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預測風雨,不如打造方舟 ——2014年個人投資總結 閒來一坐s話投資
來源: http://xueqiu.com/3491303582/34711297
一、收益 1、主賬戶,年收益11.82%,上證14年上漲52.87%,大幅跑輸41.05個百分點。這是自己從2008年7月2600點建倉以來,第一次大幅度跑輸上證指數。看來,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很多。
實際上,作為個人投資者並不在乎跑贏跑不贏什麽指數的,作為自己,特別是自己的老婆最直接的數字每天就是:我投入多少錢,現在賺多少錢。如此計算,自己自2008年7月2600點轉型以來,絕對收益率143.75%(以前的收益率也全記錄在博客之中,也懶得細算了)。對於這個收益率,自己還是滿意的。
所謂絕對收益,就是6年多來,自己賬戶中實際上是不停地增加本金的,特別去年與今年,均增加了本金,特別是下半年看到行情火爆,更是差不多將家里所剩不多的存款搬進來,如此一計算,總收益率就有點攤薄了。當然,如果從自己2008年7月以來第一批建倉資金計算,現在的收益率那可是相當相當高了呢,不過,這對於自己有啥意義呢,隨著資金量的加大,要知道現在一個百分之二十,都比當初的全部資金多呢,所以,有時看年收益率也沒有啥意義,關鍵還是自己投入多少錢,賺了多少錢。
2、代理賬戶,年收益率43.46%。
今年2月9日,受一親戚之托為其操作。這是自己第一次替別人操作,這一賬戶的資金量不及自己賬戶的四分之一,然而其壓力卻是高出多少倍。好在年收益率雖然沒有跑贏大盤,但是收益率尚可。
3、女兒賬戶,絕對收益率14.75%。合計已投入資金36.13萬元,年底股票市值41.4549萬元。去年底市值11.4927萬元,其余大部分資金為今年追加的。
此賬戶帶有實驗性質,而且每一筆操作均在博客中有記錄。
二、說明 1、主賬戶組合
貴州茅臺 市值占比17.16%;
格力電器 市值占比23.2%;
雲南白藥 市值占比12.8%;
天士力 市值占比21.25%;
東阿阿膠 市值占比16.65%;
非銀ETF 市值占比8.93%。
以上就是自己的所謂“方舟組合”:茅臺為近兩年由恒瑞醫藥與張裕換股而來,非銀ETF512070為今年見瘋牛來了而增加,其余四個明星隊員均已持有六年左右。對於這個組合總體是不動如山,雖然有動態的微調,但是堅持不作波段,只要是有閑錢來了(家里的流動資產差不多全部投入了),就堅持買入、買入、買入(特別是去年、今年)!
2、代理賬戶組合
中國平安
工商銀行
格力電器
東阿阿膠
這個組合現在看來,可謂攻防兼備!
3、女兒賬戶組合:由於帶有實驗性質,且每筆操作均有博客記錄,故實錄如下:
同仁堂: 1800股,成本價14.18元:
東阿阿膠:2400股,成本價36.357元:
貴州茅臺:500股,成本價147.547元:
康美藥業:4500股,成本價15.808元:
510230(國泰上證金融ETF):15500股,成本5.135元。
510050(華夏上證50ETF):9700股,成本2.379元。
工商銀行: 300股,成本價3.112元。一點小錢,當時主要是見工行便宜,不想讓這點小錢閑著。
三、思考 1、當前是個什麽樣的行情?
很顯然,是“金三胖子”即證券、保險、銀行股行情,是以大盤藍籌為主的估值修複行情,是“一帶一路”概念的行情。相比之下,上漲了兩三年的中小板、創業板有的要進行“跳水表演”的行情了。市盈率高達60、70倍以上的創業板行情怕是不可持續的,好在自己壓根兒就沒有開戶創業板,所以,也就只有在旁邊“看戲”的份。
牛市來了嗎?
其實如果從1949的“建國底”算起,牛市已確定無疑。但是,從根本上講,其實仍然是結構性牛市,或叫指數牛市。
如果回顧2008年大熊市以來的行情,結構性牛市行情早已開始。先是2009年的四萬億刺激計劃造成的小牛市(或叫大級別反彈),然後是2010年、2011年的消費醫藥行情,再往後即2012年、2013年的中小板、創業板行情。
近幾年雖然總體上是熊市,但是置身其中,自己倒真沒有多少熊市的感覺。
前幾次結構性牛市行情,因為所占指數的塊頭太小,所以影響小,或者主要是存量資金的騰挪轉移,然而此次自11月以來的大盤藍籌股暴動行情,因其猛烈程度和體量之大,從而引起全社會、全世界關註,進而激發場外資金進場積極。
下一步的行情如何走?牛市行情如何演繹?如,大盤藍籌估值修複行情完成了又當如何進行?
老實說,自己並不知道,因為行情只有走出來才清楚的。作為業余投資者,自己認為最省心的就是可以不用宏觀經濟指導自己投資,也不用著費心費力地去猜測什麽牛熊。這些事情兒,其實都應該是那些專家們幹的活兒,他們既然閑不下來,就讓他們盡情去研究、去判斷吧。
![[大笑] [大笑]](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1lol.png)
當然,如果非要自己判斷,那麽自己認為大牛市的格局已成。一是成交量是不騙人的。現在日均五六千億的成交量已成為常態,個別情況下已突破萬億元。這在熊市狀態下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場外進場資金積極。二是仍有低估值板塊。資金永不眠,金融資本對市場的嗅覺向來是十分敏感的,它最終總會向價值窪地流動。三是中國人並不缺錢,只是缺少投資的渠道。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振,長期無風險利率的下降(利率即為資金的價格,自己認為對於宏觀經濟研究不清也罷,但是利率走向要關註,因為它往往對股市的走向產生影響,這也是德國那個大投機家的觀點),場外許多錢見到股市賺錢效應,必將會進一步流入股市。四是中國政府對股市一向呵護有加。“炒股聽黨的話”,這句老話在中國這種政權模式下,仍然不過時的。聽聽這幾年管理層的種種聲音,再不來個大牛市,都感覺著他們要急得眼睛發藍了啊呵!
![[俏皮] [俏皮]](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19qiaopi.png)
其實再進一步講,對以上判斷自己認為都可以不要!
因為股市的運行規律,從超長期講,指數應該總體是螺旋向上的,是走牛的,或者說,其間的牛熊不過是漲大一些、跌大一些而已。投資如果總是寄希望準確地判斷出那種齊漲齊跌的牛熊市,自己認為,這就像非要逼自己飛到月球上去,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個人甚至認為,作為個人投資者,完全可以心中沒有牛熊的(最為有力的證明是這幾年自己也不知是牛還是熊)。自己認為,這樣先把自己的頭腦“格式化”了,或許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邏輯判斷力。
2、投資是不是要經常尋找風口?
現在網上流行一句話:只要在風口上,豬也會飛。確實,如果恰好自己站在風口,那種“日進鬥金”的美妙感覺是局外人難以享受到的。我們來股市是幹啥的?最直接的目的不就是賺錢嘛,再說了,誰會跟錢有仇恨啊?!所以,理論上講應該不斷地去追逐風口,爭取次次行情自己都站好隊,享受在風口上的感覺!
自己真的不知道,這幾年股市上是否有這樣的人:2009年的大反彈行情、2010年至2011年的消費醫藥行情、2012年至2013年的中小板、創業板行情全部是站在風口上,自己認為,如果這幾年誰能做到這一點,那真是股神之謂了,實現財富自由早已不在話下了。然而,於自己,自己認為這又是個非逼自己飛上月球一樣,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怎麽辦呢?
自己仍然認為,作為業余投資者如果反應不那麽機敏,那就幹脆“笨”一點,即自己經常念叨的那幾句話:投資收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不可寄托於牛市大潮的所有上漲之上,立足點還是要放在優秀企業身上,與優秀企業共成長。或許這更靠譜兒。當然,市場先生一時瘋狂了,非要贈送給我們錢,我們也不會傻傻地不要,相反,十分樂意笑納之便是。
所以,自己的主流投資還是堅持自己的那句名言:與期預測風雨,不如打造方舟;與其猜測牛熊,不如見優秀企業便宜了便買入,並堅定長期持有。
所以,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指導,自己一年來,除了補充新的資金買入之外,主賬戶基本上沒有啥交易,自然一看這個組合,顯然今年不在風口上,收益差強人意也就不足為怪了。
現在流行有錢就任性,自己雖然遠不如安邦保險那樣的土豪有錢,但是自己照樣也任性呢!
當然,在大幅度跑輸上證指數這一鐵的事實面前,自己現在需要對這種“任性"作一下深刻的“檢討”!
3、牛市行情之下是不是要增加一些交易品種?
自己一向認為,市場上就有兩種品種:一是投資品種,即可以分享企業的成長,甚至可以穿越牛熊市的品種,這些品種多反應在弱周期的企業身上;二是交易品種,熊市狀態下它們個個熊樣可拘,然而牛市狀態下,它們個個又英姿勃發,甚至漲得讓你瞪目結舌,不敢想像。它們就像人世間的勢力小人,失勢之時如喪家之犬,人人喊打,自然價格跌落在地獄也無人理彩;而得勢之時,它們又個個如日中天,受世人敬仰,自然它們的價格又會漲得如在天堂上一樣光彩奪目。但是從賺快錢角度講,牛市狀態下仍是要配置這種彈性較大的品種。如牛市的主題,就是券商、券商、券商,同時大金融板塊也因為估值較低而受到青睞。自己認為,牛市不止,大金融板塊不死,所以,它們的上漲潛力還應該是很大的。有機會,還得要死咬住它們!
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自己在主賬戶上配置了部分521070,非銀金融ETF;而在女兒賬戶里配置了上證金融ETF512030、上證50ETF510050。有博友、球友問自己,為什麽配置指數基金,不選擇龍頭呢?其實龍頭呢自己也知道,如中信證券、中國平安、四家股份制銀行等。然而自己較懶,認為牛市狀態下,只要取得平均收益就差不多了,所以,就采取了這麽一個“簡單粗暴”的辦法。
當然,這話得先需要說下:交易品種就是交易品種,特別是牛市下的交易品種(完全可以右側交易),自然需要在牛市瘋狂狀態下完成這種交易,斷不可如投資品種那樣去夢想著穿越牛熊。比如,現在網上關於券商將來如何業績輝煌的研究文章已漸漸增多起來,但是你讓我如持有自己的主流組合一樣堅持6年不動如山,自己是斷然不敢的。屆時,市面上一定仍然會流行一些花團錦簇般的文章去描繪它們美好的未來的,但是自己要時時切記:它們就是牛市下的交易品種,當斷不斷,必受其害的!
四、展望 熊市中沒有吃到苦頭,牛市中更會吃到甜頭。七年股市“苦大仇深”的熊日子估計有望要熬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