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5年貨幣政策猜想之一:降息還有木有?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4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6 08:13 編輯

2015年貨幣政策猜想之一:降息還有木有?
作者:姜超、顧瀟嘯、於博等

摘要:

2014年11月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發新一輪降息周期的猜想。但降息後利率不降反升,再度降息、降準等預期數次落空,這是否意味著當前利率政策已經失效?那麽2015年降息周期又能否延續呢?本文將以央行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為出發點,分析2015年降息的可能性以及時點。

經濟增長目標預示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貨幣政策的第一個目標是保持經濟增長。我們預測2014年GDP增速為7.3%,2015年將降至7%的25年新低。而當前工業增速也已降至7%左右、僅優於08年末金融危機之時。各類增長指標均位於歷史低點附近,意味著貸款利率也應降至歷史低點。而當前貸款基準利率5.6%,貸款實際利率高達7%左右,均高於5.31%的歷史最低值,意味著增長角度的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至少一次。

通脹溫和目標預示存款利率也需下調。貨幣政策的第二個目標是維持通脹處於溫和水平。我們預測2015年CPI為1.5%,PPI為-3.2%,而其均值或將降至0以下,意味著通縮成為現實的風險。當前1年期定存利率2.75%,遠高於1.98%的歷史最低值,存款利率過高會增加儲蓄,不利於刺激消費,抗通縮意味著存款利率下調空間巨大。而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未來或需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進一步降低市場化的存款利率水平。

充分就業目標預示利率暫可按兵不動。貨幣政策的第三個目標是促進充分就業。2014年以來各項就業指標均保持穩定,求人倍率在1.1左右,顯示就業供不應求、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良好。就業形勢遠好於歷史通縮期,源於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紅利結束,新增勞動力供給或已大幅萎縮,從就業角度看,利率暫可按兵不動。但就業通常為滯後指標,15年去產能進入攻堅期,新增就業面臨巨大考驗,下調利率促進就業也並非不可能。

金融穩定目標預示至少降息一次,但或暫延後。貨幣政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金融穩定,表現為房價、股價等各類資產價格的穩定。目前房價降幅雖有收窄,但防範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仍是央行重要任務,預示未來至少還有一次以上降息。本輪降息以來股市暴漲但實體經濟繼續惡化,意味著金融風險增加,或引發對降息政策的重新評估。而歷史經驗表明,降息之後股市大幅暴漲,或導致央行的再次降息明顯延後。


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是央行首要任務,當前股市暴漲意味著貨幣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未能得到輸血而虛擬融資極度活躍。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長期健康發展成為央行重要考慮目標。

放開各類直接融資。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14年信貸占社會融資比重再度回升,各類直接融資占比反而下降。我們認為,放開對直接融資管制、推進公司債和股票的註冊制發行將是未來趨勢,之後大幅降息將水到渠成,為直接融資保駕護航,助力金融反哺經濟和中國經濟轉型。

正文:

1. 14年開啟降息,15年能否持續?

央行宣布自14年11月21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引發新一輪降息周期的猜想。但自降息以來,再度降息、降準等預期數次落空,而且銀行間貨幣利率R007等不降反升,創出14年2月以來新高。如果降息以後利率不降反升,是否意味著當前利率政策已經失效,那麽15年降息周期能否延續呢?

央行的四大目標。理解央行的貨幣政策,其核心是服務於四大目標:包括經濟增長、通脹溫和、充分就業以及金融穩定等等。下面我們將從四大維度來分析央行15年降息的可能性以及時點。

2. 經濟增長目標預示:貸款利率仍需下調

2.1 經濟增長或創25年新低

首先,從經濟增長來看,我們預測2014年GDP增速為7.3%,2015年將降至7%的25年新低。從下滑時間看,2015年將是連續第8年經濟下滑,下滑時間亦與此前最長的92-99年時期持平,而2015年以後經濟能否企穩回升尚未可知。

2.2 穩增長:貸款利率仍需下調

從最依賴於貸款融資的工業部門角度考察,可以發現當前工業增速已經降至7%左右,與98年1季度低點相當,而僅優於08年末金融危機之時。因此從經濟增長角度考察,當前各類指標均位於過去25年的低點附近,與之相應貸款利率也應降至歷史低點。

而當前貸款基準利率為5.6%,尚高於5.31%的歷史最低值,意味著增長角度的貸款利率仍需下調至少一次。而且考慮到當前貸款實際利率高達7%左右,遠高於貸款基準利率,意味著貸款利率的下調空間遠不止一次。

3. 通脹溫和目標預示:存款利率也需下調

3.1 通縮風險甚於05

再來考察通脹情況,我們預測15年CPI為1.5%,PPI為-3.2%,其中PPI通縮的嚴重程度將與98、02以及09年基本相當,而CPI雖然仍在正值區間,但也將與06年的低點相近,僅優於98、02以及09年。而綜合考慮CPI與PPI的走勢,其均值或將降至0以下,意味著通縮成為現實的風險,嚴重程度甚於05年。

3.2 抗通縮:存款利率也需下調、打破剛性兌付

當前1年期定存利率在2.75%,遠高於1.98%的歷史最低值。而且考慮到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實際1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上浮20%到頂,其真實利率在3.3%左右,與存款類似的3個月左右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5%以上,均遠高於2%左右的存款歷史最低利率。

而存款利率過高會增加儲蓄,不利於刺激消費,從抗通縮角度觀察存款利率未來存在巨大下調空間,但如何兼顧利率市場化進程則需權衡。未來或需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打破銀行理財包括高額存款等的剛性兌付,或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市場化的存款利率水平。

4. 充分就業目標預示:利率暫可按兵不動

4.1 新增就業持續高位

貨幣政策的第三個目標是充分就業,從14年以來各項就業指標看均保持穩定。其中前三季度新增就業1082萬,估算全年應超過1400萬,遠超1000萬的新增就業目標。而此前無論05年還是08年的通縮期新增就業均僅與就業目標基本持平,存在低目標的風險。

此外從全國就業市場崗位供需情況角度考察,14年的求人倍率在1.1左右,說明就業供不應求,遠高於01年以及08年時0.9以下供過於求的水平,說明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良好。

4.2 保就業:利率暫可按兵不動

導致就業形勢遠好於歷史通縮期的原因或在於人口結構的變化。由於人口紅利的結束,中國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總數在11年以來已經持續下降,意味著新增勞動力的供給或已大幅萎縮。從反映制造業就業的PMI就業指數看,14年以來穩定在48左右,也未出現明顯惡化,說明就業角度利率暫可按兵不動。但就業通常屬於滯後指標,15年去產能進入攻堅期,新增就業仍將面臨巨大考驗,因而下調利率促進就業也並非不可能。

5. 金融穩定目標預示:至少降息一次,但或暫延後

5.1 房價下跌:降息防範泡沫破裂

貨幣政策的最後一個目標是金融穩定。13年錢荒的出現,即是央行為去杠桿,大幅提高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而金融穩定角度最值得重視的是各類資產的價格,尤其是房價。過去08年、12年的降息期均遭遇了房價的持續下跌,而本輪降息啟動的背景亦是房價再度下跌。

目前房價降幅雖有收窄,但考慮到人口紅利拐點的出現,防範地產泡沫破滅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仍是央行重要任務,因而我們判斷本輪降息次數應不低於12年的兩次降息,即未來至少還有一次以上降息。

5.2 降息股市暴漲,降息或暫延後

而股市的穩定亦值得重視。本輪降息以來股市出現暴漲,而同期經濟、通脹形勢繼續惡化,意味著央行的主要目標穩增長、抗通縮無一實現,反而增加了金融風險,因而其或對降息政策重新評估。

從歷史經驗看,降息多發生於股市下跌期或者小幅上漲期,而若降息之後股市大幅暴漲,央行的再次降息或會明顯延後,例如96年8月降息之後時隔一年到97年10月才再度降息。

6. 防範脫實向虛,放開直接融資

6.1 防範貨幣脫實向虛

從央行角度觀察,保持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是首要任務,而當前股市暴漲的背後或意味著貨幣脫實向虛,一方面是社會融資總量持續萎縮,實體經濟得不到資金輸血。另一方面是虛擬融資極度活躍,大量資金假道融資融券、銀行杠桿配資、理財優先資金等進入資本市場。因而防範貨幣脫實向虛,保持經濟和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發展肯定是央行重要考慮目標。

6.2 放開直接融資:降息保駕護航

而打通資本市場和經濟的紐帶則是各類直接融資,尤其是債券和股票融資。14年的社會融資中,信貸占比又有回升,而各類直接融資占比反而有所下降,其中除了信托貸款等表外融資的下降源於監管加強以外,在股債大牛市的背景下,股票和債券融資的縮水應與監管導致的供給萎縮有關。

未來應放開對直接融資在數量和價格上的所有管制,堅定不移推進公司債和股票的註冊制發行,而之後再大幅降息則成為水到渠成,可以為直接融資保駕護航,助力金融反哺經濟以及中國經濟轉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