群,請即回複後臺“TMT”,我們審核通過後將盡快將您安排加入到相應的微群討論組中。謝謝您的光臨,大公館歡迎您!
拍賣界流傳著一種說法:當知名收藏家Norton Simon對一件作品有興趣時,他會站起來走出拍場,表示開始出價。他離場的這段時間一直維持出價,直到回座為止。他打的如意算盤是:當他假裝沒興趣時,其他人也會覺得不值得競拍。有經驗的競買者(如高古軒)會優哉遊哉地坐著,直到競價者 只剩兩人,其中一人快要放棄,另一人開始松懈,而拍賣師說出 Fair Warning時,他們才會出手。此時出價較低的人將立刻出局,穩坐贏家寶座的人也會搖搖欲墜...進一步閱讀請點擊頁面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