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無人機創業:航拍、物流都是極好的切入點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5/148388.html

無人機已經不只是被定義為一臺會飛的相機,所顛覆的也不僅僅是航空拍攝業。不過無人機真的能如此智能麽?這會不會是媒體炮制的宣傳秀?無人機送貨是營銷炒作的噱頭嗎?

\無人機已經成為最熱的創業領域之一。

它已經不只是被定義為一臺會飛的相機,所顛覆的也不僅僅是航空拍攝業,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它的影子:為農田里的作物澆水、分析他們的生長數據和蟲害信息,作為“快遞員”將貨物運送到客人家里,甚至還包括了電網管線巡查、地震探測、地質勘查、城市消防等各個領域……

當然,疑問或許會隨之產生:無人機真的能如此智能麽?這會不會是媒體炮制的宣傳秀?無人機送貨是營銷炒作的噱頭嗎?

創業熱潮來襲

在美國,從Google到Facebook、再到亞馬遜甚至是迪士尼,都將目光投向無人機市場,最近運動相機制造商GoPro也宣布將進軍無人機領域:在今年8月中旬,谷歌對旗下的無人機項目Project Wing進行秘密的實驗,而這一系列測試共同把谷歌Project Wing秘密項目推向了第一階段的高潮,這個項目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在Google X實驗室內部啟動;與此同時,Facebook的無人機將承載著無線熱點等通訊設備爬升到60000英尺高空,為地面的消費者提供網絡支持,由於采用太陽能面板,無人機能夠在空中飛翔數月甚至數年時間。

而相比國外巨頭在無人機項目上的嘗試,國內幾大巨頭則顯得有點謹慎,並沒有傳出類似的消息,這被讓國內的創業者們看到了機會。

聯想之星高級投資經理張瑞琪向網易科技表示,其關註過的無人機創業項目已近百個;張瑞琪稱,從去年開始的無人機創業熱潮是無人機史上的第二次,第一次出現在2007年左右。現階段,由於大疆誕生在中國,海外很多機構都將目光投向中國。

而據了解,現階段小米已經悄悄進行無人機布局,手機制造商雲狐則將於2015年推出自己的無人機產品。

是不是虛火?

火熱的無人機創業,也被很多人認為是“虛火”。但很多業內人士對這種說法並不認可。

正如同Chris Anderson所說,現在已是一個傳感器的世界,地面上的相機和傳感器無處不在,但天空上卻還是空蕩蕩的;多數創業者及業內人士認為,天空上的暢想還沒開始。

對於幾大無人機廠商的具體銷售情況,目前尚沒有具體的數據可以披露;不過,從世界主要無人機電池供應商gens ace的營收可以了解一些:來自大疆、parrot等無人機企業的收入已占其企業收入的60%,其中大疆的電池供應量已經每月從過去的幾萬套上漲至十多萬套,而parrot最高達70-80萬套。

這種無人機配件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也凸顯了無人機售賣的需求在增加。

創業者的大量湧入,都是沖著這巨大的商機而來;以大疆舉例,由於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積累,其產品毛利高達100%甚至更高,這或許是硬件領域創業最大的“錢”景之一,對創業者來說產品端的利益就已經非常可觀。

吸引創業者的不只是無人機制造的高額毛利。據國際無人交通系統管理協會統計,在無人機投入商業使用十年內,還能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和820億美元價值。

創業者該如何切入?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無人機還是玩具一樣的存在;大疆楊碩在知乎社區回答提問時表示:“2012年的時候,研發四旋翼產品的人們在熱情之余也存有一絲迷茫:四旋翼飛行器是很好玩,但是它除了作為玩具之外,還有什麽價值呢?”

正如同Parrot公司的AR.Drone被人定義成玩具一樣,DJI最早的多旋翼產品也被人定義成玩具、航模。據楊碩透露,在2012年底其碰到一個天使投資人,並直言自己不看好DJI這樣的玩具公司。

但進入2014年,曾經不看好的投資人為自己曾經的表態後悔,因為大疆已經成為科技界關註的焦點,無論是產品還是市場都被看漲。

張瑞琪則向網易科技表示,無人機從早期率先在戰爭領域運用,到開始在工業、農業領域的運用,再到現在民用領域的興起,其實並不突然:由美國矽谷掀起的極客運動,使得更多人開始關註無人機在個人領域的運用。而據了解,國家電網,每年都有大數額的無人機招標項目,主要運用在山區測繪等領域,相比較民用領域,在工業領域的無人機需求已經被眾人關註。

對於創業者來,該如何找到切入點?以下2個案例或許能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1.億航掘金航拍領域

由於大疆的影響,國內的一批創業者也開始投身這股無人機創業的熱潮。他們切入的點非常清晰就是——航拍。國內創業公司億航已經推出兩款航拍級別的無人機,其創始人熊逸放向網易科技透露,該公司的新產品已經在美國眾籌網站INDIEGOGO上線,短短數日就突破數十萬美金,這也顯示了美國消費者對無人機產品的熱衷程度。熊逸放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表示,“億航Ghost無人機的定位就是讓飛行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他進一步解釋:未來,無人機普及將會如同智能手機一樣,解決很多用戶切實生活中的難題,而首先切入的就是航拍領域。

從航拍上看,現在已經可以看到的運用空間就有: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公關事件拍攝、個人興趣拍攝等幾大場景。

“現在航拍領域雖有大疆等明星產品,但是其價格相對偏高、超控並不夠智能化,對於億航來說這就是機會。”熊逸放說,對於億航來說,航拍領域的潛力讓其看到加大投入的決心。

熊在社交媒體上被人稱為“90後”創業代表之一。對於無人機創業,他直言自己愛折騰,這就其創業的動力。

2.極飛在物流領域的嘗試

不久前,亞馬遜宣布將使用無人機進行物流配送增加效率;有消息稱,在中國珠三角地區,順豐快遞已經率先使用無人機物流,實際效果尚不清楚。極飛這家從07年就已經開始涉足無人機項目的公司,也是國內最早的無人機團隊之一。

據了解,極飛已經開始跟知名物流企業開始物流配送合作,在珠三角地區,配送重量規模也較輕,現階段應用的是站點之間的貨運調配。

據了解,極飛一直以做飛控技術著稱,JustinGong表示,國內外的大量無人機產品都采用極飛的飛控,飛控是無人機上最關鍵的部分,類似PC上的主板是所有硬件的基礎。作為極飛來說,現在業務上主要是民用無人機與工業無人機兩條線在操作,工業無人機則更多采用與政府企業聯合進行業務開展。

與極飛類似,美國還有一家名叫Skycatch的創業公司,業務是航拍數據收集,他們通過四軸飛行器對地形進行航拍,並將這些數據出售,或是提供相關服務。

阻礙在哪?

雖然現在無人機創業被大量追捧,但是也必須看到以下幾個會對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地方。

1.無人機去航模化。在現階段無人機概念更多是航模演化,即使是國內最大的無人機廠商大疆,在產品層面依然無法擺脫遙控裝置,如果只是單純的航拍功能,那麽所謂的無人機也依然只是航模的升級產品。

但是不可否認航拍在現階段的市場需求量極大,億航、極飛、大疆都是選擇航拍作為切入點;但更重要的是,由其延展出來的空中智能生態的構建才是整個未來的核心,比如:真正的無人機能夠在通過機器指令自主完成任務等,都是未來的關註點。

2.無人機空中安全。無人機安全是現階段很多投資人對無人機項目謹慎的原因,由於缺乏能夠保障無人機能夠在運營過程的安全可控,這也是政府政策層面最關註的核心點。

10月份在貝爾格萊德舉行了一場足球賽,雙方分別是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的國家隊,比賽卻受到了幹擾:有人操縱一架無人機盤旋在賽場上空,機身懸掛了一幅大阿爾巴尼亞旗幟,該旗幟對體育館中的很多人而言都具有政治敏感性。

空中領域是安全問題最核心點,如果無人機突破安全防線,那麽還將·產生重要的領土安全問題。

3.四旋翼市場無人機硬件瓶頸。現階段無人機創業大量切入四旋翼市場,作為開拓者大疆也有自己的看法,“四旋翼市場很可能萎縮,因為它續航時間短,載重量小,還像蚊子一樣嗡嗡叫,不合適大多數我們想實現的應用。”楊碩稱,現在人們覺得可以用四旋翼送快遞或者幹這個幹那個,完全只是因為you show it to them。

4.政策風險。國內對無人機法律法規不完善,所能查到的,只有《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和民航局的《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沒看到任何細則或者具體的辦公流程,即是說:國家對無人機有太多的灰色地帶,說不清道不明。楊碩甚至以汽車為例進行闡述,“汽車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有法律要求汽車速度不能超過馬車。”

而在美國,民航監管規定:禁止商業無人機飛行;據美國政府最近披露的統計,已經有140多家公司在FAA排隊,希望破例進行無人機商業飛行。

5.無人機的應用場景。美國無人機的熱衷是因為人們生活的區域大多是遠離都市的衛星城,而中國並不是,城市內生活區與商務區之間並沒有明顯區隔,生活場景下對於無人機的應用是否迫切有待觀察。此外,無人機普及化,就如同智能手機的初期,玩家有限,如何能產生玩家在應用層面的互動,也是無人機制造企業所要思考的地方。

改變,或許就在3、5年之內

人類對於天空一直有迫切的追求。但在民航領域20年未變的情況下,無人機領域的改變需要多久?

或許就是未來的3-5年。

沒人統計過迄今為止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無人機在天空飛,3D Robotics的無人機制造商預測,在美國至少有50萬架。這個制造商有個大名鼎鼎的創始人,就是前美國《連線》雜誌主編Chris Anderson,他渴望建立一個智能飛機領域的Android生態系統。

Anderson認為,智能手機市場的安卓ios陣營在未來或許會出現在無人機領域;谷歌、facebook等巨頭開始進入這個領域,也許就是競爭的先兆。

或許對於這個天空的故事,我們一直在暢想,無人機僅僅只是個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